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学》导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劝学》导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2-10-23 20:45: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劝学》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 1、疏通文意,积累文言知识,背默全文。
??? 2、明确本文关于“积累”“坚持”“专一”的学习态度和方法。。
??? 3、掌握并运用本文比喻论证和对比论证的方法。
二、重点难点:
重点:诵读课文,在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理解词句。
难点:掌握并运用比喻论证和对比论证的方法。
三、知识链接:
1、作者介绍
?荀子(约公元前313一前238)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曾游学于齐,当过楚国兰陵令。后来失官居家著书,死后葬于兰陵。
?荀子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先秦儒家最后的代表,朴素唯物主义思想集大成者。韩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学生。他反对迷信天命鬼神,肯定自然规律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并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的思想。他强调教育和礼法的作用,主张治理天下既要靠“法制”,又要重视教化兼用“礼”治,强调“行”对于“知”的必要性和后天学习的重要性,认为后天环境和教育可以改变人的本性。
荀子的著作有《荀子》二十卷。该书由《论语》、《孟子》的语录体,发展为有标题的论文,标志着古代说理文的进一步成熟。他的散文说理透彻、语言质朴、多排比句,又善用比喻。《劝学》是《荀子》的第一篇。
《劝学》是我国古代教育史上的一篇说理性很强的著名作品。这篇作品运用比喻和对比的论证方法,从不同的侧面、不同的角度去阐明学习的重要性和学习的态度方法,文质兼美、形象清新、脍炙人口,千百年来被人们传诵不已。
2、题解
《劝学》,“劝”是“劝勉”“鼓励”的意思。《劝学》论述了学习的意义、作用、方法和态度。
四、学习过程:
(一)1、初读课文,感知经典。学生给下列字注音(教师利用多媒体检测)
??? 木直中(?? )绳??????????? 輮(?? )以为轮?
??? 虽有槁暴(?? )??????? ????金就砺(?? )则利?
??? 须臾(?? )之所学????????? 跂(?? )而望矣
??? 假舆(?? )马者??????????? 假舟楫楫(?? )者
??? 蛟(?? )龙生焉??????????? 不积跬(?? )步?
??? 骐(?? )骥(?? )一跃???? 驽(?? )马十驾,???
??? 锲(?? )而不舍??????????? 金石可镂(??? )
??? 六跪而二螯(??? )??????? 非蛇鳝(?? )之穴
(二)再读课文,整体感知,把握脉络。
??? 本文一共4段,是围绕那句话展开的?每段的内容各是什么?
(学法指导:本文是议论文,可以从文体结构特点角度引导学生思考。)
(三)把握概括主旨。
(四)精读课文第一、二段,完成下列各题。
??? 1、解释下列词语
??? 学不可以已(?? )?????????????? 取之于(?? )蓝而青于(?? )蓝
??? 木直中(?? )绳???????????????? 輮(?? )以为轮
??? 虽有(?? )槁暴(?? )????????? 金就(?? )砺(?? )则利
??? 博学(?? )而(?? )日参省乎己????? 知明而(?? )行无过(?? )矣
??? 2、翻译重点句子
??? ①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②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 3、文段分析思考
???第二段运用了什么样的论证方法?分解比喻句的含义,分析与中心论点的关系。
??? 4、背诵第一、二自然段。
(五)研读第三自然段,积累文言字词句式。
??? 1、解释加点词语
??? 终日而(?? )思?????? 须臾之(?? )所学
??? 跂而(?? )望矣?????? 登高而(?? )招
??? 而(?? )见者远?????? 假(?? )舆马者
??? 而致(?? )千里?????? 非能水(?? )也
??? 而绝(?? )江河?????? 生(?? )非异也
??? 2、翻译下列语句
??? ①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 ②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 3、文段分析思考
???本段是从那个角度阐述“学不可以已”的?作者用了哪些比喻来论证的?
