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J版九下期末复习(1-4章)助学测试卷(原卷+解析卷+答题卷)

文档属性

名称 ZJ版九下期末复习(1-4章)助学测试卷(原卷+解析卷+答题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12-17 10:32:45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ZJ版九下期末复习(1-4章)助学练习卷(原卷)
考生须知:
1.本试卷满分为 160 分,考试时间为 120 分钟。
2.必须在答题纸的对应位置上答题,写在其它地方无效,本试卷中g=10N/Kg。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0分,每小题3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以下叙述中属于种群的是( )
A. 镇海中学所有的学生 B. 钱塘江里所有的鱼
C. 古田山上所有的植物 D. 杭州市区所有的樟树
2、下列行为符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主题的是( )
A. 砍伐森林,获取木材   B. 焚烧垃圾,美化环境
C. 烧山垦荒,获取粮食  D. 植树种草,保持水土
3、如图甲是我区春江中沙村种植蔬菜温室大棚,图乙是该温棚24小时内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情况。你认为用该大棚种植蔬菜的原理是( )
A.减弱光合作用,增强呼吸作用 B.增强光合作用,减弱呼吸作用
C.增强光合作用,增强呼吸作用 D.减弱光合作用,减弱呼吸作用
4、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影响生物的生态因素包括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
B. 草原上所有的生物共同组成草原生态系统
C. 麦田中的小麦和杂草之间是竞争关系
D. 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是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5、在一个草原生态系统中有这样一条食物链:青草→昆虫→蛙→蛇。该食物链中流入某一种生物体内的能量最少,该生物是( )
A. 青草   B. 昆虫 C. 蛙   D. 蛇
6、化石之所以能够成为生物进化的证据,主要原因是( )
A.化石是保存在地层中的古代生物的遗体,遗迹或遗物
B.各类生物的化石,在地层里的出现的有一定顺序的
C.化石是古生物学研究的对象
D.化石是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才形成的
7、下列关于传染病和免疫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唾液中溶菌霉的杀菌作用和接种麻疹疫苗预防麻疹,都属于特异性免疫
B. 加强锻炼增强免疫力、搞好个人卫生都是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切断传播途径
C. 日前可能直接或间接接触到艾滋病患者或HIV携带者的人都是艾滋病易感人群
D. 免疫对人体总是有益的,人体的免疫功能越强越好
8、将表格内与生物有关的内容依次对应右图所示关系,其中正确的是( )
选项 ① ② ③ ④ ⑤
A 生态系统 生物部分 非生物部分 生产者 消费者
B 动物细胞 细胞核 细胞质 叶绿体 液泡
C 种子植物 藻类植物 苔藓植物 葫芦藓 水绵
D 消化系统 消化腺 消化道 小肠 胃
9、图中是“自由女神”像,这幅漫画所揭示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
A. 人类大量砍伐森林造成洪灾 B. 全球气候变暖即温室效应引起海平面上升
C. 全球性干旱造成水资源供给不平衡 D. 经济全球化的工业发展使海水污染严重
(第9题图) (第10题图)
10、一个国家的人口数量变化影响着国家的经济与环境。如图反映的是我国1960年到2050年人口数量和人口增长率变化及趋势。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从趋势看我国的人口数量已处在最高位
B. 1970年前后是我国人口增长率的一个高峰期
C. 人口增长率趋势下降时,人口数量一定减少
D. 我国实施放开“二孩”政策是因人口数量开始下降
11、当你遇到有人因溺水停止呼吸时,正确的急救措施及顺序是( )
①仰卧平躺 ②打“120”急救电话 ③口对口吹气 ④清除口、鼻内异物和污物
A. ①③④②  B. ②①④③ C. ①②③④  D. ②①③④
12、“引体向上”是一项体育运动。下列关于人完成该项动作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只有上肢骨骼参与 B. 有多组骨骼肌群参与
C. 需要多个系统的配合 D. 需要神经系统的调节
13、当前,影响我国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大障碍是( )
A.缺乏优惠的政策环境 B.长期存在的资源短缺
C.庞大的人口数量和较低的人口素质 D.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14、在工业发展中我国吸取发达国家的经验教训,应注重的是( )
A.要减慢工业发展步伐,降低国民经济发展速度
B.先大力发展经济,有一定资金积累后,再加大环保投入,治理污染
C.我国目前环境质量较好,无须采取治理环境的措施
D.发展清洁生产技术,减小环境污染程度
15、下列现象与假说对应的有( )
①所有星系都在远离地球而去,星系越远,退行的速度越快——大爆炸宇宙论
②《圣经》中关于天堂、人间、地狱的说法——哥白尼的“日心说”
③大西洋两岸大陆轮廓的可拼合性——板块学说
④发现了处于爬行类和鸟类过渡类型的始祖鸟化石——达尔文进化论
⑤地球有昼夜更替现象——地球是一个球体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④⑤
16、在一次模拟对溺水者进行人工呼吸的急救训练中,不正确的急救措施是(  )
A.让被救者仰卧,头后仰 B.不清除口鼻内的异物,就直接吹气
C.吹气时捏住被救者鼻孔 D.每分钟吹气次数为15~20次
17、接种过水痘疫苗或出过水痘的人能抵抗水痘病毒的侵袭的原因是( )
