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八)
科学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滑轮及其应用
建议用时:30分钟
INCLUDEPICTURE "../第一组.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第一组.tif" \* MERGEFORMAT __科学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1.(2021·营口中考)如图所示的工具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2.(2021·温州中考)停放自行车时,若要从如图四点中选择一点施加竖直向上的力,将后轮略微提起。其中最省力的点是( )
A.A点 B.B点 C.C点 D.D点
3.图(a)所示的杠杆是水平平衡的。如果在支点两侧的物体下方分别加挂一个等重的物体,如图(b)所示。则杠杆( )
A.右端下沉
B.左端下沉
C.要保持平衡应将左端的物体向右移动
D.要保持平衡应在右端再加挂一个物体
4.如图所示的是现在比较流行的胶棉拖把,只需要用手在A 处向上拉动即可把海绵里的水挤干,非常方便、卫生。此过程中,拉杆 ABC可视为杠杆,其中支点是__ __(选填“A”“B”或“C”);因此,拉杆ABC是__ __(选填“省力”“等臂”或“费力”) 杠杆。
5. (2021·济宁中考)如图所示,长为2 m、横截面积为5 cm2的均匀实心直棒,A端静止在水平地面上,B端被竖直绳悬挂着,绳的拉力为25 N,则实心棒的质量为__ __kg,密度为__ __kg/m3。(g取10 N/kg)
6.如图所示,轻质木杆AB可以绕O点转动,OA为0.3 m,OB为0.1 m,A端细线下挂300 N的重物静止在水平地面上,若使木杆保持水平位置,且重物对水平地面的压力为零,在B点要用__ __N竖直向下的拉力,若B点的力不是竖直向下,这个力将会__ __(选填“不变”“变大”或“变小”)。
7.(2021·聊城期末)搬运砖头的独轮车在被抬起把手时可以看作一个杠杆,请在图中画出独轮车的支点O及动力F的力臂l。
答:
8.(2021·陕西中考)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为方便测量力臂,实验前应先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使之在__ __位置平衡。
(2)如图1,此时杠杆处于平衡状态,如果在杠杆两端各挂一个相同的钩码,杠杆将__ __(选填“保持平衡”“顺时针转动”或“逆时针转动”)。
(3)如图2是一个加宽的杠杆装置,此时杠杆处于平衡状态。若只将左侧的钩码改挂到A点正上方的B点,力臂是线段__ __(选填“OA”“OB”或“AB”),此时杠杆__ __(选填“仍能”或“不能”)保持平衡。
【素养驿站】——物理与生活
9. (2021·扬州模拟)笔记本电脑在人们日常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如图所示是一个笔记本电脑的侧面图,用始终与电脑屏幕垂直的力F掀开屏幕到竖直位置的过程中,力F__ 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若笔记本电脑屏幕质量为400 g,由图可知,此时力F=__ __N(不计屏幕与转轴的阻力)。
__
INCLUDEPICTURE "../第二组.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第二组.tif" \* MERGEFORMAT __滑轮及其应用
1. (2021·淮南质检)如图所示,工人用动滑轮匀速提升重物,这样做( )
A.既省力,也改变施力的方向
B.不省力,改变施力的方向
C.省力,不改变施力的方向
D.既不省力,也不改变施力的方向
2.(2021·盐城模拟)如图所示,滑轮重、绳重、摩擦力均忽略不计,利用两个滑轮提升同一重物到同一高度时,下列组合中最省力的是( )
3.李明用图中装置提升重为 400 N的物体,不计摩擦、绳重和滑轮自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匀速上升时,人对绳子的拉力为 200 N
B.人将绳子拉过 1 m,物体也上升 1 m
C.两个滑轮均为定滑轮
D.使用该装置不但能省力,还能省距离
4. (2021·安徽模拟)如图所示,两个物体甲和乙通过细绳与弹簧连接在一起。甲重10 N放在地面上;乙重5 N被吊在空中,它们均保持静止。若不计弹簧及细绳的重量,弹簧受到的拉力为__ __N。
5. (2021·平顶山期末)如图所示,在竖直向上的力F的作用下,重为10 N的物体A沿竖直方向匀速上升,已知重物上升速度为0.4 m/s,不计绳与滑轮摩擦以及滑轮重和绳重,则拉力F的大小为__ __N,若本题中滑轮重为6 N,则力F的大小为__ __N才能使重为10 N的物体A沿竖直方向匀速上升,滑轮上升的速度为__ __m/s。
6.(2021·茂名质检)如图用滑轮组提升重35 N的物体,绳子能够承受的最大拉力为15 N,假设动滑轮重、绳重和摩擦均不计,在图中画出滑轮组绳子的绕法。
答:
7.如图所示的装置中,用200 N的力F拉着物体A在水平面上匀速前进。若A与滑轮相连的绳C上拉力大小是120 N,不计滑轮和绳的重力以及绳与滑轮之间的摩擦,求:
(1)A、B各受地面的摩擦力为多大?
