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部分名校
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考试试题精选汇编
语言文字运用Ⅱ专题
云南省高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1小题,6分)
2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引起失眠的原因多种多样。譬如,由于某个重要的事件而引起失眠,如重要的考试和会议等,会引发人们的紧张、焦虑和抑郁使人睡不着;生活中, ,如午后、晚上喝下的咖啡或者茶等容易引起精神兴奋,让人 。失眠分为急性失眠和慢性失眠,急性失眠是由某种巨大的压力造成的短暂失眠,可以自行恢复;但也可能恶化,发展成行为障碍,逐渐会 。对于失眠,首先要调整好心态,偶尔的失眠是正常的,不必过分在意;另外,还要规律作息,努力提高睡眠的质量。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云南省昆明市八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研究发现,人们所受压力会增加血液中糖皮质激素的含量,而糖皮质激素① ,所以压力与肥胖有联系。
但人们过去不清楚,为什么白天压力大不一定会变胖,而上夜班之类的压力则常与肥胖相联系。最近一项研究揭开了谜底:健康人的糖皮质激素水平在24小时内呈节律性涨落,早8点最高,凌晨3点最低。如果打破节律,在糖皮质激素水平本来应该是低谷时,糖皮质激素的增加就会导致更多前体细胞变为脂肪细胞。如果顺应节律,在糖皮质激素水平② ,即使增加很多糖皮质激素,也不易引起脂肪细胞增加。可见,③ 非常重要,夜间长期经历持续性压力体重会明显增加。
20. 在上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21. 简述第二自然段的主要内容。要求使用包含因果关系的句子,表达简洁流畅,不超过85个字。
云南省昆明市八中特色班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 (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生物多样性事关文明的兴衰。物种丰富,________________,人类文明才能健康发展;反之,物种贫乏,生态系统严重失衡,则人类文明发展将受阻。生物多样性关系人类福祉,良好的生态系统、丰富的生物物种能调节气候,保持水土,减少疾病传播。然而 ,《地球生命力报告》指出,自1970年以来,动物的种群数量平均下降了68%。③ ,艾滋病、埃博拉等致命疾病肆虐就是后果之一。因此,我们要站在对人类文明负责的高度,共建万物和谐的美丽世界。
我们还要共同建设清洁美丽的世界。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是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的坚实基础,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应有之义,是开启人类高质量发展新征程的目的所在。
20. 在上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0个字。
21. 文章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云南省昆明市师范专科学校附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21. 请从下列文学形象中任选一个,说明你更喜欢其中哪一位,并陈述理由。要求:不要出现常识性错误,60个字以上。
通讯员(《百合花》) 年轻媳妇(《百合花》)
云南省曲靖市罗平县二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20.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短视频大多因其内容新奇、节奏轻快、轻松幽默,抓住了用户的兴奋点,而且短视频平台上的内容五花八门,数量非常多,极易吸引人沉迷。短视频的吸引力,成年人都难以抵挡,______________ 。青少年短视频上瘾的原因有很多。_____________ 。短视频多是新奇刺激的内容,这些信息内容博眼球、吸流量,为满足人们的好奇心而创作,青少年很容易就会受到吸引。二是瞬时速览的刺激。短短十几秒的视频,通过视觉、听觉、交流等全方位模式的刺激,极其具有吸引力。三是算法推荐的诱惑。短视频传播基于大数据的推荐算法, _____________ ,青少年特别容易被推荐内容带进去,沉浸其中难以自拔。
21. 请对下面这段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0个字。
在2021年的春节晚会上,一首《可可托海的牧羊人》让人回味无穷,但可可托海不是海,也不是湖,它在蒙语中是“蓝色的河湾”,哈萨克语是“绿色丛林”。它是一个镇,隶属于新疆阿勒泰地区的富蕴县。可可托海是真正意义上的宝藏,世界级的地质公园、矿藏之乡!这座矿脉拥有全球几乎一半的矿物种类;世界上已知的矿种有140个,三号矿坑独占了86种,并发现了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中没有的7种稀有元素,稀有金属占到矿山储量的九成以上。这里与世界最著名的加拿大贝尔尼克湖矿齐名,是全球地质界公认的“天然地质博物馆”,是中外地质学者心目中的“耶路撒冷”“麦加”圣地!
