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头镇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头镇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5.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2-16 22:49: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海头镇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月第二次月考
语文
注意事项:
1.答主观题时,必须分点。
2. 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但是试卷上必须留有作答痕迹,比如圈点勾画等。
3. 书写须认真。
一、现代文阅读(34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20世纪60年代,在中国“绿色革命”的大潮中,涌现出了一位攻下“杂交水稻”难题的科技新星,他就是被外国人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
袁隆平,1930年9月7日出生于北平(今北京)。幼年正值“九·一八”事变,日本侵华,在童年袁隆平的心底留下了深深的民族创伤。面对国破家亡的严酷现实,袁隆平从小就立志:做一个使中国富强、不受外国强盗欺侮的人。
他学习不愿死记硬背,喜欢思考,善于提问,从思考中加深对基本原理的理解。
高中毕业以后,考什么大学,学什么专业,成了全家议论的焦点。他父亲希望他通过上大学能升官发财,光宗耀祖。袁隆平自己却在中学阶段就对生气盎然的花草、果木和大自然的蓬勃生机,对春华秋实的自然规律,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母亲尊重袁隆平的选择,经过协商,最后决定让他自己做主,于是袁隆平义无反顾地报考了重庆一所学院的农学系,高高兴兴地跳进了“农门”。
1953年夏,大学生活结束后,袁隆平到湖南省偏僻的安江农校任教。
袁隆平教学十分认真,教一门,钻一门,爱一门。他教外语,效果良好。教学期间,他还刻苦自学,不断提高自己听、写、阅读水平,可以不带字典阅读英、俄文资料。进校第二年,他被调到遗传育种教研组,教授植物学、作物栽培、遗传育种的农业基础课和专业课。
在教普通植物学时,他下苦功夫,从构成植物体的最小单位——细胞的构造开始,到根、茎、叶、花、果的外部形态,再到植物的生物学特性及其遗传特性等等,都进行了系统的学习研究。为了能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壁、细胞质、细胞核的微观构造,他刻苦磨练徒手切片技术。
几百次,上千次……直到能在显微镜下得到满意的观察结果为止。
在备课中,他经常提出各种问题自考自答。他走出课堂,来到田间地头,从实践中找答案。他深有体会地说:“即使浅显的问题,如果教师本身钻得不深不透,也不可能把课讲好!”
1959年是袁隆平走上教学岗位的第七个年头。国庆前夕,他以“我的十年”为题,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从思想与业务两个方面对自己进行了回顾与总结:“党的10年教育,使我明确了人生真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确是人生最大的光荣和义务。”同时,他还向党和人民立下誓言:“要做到政治挂帅,红专并进。”
在教学当中,袁隆平不满足于仅当一名合格的中专老师,还想在农业科研上搞出点名堂来。十多年来,他始终坚持一边教学,一边科研,教学与科研、生产紧密结合。
50年代,生物教学中主要向学生讲米丘林、李森科的遗传学说,袁隆平就按照其理论进行无性杂交、嫁接培养、环境影响等方面的试验,把月光花嫁接在红薯上、西红柿嫁接在马铃薯上、西瓜嫁接在南瓜上,得到一些奇花异果,但并没有得到经济性状优良的无性杂交种。这引起他的沉思,并决心扩大视野,另辟蹊径。
60年代,他从外文杂志中获悉,欧美的孟德尔、摩尔根创立的染色体、基因遗传学说,对良种繁育有重大指导作用。他就开始大胆地向学生传授染色体、基因遗传学说知识,讲杂种优势利用在作物育种中的广阔前景,而他自己也开始向水稻的杂种优势利用方面探索。1960年,受到天然杂交稻株启示后,他在育种方法上由采用系统选育法,转变到水稻雄性不育研究课题上来。从1964年在稻田中发现天然雄性不育株,到1966年在《科学通报》上发表第一篇重要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就是他坚持一边教学,一边从事科研的丰硕成果。
“文化大革命”中袁隆平利用被批斗的空隙,专心研究水稻雄性不育,在不利条件中争得了从事科研活动的机会。
1970年11月,袁隆平带领助手在海南岛的普通野生稻群落中,发现了一株雄花败育株。
是将“野败”这一珍贵材料封闭起来,自己关起门来研究,还是发动更多的科技人员协作攻关呢?在这个重大的原则问题上,袁隆平毫不含糊、毫无保留地及时向全国育种专家和技术人员通报了他们的最新发现,并慷慨地把历尽艰辛才发现的珍贵材料奉献出来,分送给有关单位进行研究,协作攻克“三系”配套关。
在19年的漫长教学生涯中,袁隆平一边在教学中积累知识和农业生产实践经验,一边又通过科研促进教学和生产。教学、生产、科研相结合,使他创造了不平凡的农业科技成果。
(摘编自祁淑英、魏晓雯《袁隆平传》,略有删改)
材料二:
①要研究杂交水稻,首先必须在自然界中找到水稻的天然雄性不育株。雄性不育株究竟是个什么样子?当时不仅没有实物可利用,而且连中外的科研资料上也没有记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认为,既然自然界存在天然杂交稻,那么,( )。在水稻吐穗扬花时节的稻田里寻找雄性不育株不啻大海捞针。盛夏时节,稻田里气温通常高达40℃,袁隆平和妻子邓哲踏遍了安江农校实习农场和附近生产队的稻田,终于找到了6株雄性不育株!袁隆平欣喜若狂,视为珍宝,细心地繁殖栽培,亲自播种、浇水、施肥,仔细观察它们细微的在每个生长发育阶段的变化,并作出详尽的记录,经过两年的艰苦试验,获得了珍贵的科研数据,写出了杂交水稻研究的第一篇重要论文,引起了国家科委领导的高度重视。1974年,袁隆平的杂交水稻研究基本成功,1975年国务院决定迅速扩大试种和推广的范围,此后的十年里,杂交水稻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袁隆平成功之后,国内国际各种令人眩目的荣誉、大奖也纷至沓来,但他并未陶醉于此,改变初心,而是一如既往地潜心农业科研,继续头顶烈日,脚踩泥泞,奔波在绿色的田野中。
②1999年10月,经国际小天体命名委员会批准,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施密特CCD小行星项目组发现的一颗小行星(8117)被命名为“袁隆平星”。
③袁隆平(开场白):我现在还有两个愿望,一是第三期杂交水稻能够在2010年实现大面积亩产900公斤;二是把杂交水稻推向国外,造福世界人民。
主持人:您对学农的大学生有什么建议?
