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铜川市印台区第一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陕西省铜川市印台区第一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4.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2-17 12:33:27

文档简介

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铜川市印台区第一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
语 文 试 题
本试卷分为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满分150 分,考试用时 150 分钟。
命题人:
第I卷
一、现代文阅读
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三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诗歌与音乐、舞蹈同源
朱光潜
就人类诗歌的起源而论,历史学与考古学的证据远不如人类学与社会学的证据重要,因为前者以远古诗歌为对象,渺茫难稽;后者以现代歌谣为对象,确凿可凭。但从这两方面的证据看,诗歌与音乐、舞蹈是同源的,而且在最初是一种三位一体的混合艺术。
古希腊的诗歌、音乐、舞蹈三种艺术都起源于酒神祭典。在祭典中,主祭者和信徒们披戴葡萄及各种植物枝叶,狂歌曼舞,助以竖琴等各种乐器。从这祭典的歌舞中后来演出颂神的抒情诗,再后来演为悲剧及喜剧。这是歌、乐、舞同源的最早证据。
近代西方学者对于非洲、澳洲土著的研究,以及中国学者对于边疆民族的研究,所得到的歌、乐、舞同源的证据更多。
澳洲土著的考劳伯芮舞非常有名。这种舞通常在月夜里举行。舞时诸部落集合在树林中一个空场上,场中烧着一大堆柴火。妇女们站在火的一边,每人在膝盖上绑着一块袋鼠皮。指挥者站在她们和火堆的中间,手里执着两条棍棒,他用棍棒一敲,跳舞的男子们就排成行伍,走到场里去跳。这时指挥者一面敲棍棒指挥节奏,一面歌唱一种曲调,声音高低恰与跳舞节奏快慢相应。妇女们不参加跳舞,只形成一种乐队,一面敲着膝上的袋鼠皮,一面拖着嗓子随着舞的节奏歌唱。
此外澳洲土著还盛行各种模仿舞。舞时他们穿戴羽毛和兽皮做的装饰,模仿鸟兽的姿态和动作以及恋爱和战斗的情节。舞者尽是男子,做着狂热的姿势,唱着狂热的歌调。从这种模仿舞我们可以看到原始歌舞是充分表现内在情感的。
原始人类唱歌就必跳舞,跳舞就必唱歌。《诗经》的“颂”原训“舞容”。颂诗是歌舞的混合,痕迹也很显然。汉魏《乐府》有《鼓吹》《横吹》《清商》等篇名,都是以乐调命名诗篇。这些事实都证明诗歌、音乐、舞蹈在中国古代原来也是一种混合的艺术。
这三种艺术中分立最早的大概是舞蹈。《诗经》的诗大半都有乐,但有舞的除《颂》之外似乎不多。《颂》的舞已经过朝廷乐官的形式化,不复是原始舞蹈的面目。汉人《乐府》,诗词仍与乐调相伴,“舞曲歌词”则独立自成一类。
就诗与乐的关系说,中国旧有“曲合乐曰歌,徒歌曰谣”的分别。“徒歌”完全在人声中见出音乐,“乐歌”则歌声与乐器相应。“徒歌”原是情感的自然流露,声音的曲折随情感的起伏,与手舞足蹈诸姿势相似;“乐歌”则意识到节奏、音阶的关系,而要把这种关系用乐器的声音表出,对于自然节奏须多少加以形式化。
诗歌、音乐、舞蹈原来是混合的。它们的共同命脉是节奏。在原始时代,诗歌可以没有意义,音乐可以没有“和谐”,舞蹈可以不问姿态,但是都必有节奏。后来三种艺术分化,每种均仍保存节奏,但于节奏之外,音乐尽量向“和谐”方面发展,舞蹈尽量向姿态方面发展,诗歌尽量向文字意义方面发展,于是彼此距离就日渐其远了。
(选自《诗论》,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古希腊的悲剧和喜剧是直接从颂神的抒情诗中演化出来的,这是歌、乐、舞同源的最早证据。
B.原始歌舞是充分表现内在情感的,因此澳洲土著的模仿舞做着狂热的姿势,唱着狂热的歌调。