云南省玉溪市峨山彝族自治县一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11分)
20.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8个字。
食物的基本功能之一是给人体提供日常所需的能量。我们的一举一动,大到跑步,小到眨眼,①___________。食物中提供能量的三大营养素,即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防,人体不能②_________,因为它们均以大分子形式存在,必须消化分解成小分子才能吸收利用。这一过程中的能量消耗就是_③____________,又称为膳食生热作用,我们吃完饭后会有发热的感觉,这就是食物热效应的外在表现。
21. 下面是X市X中学学生XX写给编辑部的投稿信,其中有五处表达存在不得体的情况,请你找出来并进行修改。
XX编辑部:
您好!我是X市X中学学生XX,是一位酷爱写作的妹仔。久闻你刊大名,决定投稿。现奉上作品《蒙茶飘香》一篇,敬请拜读。还望务必拔冗回示为谢!
此致
敬礼!
XX于2020年11月11日
(1) 改为 (2) 改为
(3) 改为 (4) 改为
(5) 改为
云南省玉溪市二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21. 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句子,使前后语意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22. 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5个字。
2020年10月17日,由中宣部宣教局、光明日报社共同主办的核心价值观百场讲坛”第101场活动以“云宣讲”的方式举办。“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张伯礼作题为《中医药抗疫与核心价值观的优势》的演讲。张伯礼说,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国家建立起统一高效的指挥体系,各地方各方面各负其责、协调配合,科学防疫、精准布控,强有力地阻断了传播链条。
云南省部分名校
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考试试题精选汇编
语言文字运用Ⅱ专题
云南省高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1小题,6分)
2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引起失眠的原因多种多样。譬如,由于某个重要的事件而引起失眠,如重要的考试和会议等,会引发人们的紧张、焦虑和抑郁使人睡不着;生活中, ,如午后、晚上喝下的咖啡或者茶等容易引起精神兴奋,让人 。失眠分为急性失眠和慢性失眠,急性失眠是由某种巨大的压力造成的短暂失眠,可以自行恢复;但也可能恶化,发展成行为障碍,逐渐会 。对于失眠,首先要调整好心态,偶尔的失眠是正常的,不必过分在意;另外,还要规律作息,努力提高睡眠的质量。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答案】①有些物质会引起失眠
②无法入睡或者睡不安稳
③转为慢性失眠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连贯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第一空,根据后文“如午后、晚上喝下的咖啡或者茶等”的提示,可知是咖啡和茶中的有些物质会引起失眠,再结合前文“由于某个重要的事件而引起失眠”和分号的提示,可知空处应填相似结构,得出所填内容为“有些物质会引起失眠”。
第二空,分析内容可知,此空要填的是“喝下的咖啡或者茶”而“引起精神兴奋”的结果,结合前文“使人睡不着”和分号的提示,可以得出所填内容为“无法入睡或者睡不安稳”。
第三空,根据前文“失眠分为急性失眠和慢性失眠”可得关键词“急性失眠”和“慢性失眠”,由“急性失眠……可以自行恢复”可知,已经介绍了“急性失眠”,接下来应该说“慢性失眠”,根据“但也可能恶化,发展成行为障碍”的提示,可以得出所填内容为“转为慢性失眠”。
云南省昆明市八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研究发现,人们所受压力会增加血液中糖皮质激素的含量,而糖皮质激素① ,所以压力与肥胖有联系。