A.该人体内产生了能抵抗水痘病毒的抗体 B.该人体内产生了能抵抗水痘病毒的抗原
C.该人体已获得了非特异性免疫的能力 D.水痘病毒已不能再侵袭该人体体内
18、依据达尔文的进化学说,下列叙述正确是( )
A.啄木鸟的长舌是因取食树缝内的昆虫,反复不断伸长的结果
B.在暗洞中生活的盲鼠因长期不用眼睛而逐渐失去视觉
C.蛇的四肢由于长期不用而退化,因而获得匍匐的习性
D.猛禽具有锐利的喙和尖锐的爪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19、用所学科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DNA分子中起遗传作用的片段称为基因
B. 传染病只有免疫性、流行性两个特点
C. 基因由染色体和DNA组成
D. 传染病具有细菌、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
20、小青同学得了流感,他自已到药店里买了一些头孢类抗生素,可是吃了几天后并没有减轻鼻塞、头痛等症状,其原因可能是(  )
A. 这种抗生素药力不够 B. 抗生素失效了
C. 流感病毒有很强的抗药性 D. 抗生素不能抑制病毒的生长和繁殖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空2分,共32分)
21、(1)较早出现的单细胞动物和腔肠动物大多数生活在水中,而较晚出现的爬行类、鸟类和哺乳动物大多生活在陆地上,从生物生活环境的变化可以看出生物进化的趋势是 。
(2)较早出现的藻类植物结构简单,没有器官的分化。而较晚出现的被子植物结构复杂,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的分化。从生物体的结构组成可以看出生物进化的趋势是 。
(3)研究发现,在古老的地层中只有低等生物出现,而高等生物则出现在较近的地层中。从这一研究结果可以看出生物进化的趋势是 。
22、我国海域试开采可燃冰获得成功,预计在2030年以前可燃冰资源会得到商业性开发利用,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能源危机,可燃冰中的主要可燃成分是甲烷。
(1)目前使用的主要化石燃料有煤、 和天然气等。
(2)写出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3)可燃冰属于未来的新能源,下列不属于新能源的是 。
A. 汽油 B. 太阳能 C. 氢能 D. 核能
23、请根据某生态系统食物网简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所示的食物网中,最短的一条食物链是 。
(2)蛇与鼠的关系是 。
(第23题图) (第24题图)
24、朱益的父亲是个猎手。周末,朱益随父亲去打猎,他们射中了一只鹰,朱益拿回家和同学们一起进行解剖,发现其内有一条蛇和一只鼠。解剖鼠,在其体内发现生物A,生物A的切片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细胞如图所示。解剖蛇,在其体内又发现了一只尚未完全消化的鼠。
(1)根据生物A的切片,你知道生物A在生态系统中的成分是 。
(2)下列能准确地表示上述生物之间关系的食物链是 (填字母序号)。
C.生物A―→蛇―→鹰 D.生物A―→鼠―→鹰
25、对照下图,描述人体的免疫。
(1)如图的两道防线人人生来就有,不只针对某一类特定的病原体,而是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因此叫做 免疫。
(2)第三道防线出生以后才产生,通过抗原—抗体作用,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因此叫做 免疫。
26、下图表示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对长颈鹿进化历程的解释,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所示的长颈鹿个体颈的长短不同,这种个体之间性状上的差异是可 的。
(2)用简单语言描述图3所示的现象 。
27、现在大部分马体格高大,奔跑如飞。科学家已经找到了与现代马相似的动物的前肢骨骼化石,同时也已确定化石中的动物生存的大致时期(如下表所示),他们认为这些动物是现代马的祖先。
动物名称 始马 中马 草原古马 真马(现代马)
生存的时期 5 500万到5 000万年前 3 900万到3 100万年前 1 900万到1 10万年前 200万年前到现在
前肢的骨骼(各图与其实物比例相同)
(1)科学家在研究马进化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方法是采用比较 的方法。
(2)下列关于进化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
A.眼见为实,只有我们亲眼看到物种的演变过程才能相信进化论
B.进化论是针对动物和植物的,不适用于人类
C.进化论是建立在广泛证据上的科学理论
D.进化论是已经通过科学家验证的理论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空2分,共32分)
28、专家根据H7N9病毒的结构及特点,研发出了疫苗帕拉米韦,疫苗帕拉米韦在广泛应用之前必须进行动物实验,假设实验过程和结果如下图所示。请分析回答:
(1)从传染病的角度来看,H7N9型禽流感病毒属于 (填字母序号)。
A.传播途径 B.病原体 C.传染源 D.抗体
(2)在图中的动物实验中,设置B组小鸡的作用是 。
(3)为防止禽流感疫情蔓延,疫区周围3千米以内的家禽必须全部捕杀。这种做法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 。
29、2016年3月,山东警方成功破获非法疫苗案。庞氏母女从各省疫苗贩子手中以低价购入25种人用疫苗(部分临期疫苗),并将未经冷藏(一般为2~8 ℃)保存和运输而失效的疫苗以高价销售给接种单位。某探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未经冷藏的疫苗的危害,设计了探究实验:将10只小白鼠平均分成2组,作如下处理后,在相同条件下饲养。
组别 第一次注射(适量等量) 第二次注射(等量)
A 5 ℃冷储乙肝疫苗 乙肝病毒
B 20 ℃未经冷藏乙肝疫苗 乙肝病毒
(1)合格的疫苗注射给人体后,疫苗相当于 。
(2)实验鼠的大小、性别及健康状况等应该 。
(3)可以预测,经过一段时间后, 组小白鼠将会患上乙肝,原因是 。
(4)有同学提出可注射青霉素等抗生素为患有乙肝的小白鼠进行治疗,这种治疗方法可行吗?

