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茎的输导功能》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是七年级生物第五章《绿色植物的一生》中的第四节教学内容,重点阐述了植物茎的结构及其输导功能,本节的知识内容对学生来讲难度不大,但学生在实际的生活中对植物的茎的结构缺乏仔细的观察和近距离的接触,缺乏感性认识,因此教学的主导思想就尽可能的为学生提供认知的资源、实物标本等,让学生通过探究和观察以获得更多的感性认识,提高他们的认知兴趣。同时通过实物观察、实验探究,采访活动等实践活动,加深对学生植物茎的结构的认识,从而进一步认知植物茎的输导功能。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通过实物与切片观察导管和筛管的位置。
2.用实验探究的方法探究导管和筛管的输导功能。
3.能以学生熟悉的几种植物为例认识植物茎的主要功能。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探究活动了解导管和筛管的位置和功能。
2.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分析能力以及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合作精神。
2. 知道保护森林和爱护绿色植物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
导管和筛管的位置和功能。
【教学难点】
导管和筛管的位置和功能。
【学情分析】[来
本节的重难点是认识导管和筛管的位置和功能,但这些内容的观察的研究需要以将宏观与微观两方面相结合进行。微观方面,在学生已经掌握显微镜操作的基础上学习并尝试使用数码显微镜进行茎的横切面标本切片的观察。宏观方面,需要老师指导学生通过动手实验去进行观察与体验。
【教学媒体的选择和设计】
多媒体课件、数码显微镜、学生实验器材、木本植物茎、木本植物茎横切面玻片标本等。
【教学过程】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明确目标 1.播放歌曲《好大一棵树》。2.出示胡杨、榕树图片。3.吟诵古诗。4.导入课题并板书。5.出示学习目标(幻灯片)并强调学习重点。 1.听歌曲、看图片。2.思考诗句赞美植物茎的意图。3.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4.齐读学习目标,明确学习任务。 创设情景,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自然导入课题。
自主学习 1.出示自学导航、指明学生自学范围、指导自学方法。2.组织学生自学、合学,明了学情,适时指导。 1.自主学习课P79-80图文资料,独立完成自学导航1—5。2.自学展示。3.自学测评。 自学:培养学生解读课本图文资料的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合学:培养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体验与他人交流、合作的快乐。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知识回顾 1.教师绘制木本植物茎的结构图。2.突出韧皮部和木质部。 回顾木本植物茎的结构图。 注重培养学生解读图文资料的能力。
探究活动一 1.指导明确实验探究的目的。2.师生共同交流学习使用数码显微镜。3.指导学生进行观察。4.教师讲解导管及筛管的位置。 1.用数码显微镜观察植物茎的横切面玻片标本。2.讨论并完成相关学案内容。 1.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2.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探究活动二 1.明确实验探究的目的。2.强调实验的纪律和安全问题。3.播放教师制作的《茎的输导功能》微课。4.明确实验操作步骤,指导学生进行实验及观察。5.教师讲解导管的功能并板书。体现图文并茂。 1.观看并学习《茎的输导功能》微课。2.结合微课认真观察木本植物茎的横切玻片标本。3.讨论并完成相关学案内容。 1.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2.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3.遵守实验纪律并形成一种习惯。
科学调查 1.出示图片,并提问:树上的奇形怪状的疙瘩是什么?为什么树皮要被果农砍一刀?2.播放兴趣小组的采访活动。3.教师讲解筛管的功能并板书。体现图文并茂。 1.看图片思考问题。2.观看学习兴趣小组的采访活动视频。3.讨论并完成相关学案内容。 1.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2.认识到科学知识在生产中的重要性。3.知道保护森林和绿色植物的重要意义。
归纳总结 1.引导学生归纳茎的输导功能。2.引用诗句“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分析茎的支持功能。 1.在老师引导下归纳总结输导功能。2.从诗句中分析问题并归纳出茎的支持功能。 1.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及归纳总结的能力。2.体会自然的美及其深刻的寓意,渗透人文教育。
网络学习 1.出示从网络查得的有关变态茎的知识。2.质疑并引导学生归纳总结茎的贮藏和生殖功能。3.倡导积极从网络中学习知识。 1.学生进行自学。2.积极思考并归纳总结茎的贮藏和生殖功能。 1.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2.积极尝试获取知识的不同途径。
巩固总结 引导学生谈本节课的收获。 谈本节课的收获和感悟。 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
【板书设计】
第四节 植物茎的输导功能
三、茎的输导功能
结构 功能
输导
支持
贮藏
生殖
变态茎
水、无机盐
有机养料
韧皮部
筛管
木质部
导管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