但人们过去不清楚,为什么白天压力大不一定会变胖,而上夜班之类的压力则常与肥胖相联系。最近一项研究揭开了谜底:健康人的糖皮质激素水平在24小时内呈节律性涨落,早8点最高,凌晨3点最低。如果打破节律,在糖皮质激素水平本来应该是低谷时,糖皮质激素的增加就会导致更多前体细胞变为脂肪细胞。如果顺应节律,在糖皮质激素水平② ,即使增加很多糖皮质激素,也不易引起脂肪细胞增加。可见,③ 非常重要,夜间长期经历持续性压力体重会明显增加。
20. 在上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21. 简述第二自然段的主要内容。要求使用包含因果关系的句子,表达简洁流畅,不超过85个字。
【答案】20. ①可将前体细胞变为脂肪细胞
②本来就是峰值时
③压力产生的时间 21. 夜间压力与肥胖有关,因为健康人的糖皮质激素水平在24小时内呈节律性涨落,夜间长期经历持续性压力,糖皮质激素在本应是低谷时增加,导致前体细胞变为脂肪细胞,使体重明显增加。
【解析】
【分析】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情境补写的能力。
第①处,结合第2段的“在糖皮质激素水平本来应该是低谷时,糖皮质激素的增加就会导致更多前体细胞变为脂肪细胞。”可推知,此处可填:将前体细胞变为脂肪细胞。
第②处,“如果打破节律……”和“如果顺应节律……”为对应的两层,内容形成对比;前文说“如果打破节律,在糖皮质激素水平本来应该是低谷时……”,此处是说“顺应节律”的情况,故此处可补写“本来就是峰值时”。
第③处,关联词“可见”表示推论因果关系,所以此处补写内容应该是根据前文在不同的事件“打破节律”和“顺应节律”两种情况而得出的推论,因此可填:压力产生的时间。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概括文段主要内容以及语言表达准确、简洁的能力。
该段主要是根据研究成果解说夜间压力与肥胖相关。首先提出疑问,为什么白天压力大不一定肥胖而夜间压力大则与肥胖相关;接着解说研究成果回答疑问,健康人的糖皮质激素水平呈节律性涨落,打破节律,糖皮质激素的增加就会导致前体细胞变为脂肪细胞,顺应节律,即使增加糖皮质激素也不易引起脂肪细胞增加。这一层可以概括为:健康人的糖皮质激素水平在24小时内呈节律性涨落,夜间长期经历持续性压力,糖皮质激素在本来应该是低谷时增加,导致前体细胞变为脂肪细胞,使体重明显增加。
最后得出结论:肥胖与压力产生的时间有关。
将以上内容用因果关系句子表述出来即可。
云南省昆明市八中特色班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 (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生物多样性事关文明的兴衰。物种丰富,________________,人类文明才能健康发展;反之,物种贫乏,生态系统严重失衡,则人类文明发展将受阻。生物多样性关系人类福祉,良好的生态系统、丰富的生物物种能调节气候,保持水土,减少疾病传播。然而 ,《地球生命力报告》指出,自1970年以来,动物的种群数量平均下降了68%。③ ,艾滋病、埃博拉等致命疾病肆虐就是后果之一。因此,我们要站在对人类文明负责的高度,共建万物和谐的美丽世界。
我们还要共同建设清洁美丽的世界。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是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的坚实基础,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应有之义,是开启人类高质量发展新征程的目的所在。
20. 在上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0个字。
21. 文章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答案】20. 生态系统维持平衡
生物多样性遭受严重破坏
这增加了动物将疾病传给人类的风险
21. ①铺陈排比地突出共同建设清洁美丽世界的重要性。
②增强语势,给人以力量感。
③使句式结构整齐,读起来朗朗上口。
【解析】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第一空,结合后文的“反之”以及分号可知,这里的内容与后文是相对的,后文讲“物种贫乏,生态系统严重失衡” ,所以①处应填入“生态系统维持平衡”这样的句子。
