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九年级下鲁教版23《邹忌讽齐王纳谏》课件2

文档属性

名称 语文九年级下鲁教版23《邹忌讽齐王纳谏》课件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16.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2-10-23 20:34: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1张PPT。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
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唐]李世民 《战国策》是战国时代国别史汇编,也是一部历史散文总集。又称《国策》,由汉代刘向编订的,共33篇,分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宋、卫、中山十二策。它记载了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一些活动,记录了各国谋臣的策略和言论。《战国策》长于议论和叙事,文笔流畅,生动活泼,在我国散文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刘向(约前77-前6),本名更生,字子政,沛(今江苏沛县)人。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著有《新序》《说苑》《列女传》等,还修订整理了《战国策》《楚辞》等。他所撰《别录》,为我国最早的目录学著作。 齐威王,是一个很有作为的君王,据史载,他继位之初,好为淫乐,不理政事,结果“百官荒废,诸侯并侵,国且危亡,在于旦暮”。齐威王爱隐语,谋士淳于髡(kūn)乃以隐语进谏曰:“国中有大鸟,止于王庭,三年不飞不鸣,王知此鸟何也?”齐威王听后顿悟曰:“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从此,齐威王励精图治,修明政治,齐国大治。 邹忌,齐国的谋臣,历事桓公、威王、宣王三朝,以敢于进谏和善辩著称。解题:兼语句齐王今义:古义:讽刺讽谏,即用暗示、比喻的方法委婉地规劝。听课文录音:注意:1、停顿。段落内部、句群之间的停顿要长些,段落之间的停顿又要稍长些。另有逻辑停顿,在没有标点符号处,为加强语气、阐明观点、表达感情,也应作停顿。2、语速。议论文和说明文以中速为宜,其他文体(如记叙类、抒情类)则依据情节的进展和感情表达的需要来安排。如内容是激动、欢快、紧张,思想感情慷慨激昂、豪迈奔放时,语速要相对快一些;如内容是痛苦、悲伤、低沉、抒情的时候,语速要相对慢一些。3、重音。朗读时,句子中的某些词语需要重读,比如句中作谓语的动词要重读;表示性状和程度的状语常常也要重读;表示性状强调的定语要重读;表示结果或程度的补语要重读;疑问代词、指示代词常常需要重读;4、语气、语调。疑问语气读升调,感叹语气读降调。邹 昳
窥   间进
期年     谤讥
朝服衣冠   皆朝于齐 朗读课文,读准字音yìkuījiàn jī bànɡ jīzhāocháozōu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课文串讲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
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译文:    邹忌身高八尺多,容貌美丽。有天早晨,他穿戴好衣帽,照着镜子,对他的妻子说:“我同城北徐公比,哪个更美?”他妻子说:“您美极了,徐公怎能比得上您呢?”城北的徐公,是齐国的美男子。邹忌不相信自己会比徐公美,就又问他的妾:“我同徐公比,谁美?”妾说:“徐公怎么能比得上您呀?”第二天,有客人从外边来,邹忌同他坐着谈话,又问他:“我和徐公谁美?”客人说:“徐公不如您美。”又过了一天,徐公来了,邹忌仔细端详他,自己觉得不如徐公美丽;再照镜子看看自己,更觉得远远不如。晚上躺着想这件事,说:“我妻子认为我美,是偏爱我;妾认为我美,是害怕我;客人认为我美,是想有求于我。”   于是上朝拜见齐威王,说:“我确实知道自己不如徐公美。我的妻子偏爱我,我的妾害怕我,我的客人有求于我,他们都认为我比徐公漂亮。如今齐国有方圆千里的疆土,一百二十座城池,宫中的嫔妃和身边的亲信,没有不偏爱您的;朝中的大臣没有不害怕您的;全国的老百姓没有不有求于您的。由此看来,大王您受蒙蔽很深啦!”    齐威王说:“好!”就下了命令:“所有的大臣、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指责我的过错的,可得上等奖赏;上书劝谏我的,可得中等奖赏;在公共场所批评议论我的过失、传到我耳朵里的,可得下等奖赏。”命令刚下达,群臣都来进谏,门前、院内像集市一样;几个月以后,还偶尔有人来进谏;一年以后,就是想进谏,也没什么可说的了。 燕、赵、韩、魏等国听到这种情况,都到齐国来朝见。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在朝廷上战胜敌国①朝服衣冠?????????????
②吾妻之美我者 ③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④闻寡人之耳者 ⑤今齐地方千里?????????