??? 4、背诵第三自然段。
(六)研读第四自然段。
??? 1、解释加点词语
??? 风雨兴(?? )焉?????? 而(?? )神明自得
??? 故不积跬步(?? )???? 无以(?? )至千里
??? 锲而(?? )舍之?????? 金石可镂(?? )
??? 蚓无爪牙之(?? )利,筋骨之(?? )强
??? 上(?? )食埃土,下(?? )饮黄泉,
??? 用(?? )心一也?????? 蟹六跪而(?? )二螯
??? 用(?? )心躁也
??? 2、翻译重点句子
??? ①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 ②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 ③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 3、文段分析、思考:
??? 本段是从那个角度阐述“学不可以已”的?在本段中作者是怎样运用比喻来论证的?
????4、根据文中的比喻论证和对比论证的句子,背诵全文。
??? (三)课堂小结
??? 课文一开头提出“学不可以已”这一论点后,接着从三个角度展开论述:在第二段中,学习可以使人“知明而行无过”,说明学习具有重大的意义,从而证明“学不可以已”的论点是正确的。第三段,学习使人弥补不足,说明学习具有重大的作用,证明“学不可以已”的论点是正确的。第四段,学习应持注重积累、持之以恒、专心致志的方法和态度,半途停止是不会学好的,只有“学而不已”才能成功,从而证明“学不可以已”的论点是正确的。
本文围绕“学不可以已”这个中心论点,运用大量的比喻,分别从学习的意义、学习的作用、学习的态度和方法等方面,全面深刻地论述了有关学习的问题。
学习,会让你领略历史的残缺与完美、现实的动荡与平静、世界的无奈与精彩、生活的苦涩与醉人,拥有一双慧眼。学习,会让你感悟《高山流水》之深情、《十面埋伏》之危机、舒伯特之缓缓流动、斯特劳斯之徐徐吹拂,拥有一对聪耳。学习,会让你品味庄子的超脱、陶潜的隐逸、岳飞的壮怀、路遥的奋力,拥有一片澄澈之心、平静之心、充沛之心、向上之心。好好学习吧!对于缺点,我们不回避,勇敢地面对,通过学习而让自己优秀起来;面对优点,我们不骄傲,低调地面对,通过学习让自己更加完美。
?????? 五、布置作业
???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中绳(zhòng)????? 槁暴(pù)??????? 须臾(yú)???????? 闻者彰(zhāng)
??? B.靛青(dìng)?????? 舟楫(jí)?????? 蛟龙(jiāo)?????? 跂而望(qì)
??? C.跬步(kuī)? ??????蚯蚓(yǐn)????? 蛇鳝(shàn)?????? 驽马(nù)
??? D.可镂(loù)??????? 骐骥(jì)?????? 爪牙(zhǎo)?????? 锲而不舍(qiè)
??? 2、下列加点词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1)虽有槁暴(晒)????????????????
??? (2)輮以为轮(使……弯曲)
??? (3)吾尝跂而望矣(抬起脚尖)?????
