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十二)
机械与人
建议用时:30分钟
INCLUDEPICTURE "../箭头.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箭头.tif" \* MERGEFORMAT __机__械__与__人
1.(2021·临沂中考)下列各图所示的工具,正常使用时省力的是(B)
【解析】本题考查杠杆类型的判断。正常使用时,镊子、筷子费力,定滑轮不省力也不费力,羊角锤省力。
2.以下四幅图中,克服物体重力做功的是(C)
【解析】人推小车在水平路面上通过一段距离,重力竖直向下,移动距离是水平的,在力的方向上无距离,没有克服重力做功,A错误;人用力搬石头,石头没有被搬动,物体静止,没有克服重力做功,B错误;叉车把货物从地面抬升到一定高度,在竖直方向上移动了距离,克服重力做了功,C正确;人提书包站在水平输送带上通过一段距离,移动距离是水平的,重力的方向与距离的方向垂直,没有克服重力做功,D错误。
3.(2021·淄博中考)现有史籍中最早讨论滑轮的是《墨经》。书中将向上提举重物的力称为“挈”,将自由往下降落的力称为“收”,将整个滑轮称为“绳制”(图1)。现分别用甲、乙两个力替代“收”(图2),使重物在相同的时间内匀速上升相同高度,不计绳重和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使用这个滑轮能省力
B.甲拉力大小等于乙拉力大小
C.甲拉力做的功大于乙拉力做的功
D.甲拉力使绳自由端移动的速度小于乙拉力使绳自由端移动的速度
【解析】这是一个定滑轮,不能省力,故A错,甲、乙两个力虽然方向不同,但其力臂均等于滑轮的半径,因此两个力大小相等,因为移动的距离相同,故甲拉力做的功等于乙拉力做的功,且甲、乙两绳的速度与物体上升的速度相同。
4. (2021·乐山中考)如图所示,在斜面上将一个重4.5 N的物体匀速拉到高处,沿斜面向上的拉力为1.8 N,斜面长s=1.2 m、高h=0.3 m。把重物直接提升h所做的功作为有用功,则(C)
A.有用功为1.35 J,机械效率为75%
B.有用功为2.16 J,机械效率为62.5%
C.有用功为1.35 J,机械效率为62.5%
D.有用功为1.35 J,机械效率为100%
【解析】利用斜面提升物体时,所做的有用功W有=Gh=4.5 N×0.3 m=1.35 J,所做的总功W总=Fs=1.8 N×1.2 m=2.16 J,斜面的机械效率η=×100%=×100%=62.5%,故C正确。
5.在“探究物体的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同学们做了如图所示三个实验,质量为m和2m的小球分别沿同一斜面按照实验要求滚下,与水平面上的纸盒相碰,纸盒在水平面上移动一段距离后静止。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B)
A.实验中所探究的“物体的动能”是指小球的动能
B.由甲、乙两图可知物体动能的大小与物体的高度有关
C.此实验中物体动能的大小是通过纸盒移动的距离来表示的
D.由甲、丙两图可知物体的动能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大小有关
【解析】实验中小球能够做功体现在推动纸盒运动的距离长短,推动纸盒运动的距离越远,说明小球能够做的功越多,小球具有的动能就越大,所以通过观察纸盒被推动的距离的大小,可以判断小球动能的大小,故A、C正确;甲、乙两次实验,小球的质量相同,乙图中小球由静止自由滚下的高度大于甲图中滚下的高度,运动到水平面时速度较大,小球将纸盒推动得更远,说明动能更大,结论:质量相同的物体,运动速度越大,它具有的动能就越大,由甲、乙两图可知物体动能的大小与物体的速度有关,故B错误;甲、丙两图中,让质量不同的小球从相同高度自由下滑,目的是控制小球运动到水平面时的速度相同,根据控制变量法,可探究动能大小与质量的关系,由甲、丙两图实验现象可知,丙图中小球的动能大,故由甲、丙两图可知物体的动能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大小有关,故D正确。
6.(2021·达州中考)如图所示,AOB为轻质杠杆,B端用细线挂一重物G,在A端分别施加作用力F1、F2、F3时,杠杆都能在图示位置平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F1最小
B.F2最大
C.使用此杠杆、筷子等机械一定能省力,但不能省功
D.若作用力为F3,保持F3与OA垂直,使重物匀速上升,F3将逐渐减小