袁隆平:我建议,学农的大学生要到实验田里去,电脑等先进设备很重要,但在电脑和书本里是种不出水稻的。希望他们联系实际,多到实验田里走一走、看一看。
(电视片《袁隆平畅谈事业与人生》)
1.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袁隆平将历尽艰辛才发现的珍贵材料分送给有关单位进行研究,协作攻克“三系”配套关,充分表现出他不计名利、甘为人梯的品格。
B.袁隆平身体力行,在教学中,他经常走出课堂,到田间地头,从实践中找答案。他认为教师只有把问题钻得又深又透,才能把课讲好。
C.年轻时的袁隆平对大自然的蓬勃生机、春华秋实的自然规律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在家人的大力支持下,他义无反顾地跳进了“农门”。
D.袁隆平在教学中积累知识和农业生产实践经验,又通过科研促进教学和生产。科技成果的创造,得益于教学、生产、科研的紧密结合。
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袁隆平凭借杂交水稻技术及其名字命名的小行星(8117),成为国际上广为人知的科学家。
B.袁隆平最终能够成为著名的科学家,与他从小就有的远大志向,喜欢思考,善于提问,中学阶段就对大自然的蓬勃生机和春华秋实的自然规律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密不可分。
C.袁隆平教学认真,他教各种学科都肯下苦功夫;他广泛阅读古今中外杂志,大胆探索;他走出课堂,从实践中找答案。这些均为他后来攻克“杂交水稻”难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D.袁隆平不满足于仅当一名合格的中专老师,还想在农业科研上搞出点名堂来,但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影响,他没有大作为。
3.下列填入材料二的第①文段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肯定就存在天然雄性不育株
B.可能就存在天然雄性不育株
C.肯定就有天然雄性不育株存在
D.有天然雄性不育株就是必然的
4.作为著名的科学家,袁隆平不仅深受中国人的爱戴,还被外国人誉为“杂交水稻之父”,那么,你心目中的袁隆平是怎样的形象呢?请结合材料具体分析。(4分)
5.《喜看稻菽千重浪》是一篇人物通讯,成功地塑造了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形象。两篇文本在选材上有什么异同点?(6分)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麦 客
李德霞
一大早,爷爷就拎把镰刀出了门。爷爷再进门时,就领个麦客回来。
麦客是揽工割麦的。母亲做好了早饭,一看爷爷身边的麦客,惊讶地“咦”一声,皱着眉头对爷爷说:“爹,咋是个孩子啊?”
爷爷晃了晃手里的镰刀,嘿嘿一笑说:“别看人小,本事不小。刚才我领他到麦地里溜一圈,试试他割麦的本领,一点不孬。”
父亲和母亲都是割麦的好手。以前,我家从不雇麦客。可是今年不同,麦子黄了的时候,一向身强体壮的父亲病倒了,腰痛得站不起来。小叔先是领着父亲去了县医院,查不出结果,又去了省医院。爷爷老了,割不动麦子;小婶教书,脱不开身。两家的麦子有四十几亩,靠母亲一个人是无论如何也割不完的。母亲跟爷爷商量了半天,才决定雇个麦客……
吃过早饭,母亲领着小麦客下了地。中午回来,母亲惊喜地连声称赞:“果然不孬,连我都撵不上,不是他的对手哩。”
母亲做饭,小麦客也不闲着,一会儿到院里提桶水,一会儿帮母亲烧个火。闲谈中,母亲知道,小麦客满十九了,老家在甘肃陇南一带,父母已去世多年,家里还有七十多岁的爷爷奶奶。小麦客两年前就离开了学校,跟着村里人过黄河,一路向东来我们这边当麦客。
麦子割倒一半时,小叔从省城匆匆赶回来。父亲要做手术,他是回来取钱的。母亲七凑八凑,卖了一头猪,才凑了三千块。送走小叔,母亲拿着剩下的四十块钱对小麦客说:“我家男人要做手术,家里拿不出雇麦客的钱了……这是你的工钱,拿着另找一家雇主吧。”
小麦客没接钱,一脸诚恳地说:“大嫂,你家麦子熟透了,不能再扛了,就让我帮你割完吧。你家有难,工钱就先欠着……”
母亲一愣:“欠着?”
母亲不知道陇南在哪里,但母亲明白陇南离我们这里一定很遥远,隔山隔水的远。母亲说:“欠账没有欠这么远的呀!”
小麦客说:“我明年还来,到时我登门来拿……”
母亲断然地摇摇头。
这时,一旁的爷爷说话了,爷爷说:“哪有半道打发麦客的理儿?留下吧。工钱的事我想办法。舍着这张老脸,还愁借不到几十块钱?”
