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22.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12-17 14:36: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单元测试
一 、单选题
1.如图所示,现藏于上海博物馆的“战国商鞅方升”,全长,容积,重,是中国度量衡史的标志性器物。其所能容纳水的质量与下列哪个物体的质量最接近
A. 一本物理课本 B. 一个普通鸡蛋 C. 一张课桌 D. 一只大天鹅
2.下列数据中,与实际情况较接近的是
A. 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毫克 B. 《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厘米
C. 脉搏跳动一次的时间约为分钟 D. 一杯水的体积约为升
3.天平用久了,砝码会造成磨损,用受磨损的砝码称物体的质量时,其测量结果将
A. 偏大 B. 偏小 C. 不受影响 D. 无法判断
4.下列现象中质量发生变化的是
A. 铁水凝固成铁块 B. 机器从北京运到保山
C. 把菜刀表面磨光 D. 将铁丝通过拉伸机拉长
5.如图为甲、乙两种物质的图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甲物质的密度比乙的密度大 B. 甲、乙质量相同时,乙的体积是甲的倍
C. 体积为的甲物质的质量为 D. 乙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
6.的水结成冰后
A. 体积变大,密度变小 B. 质量变小,密度变大
C. 质量和密度均不发生变化 D. 质量和体积均不发生变化
7.如图所示,由不同物质制成的甲、乙两种实心球的体积相等,此时天平平衡。则制成甲、乙两种球的物质密度之比为
A. : B. : C. : D. :
8.下列测量仪器使用方法正确的是
A. 用刻度尺测量物块的长度
B. 测量前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C. 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
D. 读取液体体积
9.如图所示,小明利用两个形状不同的玻璃杯甲和乙,制成了测量液体体积的工具,每隔标注了一个刻度线,甲杯最多能装水,乙杯最多能装水,则
A. 甲杯量程大,刻度均匀 B. 甲杯量程小,刻度不均匀
C. 乙杯量程小,刻度均匀 D. 乙杯量程大,刻度不均匀
10.下列关于实验仪器使用方法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时,向右盘加减砝码并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B. 使用量筒测量水的体积,读数时视线应该与凹液面底部相平
C. 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读数时可以将温度计从液体中取出
D. 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时,必须从零刻度线量起
11.在生产和生活中,人们常以密度作为选择材料的主要因素。下面属于主要从密度的角度考虑选材的是
A. 用水做汽车发动机的冷却液 B. 用塑料做电源插座外壳
C. 用塑料泡沫做表演场景中的“滚石” D. 用橡胶作为汽车轮胎的材料
12.如图所示是今年三星堆遗址考古中发掘的黄金面具残片,其质量大约是,根据残片体积推测完整面具的质量会超过。能这样推测还要依据完整面具和残片有相同的
A. 面积 B. 体积 C. 质量 D. 密度
13.(2021河北唐山丰润期末)如图甲所示为水的密度在范围内随温度变化的图像,图乙为北方冬天湖水温度分布示意图,根据图像及水的其他性质,下列分析判断错误的是( )
A. 温度等于时,水的密度最大
B. 在范围内,水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C. 图乙中、、、、处的温度点最高
D. 如果没有水的反常膨胀,湖底和表面的水可能同时结冰,水中生物很难越冬
14.如果用质量相同的铁、铜、铅分别制成相同体积的金属球,则可能出现的现象
A. 三个球都是实心的
B. 若铁球是空心的,那么铜球、铅球必是实心的