??? (4)君子生非异也(通“性”,资质、禀赋)
??? (5)非利足也(走路)
??? (6)筋骨之强(强壮)
??? (7)而致千里(送达)
??? (8)而绝江河(隔断)
??? (9)声非加疾也(强,这里指声音宏大)
??? (10)而闻者彰(清楚)
??? (11)劝学(勉励)
????A.⑴⑵⑷⑸⑹?? B. ⑵⑶⑹⑼⑽?? C. ⑴⑷⑸⑺⑾?? D. ⑹⑻⑼⑽⑾
??? 3、下列加点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
??? B.善假于物也/于是余有叹焉
??? C.故木受绳则直/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 D.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吾尝终日而思矣
??? 4、下列不含通假字的一句是(??? )
??? A.金就砺则利
??? B.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 C.輮以为轮
??? D.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 5、对下面虚词的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 ②孰知赋敛之毒有甚于蛇者乎。
??? ③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
??? ④吾尝题乎是。
??? ⑤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
??? ⑥将军迎操,欲安所归乎。
??? ⑦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
??? A.①④/②⑤⑥⑦/③???????????????????? B. ①③④/②⑥/⑤⑦
??? C.①②③④/⑤⑥⑦????????????????????? D. ①③④/②⑤⑥⑦
??? 6、对下面各句中加点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 ①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 ②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 ③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
??? ④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 ⑤劝学
??? A.尽???????????消失????????????? 快???????? 功绩?????????????劝说
??? B.到达???????? 隔断????????????? 猛烈?????? 功劳?????????????勉励
??? C.到达???????? 横渡????????????? 强?????????成绩?????????? ??勉励
??? D.得到??? ?????渡过????????????? 锐利?????? 成绩?????????????鼓励
???7、选出没有词类活用的一项(??? )
??? A.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 B.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 C.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 D.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8、延伸拓展
?运用对比比喻论证的方法,写一段阐述学习要勤奋或谦虚等的文字。
《劝学》答案及分析:
??? 四、 学习过程:
??? (一)1、初读课文,感知经典。学生给下列字注音。
??? 木直中(zhòng)绳??????? 輮(róu)以为轮?
??? 虽有槁暴(pù)?????????? 金就砺(lì )则利?
??? 须臾(yú)之所学???????? 跂(qì)而望矣
??? 假舆(yú)马者????? ?????假舟楫楫(jí)者
??? 蛟(jiāo)龙生焉???????? 不积跬(kuǐ)步?
??? 骐(qí)骥(jì)一跃???? 驽(nú)马十驾,???
??? 锲(qiè)而不舍????????? 金石可镂(lòu)
??? 六跪而二螯(áo)???????? 非蛇鳝(shàn)之穴
?? (二)再读课文,整体感知,把握脉络。
??? 本文一共4段,是围绕那句话展开的?每段的内容各是什么?
??? (学法指导:本文是议论文,可以从文体结构特点角度引导学生思考。)
??? 本文是围绕“君子曰:学不可以已”这句话展开的。
??? 第一段:提出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
??? 第二段:论述学习的意义。
??? 第三段:论述学习的作用。
??? 第四段:论述学习的方法和态度。
??(三)把握概括主旨
??? 本文围绕“学不可以已”这个中心论点,运用大量的比喻,分别从学习的重要性、学习的态度、方法、内容等方面,全面深刻地论述了有关学习的问题。
??(四)研读课文第一、二段,完成下列各题
??? 1、解释下列词语
??? 学不可以已(停止)???????????????? 取之于(介词,从 )蓝而青于(介词,比)蓝
??? 木直中(合乎)绳????????????????? 輮(通“煣”,使弯曲 )以为轮
??? 虽有(通“又”)槁暴(晒)??? ?????金就(动词,靠近)砺(磨刀石)则利
??? 博学(广泛学习)而(连词,表递进)日参省乎己????
??? 知明而(连词,表并列)行无过(犯错)矣
??? 2、翻译重点句子
①木材笔直,合乎墨线,(如果)它把烤弯煨成车轮,(那么)木材的弯度(就)合乎圆的标准了,即使再干枯了,(木材)也不会再挺直,是因为经过加工,使它成为这样的。
??? ②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检查反省自身,那么他就会聪慧明达,而行为就不会有过错了。
??? 3、文段分析思考
??? ①比喻论证。本段作者用了五个比喻。?
??? “青出于蓝”、?“冰寒于水”,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可以提高。?
??? “直木为轮”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还可以改变原来的状态。?
??? “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说明肯下功夫。必见成效。?
