2 传统节日 课件(3份打包29+15+34张)

文档属性

名称 2 传统节日 课件(3份打包29+15+34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2-17 10:47:02

文档简介

(共29张PPT)
人教版 语文 二年级 下册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想一想:本文介绍了几种传统节日?
本文介绍了七种传统节日: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乞巧节、中秋节、重阳节。
认真朗读课文,想一想:文中提到了哪些节日?不同的节日各有哪些活动形式?
节日:春节 活动形式:贴窗花、放鞭炮
春节到,人欢笑,
贴窗花,放鞭炮。
春节到了,人们还有哪些活动?
贴春联
拜年
元宵节,看花灯,
大街小巷人如潮。
节日:元宵节 活动形式:看花灯
你知道元宵节的时候,人们都会吃什么吗?
北方吃元宵
南方吃汤圆
象征全家人团团圆圆,和睦幸福。
清明节,雨纷纷,
先人墓前去祭扫。
节日:清明节 活动形式:扫墓、缅怀先烈
过端午,赛龙舟,
粽子艾香满堂飘。
节日:端午节 活动形式:赛龙舟、吃粽子、插艾叶
端午节还有什么习俗?




七月七,来乞巧,牛郎织女会鹊桥。
节日:乞巧节(七夕)活动形式:乞巧
过中秋,吃月饼,
十五圆月当空照。
节日:中秋节 活动形式:吃月饼、赏月
重阳节,要敬老,
踏秋赏菊去登高。
节日:重阳节 活动形式:踏秋、赏菊、登高。
你知道重阳节,还有哪些习俗吗?
喝菊花酒
插茱萸
转眼又是新春到,
全家团圆真热闹。
与第一句话相呼应
节日 日期
春节
元宵节
清明节
端午节
乞巧节
中秋节
重阳节
文中提到了哪些传统节日?你知道这些节日的日期吗?
填一填:
农历正月初一
农历正月十五
公历4月4、5或6日
农历五月初五
农历七月初七
农历八月十五
农历九月初九
利用熟字识字
概念:利用熟字识字,即利用一些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熟字,通过“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等方式对汉字进行识记、理解的方法。
语文要素
运用:本课中的“赏、宵”等可以用“换一换”的方法识记,如常——赏、消——宵。“祭、乞”可以用“减一减”的方法识记,如察——祭、吃——乞。“贴、转”可以用“加一加”的方法识记,如贝+占、车+专。
○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这是课后第1题哦!
点拨:本课内容贴近生活,节奏轻快,富有韵律美。朗读时,要注意停顿适当, 句子之间的停顿稍长,句子内的停顿稍短。对佳节的名称可适当重读,以加深对节日的印象,同时注意体会节日传递的情感,正确把握朗读的感情基调。这7个节日并不都是欢快的,如,朗读“清明节,雨纷纷,先人墓前去祭扫”,声音要低沉,读出缅怀之情。背诵时可以按照节日的先后顺序来背诵,先说节日,然后说节日的习俗。
这是课后第2题哦!
○按照时间顺序排列下面的节日,再选一两个说说你是怎样过节的。
排序:春节 元宵节 清明节 端午节 中秋节 重阳节
春节
元宵节
清明节
端午节
中秋节
重阳节
元宵节:我们这里又叫“小正月”,非常热闹。这一天,人们都要吃元宵,大街小巷都有卖元宵的,现做现卖。晚上人们要在公园里看花灯,放烟花。小朋友们挑着灯笼,满街逛,放鞭炮。
中秋节:在我们这儿,中秋节是除了春节外最重要的节日。这一天,人们从各地回到自己的家乡,团圆赏月,吃月饼,聚餐。
这是课后选做题哦!
○选做:我国很多民族有自己的传统节日,你知道哪些?
我知道的民族传统节日有蒙古族的那达慕、傣族的泼水节、傈僳族的刀杆节、彝族的火把节、白族的三月街、哈尼族的扎勒特、藏族的雪顿节。
傣族的泼水节
彝族的火把节
藏族的雪顿节
识字2 传统节日
重阳节
中秋节 七月七 端午节
春节 元宵节 清明节
本文以儿歌的形式介绍了我国的几个传统节日,每个节日的风俗民情,表达了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正月歌
初八初九牛羊肉;
初十吃顿棒子粥,
十一吃鱼,十二吃鸭,
十三围坐吃对虾,
十四大碗打卤面;
十五闹元宵,
打春要吃春卷炒鸡蛋。(共15张PPT)
人教版 语文 二年级 下册
春节
端午节
中秋节
元宵节
节 日 源 流
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这些传统节日,无一不是从远古发展过来的,从这些流传至今的节日风俗里,还可以清晰地看到古代社会生活的精彩画面。
到汉代,中国主要的传统节日都已经定型,人们常说这些节日起源于汉代,汉代是中国统一后第一个大发展时期,政治经济稳定,科学文化有了很大发展,这对节日的最后形成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条件。
节日发展到唐代,已经从原始祭拜、禁忌神秘的气氛中解放出来,转为娱乐礼仪型,成为真正的佳节良辰。从此,节日变得欢快喜庆,丰富多彩,许多体育、享乐的活动内容出现,并很快成为一种时尚流行开来,这些风俗一直延续发展,经久不衰。
值得一提的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历代的诗人墨客,为一个个节日谱写了许多千古名篇,这些诗文被广为传诵,使中国的传统节日渗透出深厚的文化底蕴。中国的节日有很强的内聚力和广泛的包容性,一到过节,举国同庆,这与我们民族源远流长的悠久历史一脉相承,是一份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
乞 巧
中国的一项传统习俗。相传,每年的七月初七夜晚,是织女牛郎鹊桥相会之时。织女是一个美丽聪明、心灵手巧的仙女。女孩们在七月初七的晚上对着空中的朗朗明月,摆上时令瓜果,朝天祭拜,乞求天上的织女能赐予她们灵巧的双手,让自己的针织女红( gōng)技法更娴(xián)熟。乞巧的方式大
多是姑娘们穿针引线验巧,做些小物品赛巧,
摆上些瓜果乞巧,民间各地传统的乞巧方式不尽相同,各有趣味。
1.自由朗读课文,用“ ”圈出要求会认的字,用“ ”标出要求会写的字,并给段落标上序号。
2.对照老师的标注,检查是否标注清楚了,再把标出的生字读一读。
祀 龙 香 拜
窗花 元 小
牛 月
chuán
tǒng
tiē
xiāo
xiàng