【解析】由题图可知,在A点用力时,F1的力臂最短,F3的力臂最长,根据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可知,在阻力和阻力臂一定时,所施加的动力F1最大,F3最小,故A、B错误;题图中杠杆为省力杠杆,而筷子是费力杠杆,轮轴可以看作是省力杠杆的变形,它们都不能省功,故C错误;若作用力为F3,保持F3与OA垂直,则动力臂不变,使重物匀速上升时,阻力G不变,阻力臂逐渐小于OB,即阻力臂变小,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可知,F3将逐渐减小,故D正确。
7.(2021·常州期末)如图甲、乙所示,分别用F1、F2匀速提升重力均为G的物体,不计滑轮、绳子自重以及轮、轴间摩擦,图甲中的滑轮可以看作__省力__(选填“省力”“等臂”或“费力”)杠杆,图乙中的滑轮可以看作__等臂__(选填“省力”“等臂”或“费力”)杠杆,F1∶F2=__1∶2__。
【解析】题图甲中滑轮随物体一起运动,为动滑轮,其实质是动力臂等于二倍阻力臂的杠杆,可以省一半的力,可看作省力杠杆;若不计滑轮、绳子自重以及轮、轴间摩擦,拉力F1=G;题图乙中滑轮的轴固定不动,为定滑轮,其实质是等臂杠杆;若不计绳子自重以及轮、轴间摩擦,拉力F2=G;则F1∶F2=G∶G=1∶2。
8.(2021·商丘期末)在如图所示的爬杆比赛中,体重相同的小明和小亮分别以不同的速度匀速往上爬,小明获胜。则小明做功__等于__小亮,小明做功功率__大于__小亮。(均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解析】小明和小亮的体重相同,两人上升高度相同,由W=Gh知,两人做的功W相同;小明获胜,说明小明爬杆用的时间短,由P=可知,小明做功的功率大于小亮。
9.建高楼时首先要打好地基,原来相同高度的相同地桩,经打击后某一瞬间三个地桩所处的位置如图所示,由此可知,打桩时,三个重锤中__B__锤的做功本领最大,如果A、B两锤的质量相同,则刚开始下落时,__B__锤的高度要高一些。如果B、C两锤刚下落时的高度相同,则__C__锤的质量要小一些。
【解析】如题图所示,原来相同高度的相同地桩,经打击后,地桩B陷入地面最深,说明三个重锤中B锤的做功本领最大。在质量相同的情况下,只有重锤举高的高度越高,其开始所具有的重力势能才会越大,最终做功的效果才会越明显,所以说明B锤最初所处的高度高。如果B、C两锤刚下落时的高度相同,由于B的效果明显,说明B锤的质量较大,则C锤的质量要小一些。
10.工人利用斜面和滑轮将物体从斜面底端匀速拉到顶端,斜面高1 m,长2 m,物体重500 N,平行于斜面的拉力为200 N,所用时间为10 s。在此过程中,物体动能__不变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重力势能__增大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拉力的功率为__80__W,把物体直接提高到斜面顶端做的功为有用功,则这个装置的机械效率为__62.5%__。
【解析】将物体从斜面底端匀速拉到顶端,质量不变,速度不变,则物体的动能不变;物体沿斜面升高,质量不变,高度变大,则其重力势能增大;题图中滑轮是动滑轮,则绳端通过的距离s=2L=2×2 m=4 m;拉力做功W总=Fs=200 N×4 m=800 J;拉力的功率P===80 W;此过程的有用功W有=Gh=500 N×1 m=500 J,这个装置的机械效率η=×100%=×100%=62.5%。
11.(2021·自贡中考)小邱同学在践行我市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活动中,赴大邑县“建川博物馆”进行了一次远行研学。他所用的拉杆旅行箱示意图如图所示。装有物品的旅行箱整体可视为杠杆,O为支点,B为重心,A为拉杆的端点。在A点沿图示方向施加拉力F,旅行箱静止。请完成下列问题:
(1)画出拉力F的力臂l。
答:
(2)要使作用在A点的拉力减小,保持其他条件不变,下列做法可行的是__C__(选填符合要求的选项标号)。
A.缩短拉杆的长度
B.使拉力方向顺时针改变20°
C.将箱内较重的物品靠近O点摆放,重心由B变至B′
【解析】(1)将F反向延长,作出其作用线;过O点作垂直于作用线的垂线,标上垂足和l即可,(2)要使拉力减小,可增大其力臂,减小阻力或减小阻力臂;缩短拉杆的长度会减小动力臂,使拉力增大,A错误;使拉力的方向顺时针改变20°,也会减小动力臂,使拉力增大,B错误;将箱内较重的物品靠近O点放置,可减小阻力臂,从而减小动力,C正确;
12.小华在做“探究杠杆平衡条件”实验的装置如图所示,杠杆上相邻刻度线间的距离相等。
(1)杠杆在如图甲所示的位置静止时__是__(选填“是”或“不是”)处于平衡状态的。
(2)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__右__(选填“左”或“右”)端调节。