C. 若铜球是实心的,则铁球、铅球必定是空心的
D. 若铁球是实心的,那么铜球、铅球必是空心的
15.在“用托盘天平测物体质量”时,小明用已调节好的天平在测物体质量过程中,向右盘加入砝码后,发现指针在分度盘的中央刻度线右边,去掉其中最小砝码,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刻度线左边一点,这时他应该
A. 将右端平衡螺母向右旋出一些 B. 将右端平衡螺母向左旋进一些
C. 把天平右盘的砝码减少一些 D. 将游码向右移动直至横梁重新水平平衡
二 、填空题
16.“神舟七号”宇航员翟志刚出舱活动目的之一是取回放在舱外的固体润滑材料。固体润滑材料试验装置在地面上总质量为,那么在太空中它的质量 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17.小华用天平正确测量螺栓质量时,砝码的使用情况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螺栓的质量为 ______;盛有水的量筒置于水平桌面上,将螺栓放入后,量筒对桌面的压强变 ______,液面位置如图乙所示,则螺栓的密度为 ______。
18.体积为的水全部凝固成冰后,冰的质量为 ______,水凝固成冰后,冰的体积为 ______,变化的体积为 ______。
19.某同学用量程为的量筒量取某液体,读数时视线如图所示,该同学读出的液体体积与真实值相比 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相等”,正确读数是 ______。
20.用密度为千克米的铝制成甲、乙、丙三个大小不同的正立方体。要求它们的边长分别是米、米和米,制成后给质量检查员称出它们的实际质量分别为千克、千克和千克。质量检验员指出,有两个不合格,其中一个渗进了杂质为次品,另一个混进了空气泡为废品。现请你判断:甲为______,乙为______,丙为______。
三 、实验题
21.为预防新冠肺炎,某同学用密度为的纯酒精配制浓度为的酒精。他查阅资料得知浓度为的医用酒精的密度为,为检验自己配制的酒精是否合格,进行了如下实验和分析:
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调节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将适量配制的酒精倒入烧杯中,测量烧杯和酒精的总质量。他将砝码盒中最小的砝码放入右盘后,横梁指针如图甲所示,接下来他应该 ______,直至横梁恢复平衡;
测出烧杯和酒精的总质量为后,将烧杯中的一部分酒精倒入量筒中,如图乙所示,则量筒中酒精的体积为 ______;
再测量烧杯和剩余酒精的总质量,天平横梁平衡时如图丙所示,则烧杯和剩余酒精的总质量为 ______;
该同学配制的酒精密度为 ______。为符合要求,他应该向已配制的酒精中添加适量的 ______选填“纯酒精”或“水”。
22.(2020广东广州中考)据说某电子秤可测液体体积,小明进行以下两个实验,验证这种说法是否真实。
实验一:实验过程如图,质量为的水,该秤显示的体积为。
实验二:质量为的油,该秤显示的体积也为。
结合水、油的密度,小明发现该秤可以测出水的体积,不能测出油的体积。
小明猜想:该电子秤不能测出密度不等于水的液体的体积。
利用该电子秤和某种液体(且未知),设计实验验证小明猜想是否正确(若需要,可补充器材)。写出实验步骤和判断小明猜想是否正确的依据。
四 、计算题
23.年月日,天问一号成功着陆火星,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取得圆满成功。火星的质量约为,体积约为,火星离地球的距离大约为。假如在火星与地球间架设一条光速“高铁”,我们就能够乘坐光速列车去火星旅游。若光速列车的速度是,求:
火星的密度;
乘坐光速列车从地球到火星大约需要多长时间。
24.建筑工地需要的沙石,为了估测沙石的密度,用一只空桶平装满一桶沙石,测得桶中的沙石的质量为,再用这只桶装满一桶水,测得桶中水的质量为,。求:
(1)桶的容积是多少
(2)沙石的密度是多少
(3)若用一辆载重的卡车将沙石运送到工地,至少要运多少车
25.《乌鸦喝水》的寓言故事大家都很熟悉:一个容积为的瓶内盛有水,一只口渴的乌鸦每次将一块质量为的同规格小石块投入瓶中,当乌鸦投了枚同规格小石块后水面升到瓶口,乌鸦喝到了水。,求:
瓶内水的体积。
瓶内枚石块的总体积。
石块的密度是多少?