爷爷借钱去了。鸡卵大个村子,没人不给面子,东家三块,西家五块,总算凑够了小麦客的工钱。
小麦客要走。母亲起个大早,烙了香喷喷的鸡蛋葱花饼。母亲去喊小麦客,连喊几声没人应。推开下房门一看,里面空荡荡的,小麦客早走了。更让母亲万分惊愕的是,叠好的被子上撂着一沓钱,正是母亲昨天晚上交给小麦客的八十块工钱……
母亲捏着钱撵出门去,问遍了村里早起的人,都说麦客鸡叫头遍就结伴出了村,这会儿怕是到镇上的车站了。母亲呆呆地站在村口,一阵晨风拂过,吹落母亲满眼的泪水。
第二年,麦客没来。
第三年,麦客还是没有来。
小婶说,麦客的老家这几年也好起来了,男人们不用出门当麦客了。母亲听后,有几分欢喜,也有几分失落。
一晃,三十年过去。母亲也是快六十的老人了,母亲常常念叨起当年的那个小麦客。母亲说:“他也是奔五十的人了,该是老婆孩子一大家了吧?”母亲还说:“不知道他还记不记得咱家?也不知道他还记不记得咱欠他八十块工钱……”
前年,甘肃陇南发生泥石流,伤亡惨重。那些日子,母亲坐在电视机前,看着一幕幕令人揪心的画面,看得老泪纵横。
我回城的头天晚上,母亲突然问我:“城里有没有捐款的地方?”我说:“有,到处都是。”母亲翻箱倒柜找出个旧存折交给我。母亲说:“替我捐了吧。”我一看,存折上只有八十块钱,存期已经三十年。我明白了,这不就是当年我们家欠小麦客的工钱吗?这些年来,我们家也苦过、难过,可母亲硬是没动里面的一分钱。只是当年的八十块,现在已变成了六百元。
回城后,我添了四百,凑足一千,郑重地捐给了甘肃陇南灾区,是以母亲的名义……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小说题为“麦客”,但几乎一半篇幅是在写母亲,这是因为母亲是作者有意塑造的一个人物形象,与麦客一样具有重要的审美意义。
B.作者不吝笔墨,介绍麦客的境遇是为与母亲的境遇互相补充,让情节发展更趋合理,展现了特定年代下中国传统的人性美、人情美。
C.全文采用第三人称叙述视角,该视角能自由地展现事件的过程、人物的心理,还拉开了叙述者与故事之间的距离,使故事更具客观性。
D.麦客家乡发生泥石流,母亲捐出了保存三十年的欠麦客的工钱给灾区人民,既出自对灾区人民的同情,又源自欠麦客的钱无法归还等复杂情感。
7.请简要分析文中母亲的心理变化过程。(6分)
8.本文的语言富有特色,请结合全文对此加以赏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梓人传
[唐]柳宗元
裴封叔之第,在光德里。有梓人款其门,愿佣隙宇而处焉。所职寻引、规矩、绳墨,家不居砻斫之器。问其能,曰:“吾善度材,视栋宇之制,高深圆方短长之宜,吾指使而群工役焉。舍我,众莫能就一宇。故食于官府,吾受禄三倍;作于私家,吾收其直大半焉。”他日,入其室,其床阙足而不能理,曰:“将求他工。”余甚笑之,谓其无能而贪禄嗜货者。
其后,京兆尹将饰官署,余往过焉。委群材,会众工。或执斧斤,或执刀锯,皆环立。向之梓人左持引,右执杖,而中处焉。量栋宇之任,视木之能举,挥其杖曰:“斧!”彼执斧者奔而右;顾而指曰:“锯!”彼执锯者趋而左。俄而,斤者斫,刀者削,皆视其色,俟其言,莫敢自断者。其不胜任者,怒而退之,亦莫敢愠焉。画宫于堵,盈尺而曲尽其制,计其毫厘而构大厦,无进退焉。既成,书于上栋曰:“某年某月某日某建。”则其姓字也。凡执用之工不在列。余圜视大骇,然后知其术之工大矣。
继而叹曰:彼将舍其手艺,专其心智,而能知体要者欤?吾闻劳心者役人,劳力者役于人,彼其劳心者欤!能者用而智者谋,彼其智者欤!是足为佐天子相天下法矣,物莫近乎此也。
彼为天下者,本于人。其执役者为徒隶,为乡师、里胥;其上为下士;又其上为中士,为上士;又其上为大夫,为卿,为公。离而为六职,判而为百役。外薄四海,有方伯、连率。郡有守,邑有宰,皆有佐政;其下有胥吏,又其下皆有啬夫、版尹,以就役焉,犹众工之各有执伎以食力也。彼佐天子相天下者举而加焉指而使焉条其纲纪而盈缩焉齐其法制而整顿焉犹梓人之有规矩绳墨以定制也择天下之士,使称其职;居天下之人,使安其业。视都知野,视野知国,视国知天下,其远迩细大,可手据其图而究焉。犹梓人画宫于堵而绩于成也。能者进而由之,使无所德;不能者退而休之,亦莫敢愠。犹梓人之善运众工而不伐艺也。夫然后相道得而万国理矣。
相道既得,万国既理,天下举首而望曰:“吾相之功也。”后之人循迹而慕曰:“彼相之才也。”犹梓人自名其功而执用者不列也。大哉相乎!通是道者,所谓相而已矣。
余谓梓人之道类于相,故书而藏之。
【注】 梓人,木工,建筑工匠。
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彼佐天子相天下者举/而加焉/指而使焉/条其纲纪而盈缩焉/齐其法制而整顿焉/犹梓人之有规矩/绳墨以定制也/
B.彼佐天子相天下者/举而加焉/指而使焉/条其纲纪而盈缩焉/齐其法制而整顿焉/犹梓人/之有规矩绳墨/以定制也/
C.彼佐天子相天下者举/而加焉/指而使焉/条其纲纪而盈缩焉/齐其法制而整顿焉/犹梓人之/有规矩绳墨以定制也/
D.彼佐天子相天下者/举而加焉/指而使焉/条其纲纪而盈缩焉/齐其法制而整顿焉/犹梓人之有规矩/绳墨以定制也/
10.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寻引:此指量尺。寻,八尺。引,十丈。
B.乡师:乡里的私塾老师。
C.里胥:古代的一里之长。
D.版尹:古代掌户籍的官吏。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梓人善于计算建筑材料,他精心考虑怎样用料会适合高低、深浅、方圆和长短的需要,随后指挥工匠们具体劳作。
B.梓人说他到官府干活谋生,得到的工资是工人们的三倍;到私家干活,得到的工钱是总收入的大半。
C.京兆尹要修建衙门,我经过那里,看到积聚了许多建筑材料,汇聚了许多工人。他们有的拿着斧头,有的拿着刀锯,都围成圈子愤怒地与那个木匠对峙着。
D.作者认为,那些远的近的小的大的各种事情,都可以用手按着图纸来决定怎样处理它们,这就像木匠师傅在墙上先画房屋草图然后照着它建造房屋直到完成一样。
