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设计表
章节名称 《行政区划》
学科 地理 授课班级 八(3)班 授课时数 1
设计者 XXX 所属学校 XXXX
本节(课)教学内容分析
《行政区划》是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一节内容,在本章中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本节教材从“现行行政区划”以及34个省级行政区域单位的名称、简称、位置、行政中心、轮廓特征等方面进行阐述。其中34个省级行政区域单位的位置是全章、也是本节的教学重点。它不仅是学习中国地理的基础,也是学生未来学习、生活和工作的必备知识。这也是新课标理念中“学习对生活有用、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有力体现。
本节(课)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技能了解我国的三级行政区划;在中国政区图上准确找出34个省级行政区域单位,记住其名称和位置。(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导学案、合作探究和拼图游戏,培养学生阅读和运用中国政区图的能力,锻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和动手操作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本节有关内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朴素情感,激励学生努力学习的雄心壮志。
学习者特征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在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方面有了加强,但在空间思维能力和学习耐心上需要进一步提高,而本节课没有难以理解的知识,但涉及的地名较多,这就需要渗透记忆方法,并通过有趣的课堂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知识点学习目标描述
知识点编 号 学习目标 具 体 描 述 语 句
1.概念 理解 理解我国三级行政区划的概念。
2.名称 识记 展示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划的名称。
3.位置 识记 通过各省位置关系进行识记。
4.轮廓 联想 能根据具体问题情境,理论联系实际,联想各省轮廓。
5.归纳 总结 共同总结出记忆34个省级行政区划的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
项 目 内 容 解 决 措 施
重 点 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域单位的名称、位置和轮廓。 通过ppt放映中国政区图,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识记。
难 点 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域单位的位置及轮廓特征。 通过不同的形式,分析归纳各省特征,加深学生记忆。
教学环境设计
多媒体教室
教学媒体(资源)选择
知识点编 号 学习目标 媒体类型 媒体内容要点 教学作用 使用方式 所 得 结 论 占用时间 媒体来源
1.概念 理解 文本 用快递邮件的例子导入 C G 我国三级行政区划的概念 5 自制
2.名称 识记 图片 展示中国政区图 B E 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划的名称 15 自制
3.位置 识记 图片 展示各省位置图 E G 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划的位置 10 自制
4.轮廓 联想 图片 各省轮廓图和生活实际相联系 G H 我国3个省级行政区划的轮廓 10 自制
5.归纳 总结 文本 总结口诀 J F 记忆口诀 5 自制
①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分为:A.提供事实,建立经验;B.创设情境,引发动机;C.举例验证,建立概念;D.提供示范,正确操作;E.呈现过程,形成表象;F.演绎原理,启发思维;G.设难置疑,引起思辨;H.展示事例,开阔视野;I.欣赏审美,陶冶情操;J.归纳总结,复习巩固;K.自定义。②媒体的使用方式包括:A.设疑—播放—讲解;B.设疑—播放—讨论;C.讲解—播放—概括;D.讲解—播放—举例;E.播放—提问—讲解;F.播放—讨论—总结;G.边播放、边讲解;H. 边播放、边议论;I.学习者自己操作媒体进行学习;J.自定义。
关于教学策略选择的阐述
从课前的分组、到准备上课用的中国政区图的拼图来看,学生对于本节内容的学习兴趣较浓,本节课按照“组内质异、优势互补”的原则,构建6-8人为一组的合作小组。大组中又以2人为一小组分为组中组,学生在学案引导、教师启发下,以“政区图”为主线,以“小组合作学习形式”为载体,合作探究,自主学习。在游戏竞赛环节时,注重面向全体,不同难度的问题提问不同层次的学生,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有效开发各层次学生的潜在智能,力求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
课堂教学过程结构设计(本栏为课堂教学设计的重点)
教学环节 教师的活动 学生的活动 教学媒体(资源) 设计意图、依据
新课导入 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我国优越的地理位置,知道我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大国。虽然我国有辽阔的疆域,但只要你说清楚你到你手中的家庭住址,我们的邮递员就能准确将信件、包裹等送到你手中,这其中的奥妙在哪里?(展示政区图)就在于这节课我们将要学习的行政区划。 在教师导入的过程中学生积极的思考提出疑问并回答问题。 利用ppt展示我国政区图 直截了当,引发学生思考为什么要这样划分?