C.《诗经》里《风》和《雅》中的诗歌大多有音乐和舞蹈,而《颂》中的诗歌则是歌和舞的混合体。
D.诗歌、音乐、舞蹈分别向“文字意义”“和谐”“姿态”方向发展,彼此距离就日渐其远了。
2.下列关于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篇就人类诗歌的起源问题以历史学、考古学的证据与人类学、社会学的证据对比分析。
B.本文以古希腊祭典歌舞,非洲、澳洲土著,中国边疆民族等研究为论据,运用并列论证结构展开论述。
C.作者列举汉魏《乐府》中《鼓吹》等以乐调命名的诗篇,是为了论证歌乐舞是混合的艺术这一观点。
D.诗歌与音乐、舞蹈从三位一体的混合艺术逐渐走向虽保存节奏但发展不同的分化,作者对此心怀惋惜。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就诗歌的起源而论,研究现代歌谣比研究远古诗歌得到的证据更为可靠、重要。
B.诗歌与音乐、舞蹈同源的部分证据,来自于中国学者对于边疆民族的研究。
C.澳洲土著的考劳伯芮舞有舞蹈节奏和歌唱节奏,诗歌与音乐、舞蹈是融为一体的。
D.“徒歌”不考虑节奏和音阶的关系,因而比“乐歌”更能表达人的丰富情感。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三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不用绑定银行卡,“碰一碰”即可支付,离开网络一样好使;资金实时到账,没有手续费;交易可控匿名……
2019年底,数字人民币相继在深圳、苏州、雄安、成都及未来的冬奥场景试点测试。2020年6月,试点场景已超132万个,累计交易7075万余笔,金额约345亿元。2020年10月,增加上海等6个试点测试区。
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所长穆长春表示,可控匿名既有利于保障公众合理的匿名交易和个人信息安全,又有助于防控和打击洗钱、恐怖融资等犯罪行为,维护金融安全。博鳌论坛副理事长周小川表示,中国有巨大的零售市场,数字人民币能够提供更方便有效的支付方式,有利于实现零售系统的升级换代,在实体经济领域大显身手。
“数字经济时代,数字货币有助于提升经济运行效率,还可能催生新的经济业态和经济模式。”商务部研究员梅新育对记者表示,中国发展数字货币有很多优势。一方面,相应的基础设施、支付体系相对完备;另一方面,消费者、商家等对电子支付的接受程度更高。梅新育认为,新冠疫情导致世界各地形成新的消费和支付习惯,数字货币将提升跨境结算效率,扩大国家影响。同时,金融和商业领域创新将加速,个性化解决方案变成可能,最终帮助消费者、家庭、企业提升财务健康状况。
(摘编自彭训文《数字人民币离我们越来越近》《人民日报(海外版)》2021年4月28日)
材料二:
目前,数字人民币正在全国“10+1”地区及场景进行测试,反响热烈。与形形色色的虚拟货币相比,数字人民币有何不同
“以比特币、天秤币为代表,目前全球虚拟货币的数量高达约8000种,但数字人民币与它们有本质不同。”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说,数字人民币是数字化的人民币,作为法定货币的一种形式,将由中国人民银行依法发行,以国家信用背书【注】而虚拟货币的本质是虚拟商品,作为一种投机资产,由私人部门运营,不是也不会成为货币。
针对公众普遍关心的落地应用问题,董希淼表示,应构建开放、包容、共赢的数字人民币生态系统,并逐步完善,让数字人民币深入人心。
(摘编自郭子源《加快完善数字人民币生态系统》《经济日报》2021年6月17日)
材料三:
当前全球众多国家一边围堵打压比特币等基于区块链的加密数字代币,一边加快研究以国家信用为支撑的央行数字货币,从短期来看,其主要动力源于如下三个方面:首先是比特币等加密数字代币的高流通性已经构成对于法币的挑战,特别是在疫情背景下造成世界货币体系变迁的可能性已经产生;其次是马斯克等世界级大V鼓吹比特币等加密数字代币,导致加密数字代币交易市场的涉众性迅速扩大,参与投资的人数巨大,容易引发社会震荡;再次,比特币等加密数字代币的交易价格暴涨暴跌,对于全球金融市场和金融舆情产生了强烈冲击。