12.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彼将舍其手艺,专其心智,而能知体要者欤?(4分)
(2)能者进而由之,使无所德;不能者退而休之,亦莫敢愠。(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13~14题。
芣苢
《诗经·周南》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撷之。
乡村四月
宋·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13.下面对诗歌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两诗均描写了“劳动”的景象,画面生动鲜明,写出了劳动的欢快与繁忙。
B.《芣苢》在六个动词的变化中,表现了越采越多直到满载而归的劳动过程。
C.《乡村四月》首联是静景,描写了山原河水、杜鹃鸣叫、烟雨飘飘的初夏风光。
D.“才了蚕桑又插田”,未必就是实写,而是化繁为简,勾画乡村的忙碌情景。
14.两首诗在写劳动场景和乡村景象时,运用的手法及作用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8分)
1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8分)
(1)描写诗人被贬之后居住环境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北宋词人张先《翦牡丹 ·舟中闻双琵琶》中有:“玉盘大小乱珠迸。酒上妆面,花艳媚相并。重听。尽汉妃一曲,江空月静。”其中结句“江空月静”,以空廓沉静的月夜烘托出音乐的魅力,和《琵琶行》中 “ , ”两句异曲同工。
(3)杨万里《插秧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比喻手法点明雨中抢插的情形,写出了农事的紧张与农家的艰辛。
(4)曹操《短歌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借用《管子·形解》中的典故,用比喻手法说明自己渴望多纳贤才。
三、语言文字运用(21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气象、天文、农事进行观察和总结的产物,是中华民族悠久的民俗文化和历史_________________。尽管_________________,先人留下的二十四节气仍有其现实意义。它体现了中国古人超前的科学认知水平,具有相当的科学性,其中的“二分二至”客观地反映了一年四季的变化。古人正是因为能够正确地认识季节,才能提出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节气概念。
通过对天象的研究,古人在两千年前就已经明白地球绕太阳公转的原理,并凝练出对农业生产具有指导作用的二十四节气。其中,惊蛰、清明、小满、芒种这四个节气都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这些表征物候的节气反映出我国早期相对成熟的农耕文明深厚的根基。二十四节气集中体现了中国古代气候学的发展高度。从《诗经》《吕氏春秋》直至汉代《淮南子·天文训》,古人对气候的记录和认识是一个逐步发展和提高的过程。汉代所确定的二十四节气的具体名称及内涵沿用至今,进一步说明了中国古人对气候学认识的高度和深度,其科学性_________________。除了指导农事外,二十四节气还影响着民俗活动、饮食养生理念等多个领域。它提倡遵循自然规律,_________________出古人朴实的生态观,对现代社会人们加强生态意识仍具有启示作用。
16.下列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积淀 时过境迁 不言而喻 折射
B.沉淀 事过境迁 不可言喻 折射
C.沉淀 事过境迁 不言而喻 映射
D.积淀 时过境迁 不可言喻 映射
17.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古人正是因为能够正确地认识季节,就能提出对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节气概念。
B.古人正是因为能够正确地认识季节,才能提出具有对农业发展重要意义的节气概念。
C.古人正是因为能够正确地认识季节,才能提出对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节气概念。
D.古人正是因为能够正确地认识季节,就能提出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节气概念。
18.下列语句所对应的节气时间段,按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插秧歌》)
②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沁园春·雪》)
③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鹊桥仙》)
④采采芣苢,薄言采之。(《芣苢》)
A.①②③④ B.④①③② C.④①②③ D.①③④②
(二)第二单元课文理解(12分)
19.下列选项中,有关新闻知识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新闻要用最吸引人的信息来抓住受众,所以,在写作时,要求把含金量最大的信息首先交代出来,
把有关背景放在最后,按“倒金字塔式”组织材料。
B.新闻语言的特点就是简洁、准确、生动、通俗,用最少的语言表达最充分的信息。
