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市第120中学
2021-2022学年度高二上学期第四次质量监测
化学试题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75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Cu-64 Zn-65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面有关“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电子云图中的小黑点密表示该核外空间的电子多
B.各原子轨道的伸展方向种数按、、的顺序分别为3、5、7
C.同一个基态原子的原子核外任何一个电子的运动状态都是不相同的
D.基态原子变为激发态原子会吸收能量,得到吸收光谱
2.下列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分子中键能越大,键长越长,则分子越稳定
B.元素周期表中的ⅠA族(除H外)和ⅦA族元素的原子间一般为离子键
C.水分子可表示为H—O—H,分子中键角为180°
D.H—O键键能为463 kJ/mol,则18克H2O分解成H2和O2时,消耗能量为
2×463 kJ
3.下列关于液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液晶是液体和晶体的混合物
B.混合型晶体是有多种类型晶体互相混合而成的晶体
C.超分子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分子通过分子间相互作用形成的分子聚集体,不含离子和独立原子
D.大多数离子液体含有体积很大的阴阳离子,呈液态,难挥发
4.下列“类比”结果正确的是( )
A.N2分子中存在N≡N键,化学性质稳定,则CH≡CH的化学性质稳定
B.乙醇与水任意比混溶,戊醇也与水任意比混溶
C.Cu(OH)2可以溶解在浓氨水中,则Fe(OH)3也可以溶解在浓氨水中
D.CH4的空间构型为正四面体形,则C(CH3)4碳骨架的空间构型为正四面体形
5.碳的同素异形体金刚石和石墨晶体结构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相同质量的金刚石与石墨晶体中,所含共价键数相同
B.金刚石和石墨晶体中最小的环都为平面六元环,
C.估计金刚石与石墨的熔沸点均较高,硬度均较大
D.金刚石和石墨中碳的杂化方式分别为SP3,SP2
6.下列关于氮、磷、砷的单质及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中含有键
B.白磷分子是极性分子,白磷可保存在水中
C.肼的沸点为113.5℃,说明肼分子间可能存在氢键
D.砷化镓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镓原子配位数为8
7.二茂铁的发现是有机金属化合物研究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它开辟了有机金属化合物研究的新领域。已知二茂铁的熔点是173℃(在100℃以上能升华),沸点是249℃,不溶于水,易溶于苯、乙醛等有机溶剂。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二茂铁属于分子晶体
B.在二茂铁中,与之间形成的化学键类型是离子键
C.已知环戊二烯的结构式为,其中仅有1个碳原子采取杂化
D.中一定含有键
8.Fe、HCN与K2CO3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Fe+6HCN+2K2CO3=K4Fe(CN)6+H2↑+2CO2↑+2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负性由小到大的顺序为O>N>C
B.配合物K4Fe(CN)6的中心离子配位数是10
C.1mol HCN分子中含有σ键的数目为2NA,其中碳原子轨道杂化类型是sp杂化
K4Fe(CN)6的中心离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
9.下列反应是合成抗肿瘤药物的一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乙分子有2个手性碳原子
K2CO3中阴离子的VSEPR模型为正四面体形
C.物质甲中含σ键和Π键的数目之比为3:1
D.S8易溶于CS2,可用相似相溶原理解释
10.LiAlH4是常用的还原剂,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LiAlH4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是杂化,阴离子的空间构型是正四面体形
B.LiAlH4中存在离子键、键、氢键
C.该化合物熔点较低,易挥发
D.Li、Al属于金属晶体,当受外力时,晶体中原子的排列方式会发生改变
11.五种前四周期的元素X、Y、Z、Q、T。已知X元素基态原子的M层有6种运动状态不同的电子;Y原子的特征电子构型为3d84s2,基态Z原子的L层p能级有一个空轨道;Q原子的L电子层的p能级只有一对成对电子;基态T原子的M电子层上p轨道半充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YQ的晶体类型和NaCl类似,则Y离子的配位数为6
B.若X、T、Z的最高价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分别为u、v、w,则酸性为:u>v>w,
C.X、T两种元素第一电离能的大小次序是:X>T
D.化合物ZQ2、XQ3均是由极性键构成的非极性分子
12.一种氧化锌的立方晶胞结构如图所示(用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晶胞的质量为
B.基态氧原子核外电子有5种空间运动状态
C.锌原子间的最短距离为
D.Zn、O均是p区元素
13.金刚砂与金刚石具有相似的晶体结构,硬度为9.5,熔点为2700℃,其晶胞结构如图所示。已知A点的原子坐标参数为(0,0,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金刚砂的化学式为SiC
B.SiC品体中碳原子和硅原子均采用sp3杂化
C.距离碳原子最近的碳原子数为12
D.图中E点坐标为(,,)
14.磷锡青铜合金广泛用于仪器仪表中的耐磨零件和抗磁元件等。其晶胞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 )
A.磷锡青铜的化学式为Cu3SnP
B.该晶胞中与P原子等距离且最近的Cu原子有6个
C.该晶体的熔点比金刚石的熔点高
D.磷锡青铜具有各向异性的特点
15.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由于氢键的存在,冰能浮在水面上
分子晶体中都存在共价键
C.金刚石、NaF、NaCl、H2O、H2S晶体的熔点依次降低
D.CaTiO3晶体中(晶胞结构如图所示)每个Ti4+和12个O2-相邻