中国人民银行之所以能够敏捷回应和快速推进,与我国的数字中国战略以及全球变革有莫大关系:第一,金融是经济的血液,数字中国特别是数字经济的建设,需要相应的数字货币和数字金融作支持。第二,加密数字代币潮流冲击,尤其是脸书公司计划发行天秤币之后,我国明显加快了数字人民币的研发和试点的速度。第三,全球各国都在争取推出自己的央行数字货币,形成世界竞争的格局,中国作为走在世界数字化前列的国家,央行数字货币的推出势在必行。
但另一方面,我国现在的金融基础设施还不适应央行数字货币运行,为稳妥推进,我国采取先试点后推广的策略,下一步整个金融体系要适用央行数字货币的流动、支付、使用,甚至经济社会的每一个机体都要适应央行数字货币及其运行机制的要求,进一步助推数字经济、数字社会的崛起。
(摘编自黄震《数字人民币引领全球性变革》,《中国经济评论》2021年第6期)
【注】背书:经济学名词。指权利与责任的全部承担。
下列对“虚拟货币”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虚拟货币是基于区块链的加密数字代币,和“以国家信用背书”的数字人民币本质有别。
B.虚拟货币数量目前高达约8000种,因而产生的高流通性可能会造成世界货币体系变迁。
C.虚拟货币交易涉众性迅速扩大,交易价格暴涨暴跌,对全球金融及社会的稳定不无冲击。
D.虚拟货币潮流是各国加快研究数字货币的主要短期动力源,数字人民币的推出势在必行。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2019年底,数字人民币在全国“10+1”地区及场景进行测试,截至2020年6月,累计交易金额超过300亿元,反响热烈。
B.由于相应基础设施与支付体系相对完备,电子支付接受程度较高,中国走在了世界数字化前列,发展数字货币也优势明显。
C.我国之所以采用“先试点后推广”的数字人民币发展策略,主要是由于当下的金融基础设施还不能适应央行数字货币运行。
D.数字人民币的落地应用,需要构建并完善开放、包容、共赢的数字人民币生态系统,推动经济社会的每一个机体与之适应。
6.请结合材料概括说明数字人民币在不同层面可能产生的积极影响。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三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人民的鱼
苏童
春节临近,鱼的末日也来临了。
鱼在香椿树街来来往往。多少鱼呀!有的鱼威风,是从小轿车上下来的,有的鱼坐着面包车拖拉机来,也有的鱼挂在自行车把上,委屈地晃荡了一路,撅着嘴来到居林生家的天井。那么多鱼把柳月芳忙坏了。她刚出门倒去一大盆污水,想起缸不够用,就跑到张慧琴家,说是腌雪里蕻。张慧琴撇着嘴,什么雪里蕻,你们家的鱼腥一条街了。柳月芳有点尴尬,就那么几条鱼,哪能腥一条街!我们家老居最反感别人送年货了。不骗你,腌菜用。柳月芳借回缸却忘了盆,后来张慧琴就敲门了。
张慧琴侧着身子看天井里的鱼,整整齐齐,像一支有组织有纪律的队伍,张慧琴笑起来,
腌这么多雪里蕻
人家亲眼看见,柳月芳也就不瞒了,不瞒你,都是内部价,便宜。
张慧琴也不点破,指着一只缸笑着说,怎么把鱼头扔了 柳月芳说,我一个人哪忙得过来
张慧琴天生热心肠,后来就蹲在居家的天井里,和柳月芳组成一条流水线。
这么大一条鱼,够一大家子吃两天了。张慧琴抚摩着一条大青鱼,你好福气呀。
什么好福气 柳月芳偏要装傻。
你好福气呀!张慧琴叹了口气。
柳月芳偷偷瞟了她一眼,与其说是充满妒意,不如说是哀伤自怜。柳月芳没说什么,拎出一条大鲤鱼往张慧琴脚下一掷,别跟我客气,带回去给孩子们吃。
张慧琴没有推辞,说,你不要跟我客气的。
柳月芳突然发现盆里还有一堆鱼头,原准备送给王德基,柳月芳决定改送张慧琴。鱼头你们吃不吃 本来送王德基的,他老是帮我家拉煤,你要,就给你。
怎么不吃 张慧琴说,鱼身上的东西,除了胆都能吃,不瞒你说,我最爱吃鱼头了。
隔天柳月芳走过张慧琴家的厨房,闻到一股扑鼻的鲜香,什么菜这么香 你给我的鱼头呀,进来尝一尝 柳月芳说,我们家不吃鱼头。话一出口便后悔,把好好的一份人情弄薄了。鱼促进了柳月芳和张慧琴的感情。她们互赠拿手好菜,柳月芳善于做腌鱼,这大家也能想见,但张慧琴不一样,她是巧妇能做无米之炊,菜馄饨好吃,盐水毛豆好吃,白切肚肺好吃。有一回柳月芳看见她喝一碗汤,海带葱花,尝了一口,居然也很好吃!