C.新闻是经新闻媒介传播的、为广大受众所关心的、新近发生的事实或情况信息。“真实性”是新闻
的基本前提,可见,新闻就是事实。
D.新闻评论是新闻媒体对当前重大的新闻事件或重要的社会问题发议论、讲道理、明是非的一种议论
文体。《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一文正是对社会热点“工匠精神”所蕴含的时代意义的评论。
20.下列对《芣苢》《插秧歌》两首诗歌相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芣苢》的结构比较特别,全诗三章十二句,只有六个动词不断变化,其余的诗句重章复沓,在不
断重叠中,产生了简单明快、回环往复的音乐节奏。
B.《芣苢》是古代妇女在劳动中即兴唱的民歌,明快而优美,是一首有着深厚生活气息的劳动之歌。
C.《插秧歌》写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其中第三句“笠是兜鍪蓑是甲”写与战争有关的“兜鍪”和“甲”,
实属“游离诗外”。
D.《插秧歌》句句平易自然,却又不乏新奇快语,作者运用口语化的语言,随意撷取田夫的肢体动作和对答语言,使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
21.下面对《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探界者”钟扬》三篇文章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一文以事写人,使读者清晰地了解了袁隆平的科学探索之路,还了解了他作为一位科学家的精神品格。
B.《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所报道的模范人物张秉贵没有感天动地的宏伟业绩或英雄行为,作者在尊重事实的基础之上适当虚构,给我们塑造出一位鲜活的劳动模范。
C.《“探界者”钟扬》记述别人对钟扬的印象及回忆,通过多视角再现钟扬的形象,展现的人物形象不仅全面系统,客观真实,而且感人至深。
D.三篇文章选取了不同时代、不同领域的劳动者作为报道对象,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22.下列选项中,关于文章内容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敏锐”“屏气静神”“欣喜”三个极富感染力的形容词,准确传达了袁隆平发现雄性不育植株时的心情,作者再配以“停留”“伸出”“抚摸”三个动词,更详尽地彰显了袁隆平严谨细致、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
B.钟扬妻子回忆“被胁迫”领结婚证一幕,看似闲笔,实则体现了钟扬性格上的外向热情,为人处世的雷厉风行,也为后文写钟扬执着于植物学事业做了铺垫。
C.张秉贵在柜台里“三步并作两步走,一点儿不知累”,可下班后“有时连上楼还要扶着墙”,这一细节描写让人物形象更为丰满,突出了作为售货员的张秉贵对平凡工作的热情、耐心与周到。
D.《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一文观点鲜明,论证严密,文章结合时代特点阐释了工匠精神的内涵,同时也对社会上存在的浮躁风气、短视心态予以了批判。
四、写作(60分)
23.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写作。
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直接决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近年来一些青少年中出现了不珍惜劳动成果、不想劳动、不会劳动的现象,劳动的独特育人价值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视,劳动教育正被淡化、弱化。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
应试教育的惯性力量,扭曲了劳动教育的地位与作用,社会鄙视劳动教育的现象和行为依然司空见惯,长期的负面影响不可低估。社会需要跳出传统“劳动教育”的窠臼,创新劳动教育的内容,探索劳动教育的新方式。
——《中国教育报》
要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劳动开创未来,奋斗成就梦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要靠各行各业人们的辛勤劳动。
——习近平
读了上述文字,你受到怎样的启发?又有什么感受?校团委将举行一次以“培养劳动精神,争做时代新人”为主题的演讲比赛,请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演讲稿。
要求:自选角度,自定立意;切合身份,贴合背景;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C.“在家人的大力支持下”有误,原文是“父亲希望他通过上大学能升官发财,光宗耀祖”。
2.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概括的能力。A.“广为人知”的概括不准确。贡献巨大,国际上得奖,小行星被命名等,享有国际声誉,但未必“广为人知”。C.“广泛阅读古今中外杂志”的说法于文无据,原文是“从外文杂志中”。D.“没有大作为”的分析和概括错误,原文是“‘文化大革命’中袁隆平利用被批斗的空隙,专心研究水稻雄性不育,在不利条件中争得了从事科研活动的机会”。