第二空,由“然而”可知此处是对前文的转折,再结合后文“动物的种群数量平均下降了68%”可知,这里应该是说生物多样性遭受严重破坏,故可填入“生物多样性遭受严重破坏”的内容。
第三空,结合前文“良好的生态系统、丰富的生物物种能……减少疾病传播”“动物的种群数量平均下降了68%”,以及后文“艾滋病、埃博拉等致命疾病肆虐就是后果之一”可知这里是说动物种群数量下降会增加动物将疾病传给人类的风险,因此可填入“这增加了动物将疾病传给人类的风险”的内容。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排比修辞的表达效果的分析能力。
排比是把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和长度均类似、语气一致、意义相关或相同的句子排列起来的修辞方法。解答此题,首先掌握排比的作用:加强语势、语言气氛;使文章的节奏感加强;条理性更好,更利于表达强烈的感情。
本题,运用一个排比句,从句式的角度分析,因其结构相似,故句式结构整齐,使文章的节奏感加强,读起来朗朗上口。
从内容上分析,此句充分的展现出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的巨大作用,突出共同建设清洁美丽的世界的重要性。
从情感的角度分析,三个连续的句子,更利于表达强烈的感情,此处则是增强了语势,给人以力量感。
云南省昆明市师范专科学校附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21. 请从下列文学形象中任选一个,说明你更喜欢其中哪一位,并陈述理由。要求:不要出现常识性错误,60个字以上。
通讯员(《百合花》) 年轻媳妇(《百合花》)
【答案】【示例一】我更喜欢通讯员。由于“我”是个女同志,通讯员始终走在“我”的前面,刻意与“我”保持距离。当“我”跟他说话,问起他娶媳妇与否的时候,他“飞红了脸,更加忸怩起来”。当“我”站起来要走的时候,他“摘了帽子,偷偷地在用毛巾拭汗”。文章由此展现了一个纯洁、质朴、羞涩、腼腆的小通讯员的形象。在返回部队时怕“我”饿着,他主动留给“我”两个馒头。在物资短缺的年代,他省下口粮给“我”,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远超馒头本身的价值。不仅如此,小通讯员在枪筒里稀疏地插着几根树枝,展现了严峻冷酷的战争年代,没有泯灭的生活情趣以及对生命的热爱。
【示例二】我更喜欢年轻媳妇。在包扎所棉被不足,需要向老百姓借的时候,年轻媳妇将自己唯一的嫁妆——一条枣红底撒满白色百合花的假洋缎被面的新被子主动捐献出来。在物资极度匮乏的年代,更可以见出她的真诚善良、无私奉献。当初还羞于为伤员擦身的年轻媳妇,当通讯员身负重伤被抬回时,她不再羞涩,主动为通讯员擦洗身体,从中可以看出人性的纯美。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鉴赏作品中人物形象的能力。
“说明你更喜欢其中哪一位,并陈述理由”其实就是对人物形象的鉴赏。比如小通讯员在文章中无疑是一个英雄人物,但是有别于高大全的英雄形象,他是一个纯真、憨厚、害羞的小伙子。文章通过小通讯员送我去包扎所,和我一起去借被子,为保护队员牺牲这三个具体事件来展现人物形象。从外貌来看,“高挑挑的个子,块头不大,厚实实的肩膀,年轻稚气的圆脸,顶多十八岁,穿着一身洗淡了的黄色军装”,表现小通讯员淳朴天真、稚气未脱。在送我去包扎所的路上,“总是和我保持着丈把远的距离,见我挨他坐下,立即张惶起来,好像身边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局促不安,和我对话,反倒出了一头的汗”;在问老百姓借被子的时候,“我开口叫他拿被子,他接了被子,慌慌忙忙转身就走,衣服挂住了门钩,撕下了一条口子”,从细节处展示小通讯员的害羞与淳朴。在返回部队时怕“我”饿着,他主动留给“我”两个馒头,“走不几步,他又想起了什么,在自己挂包里掏了一阵,摸出两个馒头,朝我扬了扬,顺手放在路边石头上,说:‘给你开饭啦!’”,这两个馒头在当时是多么珍贵,他要上战场了,或许还饿着肚子,却把两个馒头给了“我”,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远超馒头本身的价值。不仅如此,文章还通过细节展现了通讯员的生活情趣以及对生命的热爱,“看见他背的枪筒里不知在什么时候又多了一枝野菊花,跟那些树枝一起,在他耳边抖抖地颤动着”。这样一个稚气未脱、淳朴可爱的年轻人,在掩护队友撤退时,扑在手榴弹上保护了队友,“这位同志走在我们后面,可谁知道狗日的反动派不知从哪个屋顶上撂下颗手榴弹来,手榴弹就在我们人缝里冒着烟乱转,这时这位同志叫我们快趴下,他自己就一下扑在那个东西上了”,此刻的通讯员一反之前的害羞可爱,展现出勇敢无畏的牺牲精神。
