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一年级上青岛版3.2--10以内数的加法教案5

文档属性

名称 数学一年级上青岛版3.2--10以内数的加法教案5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青岛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2-10-23 20:53: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数学一年级上青岛版教案
10以内数的加法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景,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初步了解交换相加两个数的位置得数不变.
2学习有关0的加法,巩固加法的意义和基本的口算方法。
3、初步学会从实际情境中提出问题,并能运用所学的10以内数的加法和有关0的加法解决实际问题.
4、在与同学交流的过程中,培养合作意识,初步学会有条理地表述自己的操作和思考过程。
5、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学准备:投影片
教学重点难点:培养问题意识,进一步理解体验加法的意义
教学过程:
活动程序与教师提示
活动内容
关注要点
活动一
师:小猴子们和小朋友来到了花果山,玩的可高兴了,可是小朋友玩累了,他们准备开始野餐了,小朋友想知道他们都带什么好吃的了吗?
(出示投影片:课本31页的野餐图)
引导学生看图,初步理解图意。
1、师:你们看这些小朋友带什么了呀?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小组长要分火腿肠了,他提了一个问题:每人一根火腿肠需要几根呢?
你能直接算出需要多少根火腿肠吗?
那到底有多少个学生呢?
学生观察画面,对图画有一定的感受。
让学生畅所欲言
学生先自己思考 ,然后进行交流
学生可能会说:看看一共有多少个学生就知道需要多少根火腿肠了
学生自己列算式,可能会
列出两个算式:
4+3=7(个)
3+4=7(个)
比较这两个算式有什么特点
直接切入课题
学生能够仔细观察图画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
初步锻炼学生的换位思考,解决实际问题.
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得数不变的规律.
活动二:
刚才我们知道了每人分一根,需要7根火腿肠,那你们还能提出这样的问题吗?
师板书问题
师:你想解决哪个问题?
再仔细看图
学生可能会提:
4、??????? 一共有几只小猴?
2、一共有几个桃子?
3、一共有几罐饮料?
4、黄花和红花一共有多少朵?
让学生自己独立的尝试列式计算,再交流算法
在解决第2个问题时,要让学生说一说为什么这样列算式,
培养学生敢于大胆发言的好习惯
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算法多样化
让学生掌握0的加法的计算方法
活动三:
师:小朋友我们一起做个伸手指列算式的小游戏,怎么样?游戏规则是这样的:请一个小朋友跟老师一起一边演示一边讲解,同桌两个小朋友每人任意伸出几个手指(最多伸5个,不伸表示0)说出你们俩手指数相加的算式,谁抢先说对谁就赢。
刚才小朋友做游戏抢答的非常好,老师这里还有一些算式卡片,不知小朋友能不能直接说出得数呢?
同桌俩做游戏
出示:4+1=
1+4=
5+4=
4+5=
6+2=
2+6=
6+0=
0+6=
让学生齐答或者开火车回答
通过练习,加深有关对加法知识的理解,以及加法口算的速度.
加深对加数交换位置,得数不便变的理解.
活动四:
小朋友真厉害,相信做书上的自主练习肯定不成问题,是吗?
打开课本第33页
第1和第2题
小朋友这节数学课,高兴吗?为什么?
先说题意,然后独立完成交流结果
让学生进行总结
教师对学生的结果进行评价
能用自己的话说出本节课的主要学习内容.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