3.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情境补写的能力。根据前文的陈述“既然……”可知,“可能”的表述与文意不符合;由选项可知,括号内所填内容承前省略主语“自然界”,再由前句“自然界存在天然杂交稻”可知,括号内句子结构为“存在+宾语”。
4.①忧国忧民,具有博爱情怀。袁隆平不仅立志要使中国富强,还想把杂交水稻推向国外,造福世界人民。②注重理论联系实践,勤奋进取。把孟德尔、摩尔根的染色体、基因遗传学说应用于教学与研究中,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打开了杂交水稻“王国”的大门。③不计名利,甘为人梯。把自己的研究小组发现的珍贵材料毫无保留地分送给有关单位进行研究,协作攻克“三系”配套关。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人物形象的能力。袁隆平忧国忧民,“袁隆平从小就立志:做一个使中国富强、不受外国强盗欺侮的人”,后来因为国家粮食不够而一心研究水稻高产;“……第三期杂交水稻能够在2010年实现大面积亩产900公斤……把杂交水稻推向国外,造福世界人民”,他不仅立志要使中国富强,还想把杂交水稻推向国外,造福世界人民,具有博爱情怀。注重理论联系实践,勤奋进取。“他从外文杂志中获悉,欧美的孟德尔、摩尔根创立的染色体、基因遗传学说,对良种繁育有重大指导作用。他就开始大胆地向学生传授染色体基因遗传学说知识,讲杂种优势利用在作物育种中的广阔前景,而他自己也开始向水稻的杂种优势利用方面探索。”把孟德尔、摩尔根的染色体、基因遗传学说应用于教学与研究中,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打开了杂交水稻“王国”的大门。袁隆平不计名利,甘为人梯。“袁隆平毫不含糊、毫无保留地及时向全国育种专家和技术人员通报了他们的最新发现,并慷慨地把历尽艰辛才发现的珍贵材料奉献出来,分送给有关单位进行研究,协作攻克“三系”配套关”,把自己的研究小组发现的珍贵材料毫无保留地分送给有关单位进行研究,协作攻克“三系”配套关。
5.相同点:都是选择袁隆平和杂交水稻相关的典型材料;都以时间为顺序安排材料。不同点:本文主要选取了袁隆平教学生涯和杂交水稻培育过程的内容交织在一起进行写作,突出他边教学边试验的理论联系实践的特点。而《喜看稻菽千重浪》一文则重点选取袁隆平培育杂交水稻的事件来写,突出他培育杂交水稻的艰辛过程。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者选材特点的能力。相同点:两个文本都是表现袁隆平在杂交水稻方面的贡献,所以都是选择袁隆平和杂交水稻相关的典型材料。都以时间为顺序安排材料:《喜看稻菽千重浪》文从1960年发现“天然杂交稻株”开始,1964年7月5日,袁隆平走进了安江农校的稻田,去寻找水稻的天然雄性不育株。两年后,袁隆平的一篇论文《水稻雄性不孕性》发表……一直到1998年,权威的资产评估所评估,“袁隆平品牌”无形资产价值1000亿元;本文从1930年9月7日袁隆平出生写起,从小就立志,高中毕业择专业,1953年夏,大学生活结束后教书……最后1970年11月,袁隆平带领助手发现了一株雄花败育株。不同点:本文主体内容是袁隆平教书生涯中进行杂交水稻研究的经过,把袁隆平教学生涯和杂交水稻培育过程的内容交织在一起进行写作,“在19年的漫长教学生涯中,袁隆平一边在教学中积累知识和农业生产实践经验,一边又通过科研促进教学和生产。教学、生产、科研相结合,使他创造了不平凡的农业科技成果”,突出他边教学边试验的理论联系实际的特点。而《喜看稻菽千重浪》一文则重点选取袁隆平培育杂交水稻的事件来写,写他发现“天然杂交稻株”,寻找水稻的天然雄性不育株,独立开展杂交水稻研究,撰文“对大面积推广杂交稻要持慎重态度”等,突出他培育杂交水稻
6.【解析】 C项,文末人称转换成了第一人称“我”,叙述视角转换,增加了故事的真实性。
7.请简要分析文中母亲的心理变化过程。(6分)
【答案】 ①麦客初来,母亲见他年龄小怀疑他能否割麦,心里讶异不满,见他割麦好后连声赞叹,心里很满意;②麦客见母亲家中有难处,拒绝另找雇主挣钱的建议,帮母亲割完麦子且没拿工钱,感动得母亲满眼泪水;③麦客再没回来拿工钱,母亲时时念叨,听说麦客家乡遭难,母亲担心得老泪纵横,捐出了当年银行里存的欠麦客的工钱。
【解析】 抓住文章能展现母亲心理变化的词语和句子便可得出【答案】。爷爷领麦客来,母亲“惊讶”“皱着眉”,结合母亲的语言,可见母亲的不满;母亲领麦客下地,“惊喜地连声赞叹”可见母亲认可了麦客能干;麦客没拿工钱离开,母亲“万分惊愕”“吹落母亲满眼的泪水”可见母亲内心的感动;麦客再也没有出现,母亲常常念叨,听到麦客家乡伤亡惨重,“看得老泪纵横”,此处无疑是为麦客,甚至是为处在苦难中的人们担心。
8.本文的语言富有特色,请结合全文对此加以赏析。(6分)
【答案】 ①叙述语言生活化、口语化、亲切自然,如“一大早,爷爷就拎把镰刀出了门”等;②人物对话有地域特点,鲜活真实,如开篇母亲与爷爷的对话“爹,咋是个孩子啊”,麦客与母亲的对话“你家麦子熟透了,不能再扛了”等;③遣词用句准确,整体上形成了率真不做作的语言风格。听到小麦客明年来拿工钱,母亲“断然地”摇摇头,准确地展现了母亲的性格,与后文母亲将欠麦客的工钱全部捐出去相呼应,用词准确。
9.【解析】 赏析语言可以从作者的叙述语言、人物语言、遣词用句、文章内容等方面分析。答题时概括出语言特点,结合具体语句加以分析即可。
【答案】 D
【解析】 原文标点应是:彼佐天子相天下者,举而加焉,指而使焉,条其纲纪而盈缩焉,齐其法制而整顿焉,犹梓人之有规矩、绳墨以定制也。
10.【答案】 B
【解析】 乡师:从语境可以判断,这里是指官职,古代的一乡之长。
11.【答案】 C
【解析】 “都围成圈子愤怒地与那个木匠对峙着”错,应该为“都围成圈子面对那个木匠师傅站着”。
12.【答案】 (1)那个木匠师傅是放弃他的手艺,专门发挥他的智力,而且能了解、掌握(体察)建筑学关键问题的人吧!