比如选择新媳妇,小说主要写了她在两件事情上态度的前后变化。第一件事:对那作为新娘子唯一嫁妆的新被子,开头出于舍不得而不愿借给伤员盖,“半晌,她转身进去抱被子了”“那个媳妇抱了被子,已经在房门口了。被子一拿出来,我方才明白她刚才为什么不肯借的道理了。这原来是一条里外全新的新花被子,被面是假洋缎的,枣红底,上面撒满白色百合花”,在物资极度匮乏的年代,更可以见出她的真诚善良、无私奉献。后来新媳妇主动用它来给烈士殓遗体,“新媳妇这时脸发白,劈手夺过被子,狠狠地瞪了他们一眼。自己动手把半条被子平展展地铺在棺材底,半条盖在他身上。卫生员为难地说:‘被子……是借老百姓的。’‘是我的——’她气汹汹地嚷了半句,就扭过脸去。在月光下,我看见她眼里晶莹发亮”。更加展现新媳妇精神的崇高。第二件事:在包扎所护理伤员时,开始又羞又怕,放不开手,后来却庄严、虔诚地给重伤员解衣拭身子,通讯员牺牲后,她以极为深切的哀悼之情,流着泪为他缝补肩上的破洞,“新媳妇却像什么也没看见,什么也没听到,依然拿着针,细细地、密密地缝着那个破洞”,并把自己的新被子铺在棺材里,从中可以看出人性的纯美。开始作者让我们着眼的是新媳妇的娴静、美丽、妞妮、羞涩,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我们越来越深刻地了解了她的内心。作者就是这样一步深入一步地揭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随着情节的发展,通讯员和新媳妇的形象越来越鲜明,越来越有光彩。
云南省曲靖市罗平县二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20.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短视频大多因其内容新奇、节奏轻快、轻松幽默,抓住了用户的兴奋点,而且短视频平台上的内容五花八门,数量非常多,极易吸引人沉迷。短视频的吸引力,成年人都难以抵挡,______________ 。青少年短视频上瘾的原因有很多。_____________ 。短视频多是新奇刺激的内容,这些信息内容博眼球、吸流量,为满足人们的好奇心而创作,青少年很容易就会受到吸引。二是瞬时速览的刺激。短短十几秒的视频,通过视觉、听觉、交流等全方位模式的刺激,极其具有吸引力。三是算法推荐的诱惑。短视频传播基于大数据的推荐算法, _____________ ,青少年特别容易被推荐内容带进去,沉浸其中难以自拔。
【答案】 ①. 更不用说自制力较弱的青少年了 ②. 一是新奇信息的吸引 ③. 用户越刷越能看到自己想看的内容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第一空处,由上句“短视频的吸引力,成年人都难以抵挡”可知,短视频的吸引力连成年人都难以抵挡,那相对自制力较差的青少年就更不用说了,所以此处应该填写“更不用说自制力较弱的青少年了”。
第二空处,由下句“短视频多是新奇刺激的内容,这些信息内容博眼球、吸流量,为满足人们的好奇心而创作,青少年很容易就会受到吸引”可知,具体讲了短视频中的新奇刺激的内容很容易吸引青少年,所以此处应该填写“一是新奇信息的吸引”。
第三空处,根据上文“三是算法推荐的诱惑。短视频传播基于大数据的推荐算法”可知,此处是子讲算法推荐的诱惑,当用户越刷越能看到自己想看的内容,所以此处应该填写“用户越刷越能看到自己想看的内容”。
21. 请对下面这段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0个字。
在2021年的春节晚会上,一首《可可托海的牧羊人》让人回味无穷,但可可托海不是海,也不是湖,它在蒙语中是“蓝色的河湾”,哈萨克语是“绿色丛林”。它是一个镇,隶属于新疆阿勒泰地区的富蕴县。可可托海是真正意义上的宝藏,世界级的地质公园、矿藏之乡!这座矿脉拥有全球几乎一半的矿物种类;世界上已知的矿种有140个,三号矿坑独占了86种,并发现了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中没有的7种稀有元素,稀有金属占到矿山储量的九成以上。这里与世界最著名的加拿大贝尔尼克湖矿齐名,是全球地质界公认的“天然地质博物馆”,是中外地质学者心目中的“耶路撒冷”“麦加”圣地!