30、生物能否自然发生,历史上曾经做过许多实验。
雷迪的实验:如图甲,将两块相同的肉,放到两个一样的瓶子内。一个瓶口封上纱布,苍蝇不能进入;另一个瓶敞口,苍蝇能进入。一段时间后,没有封纱布的瓶内有了蛆。
尼达姆的实验:如图乙,将煮沸的肉汤放入一瓶——立刻用软木塞盖住。几天后,打开瓶——发现肉汤中滋生了大量微生物。
斯巴兰扎尼的实验:如图——将肉汤放入瓶子后,直接将瓶口烧成封闭。第一次加热至沸腾2分钟,几天后肉汤中仍发现微生物。第二次加热至沸腾1小时,几天后肉汤中没有发现微生物。
巴斯德的实验:如图——将肉汤放入曲颈瓶,加热至沸腾1小时,几天——肉汤中未发现微生物。
回答下列问题:
(1)雷迪实验——用两个瓶子做实验的目的是 。
(2)尼达姆实验 (填“能”或“不能”)支持生物会自然发生的观点。
(3)斯巴兰扎尼实验对尼达姆的实验的改进是基于 的猜想。
(4)若把巴斯德实验中的瓶颈在A处折断,几天后,曲颈瓶中 (填“会”或“不会”)出现微生物。
31、人感H7N9染禽流感后的早期症状与普通流感相似,主要表现为典型的病毒性肺炎,起病急,病程早期均有38℃高热以上),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状起病5-7天出现呼吸困难,重症肺炎并进行性加重,部分病例可迅速发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并死亡。普通流感疫苗是否可以用来预防H7N9禽流感呢?科研人员欲在实验室中进行试验,请你完善以下实验方案并回答问题。
【材料用具】健康小白鼠若干只、普通流感疫苗、H7N9禽流感病毒、特殊培养液(含有病毒可以寄生的活细胞)、注射器等。
【实验过程】
(1)第一步:取健康小白鼠若干只,平均分为两组,编号为甲组、乙组。
第二步:甲组________,乙组不做处理,做为对照。其它饲养条件________________。
第三步:一段时间后,再分别给甲、乙两组小白鼠注射相同且等量的________________,
观察两组小白鼠的生活状况。
【实验结果】甲、乙两组小白鼠都感染了H7N9禽流感。
(2)【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防止禽流感这种疾病在人类中蔓延,请你提出预防此传染病具体的一条措____________。
四、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第32题8分,第33题10分,第34、35、36题各6分,共36分)
32、阅读下列有关炭疽病的叙述,回答下列问题:
炭疽病是由炭疽杆菌引起的一种传染病,牛、马、羊等草食牲畜最易得此病,主要症状为高热、粘膜紫黑、呼吸困难等,常不及医治而死。尸体应烧毁或深埋。健畜每年接种减毒的炭疽杆菌菌苗。由于接触病畜的皮毛或进食未煮熟的病畜肉类可引起人类炭疽病,以皮肤炭疽为常见。法国著名科学家巴斯德对炭疽病等进行过深入研究,发明了制造疫苗的方法和预防接种,从而使免疫学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1)经物理、化学等方法处理后,病原体毒性减低,称为________,它不具备感染性,经注射、口服、鼻吸等方法进入健畜体内,使健畜体内产生相应的_________________。
(2)按传播途径分,炭疽病是一种__________传染病。传染病特征是__________。
33、草原生态系统(如图甲),生活着食草昆虫、青蛙、蛇、蜘蛛、吃虫的鸟、猫头鹰等生物,请根据图示相关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该生态系统中最短的一条食物链: 。
(2)在短时间内,该生态系统中的蛇被人为大量捕杀,随后青蛙数量发生如图乙所示的变化。图乙中青蛙数量变化的整个过程,可以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 。
(3)科研人员对该生态系统某条食物链“Ⅰ→Ⅱ→Ⅲ→Ⅳ”中的四种生物一年内输入的能量进行检测,结果如下:
种群 Ⅰ Ⅱ Ⅲ Ⅳ
能量相对值 226.50 12.80 3.56 0.48
仅根据上表你可以得出该生态系统某条食物链的一个特点是 。
34、为了治理水污染,相关部门在某江的某些河段建起了生物浮床。
(1)河水中的重金属可通过植物________(填器官名称)的吸收而减少,而河水中的有机物,则可被植物根系间生活的细菌和真菌——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降解。
(2)浮床下方水体中藻类植物的数量远低于没有浮床的水域,这主要是受________这一非生物因素的影响。
(3)有人提出要将浮床上的植物加工成猪饲料,遭到了反对,因为假如这样做,重金属就会通过________传递和积累,最终危害人体健康。
(4)作为中学生,你会以怎样的实际行动保护好我们的母亲河:_____________。(写一条即可)
(第34题图) (第35题图)
35、读环境、资源和人口关系示意图,回答问题。
(1)图中字母F、H代表的含义是( )
①F表示资源开发 ②F表示产业活动 ③H表示废物排放 ④H表示产品消费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E阶段可能产生的问题是( )
①过度开发导致非可再生资源遭到破坏 ②过度排放污染物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 ③生产过程导致工农业污染排放 ④资源开采导致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破坏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走具有中国特色的节约型发展道路意味着(   )
①高经济增长 ②发展清洁生产 ③倡导循环经济 ④减少资源开发
36、太阳能作为一种新能源,太阳能装置已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生活,某太阳能热水器的数据如表:
真空管直径×长度(mm) 70×1800 规格(支管) 15
外型尺寸(mm) 1840×1597×1765 保温层(mm) 60
水箱容量(L) 150 采光面积(m2) 2.1
某地市向着阳光的地方每平方米的面积在1h内得到的太阳辐射能平均为3×106J。若每天接收太阳能的时间以8h计算,正常情况下一天内该热水器能把初温为20℃的一箱水加热到60℃,[已知c水=4.2×103J/(kg·℃)]求:
(1)水箱中水的质量;
(2)正常情况下一天内,水箱中的水吸收的热量;
(3)热水器的效率多大?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清风明月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ZJ版九下期末复习(1-4章)助学练习卷(答题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0分,每小题3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26 27 18 19 20
答案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空2分,共32分)
21、(1) ;(2) ;(3) ;
22、(1) ;(2) ;(3) ;
23、(1) ;(2) ;
24、(1) ;(2) ;
25、(1) ;(2) ;
26、(1) ;(2) ;
27、(1) ;(2) 。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空2分,共32分)
28、(1) ;(2) ;(3) ;
29、(1) ;(2) ;
(3) ; ;
(4) ;