二.填空题(55分)
16.(13分)硼元素、钙元素、铜元素在化学中有很重要的地位,单质及其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和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1)已知CaC2与水反应生成乙炔.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将乙炔通入[Cu(NH3)2]Cl溶液中生成Cu2C2红棕色沉淀,Cu+基态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
②CaC2中C22-与O22+结构相似,1molO22+中含有的π键数目为___。
③乙炔与氢氰酸反应可得丙烯腈(H2C═CH-C≡N)。丙烯腈分子中碳原子轨道杂化类型是___________。
(2)硼酸溶于水生成弱电解质一水合硼酸B(OH)3 H2O,它电离生成少量[B(OH)4]一和H+,则[B(OH)4]一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_,含有的化学键类型为_____(填字母)。
A.共价键 B.离子键 C.σ键 D.π键 E.配位键;
(3)Cu3N的晶胞结构如图,N3-的配位数为___,Cu+半径为apm,N3-半径为bpm,Cu3N的密度为_______g cm-3。(阿伏加德罗常数用NA表示)
17.(14分)前四周期元素A、B、C、D、E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只有一种运动状态;基态B原子s能级的电子总数比p能级的多1;基态C原子中成对电子数是未成对电子数的3倍;D形成简单离子的半径在第三周期元素形成的简单离子中最小。E2+离子的3d轨道中有9个电子。请回答下列问题:
(1)D所在周期中第一电离能最大的主族元素是________。
(2)ECl2溶液与乙二胺(H2N—CH2—CH2—NH2)可形成配离子[E(En)2]2+(En是乙二胺的简写):
配离子[E(En)2]2+中,提供孤电子对的原子是________配位数为________。
(3)BA3易液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向硫酸铜溶液中滴加BA3的水溶液至生成的难溶物溶解,再加适量乙醇后,析出的蓝色晶体是________。(填化学式)
(4)B和D组成的化合物DB耐高温、硬度大,可做陶瓷材料,属于____晶体,其晶胞如下图,若晶胞边长为apm,则B和D两原子最近距离是______pm。
(5)与D同周期的另外两种金属的简单氧化物熔点由大到小为_______。
18.(14分)碳和氮的氧化物等有害气体的处理成为科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1)用活性炭还原法处理氮氧化物。有关反应为:C(s)+2NO(g) N2(g)+CO2(g)。某研究小组向一个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容器容积为3L,固体试样体积忽略不计)中加入NO和足量的活性炭,在恒温(T℃)条件下反应,测得不同时间(t)时各物质的物质的量(n)如表:
n/mol t/min NO N2 CO2
0 2.00 0 0
10 1.16 0.42 0.42
20 0.80 0.60 0.60
30 0.80 0.60 0.60
①10min-20min时间内,用v(NO)表示的反应速率为______。
②T℃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______(保留两位小数),若某一时刻,容器中有1.2molC、1.2molNO、0.75molN2和1.08molCO2,此时v(正) v(逆)(填“>、<、=”)。
③下列各项能判断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
A.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 B.2v(NO)正=v(N2)逆
C.容器内CO2的体积分数不变 D.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④一定温度下,随着NO的起始浓度增大,则NO的平衡转化率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2)在3L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H2(g)+CO2(g) H2O(g)+CO(g),恒温下c(CO)随时间t变化的曲线I如图所示。若在t0时分别改变一个条件,曲线I变成曲线II和曲线III。
①当曲线I变成曲线II时,改变的条件是________;
②当曲线I变成曲线III时,改变的条件及改变条件的变化量分别是_________。
19.(14分)(1)已知:pKa= - lgKa。常温下,铬酸(H2CrO4)的pKa1,pKa2分别为0.74、6.49。判断常温下,KHCrO4溶液的pH 7(填“>”,“<”,“=”),理由是 。(通过计算说明)
室温时,向100 mL0.l mol/L NH4HSO4溶液中滴加0.1 mol/L NaOH溶液,得到的溶液pH与NaOH溶液体积的关系曲线见图。回答问题:
①a点溶液显酸性的原因是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②b点c(NH)+c(Na+)= 。
③a、b、c、d 四个点, 点水的电离程度最大。
(3)常温下,浓度均为0.1 mol·L-1氯化铁、氯化镁混合溶液,可加入 调pH,除去溶液中的Fe3+,则应将溶液的pH调至 (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已知Ksp(Fe(OH)3)=1.0×10-38,Ksp(Mg(OH)2)=1.0×10-11。
沈阳市第120中学
2021-2022学年度高二上学期第四次质量监测
化学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A B D D D C B C D A
11 12 13 14 15
C D D C B
二.填空题
16.(13分,除指明外,每空2分)
(1)①1s22s22p63s23p63d10或【Ar】3d10;
②2NA; ③sp、sp2;
(2)正四面体;ACE (3)6(1分);
17.(14分,除指明外,每空2分)
(1)Cl (2)N(1分)4(1分)(3)NH3分子间易形成氢键 [Cu(NH3)4]SO4 H2O
(4)共价 a (5)MgO>Na2O
18.(14分,每空2分)
(1)①0.012mol/(L min);②0.56;= ③CD;④不变;
(2)①加入催化剂;②增大压强,压强变为原来的1.5。
19.(14分,每空2分)
(1)< Kh2=(2)①NH4+ + H2O NH3 H2O + H+ ②2c(SO42-) ③a
(3)MgO(合理即可)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