【答案】(示例)①可可托海是新疆阿勒泰地区富蕴县的一个镇;②是拥有全球几乎一半矿物种类的世界级宝藏;③是中外地质学者心中的圣地。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压缩语段的能力。
本段文字由五句话构成,一二句主要是通过春晚节目引出“可可托海”,然后明确它的地理位置,是一个镇;第三句则是一句概括性的句子,明确“可可托海”的地质条件;第四句具体介绍其丰富的矿物贮藏;第五句介绍其是全球地质界公认的“天然地质博物馆”,及在中外地质学者心目中的地位。因此可将这段文字分为两个部分,第一二句是第一部分,第三四五句是第二部分。概括时,可先从第一部分中提炼出可可托海是新疆阿勒泰地区富蕴县的一个镇,然后从第二部分中提炼出“拥有全球几乎一半的矿物种类”和“是中外地质学者心目中的圣地”等内容组织答案。
云南省玉溪市峨山彝族自治县一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11分)
20.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8个字。
食物的基本功能之一是给人体提供日常所需的能量。我们的一举一动,大到跑步,小到眨眼,①___________。食物中提供能量的三大营养素,即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防,人体不能②_________,因为它们均以大分子形式存在,必须消化分解成小分子才能吸收利用。这一过程中的能量消耗就是_③____________,又称为膳食生热作用,我们吃完饭后会有发热的感觉,这就是食物热效应的外在表现。
【答案】 ①. 都要消耗能量 ②. 直接吸收利用 ③. 食物热效应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补写句子的能力。需要根据上下文进行分析。第①空,前句为“食物的基本功能之一是给人体提供日常所需的能量 。我们的一举一动,大到跑步,小到眨眼”;下文为“这一过程中的能量消耗”,可见运动需要消耗能量,据此可知此处应补写“都要消耗能量”。第②空,前文为“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防,人体不能”,后文为“因为它们均以大分子形式存在,必须消化分解成小分子才能吸收利用”,分析可知此处应补写“直接吸收利用”。第③空,根据前文“这一过程中的能量消耗就是”和“又称为膳食生热作用”说明该句是下定义的句子,再根据“这就是食物热效应的外在表现”可知,此处应补写“食物热效应”。
21. 下面是X市X中学学生XX写给编辑部的投稿信,其中有五处表达存在不得体的情况,请你找出来并进行修改。
XX编辑部:
您好!我是X市X中学学生XX,是一位酷爱写作的妹仔。久闻你刊大名,决定投稿。现奉上作品《蒙茶飘香》一篇,敬请拜读。还望务必拔冗回示为谢!
此致
敬礼!
