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一步,再走一步》说课稿
一、确定目标
(一)、课标摘引
1、“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
2、“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人生的有益启示”。
3、“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
(二)结合课文,对所摘引的课标进行分析分解
课标摘引:
1、“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
2、“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人生的有益启示”。
提炼关键词:
从句型结构看,这是“内容型目标”
行为动词:理清,理解,领悟
核心概念:主要内容、作品的内涵
扩展行为动词:复述、概括、领悟
确定行为条件:通读全文,结合课文内容复述,概括;小组合作交流领悟
确定行为表现程度及行为评价:复述是否完整,简洁 ;作品的内涵是否领悟透彻
课标摘引:
“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属于”体验型目标”
核心概念:探究性阅读,创造性阅读
扩展行为动词:体验,交流,评价
确定行为条件:小组合作交流
确定行为程度及行为评价:多角度,有创意
(三)学习目标
1、通读全文,条理清楚的复述故事情节,理清文章思路。
2、结合课文内容,小组合作,充分交流、领悟文章的生活哲理。
3、从人物角度探究性阅读,体验,评价人物性格和心理,小组合作交流,从情节角度创造性阅读。
二、落实目标
(一)整体感知故事情节,理清思路
导入: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而在实现理想的道路上,必然会遇到种种困难。在困难面前,有些人灰心丧气,束手无策,终与成功无缘;有的人则毫不畏惧知难而上,终于到达胜利的彼岸。美国作家莫顿·亨特在回忆往昔时,给我们讲了他童年时的一次经历。他究竟遇到了什么困难?又是解决困难的?这次经历对他有什么影响?我们一起带着这些问题来学习《走一步,再走一步》。
请学生在5分钟之内默读完课文,然后在老师的引导下,按要求复述故事情节
1、请用一句话概括文章内容
明确:本文讲述的是“我”童年时一次“脱险的经历”
2、既然是讲述了一次经历,那么本文的体裁应该是什么?
明确:记叙文
3、记叙文具有六要素,大家回忆一下记叙文的六要素分别是什么?
明确: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4、请同学们找出文中的六要素,然后根据这六要素试着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情节。要求:语言简洁,条理清楚
(在复述的过程中老师注意从六要素是否齐全,条理是否清楚,语言是否简洁等方面加以评价)
5、概括出本文的思路。
明确:思路:冒险——遇险——脱险——生活哲理
(二)研读课文,感悟生活哲理
1、作者在文中从冒险、遇险、脱险、生活哲理几个部分入手,这些是否都用了同样多的笔墨?整个过程哪些详写?哪些略写?
明确:“冒险”、“生活哲理”略写,“遇险”、“脱险”详写。
2、重点朗读“遇险”“脱险”部分
在遇险和脱险的部分多次涉及到了“我”的动作和心理活动的描写,请同学们快速找出这样的语句,用笔勾画出来,通过朗读,来体会“我”的心理变化。
明确“我”的心理变化之后,小组讨论交流以下几个问题:
3、“我”的心理变化是在父亲的鼓励下产生的,在文中找出父亲是怎样鼓励我的?
明确:不要想着距离有多远,你只要想着你是在走一小步,走完一步,再走下一步。
4、通过这次经历,作者感悟到了什么样的生活哲理呢?
文中原句:不要想着远在下面的岩石,而要着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直到抵达我所要到的地方。
5、用自己的话解释,在人生道路上,面对困难,“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是什么意思?
明确:人生的道路上,要勇敢地面对困难,不管是怎样的险阻,只要把大困难分解为小困难,一一解决,最终将战胜巨大的困难,赢得最后的胜利。
6、你在生活中曾经遇到过什么困难?当时你是怎么对待的?结果如何?如果现在碰到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办?
(三)、拓展延伸 多角度、创造性阅读。
1、变角色——认识人物
分别以内德、杰利、父亲的口吻讲述这一故事,注意把握人物的性格和心理。
老师提示:
(1)、内德是那些不关心“我”的孩子们中的一个,他也是那些无情地嘲笑“我”的孩子中的一个,在他和其他几个孩子眼中,“我”是一个可笑的“胆小鬼”,他在这整件事情当中,心里是怎样想的?怎么说的?事后有没有再认真反思过自己?
(2)、“我最要好的朋友”杰利明明“有点不放心”,但还是走了,他心里怎么想?他后来又是怎样对“我”的父亲讲述这件事?
(3)、父亲发现弱不禁风的孩子这么晚了还没有回家,心里会怎么想?在赶往悬崖的路途当中,他心里是怎么想的?跟杰利谈了些什么?
(通过以上设计的问题,让学生各抒己见,自由发言,老师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学生对父亲的做法、杰利、四个孩子的行为分别进行评价。)
2、变结局——拓展思维
我们试着作出种种有可能的设想,为故事设计一个新的结局。
例如:
(1)、杰利找的是“我”的母亲……
(2)、杰利没有找到“我”的任何亲人……
(3)、杰利在途中劝说伙伴们一起回来帮“我”……
(先提出自己的设计,再设想有可能出现的结局)
(四)反馈练习 检测目标
1、填空(4分)
在征服悬崖的过程中作者详细地写出了“我”的心理变化:最初是(毫无信心)、继而是(有了信心),随后是(信心大增)、最后是获得(巨大的成就感)。
2、文中“我”的“脱险”经历使你得到什么启示?请从不同角度思考,至少写出两点。(4分)
参考答案:
①人生的道路上,要勇敢地面对困难,不管是怎样的险阻,只要把大困难分解为小困难,一一解决,最终将战胜巨大的困难,赢得最后的胜利。
②路要自己走,但是从大人那里接受经验指导是很有必要的
(反馈练习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以及学会从不同角度领悟文章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