柳月芳真心赞赏女邻居的厨艺,加之居林生结交多,凡是有一定规模的家宴,必央求张慧琴帮忙。张慧琴从不推辞,在居家厨房就像在自家一样。张慧琴爱听表扬,这边忙着那边还听客人反响,反响当然很好,大家大夸柳月芳的厨艺,张慧琴也不计较,捂着嘴咯咯地笑。宴席散了,柳月芳总过意不去。张慧琴说,我把鱼头端回家就行。
据柳月芳后来说,那几年她送给张慧琴的鱼头可以装一卡车。大家都记得鱼的风光岁月也是居林生的风光岁月,而居林生风光,张慧琴也沾光。
不知从哪年开始,人们不送鱼了,开始与世界接轨,送西洋参,龟鳖丸。再后来,居林生也失意了,每年送礼高峰的时候,居家冷冷清清,有时候迎着暮色看见一个人,还是居林生自己。
居家失意,张慧琴家却红火起来。大家一致认为是靠大儿子东风。东风没有工作,干个体户,结果偏偏发了家!东风从海上走私香烟,每次回来,人晒得像一根木炭,一身汗臭和海腥,但是怀里揣着一塑料袋的钱。张慧琴提心吊胆,死活不让儿子再去。
东风就开了那个餐馆,主打产品是鱼头,厨师就是张慧琴。
大家都挡不住东风鱼头馆的诱惑,加上街坊邻居八折优惠,简直门庭若市。但柳月芳一家从没去过。
张慧琴一直劝说柳月芳,她说,知道你们不吃鱼头,我做别的还不行吗 柳月芳还是固执地微笑着。你不用客气,你们做生意,不是慈善,怎么能白吃 张慧琴说,我吃过你们家多少东西,不也是白吃嘛。柳月芳还是微笑,不一样,不一样了。张慧琴听出了别的味道,她是聪明人,她抓住柳月芳的手,用力晃了晃,这客请定了,你给面子就自己来,不给面子就五花大绑地来!
张慧琴终于打动了柳月芳,柳月芳带着居林生和儿子居强,还有居强的女朋友去了东风鱼头馆。柳月芳一坐下就瞥见了糯米糖藕,那是她最爱吃的,白切猪肝,那是居林生爱吃的,甚至还有儿子爱吃的凉拌豆腐。柳月芳百感交集。
正如张慧琴许诺的那样,桌上没有鱼头。可是当张慧琴亲手端上一锅老鸭汤时,居强的女朋友小声地嘀咕,这家馆子不是鱼头最有名吗
居强有点尴尬,用手盖着嘴向女朋友解释。那姑娘抓着居强的耳朵就说:你前天还吃鱼头的!
张慧琴咯咯笑起来,鱼头最好吃,居强你不光要陪女朋友吃,还要陪你父母吃!
宴席的格调急转直下,鱼头变成了某种象征,涉及对姑娘的关爱,对张慧琴的尊重,也隐隐涉及当事者对变革的态度。
柳月芳有点窘,我哪有这么挑剔 问老居吃不吃。张慧琴乘胜追击,老居呀,你疼不疼儿子,疼不疼儿媳妇 居林生毕竟是居林生,能认清形势,也善于表态,上鱼头!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鱼头本来就可以吃嘛!
居林生柳月芳吃了红烧鱼头,还喝了一碗鱼头白汤!张慧琴后来绘声绘色地向别人描述居林生说,鱼头,味道很不错嘛。
柳月芳说,好吃,没想到鱼头这么好吃。
居强近来迷上了文学创作,那天他偶得小诗一首:
年年有鱼
年年有余
有鱼的世界多么美丽
有鱼的世界多么富裕
居强那女朋友只顾吱溜吱溜喝汤,别念了别念了,什么破诗!