XX于2020年11月11日
(1) 改为 (2) 改为
(3) 改为 (4) 改为
(5) 改为
【答案】(1)“妹仔”改为“女生”;(2)“你刊”改为“贵刊”;(3)“作品”改为“拙作”或“拙笔”;(4)“拜读”改为“指正”;(5)“务必”改为“能”或“能够”。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得体的能力。
第一处,“妹仔”是方言,指女孩或女生,过于口语化,用在投稿信中不合适,应改为“女生”。
第二处,“你刊”不当,此处是称对方的刊物,而称与对方有关的事物一般使用“贵”。
第三处,“作品”不当,此处说自己的文章,应使用谦辞,可以称为“拙作”。
第四处,“拜读”不当,这是读别人作品或书信的敬词,此处说别人读自己的文章,可以改为“指正”。
第五处,“务必”带有命令语气,不当,可以改为“能”。
云南省玉溪市二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21. 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句子,使前后语意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答案】18. C 19. D 20. A
21. ①就有可能得到所附随的前程
②写作带来名声
【解析】
【分析】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
第一空,“欺世盗名”指欺骗世人,窃取名誉。“沽名钓誉”指使用各种不正当手段以谋取好的名声和荣誉。语境中的“趁热跟进”是手段,应选“沽名钓誉”。
第二空,“要求”指提出具体愿望或条件,希望得到满足或实现;或指所提出的具体愿望或条件。“欲求”指欲望,要求,更侧重于精神的追求。依据“不仅本身值得追求”可知,这里所填内容应与之对应,与“身体”相对应的就该是“内心、精神”,应选“欲求”。
第三空,“见利忘义”指看见有利可图,就不顾道义而去干;“追名逐利”指追求名和利。由后文“为了名利可以放弃医疗职业本身的追求”可知,医生是为了追求名利,应用“追名逐利”。
第四空,“因为”表示原因或理由。“否则”指如果不这样。后文说的是“不这样”的危害,应选“否则”。
故选C。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第一段中引号表示热点事件文字的称呼,为特定称谓。
A.用于对话,直接引用。
B.强调了小说可以纳入的母题,表强调。
C.“机器”指眼耳口手脚,表特殊含义。
D.是他的固定称呼,表示特定称谓。
故选D。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划线句有语序不当的语病。“它既有名利的追求,也能带来附随的技艺本身”一处,应现有“技艺本身的追求”,才能带来“附随的名利”。应改成“它既有技艺本身的追求,也能带来附随的名利”。
故选A。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第一空,前文“而”表转折,所以所填内容应与“但行好事,莫问前程”相对,再结合“也可能既无好事,又无前程”,这里可填:就有可能得到所附随的前程。
第二空,依据后文“但名声只是写作的附随结果”可知,这里是说“名声”与“写作”的关系,可填:写作带来名声。
22. 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5个字。
2020年10月17日,由中宣部宣教局、光明日报社共同主办的核心价值观百场讲坛”第101场活动以“云宣讲”的方式举办。“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张伯礼作题为《中医药抗疫与核心价值观的优势》的演讲。张伯礼说,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国家建立起统一高效的指挥体系,各地方各方面各负其责、协调配合,科学防疫、精准布控,强有力地阻断了传播链条。
【答案】①2020年10月17日,②“核心价值观百场讲坛”第101场活动③以“云宣讲”方式举办,④张伯礼⑤作题为《中医药抗疫与核心价值观的优势》的演讲。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压缩语段的能力。
对新闻进行压缩要知道新闻一般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新闻开头是引言部分,揭示了新闻的核心内容,应该保留。本则新闻报道由三句话构成,第一句包含了时间“2020年10月17日”,事件“举办百场讲坛活动”;这是介绍,属于重点信息,要保留。第二句交代了在这次活动中出现的人物及其活动,第三句则是介绍了张伯礼的演讲内容,通过分析可知,第一二句是关键信息所在之处,要从里面找关键信息组织语言,形成答案;第三句是次要信息,压缩时可将其排除在外。在压缩时,必须保留的有时间,人物、事件。因此能提炼出“2020年10月17日”“‘核心价值观百场讲坛’第101场活动”“以‘云宣讲’的方式举办”“张伯礼”“《中医药抗疫与核心价值观的优势》的演讲”等信息,最后将其组合成一句完整通顺的句子即可。要注意字数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