(2)有才能的人,按正常途径推荐他,使他不必感激谁的恩德;没有能力的,就辞退他,也没有谁敢怨恨。
【参考译文】
裴封叔的住宅,在光德里。有个木匠师傅敲响了他的大门,想在他那里租间空屋居住。他的职业让他随身带有量尺(度量长短的工具)、圆规、曲尺(量方的器具)、墨线和墨斗等东西,家里没有木工用的磨刀石和刀斧这些工具。问他的技能,他说:“我善于计算建筑材料。看房屋建筑的规模,(考虑怎样用料)适合高低、深浅、方圆和长短的需要,(随后)我就指挥工匠们具体劳作。若是没有我,工匠们就无法建成一座房屋。所以,到官府干活谋生,我得到的工资(是工人们的)三倍;到私家干活,我得到的工钱是总收入的大半。”有一天,(我)到他的屋里去,看见他睡的床缺了一只脚(自己)却不会修理,说:“打算请别的木工来修。”我觉得他很可笑,觉得他是个没有技术却贪图工钱和财物的人。
后来,京兆尹要修建衙门,我经过那里,看到积聚了许多建筑材料,汇聚了许多工人。他们有的拿着斧头,有的拿着刀锯,都围成圈子面对那个木匠师傅站着。木匠师傅左手拿着度量工具,右手拿着一根棒,就站在中间。(他)估量房屋的规格,观察哪根木头可以选用,然后挥着手里的那根木棒说:“砍!”那些拿斧头的工人们就奔向右边。回过头去指着(木料)说:“锯!”那些拿锯子的工人们就奔向左边。一会儿,拿斧头的在砍,拿刀子的在削,都看他的脸色,等他说话,没有哪一个敢自己决定怎么干。其中有个别担当不起任务的,他就生气地斥退那个人,也没有谁敢怨恨他。他在墙上画了一座房屋的图样,只有一尺见方的面积,却可以把房屋结构丝毫不差地全部勾画出来,照着图样的尺寸计算来建造大厦,就不会有出入了。房屋建成以后,在正梁上题字说:“某年某月某日某人建造。”就是他的姓名。所有实际动手造房子的工匠们都不列名。我向四周一看大吃一惊,这才明白那个木匠师傅的技术确实是十分高超。
接着我感叹道:那个木匠师傅是放弃他的手艺,专门发挥他的智力,而且能了解、掌握(体察)建筑学关键问题的人吧!我听说用脑力的人指挥(役使)人,用体力的人被人指挥(役使),他大概(也许、恐怕)就是用脑力的人吧!有手艺的人使用他的技能,有智慧的人出谋划策,他也许就是有智慧的人吧!这完全可以为辅佐帝王、治理国家的人效法,事情没有什么比这更近似的了。
那些治理天下的人都把治人当作根本大事。那些干具体事物的人,是徒隶,是乡师、里胥。他们上面有下士;再上有中士,有上士;再往上是大夫,是卿,是公。大概区分为六种职别,细分为多种职役。京城之外直至四方边境,有方伯、连率等高级地方官员。郡有太守,邑有县宰,都有辅佐的人;他们下面有胥吏,再下面都有啬夫、版尹,来服从差役,就像各位工匠各有的技能来自食其力。那些辅佐皇帝、治理国家的宰相,选拔、任命官吏,指挥、使用官吏,分别按照朝廷的法律规定来升降他们,一律按朝廷的制度来整顿他们,就像那个木匠师傅依据规矩绳墨来决定房屋的规格(规制、规模)一样。选择天下的官吏,使他们适合所担当的职务;安定天下的百姓,使他们专心工作。观察了京城就了解乡野,观察了乡野就能了解各地,观察了各地就能了解全国,那些远的近的小的大的各种事情,都可以用手按着图纸来决定怎样处理它们。这就像木匠师傅在墙上先画房屋草图然后照着它建造房屋直到完成一样。有才能的人,按正常途径推荐他,使他不必感激谁的恩德;没有能力的,就辞退他,也没有谁敢怨恨。就像那位木匠善于指挥众工匠而不夸耀自己的手艺一样。只有这样做宰相的方法才真正掌握,全国各地也就能治理好了。
做宰相的方法真正掌握好了,全国各地真正治理好了,天下的人就会抬头仰望着说:“这是我们宰相的功劳呀!”后人也会根据史书记载的事迹仰慕地说:“这是那个宰相的才能呀!”就像那个木匠师傅把自己的名字写在梁上表明自己的劳绩一样,而实际动手造房子的工人们是不能列名的。宰相真是伟大呀!懂得这个道理的,只有我们所说的宰相罢了。
我认为做木匠师傅的道理跟做宰相的道理相似,因而写了这篇文章并且将之保存起来。
13.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的能力。C.“首联是静景”错误,“子规声里雨如烟”是视觉、听觉描写,属于动景。
14.《芣苢》重章叠句,反复咏唱,以鲜明轻快的节奏、和谐优美的音韵,抒发了纯真的思想感情,表现了人物的欢快情绪和赞美劳动的主题。
《乡村四月》以白描手法写江南农村初夏时节的田野风光和农忙景象,前两句描绘自然景物,后两句叙述农事繁忙,描写了江南农村初夏时节的旖旎风光,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之情。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手法及其作用的能力。《芣苢》是一曲劳动的欢歌,是当时人们采芣苢时所唱的歌谣,诗中写出了整个劳动的过程和场面,充满了劳动的欢欣,洋溢着劳动的热情。全诗三章,每章四句,全是重章叠句,仅仅只变换了少数几个动词,其余一概不变,反复咏唱,以鲜明轻快的节奏、和谐优美的音韵,描写妇女们一边高兴地歌唱赞叹,一边动手采摘芣苢的过程,抒发了纯真的思想感情,表现了人物的欢快情绪和赞美劳动的主题。《乡村四月》运用白描手法,前两句写自然景象。“绿”,写树木葱郁,“白”,写水光映天。诗人从视觉角度着眼,描绘出明丽动人的山水色彩。第二句不仅以烟喻雨,写出了江南梅雨特有的景致,而且以催耕的鸟声,平添了无限的生机。后两句写农家的繁忙。“乡村四月闲人少”一句,绘尽农家四月人繁忙的景象;而第四句以“蚕桑”照应首句的“绿遍山原”,以“插田”照应首句的“白满川”,一个“才”和一个“又”两个虚字极富表现力,不言“忙”而“忙”意自见。
15.(1)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 (3)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
(2)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4)山不厌高 ,海不厌深。
16.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和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积淀:指积累沉淀,也指积累沉淀下来的事物。多用于文化、知识或者经验。沉淀:比喻凝聚,积累。语境强调“二十四节气”是民俗文化和历史积累的结果,对象是“二十四节气”,故应选择“积淀”。排除BC。时过境迁: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情况发生变化。事过境迁:事情已经过去,事情发生的环境也改变了。语境强调时间过去,应选择“时过境迁”。不言而喻:指不用说就可以明白。形容道理很浅显。不可言喻:不能用言语来说明。语境强调二十四节气的科学性不用说,大家都能明白,选择“不言而喻”。排除D。折射:比喻把事物的表象或实质表现出来。映射:映照、照射,也可以指反射反映。语境是说二十四节气表现了古人朴实的生态观,应选择“折射”。
17.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和修改病句的能力。关联词搭配上,应该是“正因为能够……才能……”,据此排除AD;“对农业发展”是状语,应当放在前面修饰“具有”,据此排除B。