zhōu
ài
tánɡ

qiǎo
lánɡ
bǐnɡ
shǎnɡ

“舟”是一个象形字。甲骨文字形很像一只木船,有船舷、船头和船尾。造字本义为“渡河的木船”。汉字中带“舟” 的字,大多与船有关。















1.读课文,注意生字的读音。
2.听范读,看自己的朗读是否正确。
3.再读一遍,把课文读通读顺,然后读给爸爸妈妈听。
朗读视频
伸出你的小手指,一起写写这几个字吧!(共34张PPT)
人教版 语文 二年级 下册
知道这是些什么节日吗?每个节日,人们都会用不同的方式来庆祝。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一下我国的传统节日。
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朗读视频
把画出的生字读一读。
祀 龙 香 拜
窗花 元 小
牛 月
chuán tǒng tiē xiāo xiàng
jì zhōu ài tánɡ
qǐ qiǎo lánɡ bǐnɡ shǎnɡ jú
提示:点击生字进入详细讲解。
传统
传递
传统
血统
chuán
tǒng
专人送达
用丝(纟)来填充




贴纸
贴近
tiē
占住贝贝
xiāo
春宵
元宵
老肖出走到塞北


xiàng
大街小巷
街头巷尾
洪水已过包头

祭祀
祭扫
警察脱帽


zhōu

龙舟
独木舟
艾草
艾灸
一点丹心争向上
苗头不对


táng
拜堂
堂屋
不用手撑
只要垫土

乞讨
乞求
汽水卖完一定去


qiǎo
灵巧
巧克力
削掉朽木再加“工”
láng
牛郎
大郎
朗读无月用耳听


bǐng
月饼
饼干
一并食
shǎng
赏月
赏菊
尚+贝=赏


菊花
秋菊
半包花生米
读一读:
清明节,我们来到烈士陵园来缅怀先烈,从碑文传(zhuàn)记上,我们了解了很多有关革命烈士的英雄传(chuán)说。



zhuàn (传记)
chuán (传说)
注意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字,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传统节日

注意加点字的读音!