(《北京文学》2002年第九期。有删改)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开篇道出“鱼的末日”,与之对应恰是人的“春节临近”,在悲喜始末之间,隐含着作者对生态保护的思考与追求。
B.小说善用对比刻画人物。例如居林生“最反感别人送年货”,但收到的鱼“腥一条街了”,柳月芳“不瞒了”终究还是瞒了。
C.小说最后描写居强的女朋友“喝汤”评诗的场景,既突出鱼头汤的美味,也留下较为丰富的阅读空间,言有尽而意无穷。
D.小说叙述视角灵活多变,既有旁观者的客观中立,又有当事人的敏感与亲切,叙述语言寓庄于谐,机智幽默,含义隽永。
8.初入东风鱼头馆,柳月芳为什么“百感交集”?请简要分析。
9.请探究小说以“人民的鱼”为标题的深刻用意。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四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李白,字太白,兴圣皇帝九世孙。白十岁通诗书,苏颋为益州长史,见白异之,曰:“是子天才英特,少益以学,可比相如。”然喜纵横术,击剑,为任侠,轻财重施。
天宝初,白至长安,往见贺知章,知章见其文,叹曰:“子,谪仙人也!”言于玄宗,召见金銮殿。论当世事,奏颂一篇。帝赐食,亲为调羹,有诏供奉翰林。帝坐沈香亭,意有所感,欲得白为乐章,白犹与饮徒醉于市。召入,而白已醉,左右以水靧①面,稍解,援笔成文,婉丽精切无留思。帝爱其才,数宴见。白尝侍帝醉使高力士脱靴力士素贵耻之擿其诗以激杨贵妃帝欲官白妃辄沮止。白自知不为亲近所容,益骜放不自修。恳求还山,帝赐金放还。白浮游四方。
安禄山反,转侧宿松、匡庐间,永王璘辟为府僚佐,璘起兵,逃还彭泽;璘败,当诛。初,白游并州,见郭子仪,奇之。子仪尝犯法,白为救免。至是,子仪请解官以赎,有诏长流夜郎。会赦,还浔阳,坐事下狱。时宋若思将吴兵三千赴河南,道浔阳,释囚辟为参谋,未几辞职。代宗位,以左拾遗召,而白已卒,年六十余。
白晚好黄老,度牛渚矶至姑孰,悦谢家青山,欲终焉。及卒,葬东麓。文宗时,诏以白歌诗、裴旻剑舞、张旭草书为“三绝”。
——《新唐书·李白传》
【注】①靧:huì,洗脸。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白尝侍帝醉/使高力士脱靴/力士素贵/耻之/擿其诗以激杨贵妃/帝欲官白/妃辄沮止
B.白尝侍帝/醉/使高力士脱靴/力士素贵/耻之/擿其诗以激杨贵妃/帝欲官白/妃辄沮止
C.白尝侍帝/醉/使高力士脱靴/力士素贵/耻之/擿其诗以激杨贵妃/帝欲官/白妃辄沮止
D.白尝侍帝醉/使高力士脱靴/力士素贵/耻之/擿其诗以激杨贵妃/帝欲官/白妃辄沮止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字,旧指男子冠礼、女子及笄时由父母或师长为自己取的与本名意义无关的别名,一般称人称名,自称用字。
B.天宝,是唐玄宗李隆基的年号。一个帝王在位期间不一定只用一个年号,一个年号也不一定只有一个帝王使用。
C.左拾遗,是古代官职。主要作用是捡起(皇上)遗漏的东西(政策决策失误),隶属谏诤机构。
D.黄老,也称黄老学说,古代一种思想流派。"黄",指上古的黄帝;"老",指春秋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后世道家奉为始祖。
12.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白天赋过人,才华出众。益州长史苏颋对他的才华感到惊异,认为再稍加努力,增加学问,便可以同汉代的司马相如相比。
B.李白个性不羁,孤傲豪放。他让朝中显贵高力士为他脱鞋,从而得罪权贵,自己知道不被玄宗的亲近容忍,愈加桀骜不群,放荡不羁。
C.李白政治上天真单纯。他到永王李璘幕下当僚佐,及至永王起兵,心怀不轨,他即逃回彭泽;永王失败了,他论罪当斩。
D.李白诗歌成就极高。他曾为唐文宗献上颂文一篇,文宗下诏以李白的歌诗,斐旻的剑舞,张旭的草书,合称为"三绝"。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知章见其文,叹曰:“子,谪仙人也!”言于玄宗,召见金銮殿。
(2)时宋若思将吴兵三千赴河南,道浔阳,释囚辟为参谋,未几辞职。
(二)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夏日寄宣武令狐相公①
刘禹锡
长忆梁王②逸兴多,西园花尽兴如何。