30、(1) ;(2) ;
(3) ;(4) ;
31、(1) ;
; ;
(2) ;
(3) 。
四、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第32题8分,第33题10分,第34、35、36题各6分,共36分)
32、(1) ; ;
(2) ; ;
33、(1) ;(2) ;
(3) ;
34、(1) ; ;(2) ;(3) ;
(4) ;
35、(1) ;(2) ;(3) ;
36、(1)解:
(2)解:
(3)解:
学校 班级 学号 考号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清风明月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ZJ版九下期末复习(1-4章)助学练习卷(解析卷)
考生须知:
1.本试卷满分为 160 分,考试时间为 120 分钟。
2.必须在答题纸的对应位置上答题,写在其它地方无效,本试卷中g=10N/Kg。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0分,每小题3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以下叙述中属于种群的是( )
A. 镇海中学所有的学生 B. 钱塘江里所有的鱼
C. 古田山上所有的植物 D. 杭州市区所有的樟树
[解析] 种群是指一定自然区域内所有的同种生物的总和。
[答案]D
2、下列行为符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主题的是( )
A. 砍伐森林,获取木材   B. 焚烧垃圾,美化环境
C. 烧山垦荒,获取粮食  D. 植树种草,保持水土
[解析] 正确处理好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使我国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经济得以发展,因此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植树种草,保持水土有助于保护环境;ABC选项叙述都会破坏环境;故选项D符合题意。
[答案]D
3、如图甲是我区春江中沙村种植蔬菜温室大棚,图乙是该温棚24小时内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情况。你认为用该大棚种植蔬菜的原理是( )
A.减弱光合作用,增强呼吸作用 B.增强光合作用,减弱呼吸作用
C.增强光合作用,增强呼吸作用 D.减弱光合作用,减弱呼吸作用
[解析] 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变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是光照强度、温度,二氧化碳的浓度等,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是光照强度、温度,二氧化碳的浓度等,在一定范围内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随光照强度增加光合作用加强,释放的氧气增多。从早上6点到傍晚18点,光照逐渐增强,光合作用就加强.消耗的二氧化碳逐渐增多,有机物就要逐渐增多。为了增加产量,还要减弱呼吸作用。
[答案]B
4、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影响生物的生态因素包括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
B. 草原上所有的生物共同组成草原生态系统
C. 麦田中的小麦和杂草之间是竞争关系
D. 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是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解析]草原上所有的生物只包括了生物部分,没有非生物部分,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答案]B
5、在一个草原生态系统中有这样一条食物链:青草→昆虫→蛙→蛇。该食物链中流入某一种生物体内的能量最少,该生物是( )
A. 青草   B. 昆虫 C. 蛙   D. 蛇
[解析] 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时,上一营养级中的能量只有10%~20%流入下一个营养级,营养级等级越高,获得的能量就越少。
[答案]D
6、化石之所以能够成为生物进化的证据,主要原因是( )
A.化石是保存在地层中的古代生物的遗体,遗迹或遗物
B.各类生物的化石,在地层里的出现的有一定顺序的
C.化石是古生物学研究的对象
D.化石是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才形成的
[解析] 化石在地层中出现的顺序,是人们研究生物进化的一个重要的方面,不同生物化石的出现和地层的形成,有着平行的关系,也就是说,在越古老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简单,分类地位越低等,水生生物的化石也越多,在距今越近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复杂,分类地位越高等,陆 生生物的化石也越多,这种现象说明了生物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逐渐进化而来的,另外,科学家还发现在最古老的地层中是没有化石的,说明地球上最初是没有生命的。
[答案]B
7、下列关于传染病和免疫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唾液中溶菌霉的杀菌作用和接种麻疹疫苗预防麻疹,都属于特异性免疫
B. 加强锻炼增强免疫力、搞好个人卫生都是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切断传播途径
C. 日前可能直接或间接接触到艾滋病患者或HIV携带者的人都是艾滋病易感人群
D. 免疫对人体总是有益的,人体的免疫功能越强越好
[解析]唾液中溶菌霉的杀菌作用属于非特异性免疫;加强锻炼增强免疫力属于保护易感人群;免疫是人体的一种防御功能,对人体有保护作用,但当人体过强时,容易使人产生过敏反应。
[答案]C
8、将表格内与生物有关的内容依次对应右图所示关系,其中正确的是( )
选项 ① ② ③ ④ ⑤
A 生态系统 生物部分 非生物部分 生产者 消费者
B 动物细胞 细胞核 细胞质 叶绿体 液泡
C 种子植物 藻类植物 苔藓植物 葫芦藓 水绵
D 消化系统 消化腺 消化道 小肠 胃
[解析]右图可知,④⑤并列关系都属于③,②③并列关系都属于①。A中④⑤并列但不属于③,A错误;B中动物细胞不应该有叶绿体等结构,B错误;C中种子植物不包括②藻类和③苔藓植物,C错误;D中消化系统包括消化腺和消化道,消化道又包括小肠和胃等,D正确。
[答案]D
9、图中是“自由女神”像,这幅漫画所揭示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
A. 人类大量砍伐森林造成洪灾
B. 全球气候变暖即温室效应引起海平面上升
C. 全球性干旱造成水资源供给不平衡
D. 经济全球化的工业发展使海水污染严重
[解析]根据漫画,自由女神像快要被海平面淹没,可知是海平面上升,联系实际,可以判断该漫画反应的主要环境问题是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答案]B