【窗花】
【乞巧】
【祭扫】
剪纸的一种,多做窗户上的装饰。
在墓前祭奠打扫;扫墓。
试着把词语和意思连起来!
旧俗,农历七月七日夜妇女在庭院陈设瓜果,向织女星祈祷,请求帮助她们提高刺绣缝纫的技巧。
【登高】
【转眼】
【团圆】
【热闹】
上到高处; 也特指重阳节登山也叫登高。
形容时间极短。
(夫妻、父子等)散而复聚。
使场面活跃,精神愉快。
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带生字的句子多读几遍,注意儿歌的节奏与停顿。
清明节,雨纷纷,
先人墓前去祭扫。
过端午,赛龙舟,
粽香艾香满堂飘。
传统节日
/
/
/
/
/
/
/
/
/
/
/
/
/
春节到,人欢笑,
贴窗花,放鞭炮。
元宵节,看花灯,
大街小巷人如潮。
这是课后第1题哦!
重阳节,要敬老,
踏秋赏菊去登高。
转眼又是新春到,
全家团圆真热闹。
七月七,来乞巧,牛郎织女会鹊桥。
过中秋,吃月饼,
十五圆月当空照。
/
/
/
/
/
/
/
/
/
/
自读课文,思考:本文按什么顺序讲述的?
时间顺序
提示:点击生字进入详细讲解。
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讨论书写注意事项。
结构:左右
笔画:九
部首:贝

tiē
组词:贴窗花 贴纸
是“点”,要收在竖中线左侧,避让“占”。
贝字旁的撇要写长
结构:左中右
笔画:十二
部首:彳

jiē
组词:大街 街道
左中右三个部分要写紧凑,注意穿插避让,左、中高,右边低。
右部第一横和中部第一横起笔一样高
结构:独体字
笔画:六

zhōu
组词:龙舟 独木舟
第二笔撇和第三笔横折钩均写长
首笔撇从竖中线起笔
横压横中线
两点上下对称
结构:上下
笔画:五
部首:艹

ài
组词:艾草 艾灸
撇、捺要写得舒展
草字头横平且长
结构:左右
笔画:十二
部首:攵

jìng
组词:敬爱 敬重
右边首笔撇的收笔,末笔捺的起笔在田字格的中心
捺要写得舒展
结构:左右
笔画:八
部首:车

zhuǎn
组词:转眼 转弯
“专”的第 二横在横中线上
左部“车”的笔顺是横、撇折,竖、提。
结构:全包围
笔画:六
部首:口

tuán
组词:团圆 团聚
“口”左右两边的竖画平行。
先外后内最后封口
“才”的竖钩压竖中线。
结构:上下
笔画:十
部首:灬


组词:热闹 火热
四点底宽而扁,第一点与另外三点的方向不同。
上部“丸”笔顺为撇、横斜钩、点。
四个点间距均匀,高度一致。
结构:半包围
笔画:八
部首:门

nào
组词:热闹 喧闹
“市”的点、竖均在竖中线上。
“门”的点在左上格
易错提示:先写外,后写内。
1.在生字本上练习书写,师生评价。
3.对照下面的词语,同桌互批,纠正错字。
节日 春节 花灯 清明节 先人 龙舟 中秋
转眼 团圆 热闹 艾香 敬爱 贴窗花 大街
2.听写生字、词语。
填一填:
本文按照 顺序讲述了我国的七个传统节日: 、 、 、 、
、 、 ,以及每个节日的习俗。
时间
春节
元宵
清明
端午
七夕
中秋
重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