近来溽暑侵亭馆,应觉清谈胜绮罗。
境入篇章高韵发,风穿号令众心和。
承明欲谒先相报,愿拂朝衣逐晓珂。
【注】①令狐相公:诗人旧友令狐楚,当时身居要职。②梁王:西汉梁孝王刘武。他曾建梁园,常在这里狩猎、饮酒赋诗、宴饮宾朋。天下文人雅士如枚乘、司马相如等云集在此,为座上宾。此处用梁王拟比令狐楚。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句运用典故,回忆当初与朋友相处时超逸豪放、意兴勃发的欢快情景。
B.第二句以“兴如何”进行设问,从而领起后两联朋友在亭馆举办诗会的内容。
C.颔联前一句照应标题并点明时令,后一句意为朋友们高谈阔论胜过繁华奢侈。
D.颈联是实写,描绘了朋友们齐聚交流时诗兴大发,彼此之间一唱一和的情景。
15.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
(三)名句名篇默写(本题共一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湘夫人》中借秋景来渲染和深化这相约未见愁情,被誉为“千古言秋之祖”的诗句是“ , 。”
《蜀相》中将对诸葛亮的崇敬、仰慕和叹惋之情跟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熔铸成的千古名句是“ , 。”
(3) 古人善于用典。在《春江花月夜》中,“ , 。” 两句运用典故,暗含鱼雁不能传音讯之意,两人音讯断绝,相思无着落。
第Ⅱ卷
三、语言文字运用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不同的书,会散发不同的馨香。温婉雅致的散文集,是淡雅的康乃馨,散发着泆淡的清香可以让我们的心沉静下来;_________的历史书,是一树的泡桐花,散发着浓郁的芳香,会让我们的心灵充满了生命的热情;_________的小说故事,是奔放的芍药,要与牡丹争高下,可以让我们的世界充满了神秘的幻想;优美的诗歌,是清丽的茉莉,读过之后连鼻尖似乎都带着墨香,仿佛我们的身心都沐浴在清香之中……这些或淡雅或浓郁的书香,陪伴着我们每一段闲暇的时光,让那些入心的文字辗转在五脏六腑之中,成为我们心灵的一部分。
不可否认,也有一些书,错字连篇,_________,就像石楠花一样,让人闻到一股讨厌的臭味。有些书商,为了节省成本,谋得高利润,才会采用盗版的方式印刷书籍。那样的书,虽不会损害读者的利益,但会侵害了创作者的权益。千万不要让这种书进入我们的视野,杜绝那一丝丝臭味腐蚀我们的心灵,从而影响我们美好的心情。
书香默默入心来,书能提升你的气质。有人说:“你的气质里藏着你读过的书”。我想说,“你的气质里藏着那一缕缕书香”。每一缕书香,都会遍历你全身的经脉,让你的气质散发着或淡雅或浓郁的书香。爱读书的人,_________之中透出一种优雅感,身上散发着清淡的书卷味,灵魂里沐浴着浓郁的书墨香。有一种气质,会从书韵中获得升华,成为身体的一部分。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气贯长虹 别有洞天 粗制滥造 举手投足
B.气吞山河 引人入胜 粗枝大叶 一颦一笑
C.气吞山河 引人入胜 粗制滥造 举手投足
D.气贯长虹 别有洞天 粗枝大叶 一颦一笑
18.下列各句中引号和“你的气质里藏着你读过的书”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他身材高大,头发乌黑,说一口漂亮的北京话。也许因为这一点,姑娘们私下里都叫他“北京话”。
B.然而国内外都没有这一先例,甚至有著名学者断言这“不可能”。
C.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做“发扬国光”。
D.其结果,往往是“下笔千言,离题万里”,仿佛像个才子,实则到处害人。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有些书商,为了节省成本,谋得高利润,才会采用盗版的方式印刷书籍。那样的书,不仅会损害读者的利益,还会侵害了创作者的权益。
B.有些书商,为了节省成本,谋得高利润,就会采用盗版的方式印刷书籍。那样的书,不仅会侵害了创作者的权益,还会损害读者的利益。
C.有些书商,为了节省成本,谋得高利润,就会采用盗版的方式印刷书籍。那样的书,虽不会损害读者的利益,但会侵害了创作者的权益。