10、一个国家的人口数量变化影响着国家的经济与环境。如图反映的是我国1960年到2050年人口数量和人口增长率变化及趋势。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从趋势看我国的人口数量已处在最高位
B. 1970年前后是我国人口增长率的一个高峰期
C. 人口增长率趋势下降时,人口数量一定减少
D. 我国实施放开“二孩”政策是因人口数量开始下降
[解析] 我国人口增长率降低了,但还是在增长;从图中可知增长率在1970年前后达到最高;二孩政策是为了改变不合适的年龄结构,不是因为人口数量的问题,因为人口还是在增加的。
[答案]B
11、当你遇到有人因溺水停止呼吸时,正确的急救措施及顺序是( )
①仰卧平躺 ②打“120”急救电话 ③口对口吹气 ④清除口、鼻内异物和污物
A. ①③④②  B. ②①④③ C. ①②③④  D. ②①③④
[解析] 当你遇到某人因溺水导致呼吸和心跳停止时,一定要尽快拨打“120”急救电话,在急救车到达前,根据病情和伤情,采取一些必要的救治措施,做人工呼吸时,使病人仰卧平躺,头向后仰,有利于气体进入;将病人的衣领解开,腰带放松有利于呼吸道畅通和胸部的扩张;如果口腔内有泥土、血块等异物和污物,必须先清除干净,使病人保持呼吸道的畅通,然后再进行口对口的吹气。
[答案]B
12、“引体向上”是一项体育运动。下列关于人完成该项动作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只有上肢骨骼参与 B. 有多组骨骼肌群参与
C. 需要多个系统的配合 D. 需要神经系统的调节
[解析] 人体每一个动作都需要多个系统配合,并且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由多组骨骼群协调完成。“引体向上”需要上肢、腰等躯干部骨骼肌共同完成。
[答案] A
13、当前,影响我国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大障碍是( )
A.缺乏优惠的政策环境 B.长期存在的资源短缺
C.庞大的人口数量和较低的人口素质 D.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解析]这是因为资源的短缺和严重的环境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正是由于人口问题而引发的。
[答案]C
14、在工业发展中我国吸取发达国家的经验教训,应注重的是( )
A.要减慢工业发展步伐,降低国民经济发展速度
B.先大力发展经济,有一定资金积累后,再加大环保投入,治理污染
C.我国目前环境质量较好,无须采取治理环境的措施
D.发展清洁生产技术,减小环境污染程度
[解析] 我国在工业发展过程中应发展清洁生产技术,减小环境污染程度。
[答案]D
15、下列现象与假说对应的有( )
①所有星系都在远离地球而去,星系越远,退行的速度越快——大爆炸宇宙论
②《圣经》中关于天堂、人间、地狱的说法——哥白尼的“日心说”
③大西洋两岸大陆轮廓的可拼合性——板块学说
④发现了处于爬行类和鸟类过渡类型的始祖鸟化石——达尔文进化论
⑤地球有昼夜更替现象——地球是一个球体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④⑤
[解析]与《圣经》中关于天堂、人间、地狱说法相吻合的是“地心说”。
[答案]C
16、在一次模拟对溺水者进行人工呼吸的急救训练中,不正确的急救措施是(  )
A.让被救者仰卧,头后仰 B.不清除口鼻内的异物,就直接吹气
C.吹气时捏住被救者鼻孔 D.每分钟吹气次数为15~20次
[解析] 人工呼吸是紧急情况下的救人方法,要掌握其具体措施.人工呼吸的操作步骤如下:①清除口和鼻内的异物和污物,保持呼吸道通畅;②使病人仰卧,颈下垫高,头后仰.将病人的衣服解开,腰带放松;③救护者跪在病人的一侧,用手帕或是纱布盖在病人的口鼻上.用一只手托起病人的下颌,另一只手捏紧病人的鼻孔,然后深吸一口气,对着病人的口部用力吹入;④每一次吹气停止后,救护者的嘴离开并立即松开捏鼻的手,如此反复进行.吹气的次数为每分钟15~20次.吹气的过程中,如果病人的胸廓能够随着每次吹气而略有隆起,并且气体能够从口部排出,则证明人工呼吸有效。
[答案]B
17、接种过水痘疫苗或出过水痘的人能抵抗水痘病毒的侵袭的原因是( )
A.该人体内产生了能抵抗水痘病毒的抗体B.该人体内产生了能抵抗水痘病毒的抗原
C.该人体已获得了非特异性免疫的能力D.水痘病毒已不能再侵袭该人体体内
[解析] 疫苗是由低毒的、灭活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接种疫苗能产生免疫力,有效的预防某种传染病,只不过经过处理之后,其毒性减少或失去了活性,但依然是病原体,进入人体后不会使人得病,但能刺激免疫细胞产生相应的特殊的蛋白质即抗体,则这种疫苗相当于抗原,其产生的抗体只对天花病毒起作用,属于特异性免疫,因此接种水痘后,在人体内产生的是抗体。
[答案] A
18、依据达尔文的进化学说,下列叙述正确是( )
A.啄木鸟的长舌是因取食树缝内的昆虫,反复不断伸长的结果
B.在暗洞中生活的盲鼠因长期不用眼睛而逐渐失去视觉
C.蛇的四肢由于长期不用而退化,因而获得匍匐的习性
D.猛禽具有锐利的喙和尖锐的爪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解析] 达尔文认为,在生存斗争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在生存斗争中获胜而生存下去,反之,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容易在生存斗争中失败而死亡,凡是生存下来的生物都是适应环境的,而被淘汰的生物都是对环境不适应的,这就是适者生存,自然选择是通过生存竞争实现的,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是自然选择的结果。通过分析,选项A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结果,不符合题意;拉马克认为变异是按需要向一定的方向发生的,选项B和C正是拉马克“用进废退、获得性遗传”的观点的体现,故不符合题意;猛禽具有锐利的喙和尖锐的爪是自然选择的结果,猛禽要通过生存竞争来获取食物,栖息空间等才能生存下来,选项D符合题意。
[答案] B
19、用所学科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DNA分子中起遗传作用的片段称为基因
B. 传染病只有免疫性、流行性两个特点
C. 基因由染色体和DNA组成
D. 传染病具有细菌、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
[解析] B中传染病还有一个传染性的特点;C中基因是DNA上起遗传作用的片段;D中第一个环节是传染源而不是细菌。
[答案]A
20、小青同学得了流感,他自已到药店里买了一些头孢类抗生素,可是吃了几天后并没有减轻鼻塞、头痛等症状,其原因可能是(  )
A. 这种抗生素药力不够 B. 抗生素失效了
C. 流感病毒有很强的抗药性 D. 抗生素不能抑制病毒的生长和繁殖
[解析] A、不是抗生素药力不够而是药不对症,A错误;B、不是抗生素失效了,而是药不对症,B错误;C、用抗生素不能治愈流感不是流感病毒有很强的抗药性的原因,C错误;D、流感是由病毒引起的,抗生素是某些真菌产生的杀死某些致病细菌的物质,不能抑制病毒的生长和繁殖,D正确。
[答案]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空2分,共32分)
21、(1)较早出现的单细胞动物和腔肠动物大多数生活在水中,而较晚出现的爬行类、鸟类和哺乳动物大多生活在陆地上,从生物生活环境的变化可以看出生物进化的趋势是 。