(2)若A运动的速度为3 m/s,则B运动的速度为多大?
【素养驿站】——物理与生活
8.如图是小聪为拉船靠岸而设计的甲、乙两种方案,若拉船的力需要很大,则应选用__ __(选填“甲”或“乙”)方案,采用这种方案的缺点是__ __。(不计机械的自重及摩擦)
PAGE练习(八)______月______日
建议用时:30分钟
INCLUDEPICTURE "../第一组.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第一组.tif" \* MERGEFORMAT __科学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1.(2021·营口中考)如图所示的工具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B)
【解析】瓶盖起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故A不符合题意;食品夹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故B符合题意;核桃钳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故C不符合题意;起钉锤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故D不符合题意。
2.(2021·温州中考)停放自行车时,若要从如图四点中选择一点施加竖直向上的力,将后轮略微提起。其中最省力的点是(D)
A.A点 B.B点 C.C点 D.D点
【解析】根据杠杆平衡的条件,F1×l1=F2×l2,在杠杆中的阻力、阻力臂一定的情况下,要使所用的动力最小,必须使动力臂最长。若要从如图四点中选择一点施加竖直向上的力,将后轮略微提起,是围绕前轮与地面的接触点转动,分别作出在A、B、C、D四点施加竖直向上的力并延长,在支点作出垂线,即力臂,如图所示:
由图可知最省力的点是D。
3.图(a)所示的杠杆是水平平衡的。如果在支点两侧的物体下方分别加挂一个等重的物体,如图(b)所示。则杠杆(A)
A.右端下沉
B.左端下沉
C.要保持平衡应将左端的物体向右移动
D.要保持平衡应在右端再加挂一个物体
【解析】(a)图中杠杆是平衡的,可将原来的钩码看作与杠杆一体的;当再挂一个等重的物体时,左右两侧的力大小相等,而右侧的力臂大,所以乘积大,所以右侧下沉,A正确,B错误;要保持平衡应将左端的物体向左移,或在左端再加挂一个物体,故C、D错误。
4.如图所示的是现在比较流行的胶棉拖把,只需要用手在A 处向上拉动即可把海绵里的水挤干,非常方便、卫生。此过程中,拉杆 ABC可视为杠杆,其中支点是__C__(选填“A”“B”或“C”);因此,拉杆ABC是__省力__(选填“省力”“等臂”或“费力”) 杠杆。
【解析】本题考查了杠杆的五要素以及杠杆的分类。由题知,使用时会绕着C转动,故C为支点;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
5. (2021·济宁中考)如图所示,长为2 m、横截面积为5 cm2的均匀实心直棒,A端静止在水平地面上,B端被竖直绳悬挂着,绳的拉力为25 N,则实心棒的质量为__5__kg,密度为__5×103__kg/m3。(g取10 N/kg)
【解析】由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F·l动=G·l阻,由于l动=2l阻,所以有F·2l阻=G·l阻,即G=2F=2×25 N=50 N,则实心棒的质量为m===5 kg,实心棒的体积为V=SL=5×10-4 m2×2 m=1×10-3 m3,则实心棒的密度为ρ===5×103 kg/m3。
6.如图所示,轻质木杆AB可以绕O点转动,OA为0.3 m,OB为0.1 m,A端细线下挂300 N的重物静止在水平地面上,若使木杆保持水平位置,且重物对水平地面的压力为零,在B点要用__900__N竖直向下的拉力,若B点的力不是竖直向下,这个力将会__变大__(选填“不变”“变大”或“变小”)。