D.有些书商,为了节省成本,谋得高利润,才会采用盗版的方式印刷书籍。那样的书,虽会侵害了创作者的权益,但不会损害读者的利益。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1题。
很多水果成熟之前都是绿色的,但随着果实慢慢成熟,颜色就会发生改变。那么,①_______ 科学家研究发现,当水果果实还很小的时候,由于叶绿素的含量非常高,果皮的颜色多呈绿色,但随着果实不断长大,②_______。与此同时,果实中类胡萝卜素和花青素的量则会逐渐增加。各种水果成熟后能够呈现出什么颜色,③_______。如果最终叶绿素的含量高,则呈绿色;如果类胡萝卜素含量高,则呈黄色或橙黄色;如果花青素含量高,则呈红色、蓝色或淡紫色。正是由于不同种类的水果成熟后其内部各种色素的含量不同,使我们看到了颜色各不相同的水果。
吃水果时,我们往往会舍弃水果皮,其实这很可能是一种无知的浪费,水果皮完全可以变“废”为“宝”。有一部分水果的果皮富含某些特有的营养物质,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如葡萄中含有白藜芦醇,它具有降血脂、增强免疫力等作用,而这种物质主要存在于葡萄皮中。此外,一些果皮还具有药用价值,比如我们常吃的橘子的皮,将它处理干净后和冰糖一起煮水服用,可以缓解咳嗽、多痰等症状。
20.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21.简述第二自然段的主要内容。要求使用包含因果关系的句子,表达简洁流畅,不超过60个字。
四、写作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勤奋学习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努力到无能为力,拼搏到感动自己”。类似的励志标语也经常出现在毕业班里,提醒学生不能在勤奋拼搏的年华选择安逸。可学习中的一些现象却令人困惑:有的学生埋头题海整日刷题,成绩却不尽如人意;有的学生习惯用搜题软件帮助自己答题,却忽略对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有的学生将劳逸结合当作懒散的理由,反而嘲讽那些成绩暂时不够理想却坚持勤奋学习的同学……
这引起了人们的深思。
请结合材料的内容写一篇文章,体现你对勤奋学习的认识与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
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第12页,总12页
第11页,总12页铜川市印台区第一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
语 文参考答案
1.D解析:1.A“直接从颂神的抒情诗中演化出来的”错误;B强加因果;C曲解文意。
2.D 无中生有。
3.D “因而比‘乐歌’更能表达人的丰富情感”错。
4.B 5.D
6.①消费者层面:满足消费习惯与信息安全等个性需求,帮助消费者提升财务健康状况。②金融与经济层面:维护金融安全,加速领域创新,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发展。
③社会与国家层面:助推数字社会崛起,助力数字中国建设,扩大人民币世界影响。
7.A
8.①被张慧琴的真情所打动。②为自己一直拒绝的歉疚。③对两个家庭今昔的感慨。
9.①“人民”是群体概念,“人民的鱼”涵盖了文章的主要内容。②“人民”由“送鱼”到用鱼创造财富与幸福,反映了时代变迁与观念革新。③不同的“人民”最终因为“鱼”实现了平等,寄托了作者美好的人文理想。
10.B;
11.A; 字与名意义上是有联系的。 称人称字,自称用名。
12.D; 应为:为唐玄宗献上颂文一篇
13.(1)贺知章看了他的诗文,感叹地说:“您,是个天上贬下人间的仙人啊。”并在玄宗面前说起,玄宗于是在金銮殿召见李白。
(2)那时宋若思率领三千吴地的士兵前往河南,取道浔阳,将李白释放了,并征召他为行军参谋,没过多久李白辞去官职。
参考译文:
李白字太白,兴圣皇帝第九代孙子。 苏颋是益州长史时,见到李白,感到惊讶,说:"这个青年天才英特,如果再少加努力,增加点学问,便可以和汉代的司马相如相比。"然而李白喜欢纵横家的那 一套术数,学击剑,想当个游侠之士,轻财好施。
