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冷战 课件(3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6课冷战 课件(38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12-17 06:23: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8张PPT)
⑴1939年9月1日——德国突袭波兰
⑵1941年6月22日——德军突袭苏联
(3)1941年10月——莫斯科保卫战
⑶1941年12月7日——日军偷袭珍珠港
⑷1942年1月1日——《联合国家宣言》
⑸1942年7月——1943年2月 战役
(6)1943年9月—— 投降
⑺1944年6月6日——诺曼底登陆
⑻1945年2月—— 雅尔塔会议(参会国 内容)
⑼1945年5月8日——德国签署投降书
⑽1945年9月2日——日本签署投降书
小结—二战的进程
爆发
战争爆发 二战规模 .
粉碎了“ ”的神话
战争爆发 二战 规模
世界 联盟形成,反法西斯力量壮大
二战转折
开辟 ;德国被两面夹击(联合)
决定了二战后 的世界格局.
战事结束
结束
二战性质、意义、胜利根本原因
全面
苏德
扩大
德军不可战胜
太平洋
最大
反法西斯
斯大林格勒
意大利
欧洲第二战场
美苏争霸
欧洲
第二次世界大战
1933,希特勒
撕毁《凡约》
英法“绥靖”
美国
苏联
当时担任美国驻苏参赞的凯南却对身边的记者说:“人们在欢呼跳跃......他们以为战争结束了。而战争才刚刚开始。”
1945年5月8日
两个“战争”分别指的是什么?
结束:
开始:
二战的欧洲战争
“冷战”
导学案课堂同步用书
第16课 冷战
九年级·历史· 统编版·全一册
下  册
1.阐述冷战的定义及原因,说出冷战的表现和两极格局形成的标志。
2.复述德国分裂的大致过程及影响。
3.阐明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北约之间的关系。
◎重点:美国推行冷战政策的表现。