(2)较早出现的藻类植物结构简单,没有器官的分化。而较晚出现的被子植物结构复杂,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的分化。从生物体的结构组成可以看出生物进化的趋势是 。
(3)研究发现,在古老的地层中只有低等生物出现,而高等生物则出现在较近的地层中。从这一研究结果可以看出生物进化的趋势是 。
[解析]  (1)生活在水中的生物出现时间早,生活在陆上的生物出现时间迟,体现了生物从水生到陆生的进化规律。(2)藻类植物无根、茎、叶等器官分化,且出现时间早,被子植物出现迟,但有六大器官分化,体现了生物从简单到复杂的进化规律。(3)低等生物出现早,高等生物出现迟,体现了生物从低等到高等的进化规律。
[答案](1)从水生到陆生(2)从简单到复杂(3)从低等到高等
22、我国海域试开采可燃冰获得成功,预计在2030年以前可燃冰资源会得到商业性开发利用,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能源危机,可燃冰中的主要可燃成分是甲烷。
(1)目前使用的主要化石燃料有煤、 和天然气等。
(2)写出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3)可燃冰属于未来的新能源,下列不属于新能源的是 。
A. 汽油 B. 太阳能 C. 氢能 D. 核能
[解析](1)目前使用的主要化石燃料有煤、石油和天然气等。(2)甲烷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配平即可。(3)汽油属于石油产品,属于化石燃料,不属于新能源。
[答案](1)石油 (2)CH4+2O2CO2+2H2O(3) A
23、请根据某生态系统食物网简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所示的食物网中,最短的一条食物链是 。
(2)蛇与鼠的关系是 。
[解析](1)图中共有4条食物链:草→鼠→猫头鹰、草→鼠→蛇→猫头鹰、草→食草昆虫→青蛙→蛇→猫头鹰、草→食草昆虫→鸟→猫头鹰,其中最短的一条是草→鼠→猫头鹰。(2)蛇吃鼠,因此蛇与鼠的关系是捕食关系。
[答案](1)草→鼠→猫头鹰 (2)捕食关系
24、朱益的父亲是个猎手。周末,朱益随父亲去打猎,他们射中了一只鹰,朱益拿回家和同学们一起进行解剖,发现其内有一条蛇和一只鼠。解剖鼠,在其体内发现生物A,生物A的切片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细胞如图所示。解剖蛇,在其体内又发现了一只尚未完全消化的鼠。
(1)根据生物A的切片,你知道生物A在生态系统中的成分是 。
(2)下列能准确地表示上述生物之间关系的食物链是 (填字母序号)。
C.生物A―→蛇―→鹰 D.生物A―→鼠―→鹰
[解析](1)生态系统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A植物中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等结构是植物,属于生产者。(2)食物链中生物之间存在食物关系,A中老鼠不是以蛇为食的,错误,B中正确的食物关系,C中蛇不是草食动物,不正确,D中只有一条食物链,根据题意鹰体有老鼠和蛇,说明食物链至少有两条,不符合题意。
[答案](1)生产者 (2)B
25、对照下图,描述人体的免疫。
(1)如图的两道防线人人生来就有,不只针对某一类特定的病原体,而是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因此叫做 免疫。
(2)第三道防线出生以后才产生,通过抗原—抗体作用,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因此叫做 免疫。
[解析](1)AD是第一道防线,BC是第二道防线;都属于非特异性免疫;(2)有抗体参与的免疫具有特定对应某种病原体的特点,是特异性免疫。
[答案] (1)非特异性 (2)特异性
26、下图表示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对长颈鹿进化历程的解释,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所示的长颈鹿个体颈的长短不同,这种个体之间性状上的差异是可 的。
(2)用简单语言描述图3所示的现象 。
[解析]图1所示长颈鹿个体颈的长短不同,这种个体之间性状上的差异是可遗传的,(2)图3部分生存下来部分不适应吃不到食物而被淘汰。
[答案].(1)遗传; (2)生存竞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
27、现在大部分马体格高大,奔跑如飞。科学家已经找到了与现代马相似的动物的前肢骨骼化石,同时也已确定化石中的动物生存的大致时期(如下表所示),他们认为这些动物是现代马的祖先。
动物名称 始马 中马 草原古马 真马(现代马)
生存的时期 5 500万到5 000万年前 3 900万到3 100万年前 1 900万到1 10万年前 200万年前到现在
前肢的骨骼(各图与其实物比例相同)
(1)科学家在研究马进化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方法是采用比较 的方法。
(2)下列关于进化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
A.眼见为实,只有我们亲眼看到物种的演变过程才能相信进化论
B.进化论是针对动物和植物的,不适用于人类
C.进化论是建立在广泛证据上的科学理论
D.进化论是已经通过科学家验证的理论
[解析](1)科学家在研究马进化过程中,化石是最重要、直接的证据;(2)A.我们要相信进化论,随着科学的进步,人们对生物进化论折认识会大大提高,不一定是亲眼看到的物种,A错误;B.进化论不只针对动物和植物的,人类的进化也遵循进化论原理,B错;C.进化论是建立在广泛证据上的科学理论,正确;D.进化论是一种建立在大量证据基础上的科学理论而不是已验证的理论,D错。
[答案] (1)化石; (2)C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空2分,共32分)
28、专家根据H7N9病毒的结构及特点,研发出了疫苗帕拉米韦,疫苗帕拉米韦在广泛应用之前必须进行动物实验,假设实验过程和结果如下图所示。请分析回答:
(1)从传染病的角度来看,H7N9型禽流感病毒属于 (填字母序号)。
A.传播途径 B.病原体 C.传染源 D.抗体
(2)在图中的动物实验中,设置B组小鸡的作用是 。
(3)为防止禽流感疫情蔓延,疫区周围3千米以内的家禽必须全部捕杀。这种做法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 。
[解析](1)病毒属于病原体,会使生物致病;(2)B组小鸡的作用是与A形成对照;(3)处理和患病家禽属于 控制传染源。
[答案](1)B (2)对照 (3)控制传染源
29、2016年3月,山东警方成功破获非法疫苗案。庞氏母女从各省疫苗贩子手中以低价购入25种人用疫苗(部分临期疫苗),并将未经冷藏(一般为2~8 ℃)保存和运输而失效的疫苗以高价销售给接种单位。某探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未经冷藏的疫苗的危害,设计了探究实验:将10只小白鼠平均分成2组,作如下处理后,在相同条件下饲养。
组别 第一次注射(适量等量) 第二次注射(等量)
A 5 ℃冷储乙肝疫苗 乙肝病毒
B 20 ℃未经冷藏乙肝疫苗 乙肝病毒
(1)合格的疫苗注射给人体后,疫苗相当于 。
(2)实验鼠的大小、性别及健康状况等应该 。
(3)可以预测,经过一段时间后, 组小白鼠将会患上乙肝,原因是 。
(4)有同学提出可注射青霉素等抗生素为患有乙肝的小白鼠进行治疗,这种治疗方法可行吗?