【解析】由题知,OA∶OB=0.3 m∶0.1 m,OA=3OB,重物对地面的压力为零时,木杆A端受到的阻力等于物重G,由杠杆平衡条件可得:F×OB=G×OA,则F===900 N;当B点的力是竖直向下时,力臂为OB,此时力臂最长,当B点的力不是竖直向下时,力臂变短,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知,这个力将会变大。
7.(2021·聊城期末)搬运砖头的独轮车在被抬起把手时可以看作一个杠杆,请在图中画出独轮车的支点O及动力F的力臂l。
答:
【解析】独轮车在被抬起把手时,围绕着车轮的中心转动,故车轮的中心为支点O;从支点O向动力F的作用线作垂线段即为F的力臂l。
8.(2021·陕西中考)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为方便测量力臂,实验前应先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使之在__水平__位置平衡。
(2)如图1,此时杠杆处于平衡状态,如果在杠杆两端各挂一个相同的钩码,杠杆将__顺时针转动__(选填“保持平衡”“顺时针转动”或“逆时针转动”)。
(3)如图2是一个加宽的杠杆装置,此时杠杆处于平衡状态。若只将左侧的钩码改挂到A点正上方的B点,力臂是线段__OA__(选填“OA”“OB”或“AB”),此时杠杆__仍能__(选填“仍能”或“不能”)保持平衡。
【解析】本题考查杠杆的平衡条件。(1)为方便直接从杆上读出力臂,实验前应调节平衡螺母,使之在水平位置平衡。(2)如果在杠杆两端各挂一个相同的钩码,4G×2<3G×3,此时杠杆右端下沉,所以杠杆顺时针转动。(3)力臂是从支点O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将左侧的钩码改挂到A点正上方的B点,力臂仍是线段OA,所以此时杠杆仍能保持平衡。
【素养驿站】——物理与生活
9. (2021·扬州模拟)笔记本电脑在人们日常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如图所示是一个笔记本电脑的侧面图,用始终与电脑屏幕垂直的力F掀开屏幕到竖直位置的过程中,力F__变小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若笔记本电脑屏幕质量为400 g,由图可知,此时力F=__1__N(不计屏幕与转轴的阻力)。
【解析】如图所示,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阻力臂为OB,动力臂为OA,在此位置时,阻力臂为OC,动力臂为OA,阻力始终为电脑屏幕的重力,所以在逐渐打开的过程中,阻力臂逐渐减小,阻力与阻力臂的乘积减小,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知,动力和动力臂的乘积也减小,因为动力臂不变,所以动力F逐渐减小;动力臂始终为30 cm=0.3 m,30°角对应的边的长度为斜边的一半,所以阻臂OC为动力臂的,为0.3 m×,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得:F·lOA=G·lOC,由题意和图示可得lOA=4lOC,则F==G=mg=×0.4 kg×10 N/kg=1 N。
INCLUDEPICTURE "../第二组.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第二组.tif" \* MERGEFORMAT __滑轮及其应用
1. (2021·淮南质检)如图所示,工人用动滑轮匀速提升重物,这样做(C)
A.既省力,也改变施力的方向
B.不省力,改变施力的方向
C.省力,不改变施力的方向
D.既不省力,也不改变施力的方向
【解析】动滑轮的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2倍的杠杆,使用动滑轮时能省力,但不能改变施力的方向,故C正确、A、B、D错误。
2.(2021·盐城模拟)如图所示,滑轮重、绳重、摩擦力均忽略不计,利用两个滑轮提升同一重物到同一高度时,下列组合中最省力的是(C)