(3)如图乙所示,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后,在A点挂两个钩码,每个钩码重0.5 N,在B点竖直向下拉弹簧测力计,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应为__1.5__N,当弹簧测力计改为斜拉时,再次使杠杆水平位置平衡,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__变大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小华改变钩码的个数和位置进行了多次实验,其目的是__使实验结论更具有普遍性(或避免实验结论的偶然性)__。
【解析】本题考查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1)杠杆平衡状态是指杠杆处于静止或匀速转动,由题可知,杠杆保持静止状态,故杠杆处于平衡状态;
(2)由题图甲可知,杠杆左端下沉,说明杠杆左边较重,两端平衡螺母应向右调节;
(3)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根据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可得,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1===1.5 N;当弹簧测力计改为斜拉时,拉力的力臂变短,要使杠杆继续保持水平平衡,阻力和阻力臂不变,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知,动力臂变小,动力变大,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大;
(4)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时,多次改变钩码的个数和位置,主要是为了获取多组实验数据归纳出物理规律,使结论更具有普遍性。
13.(2021·枣庄中考)如图所示,工人师傅用150 N的拉力,使重为1 000 N的物体以0.2 m/s的速度在地面上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物体在运动时受到地面的摩擦力为物重的0.2倍。不计绳重及绳与滑轮、滑轮与轴之间的摩擦。求:
(1)工人师傅拉力做功的功率;
(2)动滑轮的重;
(3)若物重增大到2 000 N,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多少?
解:(1)如题图所示,图中滑轮组的绳子的段数n=2,所以拉力方向上绳子移动的速度是重物移动速度的两倍,拉力的功率为P===Fv=F×2v物=150 N×2×0.2 m/s=60 W;
(2)根据题意,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
f=0.2G=0.2×1 000 N=200 N;
根据滑轮组的特点有F=(f+G动),
所以有G动=2F-f=2×150 N-200 N=100 N;
(3)此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
f′=0.2G=0.2×2 000 N=400 N;
此时绳子自由端的拉力为
F′=(f′+G动)=(400 N+100 N)=250 N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η=×100%=×100%=×100%=80%。
PAGE练习(十二)
机械与人
建议用时:30分钟
INCLUDEPICTURE "../箭头.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箭头.tif" \* MERGEFORMAT __机__械__与__人
1.(2021·临沂中考)下列各图所示的工具,正常使用时省力的是( )
2.以下四幅图中,克服物体重力做功的是( )
3.(2021·淄博中考)现有史籍中最早讨论滑轮的是《墨经》。书中将向上提举重物的力称为“挈”,将自由往下降落的力称为“收”,将整个滑轮称为“绳制”(图1)。现分别用甲、乙两个力替代“收”(图2),使重物在相同的时间内匀速上升相同高度,不计绳重和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使用这个滑轮能省力
B.甲拉力大小等于乙拉力大小
C.甲拉力做的功大于乙拉力做的功
D.甲拉力使绳自由端移动的速度小于乙拉力使绳自由端移动的速度
4. (2021·乐山中考)如图所示,在斜面上将一个重4.5 N的物体匀速拉到高处,沿斜面向上的拉力为1.8 N,斜面长s=1.2 m、高h=0.3 m。把重物直接提升h所做的功作为有用功,则( )
A.有用功为1.35 J,机械效率为75%
B.有用功为2.16 J,机械效率为62.5%
C.有用功为1.35 J,机械效率为62.5%
D.有用功为1.35 J,机械效率为100%