[解析] (1)接种的疫苗是由病原体制成的,只不过经过处理之后,其毒性减少或失去了活性,但依然是病原体,进入人体后能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增强抵抗力,从而避免传染病的感染。(2)除了变量疫苗不同外,其他条件都应相同,因此实验鼠的大小、性别及健康状况等均应相同。(3)20 ℃未经冷藏的乙肝疫苗已经失效,故经过一段时间后,B组小白鼠将会患上乙肝。(4)青霉素是抗生素,对病毒无效,乙肝是由乙肝病毒引起的疾病,因此注射青霉素等抗生素为患有乙肝的小白鼠进行治疗的方法不可行。
[答案](1)抗原 (2)相同 (3)B;20℃未经冷藏的乙肝疫苗失效,不能引起该组小白鼠产生相应的抗体 (4)不可行
30、生物能否自然发生,历史上曾经做过许多实验。
雷迪的实验:如图甲,将两块相同的肉,放到两个一样的瓶子内。一个瓶口封上纱布,苍蝇不能进入;另一个瓶敞口,苍蝇能进入。一段时间后,没有封纱布的瓶内有了蛆。
尼达姆的实验:如图乙,将煮沸的肉汤放入一瓶——立刻用软木塞盖住。几天后,打开瓶——发现肉汤中滋生了大量微生物。
斯巴兰扎尼的实验:如图——将肉汤放入瓶子后,直接将瓶口烧成封闭。第一次加热至沸腾2分钟,几天后肉汤中仍发现微生物。第二次加热至沸腾1小时,几天后肉汤中没有发现微生物。
巴斯德的实验:如图——将肉汤放入曲颈瓶,加热至沸腾1小时,几天——肉汤中未发现微生物。
回答下列问题:
(1)雷迪实验——用两个瓶子做实验的目的是 。
(2)尼达姆实验 (填“能”或“不能”)支持生物会自然发生的观点。
(3)斯巴兰扎尼实验对尼达姆的实验的改进是基于 的猜想。
(4)若把巴斯德实验中的瓶颈在A处折断,几天后,曲颈瓶中 (填“会”或“不会”)出现微生物。
[解析] (1)从雷迪的实验可以看出,用两个瓶子做实验的目的是设置对照组。(2)通过尼达姆的实验可以看出,微生物的大量繁殖是自然发生的,支持生物会自然发生的观点。(3)斯巴兰扎尼的实验对尼达姆的实验做了如下改进:将瓶口密封由软木塞改为直接将瓶口烧成封闭,一次加热改为二次加热,且加热时间增至1小时。根据实验改进推测斯巴兰扎尼认为微生物可能来自软木塞或加热时间不够长导致微生物未被全部杀死。(4)图丁中将肉汤放入曲颈瓶,煮沸即高温灭菌,瓶中是无菌的,瓶中虽然与空气相通但细菌只落在曲颈瓶的弯曲处,肉汤仍然保鲜;而将其瓶颈打断后,空气中的细菌进入了肉汤,并大量繁殖,使肉汤变质。
[答案](1)设置对照组 (2)能 (3)微生物可能来自软木塞(或加热时间不够长,合理均可)(4)会
31、人感H7N9染禽流感后的早期症状与普通流感相似,主要表现为典型的病毒性肺炎,起病急,病程早期均有38℃高热以上),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状起病5-7天出现呼吸困难,重症肺炎并进行性加重,部分病例可迅速发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并死亡。普通流感疫苗是否可以用来预防H7N9禽流感呢?科研人员欲在实验室中进行试验,请你完善以下实验方案并回答问题。
【材料用具】健康小白鼠若干只、普通流感疫苗、H7N9禽流感病毒、特殊培养液(含有病毒可以寄生的活细胞)、注射器等。
【实验过程】
(1)第一步:取健康小白鼠若干只,平均分为两组,编号为甲组、乙组。
第二步:甲组________,乙组不做处理,做为对照。其它饲养条件________________。
第三步:一段时间后,再分别给甲、乙两组小白鼠注射相同且等量的________________,
观察两组小白鼠的生活状况。
【实验结果】甲、乙两组小白鼠都感染了H7N9禽流感。
(2)【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防止禽流感这种疾病在人类中蔓延,请你提出预防此传染病具体的一条措施___________。
[解析] (1)甲组是实验组与乙形成对比实验,变量是有无普通流感疫苗;饲养条件都就相同且适合小白鼠生长,一段时间后再分别注射相同的H7N9禽流感病毒,观察生活状况,从而判断普通流感疫苗是否可以用来预防H7N9禽流感。(2)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不能预防;(3)预防传染病可从三个方面入手,如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者等,所以应尽量避免与禽类接触,接触禽畜后切记要用洗手液及清水彻底洗净双手;对鸡肉等食物应彻底煮熟;平时应加强体育锻炼,注意个人卫生等。
[答案] (1)注射适量的普通流感疫苗;相同且适宜;H7N9禽流感病毒 (2)普通流感疫苗不能用来预防禽流感。(3)发现禽流感疫情时,应尽量避免与禽类接触,接触禽畜后切记要用洗手液及清水彻底洗净双手;对鸡肉等食物应彻底煮熟;平时应加强体育锻炼,注意个人卫生等(合理均可)。
四、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第32题8分,第33题10分,第34、35、36题各6分,共36分)
32、阅读下列有关炭疽病的叙述,回答下列问题:
炭疽病是由炭疽杆菌引起的一种传染病,牛、马、羊等草食牲畜最易得此病,主要症状为高热、粘膜紫黑、呼吸困难等,常不及医治而死。尸体应烧毁或深埋。健畜每年接种减毒的炭疽杆菌菌苗。由于接触病畜的皮毛或进食未煮熟的病畜肉类可引起人类炭疽病,以皮肤炭疽为常见。法国著名科学家巴斯德对炭疽病等进行过深入研究,发明了制造疫苗的方法和预防接种,从而使免疫学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1)经物理、化学等方法处理后,病原体毒性减低,称为________,它不具备感染性,经注射、口服、鼻吸等方法进入健畜体内,使健畜体内产生相应的_________________。