??? ——推论出人必须通过学习和参省才能达到“知明而行无过”的境地。
??? 本段是从总论学习的重要性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的。
??? (五)研读第三自然段,积累文言字词句式。
??? 1.解释加点词语
??? 终日而(连词,表修饰)思????? ?须臾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所学
??? 跂而(连词,表修饰)望矣?????? 登高而(连词,表修饰)招
??? 而(连词,表转折)见者远?????? 假(借助,利用 )舆马者
??? 而致(到达)千里?????????????? 非能水(用作动词,游水)也
??? 而绝(横渡)江河????????????? 生(通“性”,资质,禀赋)非异也
??? 2.翻译下列语句
??? ①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使脚走得快,却可以行至千里之外,借助舟船的人,并不是能游水,却可以横渡江河。
??? ②君子的本性跟一般人没什么不同,(只是君子)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 3.文段分析思考
???本段是从那个角度说“学不可以已”的?作者用了哪些比喻来说明?
???本段是从学习的重要作用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
???本段作者用了五个比喻。?
???“跂而望”、“不如登高之博见”:只有摆正“学”和“思”的关系才能使学习产生显著效果。?
???“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四个比喻,阐明了在实际生活中由于利用和借助外界条件所起的重要作用,从而说明人借助学习,就能弥补自己不足,取得更显著的成效。?
?? ——君子所以能超越常人,并非先天素质与一般人有差异,而完全靠后天善于学习。
???(六)研读第四自然段。
??? 1、解释加点词语
??? 风雨兴(起、兴起)焉?????? 而(连词,表顺承)神明自得
??? 故不积跬步(古代称跨出一脚为“跬”,跨出两脚为“步”)???
??? 无以(没有用来……的办法)至千里
??? 锲而(连词,表假设)舍之?????? 金石可镂(雕刻 )
??? 蚓无爪牙之(定语后置的标志)利,筋骨之(定语后置的标志)强
??? 上(名词用作动词,向上)食埃土,下(名词用作动词,向下)饮黄泉,
??? 用(由于、因为)心一也?????? 蟹六跪而(连词,表并列 )二螯
??? 用(由于、因为)心躁也
??? 2、翻译重点句子
??? ①积累善行养成高尚的品德,那么就会达高度的智慧,也就具有了圣人的精神境界。
??? ②所以不积累一步半步的行程,就没有办法达到千里之远;不积累细小的流水,就没有办法汇成江河大海。
??? ③蚯蚓没有锐利的爪子和牙齿,强键的筋骨,却能向上吃到泥土,向下可以喝到泉水,这是由于它用心专一。
??? 3、文段分析、思考:
????本段是从学习的方法和态度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的。?
???作者用了十个比喻。?
从“积土”、“积水”推论到“人的积德”,正面论述积累的作用,说明学习上的成就是不断积累起来的。“不积跌步”、“不积小流”从反面说明如果不积累就不能达到远大目标。?
???“骐骥”、“驽马”对比,说明主观条件的好坏,不是学习的决定因素,坚持不懈才是学好的关键;“锲而不舍”,“锲而舍之”对照,说明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会有所成就。说明做到积累就要坚持不懈。?
??? 蚓和蟹两个比喻正反对照,说明做到积累还要专一。?
??? 五.布置作业
?? ?1、A
??? 分析:B项中“靛”读“diàn”;C项中“跬”读“kuǐ”,“驽”读“nú”;D项中“镂”读“lòu”
??? 2、A
??? 分析:③句中“跂”义为“提起脚后跟”,⑦句中“致”义为“到达”,⑧句中“绝”义为“横渡”。
??? 3、C
??? 分析:此项中的两个“则”均为表顺承的连词。
??? 4、A
??? 分析:B项中“有”通“又”,C项中“輮”通“煣”,D项中“生”通“性”。
??? 5、D
??? 分析:①③④相当于“于”介词,其他为语气助词。
??? 6、C
?? ?7、C
分析:A项中“水”名词动用;B项中“日”名词作状语;D项“上”“下”名词作状语。
?8、延伸拓展
例句:谦虚的人像翱翔高空的雄鹰,知道天高地阔,学海无涯,因而刻苦好学,永不自满;骄傲的人就像井底之蛙,以为天空只有井口那么大,因而浅尝辄止,夜郎自大。
知识就像生活的明灯,没有知识的生活,就如同在黑暗中的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