天宝初年,李白到了长安。他去拜见贺知章;贺知章见到他的诗文,感叹地说:"你,是个天上贬下人间的仙人啊。"并在玄宗面前说起,玄宗于是在金銮殿召见李白。李白论当代的大事,献上一篇赋颂。玄宗皇帝赐李白吃的东西,并亲自为他调羹,下诏命他为翰林供奉。玄宗皇帝坐在沉香亭,忽然意有所感,想要听李白演奏歌唱歌词,于是召李白入宫,李白和酒徒还在街市中醉酒,而李白已经醉倒,左右侍从用水洗他的面,酒醉稍醒,他提起笔一挥而就,下笔成文,词章婉转华丽,意精旨切,一气呵成,不留余思。玄宗皇帝爱他的才华,几次召见宴请。李白曾经陪玄宗皇帝饮酒,醉了,让高力士为他脱鞋。高力士平素为朝中显贵,替李白脱鞋,深以为耻,于是挑剔他诗中的毛病,以激怒杨贵妃。玄宗皇帝想让李白当官,杨贵妃总是从中作梗加以阻止。李白自己知道不被玄宗的亲近所容忍,愈加桀骜不驯,放荡不羁。李白恳求引退还山,玄宗皇帝也就赐给他金帛,让他回去。李自浮游漂泊于四方。
安禄山起兵造反,天下大乱,李白辗转于宿松(今属安徽)和匡庐(今江西庐山)之间。永王李璘聘请他到幕下当僚佐,及至永王起兵,他即逃回 彭泽(今属江西);永王失败了,李白论罪判斩。起初,李白游并州(今山西大原)曾见郭子仪,暗暗称奇。当时郭子仪曾犯法,应受处罚,李白救了他,他才免受处罚。及至李白论罪当诛的时候,郭子仪愿解除官职以赎李白之罪,于是他得免于一死,朝廷下诏,把他长期流放夜郎。正好碰上大赦,又回浔阳(今江西九江), 因事获罪下狱。那时宋若思率领吴地之兵三千人将赴河南(今河南洛阳),道经浔阳,将李白释放了,并聘请他为行军参谋,没多久,又辞去参谋之职。代宗即帝位后,召李白任左拾遗之职,而这时李白已经逝世了,终年六十余岁。
李白晚年颇好黄老之学,经牛渚矾来到姑孰(今安徽当涂),喜欢谢朓终老的青山,他也想在此地终老。等他死了,先葬在龙山东麓。唐文宗时,下诏以李白的歌诗:裴旻的剑舞,张旭的草书,合称为"三绝"。
14.D “颈联是实写”分析错误,这里仍是想象,因为诗人自己并没有亲临现场,只能想象出朋友们交谈的状态。
15.①对与朋友齐聚相谈甚欢的怀念与向往之情。回忆与朋友相处时的意兴勃发,颈联想象朋友们在一起写文赋诗的情景。 ②表达对令狐楚的敬仰。写朋友令狐楚如梁王一样,能让文人雅士相聚,畅谈交流。 ③表达了对得到皇帝重用的渴望。“承明欲谒先相报”希望朋友将自己的愿望上奏朝廷,“愿拂朝衣逐晓珂”表明自己希望得到重用的心情。
16.(1)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2)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3)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17.C 气贯长虹:气势磅礴,像是要贯通天空的长虹一样。形容正气旺盛,精神崇高。 气昋山河:形容气魄很大别有洞天:另有一种境界,形容景物等引人入胜。 粗制滥造:制作低劣,不讲究质量。也指工作不负责任,草率从事。 粗枝大叶:形容不细致,做事粗心大意。 举手投足:一抬头一踏步,泛指一举一动。 一颦一笑:指忧和喜的表情。
18.D A表特定称谓;B表强调;C表反讽;D.表引用,与原文引号作用一样。
19.B “才会”在此语境中感彩不当,并非“迫不得已”而是主动“就”“便”这样做了,排除A、D。根据语境盗版书籍对创作者和读者都是有害的,选用“不仅……还”。同时,语段的重心在“读者”,所以“创作者”在前,读者”在后,上下文联系更紧密,排除A、C。
答案:1.①水果为何会有变色的现象 ②叶绿素的含量会相应减少 ③取决于不同色素的最终含量;
①空根据前文“颜色就会发生改变”,及后文“由于叶绿素的含量非常高,果皮的颜色多呈绿色”,可以推断此处是猜测颜色改变的原因;
②空根据前文“当水果果实还很小的时候,由于叶绿素的含量非常高,果皮的颜色多呈绿色,但随着果实不断长大”可知,果实小的时候,叶绿素含量高,相对的,果实不断长大,叶绿素含量减少;
③空根据最后“正是由于不同种类的水果成熟后其内部各种色素的含量不同,使我们看到了颜色各不相同的水果”,可知颜色改变和色素有关。
由于有些水果的果皮含有独特的营养物质,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所以值得珍惜,不应舍弃。
第二段共有三句话,其中第二句为中心句,主要说明“果皮富含某些特有的营养物质,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第三句补充介绍“还具有药用价值”,不应该舍弃。最后用因果关系的语句表达,注意字数即可。
答案第1页,总1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