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年度上学年河南省高二年级阶段性检测(
文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一至四单元。
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境界是衡量审美对象规定性的一个标准,在中国美学中,衡量审美对象的标准概念有很多,
如韵、味、格调等,但境界是一个与这些概念都不同的标准。作为审美标准的境界到底有哪些基
本内涵呢 用最通俗的话说,境界具有三个规定性,一是有内容,二是有智慧,三是有意思
有内容,是说有境界的审美对象具有深刻的包孕性。中国艺术以“隐”为要则,强调象外之
象,言外之意,韵外之致,景外之景,要含不尽之意如在言外。强调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强调无
画处皆成妙境。言象是外显的,是在者;言象之外是内隐的,是不在者。在在者与不在者之间
在者只是一个引子,一个将品鉴者引入不在者的引子。不在者的世界愈广大,愈丰富,在者的显
现就愈成功。因而在在者与不在者之间,不在者的重要性显然要高于在者
我们说这样的不在者、这样的无边妙境的世界就是境界。它根源于象,又超越于象;境就是
区
这象背后的世界。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中国美学的境界理论突出的一个思想,就是艺术创造的
中心既不在“引子”,也不在这个“引子”背后所展现的全部世界,因为它没有一个终极表达对象
而在于所提供的一个想象空间。中囯艺术的造境,既不是创造者所独有,也不会被品鉴者穷尽,
是一个永洹的可拓展的意韵空间
有智慈是指思致的深刻性。境界的追求是为了超越具体的言象世界,言象会导入概念,概
瓶念起则知识生,以知讯去左右审美活动,必然导致审美的搁浅。以知识去概括世界,必然和真实
的世界相违背。因为世界是灵动不已的,而概念是僵硬的,以僵硬的概念去将世界抽象化,其实
是对世界的错误反映
在西方哲学中,有所谓诗与思之别,以知识去说和以诗去说,是两种不同的途径,将呈现世
界的任务交给诗。其实在中国,这样的思想也有漫长的历史,庄子哲学就强调天地有大美而不
言,以知去言,只能得世界之小者,以自然去言,则能得天地之大全
知识是概括,境界是呈现,面对一个真实的灵动的世界,境界则成了最合适的途径。境超越
知,但并不意味放弃了智慧,它所超越的只是知识概念系统。思与诗二者之间在目的上颇有相
似之处,都是为了显现世界的真实相。诗的途径非但没有放弃对智慧的追求,而且将宇宙人生
的穿透力作为其最高追求。也就是说,没有智慧的境界是一种低等境界,缺少宇宙人生感的境
界就显得单薄了
有意思是指必须有韵味,耐咀嚼。境界是一个层深的结构,要在“曲”而“杳”,如人从羊肠道
进入深山,慢慢领略山中的奇幻世界。第一境通过繁花绽放、落英缤纷、清晖散落的一群意象·
意在创造一个迷蒙奇妙、引人入胜的境界。如同人远远地望山,一座散发出无穷魅力但又暂时
无法弄清的美的世界,使观者无限向往。第二境所选择的意象都富有力感和强烈震荡感,骏马
奔腾,鸢飞鱼跃,瀑布三千尺,狂风卷巨浪,象征着观者深入这一世界,领略了无边的妙境,感受
到巨大的性灵震荡,物摄我心,此乃走入物我相合境界的前奏。第三境是花开花落,云卷云舒
【高二语文第1页(共8页)】021~2022年度上学年河南省高二年级阶段性检测
语文参考答案
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
意的能力。“韵、味、格调'都不如‘境界’一词更准确”说法错
文只是说“境界是
这些概念都不同的标准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
不是对比,同时,“论述了在境
的不同”分析
文章重点分
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整合文
项
深刻的包
孕性
不在者的世界愈
果倒置,是境界虽根源
超越于象使得境界不是
所独有,也不会被品鉴者穷
者’与境界高低无关”说
4.A【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
产领域二氧化碳排放量占全国总
说法错
据原文“这八大行业会覆盖全国二氧化碳排放量的70%”的
以偏概全,只是八大彳
不是所
域行业
消费
耗
居民生活直接碳排放”分析不当,根据原文“另一方面是生活中进行的消费、购买等造成的间接碳排放
依据碳足迹的概念,这一部分碳排放也包含了消费品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碳排放”的信息可知
碳、市场机制融碳“五碳并举”。③制定
实施各项政策,适当补偿居民的新增
积极
参与到碳达峰、碳
动中来。(每点2分,意思答对即
题考查分析归纳文章内容的能
应先找出材料中我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的相关内
色的分析鉴
第一人称……不受时空限制
角
这是采用第三人称的妙处;另外小说采用了第一人称和第
兼用的复合视角
①高尼勒将自己疼爱的孙女都
她知道秘密,也无法维持她的生活。②磨坊的大门一直紧闭着,谁
尼勒哪来那么多生意的时候
神秘,说在做
点2分,答对三点
如有其他答案
理亦可酌情给分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小说情节结构的能力。首先要明白什么是伏笔,伏笔是叙事时预先做出某种提示或
或者说前文为后文情节埋伏。然后结
关情节分
或暗示作
9.①磨坊本来是磨面粉的,现在却无麦子可磨,失去其使用价值,所以可悲;高尼勒为维护磨坊的荣誉,假装
劳地运石灰渣,所以可悲。②风
不过蔡汽动力面粉厂,高尼勒死守着即将被
过人们财富和快
最后的磨坊和坚守的高尼勒让人们深感时代向前发
的不可逆转,又饱含着对消逝的传统的感
意思答对
解析】本题考查
说情节内容的能力。理解小说情节内容,既要说出情节的表层意思,又要说出深层內
容,即作者所附加的情感,这是关键得分点
容的理解必须把相关情节内容放在小说具体语境
辨析,来弄清相关情节内容所传达的意思
解析】本题考查
威引兵伪
兹悉众
考查了解井
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典出于东汉大将窦宪大败匈奴后在燕然
并
参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