(2)按传播途径分,炭疽病是一种__________传染病。传染病特征是__________。
[解析]  (1) 经物理、化学等方法处理后,病原体毒性减低,称为疫苗,它不具备感染性,经注射、口服、鼻吸等方法进入健畜体内,使健畜体内产生相应的抗体,从而起到提高人体免疫力抵抗某种传染病的作用。(2)“接触病畜的皮毛或进食未煮熟的病畜肉类可引起人类炭疽病”说明这是一种体表;传染病都具有传染性、流行性、免疫性等特点。
[答案](1)疫苗;抗体 (2)体表;传染性,流行性,免疫性。
33、草原生态系统(如图甲),生活着食草昆虫、青蛙、蛇、蜘蛛、吃虫的鸟、猫头鹰等生物,请根据图示相关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该生态系统中最短的一条食物链: 。
(2)在短时间内,该生态系统中的蛇被人为大量捕杀,随后青蛙数量发生如图乙所示的变化。图乙中青蛙数量变化的整个过程,可以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 。
(3)科研人员对该生态系统某条食物链“Ⅰ→Ⅱ→Ⅲ→Ⅳ”中的四种生物一年内输入的能量进行检测,结果如下:
种群 Ⅰ Ⅱ Ⅲ Ⅳ
能量相对值 226.50 12.80 3.56 0.48
仅根据上表你可以得出该生态系统某条食物链的一个特点是 。
[解析](1)写出所有食物链,选择最短的一条。(2)数量在变化后,自身会进行调节到原来的状态,又保持了平衡,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3)由表中数据可以看出,其能量是逐级递减的。
[答案](1)草→食草昆虫→吃虫鸟→猫头鹰(2)自动调节能力(3)能量的流动沿食物链逐级递减
34、为了治理水污染,相关部门在某江的某些河段建起了生物浮床。
(1)河水中的重金属可通过植物________(填器官名称)的吸收而减少,而河水中的有机物,则可被植物根系间生活的细菌和真菌——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降解。
(2)浮床下方水体中藻类植物的数量远低于没有浮床的水域,这主要是受________这一非生物因素的影响。
(3)有人提出要将浮床上的植物加工成猪饲料,遭到了反对,因为假如这样做,重金属就会通过________传递和积累,最终危害人体健康。
(4)作为中学生,你会以怎样的实际行动保护好我们的母亲河:_____________。(写一条即可)
[解析与答案] (1)根, 分解者 (2)光照 (3)食物链 (4)禁止向河水中排放污水及生活垃圾
35、读环境、资源和人口关系示意图,回答问题。
(1)图中字母F、H代表的含义是( )
①F表示资源开发 ②F表示产业活动 ③H表示废物排放 ④H表示产品消费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E阶段可能产生的问题是( )
①过度开发导致非可再生资源遭到破坏 ②过度排放污染物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 ③生产过程导致工农业污染排放 ④资源开采导致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破坏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走具有中国特色的节约型发展道路意味着(   )
①高经济增长 ②发展清洁生产 ③倡导循环经济 ④减少资源开发
[解析](1)F表示消耗大量资源进行产业活动,H表示产业活动消耗资源的同时产生大量的废弃物,H是废物的排放;(2)E阶段从环境中获取资源,则会出现过度开发导致非可再生资源遭到破坏,可能导致环境生态遭到破坏。
[答案](1)C (2)B (3) B
36、太阳能作为一种新能源,太阳能装置已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生活,某太阳能热水器的数据如表:
真空管直径×长度(mm) 70×1800 规格(支管) 15
外型尺寸(mm) 1840×1597×1765 保温层(mm) 60
水箱容量(L) 150 采光面积(m2) 2.1
某地市向着阳光的地方每平方米的面积在1h内得到的太阳辐射能平均为3×106J。若每天接收太阳能的时间以8h计算,正常情况下一天内该热水器能把初温为20℃的一箱水加热到60℃,[已知c水=4.2×103J/(kg·℃)]求:
(1)水箱中水的质量;
(2)正常情况下一天内,水箱中的水吸收的热量;
(3)热水器的效率多大?
[解析] (1)∵v=150L=150×10-3m3=0.15m3,ρ=1×103kg/m3,∴水的质量为:m=ρv=1×103kg/m3×0.15m3=150kg;(2)∵c=4.2×103J/(kg ℃),△t=t-t0=60℃-20℃=40℃,∴水吸收的热量为:Q吸=cm△t=4.2×103J/(kg ℃)×150kg×40℃=2.52×107J;(3)每平方米的面积在1h内得到的太阳辐射能平均为3×106J,∴采光面积为2.1m2的太阳能热水器8h得到的太阳辐射能为:Q=3×106J/(h m2)×2.1m2×8h=5.04×107J,则热水器的效率为:η=Q吸/Q总×100%=2.52×107J/5.04×107J×100%=50%
[答案] (1)150kg (2)2.52×107J (3)50%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清风明月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