18.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化常识和理解古诗文的能力。①“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这句诗描述江南插秧的情景,一般4月上旬后期开始插秧。②“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描绘冬天冰雪覆盖的情境。③“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描绘七夕情景,节气是立秋。④“采采芣苢,薄言采之。”描写春季采摘野菜的情景。据此可以排出:④①③②。
19.C【解析】本题考查对有关新闻知识的理解的能力。C项,“可见,新闻就是事实”错。真实性是新闻的前提,但并不是说新闻完全没有倾向性,新闻不是百分之百的客观记录,也并不是完全没有想象性。新闻是新闻工作者的倾向性与事实表现的倾向性的某种一致性。纯粹的客观、真实是不存在的。所以,选项说“新闻就是事实”错误。
20.C【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和分析诗歌的内容和艺术手法的能力。C项,“游离诗外”不正确,此句在结构上有承上启下的作用,突出了农忙抢种的题旨,看似“游离诗外”,实则堪称“神来之笔”。
21.B【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B项,“作者在尊重事实的基础之上适当虚构”错误,对张秉贵的报道没有虚构。通过语言、细节、动作等描写,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真实的、日常生活中的张秉贵。通过侧面描写,还有细节描写等,让读者真实地感受到了张秉贵体贴入微的服务态度。还有一位不讲理的、气呼呼的女顾客来买糖,张秉贵并没有因为顾客的态度而改变自己的态度,一如既往地站在顾客的角度为顾客考虑、服务,终于感动了顾客,使其和张秉贵说明了自己生气的缘由。通过这个气呼呼的女顾客来买糖,张秉贵保持着耐心、细心的态度,我们又进一步看到了张秉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真心。
22.C【解析】本题考查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C项,“突出了作为售货员的张秉贵对平凡工作的热情、耐心与周到”错误,从文中来看,这些细节更多体现的是张秉贵对工作的忘我与坚守。
23.【写作指导】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共有三则材料。材料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侧重阐述劳动教育的重要作用和近年来--些青少年中出现的与劳动有密切关联的问题。材料二,《中国教育报》则侧重分析上述问题存在的重要原因及从劳动教育的角度给出的应对之策。材料三,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则从国家民族未来发展的高度,阐明中国人民面临的使命及践行这个使命的路径。写作时,应围绕“培养劳动精神,争做时代新人”的主题,可以立足于某一则材料,提炼观点,展开表述;也可以聚焦一两则材料,找出共性话题,展开分析;还可以放眼三则材料,理清其内部的逻辑关系,条理明晰地展开阐述;甚至可以基于某则材料的某一方面(角度),结合自身所处教育环境,联系新时代对青年学生的要求,深人挖掘,阐发“启发”与“感受”。
参考立意:
(1)增强劳动意识、培养劳动精神,习得劳动本领。
(2)劳动创造美好的未来。
(3)劳动一生,幸福一生。
(4)在劳动中实现人生价值。
(5)致敬劳模,礼赞劳动。
(6)做新时代的追梦人。
(7)“劳动最光荣”是最强的时代音符。
【例文】劳动是一切幸福的源泉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劳动是一切幸福的源泉”。
“太阳光金亮亮,雄鸡唱三唱,花儿醒来了,鸟儿忙梳妆。小喜鹊造新房,小蜜蜂采蜜忙。幸福的生活从哪里来,要靠劳动来创造……”同学们,你们一定听过这首歌吧?
儿时这首童谣就在我幼小的心灵里播下了“劳动最光荣”的种子。是啊,劳动创造财富,劳动创造幸福。每个人只有通过辛勤劳动,才能实现人生理想,创造幸福生活。
鲁迅先生说过“伟大的成绩与辛勤的劳动总是成正比例的,付出的劳动越多,创造的幸福就越多。”劳动是人类幸福的源泉。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勤劳勇敢的民族,从半坡聚落、河姆渡,到夏商周文化,再到先秦两汉元明清,以辛勤的劳动为人民创造幸福的人物不胜枚举。
大禹治水13年,耗尽心血与体力,“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完成治水大业,造福于民。李时珍不畏艰辛,跋山涉水,走遍大半个中国,终成《本草纲目》。“两弹一星”的功勋们,隐姓埋名于荒无人烟的戈壁滩,风餐露宿,顽强拼搏,团结协作,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种种艰难险阻,突破一个又一个的技术难关,取得了中华民族为之自豪的伟大成就。如果没有先辈们的忘我牺牲,辛勤劳动,哪会有我们今天的幸福安宁呢?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也有许多平凡普通的劳动人民,以自己的辛勤劳动,为人民创造着幸福。“城市美容师”们用自己勤劳的双手给予我们整洁美观的生活环境;默默耕耘教坛的“园丁”们,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奉献精神赢得满园桃李;憨厚朴实满身尘土的“蜘蛛人”们,建成了一座座富丽堂皇的高楼大厦,让我们的城市更加美丽;“医者仁心”的“白衣天使”们,用他们的精湛医术和爱心微笑抚平了病人的痛苦……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劳动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劳动者也没有尊卑轻重之别,每一名踏实勤勉的劳动者无论从事任何职业都是光荣的。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只有付出劳动,才能梦想成真。劳动是梦想的土壤,是幸福生活的源泉。
习近平主席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
同学们,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我们要响应党的号召,继续保持以勤为本的美德,热爱劳动,积极劳动。让人生因劳动而精彩,让生命因劳动而美丽。让我们齐唱赞歌“幸福的生活从哪里来?要靠劳动来创造!”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