⑥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⑦邹忌讽齐王纳谏???????
⑧能谤讥于市朝朝:在早晨,名词作状语。 美:以……为美,意动用法。 面:当面,名词作状语。 闻:使……闻。 地方:土地方圆。 左右:国君旁边的近臣。讽:委婉劝说。 谤讥:公开议论。 一、解释下列句子中画线词语的意义课堂练习:探究分析:概括各节大意:
 第一段写邹忌与徐公比美,不因妻、妾、客的赞美而自喜,而是从中悟出直言不易的道理。
 第二段写邹忌以切身经历设喻,讽谏齐王除蔽纳谏。
 第三、四段写齐王纳谏及其结果。 分析第一节:第一节主要写了什么内容?邹忌与徐公比美,不因妻、妾、客的赞美而自喜,而是从中悟出直言不易的道理。三问、三答、三思三问:问其妻:“我孰与城北徐公美?”问其妾:“吾孰与徐公美?”问客:“吾与徐公孰美?”问题:“三问” 在表述上有无差异? 邹忌问其妻,自称“我”,用较随便的口语化的自称;
    问其妾,用较庄重的书面语化的自称,端着点架子;
   问其客,“吾与徐公孰美?”还是端着架子,但句式通俗多了!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三答:问题:三人的回答在语气上有何不同? 妻——不假思索,脱口而出,多了“君美甚”三个字,表示了妻子的偏爱之情,用的是反问句,表示一种十分肯定、不用怀疑的口气。
妾——回答少了“君美甚”三个字,但仍然用反问句,表现了她低微的地位和畏怯、顺从的心理。
客——客人的回答不仅少了“君美甚”三个字,而且不用强烈的反问语气,只是平淡地肯定邹忌美于徐公,只表示一种应酬、逢迎的态度。 这三问三答,虽然未写一个字的人物心理、神态,但每一处回答,每一个人的表情乃至内心世界,都使读者描摹出来,真可谓“不著一字,尽得风流”。小结邹忌不因妻、妾、客的赞美而自喜,而是从中悟出什么道理?三思臣之妻→私我
臣之妾→畏我
分析第二节:
这节的重要内容?
邹忌讽齐王(三比)
臣之客→求我直言不易臣之妻→私我
臣之妾→畏我
四境之内 宫妇左右朝廷之臣受蔽(甚矣)臣之客→求我问题:“三比” 体现了怎样的说话艺术?设喻说理,巧妙设谏,以家事比国事,以小见大,
使对方易于接受自己的主张。设喻说理类比推理通过设置或借用一个寓言、故事或 自然现象来说明一个抽象的道理。根据两个同类事物某种属性的相同,推出它们的其它属性也可能相同的推理。分析第三节:这一节的主要内容?齐王纳谏及其结果齐王听了邹忌话后采取了什么措施?——三赏面刺寡人之过 上赏上书谏寡人 中赏谤讥于市朝 下赏齐王采取这些措施后发生什么变化?——三变令初下 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 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 虽欲言,无可进者威王受蔽(2)邹忌比美(1)威王除蔽(3)除蔽结果(4)四国朝齐→战胜于朝廷结构
分析比喻说理这篇课文给你最深的印象是什么?邹忌
齐威王
说理
为人邹 忌:人物分析邹忌、齐威王有何特点?头脑冷静、实事求是、
善于思考、足智多谋、
善于辞令、勇于进谏。闻过则改、虚心纳谏、
明智果断、兴利除弊。齐威王:三思-三比-三赏—三变一、解释下列各组词语在句中的意思朝见,朝拜朝廷读zhāo,在早晨,名→状谁通“熟”,仔细什么真心,诚意实在,确实果真(表假设)练习:善良的人,形→名好的擅长好,可以。表示同意或应允身高治理,整治修建偏爱私下私人的,自己的时候偶尔参与夹杂比得上追上等到到达1.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2.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3.忌不自信。
4.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5.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6.王之蔽甚矣。 我同城北徐公比,哪个更美?邹忌不相信自己(比徐公美)。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在朝廷上战胜敌国。 大王您受蒙蔽很深啦! 二、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说说句市式特点。城北的徐公,是齐国的美男子。 我的妻子赞美我,是因为偏爱我。 固定句式。“与…相比,谁更…”判断句。标志:……者也。=信自。宾语前置判断句。标志:…者,…也。以…为美。意动偏爱。形→动=于朝廷战胜。介词结构后置表被动。受蒙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