5.在“探究物体的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同学们做了如图所示三个实验,质量为m和2m的小球分别沿同一斜面按照实验要求滚下,与水平面上的纸盒相碰,纸盒在水平面上移动一段距离后静止。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实验中所探究的“物体的动能”是指小球的动能
B.由甲、乙两图可知物体动能的大小与物体的高度有关
C.此实验中物体动能的大小是通过纸盒移动的距离来表示的
D.由甲、丙两图可知物体的动能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大小有关
6.(2021·达州中考)如图所示,AOB为轻质杠杆,B端用细线挂一重物G,在A端分别施加作用力F1、F2、F3时,杠杆都能在图示位置平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F1最小
B.F2最大
C.使用此杠杆、筷子等机械一定能省力,但不能省功
D.若作用力为F3,保持F3与OA垂直,使重物匀速上升,F3将逐渐减小
7.(2021·常州期末)如图甲、乙所示,分别用F1、F2匀速提升重力均为G的物体,不计滑轮、绳子自重以及轮、轴间摩擦,图甲中的滑轮可以看作__ __(选填“省力”“等臂”或“费力”)杠杆,图乙中的滑轮可以看作__ __(选填“省力”“等臂”或“费力”)杠杆,F1∶F2=__ __。
8.(2021·商丘期末)在如图所示的爬杆比赛中,体重相同的小明和小亮分别以不同的速度匀速往上爬,小明获胜。则小明做功__ __小亮,小明做功功率__ __小亮。(均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9.建高楼时首先要打好地基,原来相同高度的相同地桩,经打击后某一瞬间三个地桩所处的位置如图所示,由此可知,打桩时,三个重锤中__ __锤的做功本领最大,如果A、B两锤的质量相同,则刚开始下落时,__ __锤的高度要高一些。如果B、C两锤刚下落时的高度相同,则__ __锤的质量要小一些。
10.工人利用斜面和滑轮将物体从斜面底端匀速拉到顶端,斜面高1 m,长2 m,物体重500 N,平行于斜面的拉力为200 N,所用时间为10 s。在此过程中,物体动能__ 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重力势能__ 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拉力的功率为__ __W,把物体直接提高到斜面顶端做的功为有用功,则这个装置的机械效率为__ __。
11.(2021·自贡中考)小邱同学在践行我市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活动中,赴大邑县“建川博物馆”进行了一次远行研学。他所用的拉杆旅行箱示意图如图所示。装有物品的旅行箱整体可视为杠杆,O为支点,B为重心,A为拉杆的端点。在A点沿图示方向施加拉力F,旅行箱静止。请完成下列问题:
(1)画出拉力F的力臂l。
(2)要使作用在A点的拉力减小,保持其他条件不变,下列做法可行的是__ __(选填符合要求的选项标号)。
A.缩短拉杆的长度
B.使拉力方向顺时针改变20°
C.将箱内较重的物品靠近O点摆放,重心由B变至B′
12.小华在做“探究杠杆平衡条件”实验的装置如图所示,杠杆上相邻刻度线间的距离相等。
(1)杠杆在如图甲所示的位置静止时__ __(选填“是”或“不是”)处于平衡状态的。
(2)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__ __(选填“左”或“右”)端调节。
(3)如图乙所示,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后,在A点挂两个钩码,每个钩码重0.5 N,在B点竖直向下拉弹簧测力计,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应为__ __N,当弹簧测力计改为斜拉时,再次使杠杆水平位置平衡,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__ 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小华改变钩码的个数和位置进行了多次实验,其目的是__ __。
13.(2021·枣庄中考)如图所示,工人师傅用150 N的拉力,使重为1 000 N的物体以0.2 m/s的速度在地面上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物体在运动时受到地面的摩擦力为物重的0.2倍。不计绳重及绳与滑轮、滑轮与轴之间的摩擦。求:
(1)工人师傅拉力做功的功率;
(2)动滑轮的重;
(3)若物重增大到2 000 N,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多少?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