【解析】 滑轮重、绳重、摩擦力均忽略不计,A图,动滑轮上有2段绳子,物重G由2段绳子承担,所以拉力F1=G;B图,两个滑轮都是定滑轮,所以拉力F2=G。C图,动滑轮上有3段绳子,物重G由3段绳子承担,所以拉力F3=G;D图,动滑轮上有2段绳子,物重G由2段绳子承担,所以拉力F4=G;综上,拉力最小的是C图,即C图最省力,故C正确。
3.李明用图中装置提升重为 400 N的物体,不计摩擦、绳重和滑轮自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物体匀速上升时,人对绳子的拉力为 200 N
B.人将绳子拉过 1 m,物体也上升 1 m
C.两个滑轮均为定滑轮
D.使用该装置不但能省力,还能省距离
【解析】本题考查了滑轮组的使用特点。不计摩擦和滑轮自重,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的力,物体的重力为400 N,则拉力为200 N,A正确;使用动滑轮时,物体上升1 m,则绳子的自由端会通过2 m,B错误;由题图可知,由一个动滑轮和一个定滑轮组成,C错误;使用动滑轮能省力但费距离,D错误。
4. (2021·安徽模拟)如图所示,两个物体甲和乙通过细绳与弹簧连接在一起。甲重10 N放在地面上;乙重5 N被吊在空中,它们均保持静止。若不计弹簧及细绳的重量,弹簧受到的拉力为__5__N。
【解析】物体乙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G乙=5 N,竖直向上的弹簧的拉力F而静止,处于平衡状态,由平衡条件得,F=G乙=5 N,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则弹簧受到的拉力为5 N。
5. (2021·平顶山期末)如图所示,在竖直向上的力F的作用下,重为10 N的物体A沿竖直方向匀速上升,已知重物上升速度为0.4 m/s,不计绳与滑轮摩擦以及滑轮重和绳重,则拉力F的大小为__20__N,若本题中滑轮重为6 N,则力F的大小为__26__N才能使重为10 N的物体A沿竖直方向匀速上升,滑轮上升的速度为__0.2__m/s。
【解析】如题图所示,该滑轮是动滑轮,不计绳与滑轮摩擦以及滑轮重和绳重,拉力的大小是物重的2倍,即F=2G=2×10 N=20 N,若本题中滑轮重为6 N,此时拉力的大小是物重的2倍加上滑轮的重力,因此拉力为F′=2G+G轮=2×10 N+6 N=26 N。当重物A上升速度为0.4 m/s时,滑轮上升速度应该是物体速度的一半,即v=×0.4 m/s=0.2 m/s。
6.(2021·茂名质检)如图用滑轮组提升重35 N的物体,绳子能够承受的最大拉力为15 N,假设动滑轮重、绳重和摩擦均不计,在图中画出滑轮组绳子的绕法。
答:
【解析】由题意可知,动滑轮重、绳重和摩擦均不计,承担物重的绳子段数为n=≈2.3,故需要三段绳子提升;n=3,为奇数,根据“奇动偶定”的原则,绳子起始端应系在动滑轮的挂钩上,然后再向定滑轮绕线。
7.如图所示的装置中,用200 N的力F拉着物体A在水平面上匀速前进。若A与滑轮相连的绳C上拉力大小是120 N,不计滑轮和绳的重力以及绳与滑轮之间的摩擦,求:
(1)A、B各受地面的摩擦力为多大?
(2)若A运动的速度为3 m/s,则B运动的速度为多大?
解:本题考查了平衡条件的应用以及动滑轮的工作特点。
(1)以A为研究对象,水平方向上,A在向右的拉力F、绳向左的拉力FC和地面给的向左的摩擦力的作用下匀速运动,处于平衡状态,因此,F=FC+fA,即fA=F-FC=200 N-120 N=80 N;以B为研究对象,由动滑轮的特点,fB=FC=×120 N=60 N。
(2)根据动滑轮特点s=2h,
即sB=2sA,
可得B运动的速度:vB=2vA=2×3 m/s=6 m/s。
【素养驿站】——物理与生活
8.如图是小聪为拉船靠岸而设计的甲、乙两种方案,若拉船的力需要很大,则应选用__甲__(选填“甲”或“乙”)方案,采用这种方案的缺点是__费距离__。(不计机械的自重及摩擦)
【解析】如题图甲所示,该装置固定端在岸上,相对于直接拉船要省一半的力,因此该装置的优点是省力,缺点是费距离;从题图乙中可以看出,该装置相对于直接拉船要费力,因此该装置的优点是省距离,缺点是费力。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