一、
何为冷战(含义)
知识链接
1946年1月20日,美国参议员伯纳德在国会发表演说,他把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说成是美国和资本主义世界的最大敌人,提出“对付这样的敌人在不排除武装进攻的前提下,应多从特殊的政治手段、外交手段、经济手段、文化手段进行渗透。
……我为这种渗透取个新名词,叫做‘冷战’。”
“冷战”一词的由来
冷战的双方
冷战的手段
COLD
WAR
冷战的含义
一、何为冷战(含义)
二战后的40多年间,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对峙与竞争状态。
为何冷战
美国在世界上处于领导地位。……其他任何一个伟大的领袖所担负的责任,都不能同美国今天所担负的责任相比拟。
——美国总统杜鲁门
经济
工业产量占2/3
出口贸易占1/3
黄金储备占3/4
军队人数1200多万
国防预算超800亿美元
航空母舰30多艘
在全球有500多个军事基地
拥有
控制操纵联合国
原子弹
军事
政治
二战后的美国
最强大的国家
称霸世界
材料:1945年苏军总数达1140万。西部邻国的一些地区先后划入苏联版图,领土扩大了60万平方公里......1949年成功制造出原子弹,打破了美国的的核垄断。苏联成为战后唯一能与美国抗衡的大国。
二战后的苏联
强大起来的苏联,成为美国称霸的障碍。
(根本)原因:①美苏两国国家战略的对立
材料: 二战后,苏联的西部边界大大地向西推移,还在东欧国家建立起与苏联类似的社会制度。苏联认为战争是资本主义垄断和竞争的产物,美国作为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自然也是苏联潜在的防御对象。
二战后的苏联
(根本)原因:②美苏两国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的差异
“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在这条线的后面……无一不处在苏联的势力范围之内,不仅以这种或那种形式屈服于苏联的势力影响,而且还受到莫斯科的日益增强的高压控制。” ---丘吉尔 铁幕演说
铁幕演说,拉开了冷战的序幕
资本主义阵营
社会主义阵营
冷战表现
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会发表演说,声称要援助受到共产主义威胁的希腊和土耳其。在演说中,他把世界分为“自由国家”和“极权政体”两个对立的营垒,宣称美国将领导和帮助所有选择“自由制度”、抵抗极权统治的力量。
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
——政治:杜鲁门主义出台
二、冷战表现
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
杜鲁门主义
1947年
遏制苏联,称霸世界
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冷战开始!
文中的“自由国家”和“极权政体”分别指什么?
这篇演说提出的政策被称作什么?
什么时候提出的?
实质是什么?
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经济:推行马歇尔计划
1948年到1950年,共有16个国家接受了美国130多亿美元的援助,90%是赠予,10%是贷款。因此,丘吉尔把马歇尔计划称为:“人类历史上最慷慨的举动。”
马歇尔
二、冷战表现
材料研读
马歇尔计划
美国真的这么慷慨吗?他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实质:控制西欧,牵制苏联
马歇尔计划是杜鲁门主义的一次大规模运用,也是美国实施冷战政策的又一重要步骤。
我们每接受一笔贷款,我们的独立便减少一分。
—法国总理皮拉尔迪
冷战的产物
——德国分裂
雅尔塔会议
英、美、苏三国首脑在雅尔塔会议上
决定彻底消灭德国法西斯主义,战后德国由美、英、苏等国实行分区占领;决定战后成立联合国;苏联承诺在欧洲战事结束后3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
1949年9月,在美、英、法占领区成立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又称“西德”。1949年10月,在苏占区成立了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又称“东德”。
联邦德国(西德)
民主德国(东德)
欧洲冷战对峙局面基本形成
(德国分裂是冷战的产物)
冷战的产物
——德国的分裂
(1961年柏林墙)
杜鲁门主义
导致
全长169.5公里。墙高约3.6米。沿墙修建了253个了望塔、136个碉堡、270个警犬桩。
柏林墙的修筑
西柏林(西占)民众与东柏林(苏占)卫兵
柏林墙的修筑
西柏林(西占)民众与东柏林(苏占)卫兵
被隔开的东西柏林
柏林墙的修筑
西柏林(西占)民众与东柏林(苏占)卫兵
1990年6月,民主德国政府正式决定拆除冷战时代的产物
——柏林墙。
任务三:阅读教材75~76页内容,讲述柏林危机的过程:
美、英、法想合并 , 苏联抗议。
苏联切断东西交通,生活物资供应。美、英立即对苏占区实行反封锁,“柏林危机”爆发。
1948年2月
1948年6月
1949年5月
美苏通过秘密谈判达成协议,双方同时解除封锁
自主学习
任务一:德国在分裂前由哪些国家占领?是根据二战时什么会议决定的?
合作探究:
任务二:德国的分裂由美国冷战中的哪一政策导致的?这一政策最终引发了什么危机事件?
任务三:这次危机的结果最终使德国分裂为了哪两个国家?对冷战的形成造成了什么影响?
美 苏 英 法。雅尔塔会议
杜鲁门主义
“联邦德国”(或“西德”)和“民主德国”(或“东德”)
影响:欧洲冷战对峙的局面基本形成。
柏林危机
1949年9月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
(“联邦德国”或“西德”)
1949年10月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
(“民主德国”或“东德”)
苏占区
美、英、法占领区
欧洲冷战对峙的局面基本形成。
德国分裂
1、“北约”(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时间、国家:
1949年
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
2、“华约”(华沙条约组织)
1955年
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
影响:两大集团全面冷战对峙形成,
标志(美苏)两极格局确立。
时间、国家:
北约与华约的成立
军事对峙
冷战表现 美国 苏联
政治上
经济上
军事上
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马歇尔计划
成立“北约”
经互会(经济互助委员会)
成立“华约”
情报局(共产党与工人党情报局)
美苏全面冷战对峙局面
纵横学史
20世纪国际格局的演变
时间 国际格局
第一次 一战后
第二次 二战后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1919-1939)
两极格局(1955-1991)
常规武器
战略核武器
美苏双方的军备竞赛
20世纪60年代
美国侵略越南的战争
古巴导弹危机
20世纪70年代
苏联入侵阿富汗
20世纪80年代
美国制订“星球大战计划”
美苏双方的军备竞赛不断升级
苏联第一座核电站
奥布宁斯克核电站
美国第一座商用核电站
杨基核电站
苏联第一颗人造
卫星
美国第一颗人造人卫星
美国登月第一人阿姆斯特朗
进入太空的第一人——伽伽林
1991年
苏联解体
1991年,苏联解体,华约解散。标志美苏两极格局随之结束。
材料二:
在纽约一群青年人狂喊:与其让俄国人的原子弹来轰击,还不如自己毁灭算了!”
在莫斯科,几名女大学生躲在宿舍内相拥哭嚎,等待末日的到来。
在古巴首都哈瓦那,天空中的每一个黑影、声响都令市民心惊肉跳。
影响了世界和平稳定,导致了局部冲突和战争。
材料一:
古巴导弹危机
越南战争
苏联入侵阿富汗
星球大战计划
四、冷战如何(影响)




1947—1991年:美苏冷战的影响
②大国之间力量相互牵制,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爆发。
③客观上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消极影响:①影响了世界和平稳定,导致了局部冲突和战争。
积极影响:


含义
根本原因
表现




二战后的40多年间,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对峙与竞争状态。
国家利益的对立和社会制度的差异
经济上:1947年,实施“马歇尔计划”
政治上:1947年,出台“杜鲁门主义”
军事上:1949年,成立“北约”
军事上:1955年,成立“华约”
美苏两极格局最终形成
课堂小结
开始
1947年,出台“杜鲁门主义”
德国
分裂 (1949)
冷战对峙局面基本形成
全面冷战对峙局面形成
(苏联:情报局)
(苏联:互助会)


含义
根本原因
表现




二战后的40多年间,以 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既非 又非 的对峙与竞争状态。
的对立和 的差异
经济上:1947年,实施“马歇尔计划”
政治上:1947年,出台“ ”
军事上:1949年,成立“北约”
军事上:1955年,成立“华约”
美苏两极格局最终形成
课堂小结
开始
1947年,出台“ ”
德国分裂
(东西)
冷战对峙局面基本形成
全面冷战对峙局面形成
(苏联:情报局)
(苏联:互助会)
美、苏
战争
和平
国家利益
社会制度
杜鲁门主义
杜鲁门主义
杜鲁门主义
END
感谢观看 下节课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