两湖两广两河山,
五江(疆)二宁青陕甘,
云贵西四北上天,
重内台海福吉安,
香港澳门喜回归,
以下成语与哪个省的简称有关?
京津沪、黑吉辽,内蒙古、陕甘宁,
冀鲁豫、苏浙皖,湘鄂赣、川黔滇,
桂粤闽、青藏新,晋台琼、渝港澳,
我祖国、好河山。老师提问。 两个同学角色扮演。其他学生回答自己来自哪个省、县、镇。归纳三级行政区划。学生展示自主学习结果。鼓励学生指图回答:5个自治区分别是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4个直辖市为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重庆市。2个特别行政区是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学生快速行动起来,拿出拼图,按照老师给出的方位,依次从拼板上取出各个省级行政区拼块。拼图的过程中两两讨论,观察轮廓形状和位置。学生按要求找出北回归线穿过的省级行政区,并指图;学生找出位于内陆的省级行政区,并指图;学生找出江西省周围的省级行政区。学生相互讨论,找出并回答:两湖是指湖南省和湖北省,两河是河南省和河北省,两山是山东省和山西省。学生相互讨论,再找一找,说一说,在图上指一指。学生观察、判断并回答。学生相互出题,辨形状,找位置。学生完成课本练习。学生看书,识记简称、行政中心,并找出简称有两个的省级行政区。学生抢答,并在拼图板中找出。学生抢答,并在拼图板中找出。学生抢答,并在拼图板中找出。学生抢答,并在拼图板中找出。齐读三字歌。回答老师的提问。 从你来自哪里入手,学生更容易理解三级行政区的划分。增强对祖国的认识、提升爱国主义情感。培养学生读图、识图的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爱国情感,树立家国情怀。热身运动,通过方位让学生对省级行政区的相对位置有一个大概的了解。游戏激趣,让学生在玩中学。通过拼图游戏,学生在记位置的同时也观察了省级行政区的轮廓和行政中心。培养学生的读图析图能力。增强小组合作意识。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通过顺口溜,加强对省名的认识,并提升读图能力。通过多种形式帮助学生记忆,在竞赛、游戏中掌握省级行政区的简称和行政中心。多种形式的游戏比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并通过读图,找位置,进一步加强学生对中国政区图的认识。
梳理归纳 课堂小结:三级行政区划;34个省级行政区位置、轮廓、简称及行政中心。 师生共同总结。 及时总结、巩固新知
反馈练习 请同学们完成ppt中的当堂检测练习。 1、“五一”黄金周期间,王蒙同学在济南街头看到一辆车牌号为“豫A36481”的旅游大巴车,这辆大巴车来自( ) A、河南 B、河北 C、安徽 D、山西2、下列省(区)与简称、人民政府驻地的连线,正确的是 ( )A.广西——粤——桂林B.福建——闽——厦门C.青海——青——兰州 D.贵州——黔——贵阳 3、琼州海峡位于( )A、广东和台湾之间 B、广东和海南之间C、台湾和福建之间 D、广东和香港之间4、下列省区的简称和行政中心对应正确的是 ( )A、晋—石家庄 B、鲁—郑州 C、鄂—湖北 D、滇—南宁 学生认真运用所学知识答题。 当堂达标,巩固学习成果。
教学反思、总结
本节课知识容量大,识记内容较多,学生记忆有一定难度。所以我采用以“政区图”为主线,以“小组合作学习形式”为载体,通过“赛一赛、找一找、辨一辨、读一读”识记省名、形状与位置,通过“读成语、找由来、看车牌、识菜系、品戏曲”识记各省级行政区的简称和行政中心,课堂组织形式多样,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游戏竞赛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读图、指图、识图等能力的提升,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本节课最精彩的部分就是形式多样的竞赛游戏环节,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极大激发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从而也提高了课堂效率,课堂效果明显。不足点是学生空间概念的形成还有待努力,让学生做到脑中有图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可以再有效地巩固一下。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