答案和解析
1.【答案】A;
【解析】解:由得,容器所盛水的质量为;
、一本物理课本的质量在左右,接近,故符合题意;
、一个普通鸡蛋的质量在左右,故不符合题意;
、一张课桌的质量在左右,故不符合题意;
、一只大天鹅的质量在左右,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
已知容器容积和水的密度,可以得到容器所盛水的质量;估计每个选项中物体质量,确定符合题意的选项。
此题主要考查了密度公式的应用,能正确估计相关物体的质量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答案】B;
【解析】解:、个鸡蛋的质量大约斤,而斤,所以一个鸡蛋的质量在左右,故不符合题意;
、一根筷子的长度在左右,物理课本的长度略大于此数值,在左右,故符合题意;
、脉搏跳动一次的时间约为,故不符合题意;
、一杯水的体积在,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
首先对题目中涉及的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
物理学中,对各种物理量的估算能力,是我们应该加强锻炼的重要能力之一,这种能力的提高,对我们的生活同样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3.【答案】A;
【解析】解:砝码磨损了,相当于砝码的质量减小了,但是上面所标的数值还没变。在称量物体时所加的数目就多了,砝码的实际质量还等于物体的质量,只是所标的数值相对于实际质量偏大了,所以测量结果偏大了。
故选:。
磨损的砝码质量就比砝码上标的示数小,用此磨损的砝码去称物体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而小于砝码上所标的示数不移动游码时。
要解答此题就要了解天平的使用原理,还可以用我们生活中所用的杆秤来对比,磨损了的砝码就相当于是用小秤砣,称同样物体的质量时,就要将秤砣向后拨,所以质量就测大了。
4.【答案】C;
【解析】解:、铁水凝固成铁块,是状态的变化,铁的多少没有变,所以质量不变,故不合题意;
、机器从北京运到保山,是位置的改变,所含物质的多少没有改变,所以机器的质量没有变,故不合题意;
、把菜刀表面磨光,所含有的铁物质在减小,质量也会变小,故符合题意;
、将铁丝通过拉伸机拉长,是形状的变化,铁的多少没有变,所以质量不变,故不合题意。
故选:。
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是物体本身的属性,它不随物体的温度、形状、状态、位置而改变。
此题主要考查了质量及其特性,属于基本内容,比较简单,只要理解质量的含义即可求解。
5.【答案】D;
【解析】解:
、由图像可知,当时,,,即甲、乙质量相同时,乙的体积是甲的倍,则:


比较可知,甲物质的密度比乙的密度大,故、正确;
、由图像可知,体积为的甲物质的质量为,故正确;
、因为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质量和体积无关,所以甲物质的密度与质量不成正比,故错误。
故选:。
根据图像读出一组数据,根据求出甲、乙两种物质的密度,进而得出甲、乙两种物质的密度大小关系;
由图像可知,体积为的甲物质的质量;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物质的种类、所处状态有关,而与质量和体积无关。
此题主要考查了密度公式及其变形公式的应用、对密度特性的理解,从图像中获取有用的信息是关键。
6.【答案】A;
【解析】解:的水结成冰后,状态发生变化,但物质多少没有变化,所以质量不变;
的水结冰后,质量不变、体积增大,由公式知,密度减小,故正确、错。
故选:。
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与物体的形状、状态、温度和位置无关;
同种物质,状态改变,体积改变,密度变化用公式比较。
此题主要考查了密度公式的应用和对质量属性的理解,属于基础题目。
7.【答案】B;
【解析】解:
天平左右两侧的质量相等,根据公式可得,,
整理得::。
故选:。
根据天平左右质量相等,利用密度的公式列出等式,再进行整理,即可得出两种球的密度关系。
根据质量相同,利用方程法可将两侧的质量表示出来,因为体积均相同,可顺利约去,这样简单整理后即可得出密度之比。
8.【答案】B;
【解析】解:、测长度时,刻度尺要放正,不能歪斜,故 错误;
、测量前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指针应指在刻度盘中央,故正确;
、用天平测物体质量时,应把物体放在左盘中,砝码放在右盘中,夹取砝码用镊子,故错误;
、使用量筒测量液体的体积时,视线要和液柱的凹面底部相平,故错误。
故选:。
要根据每个测量工具或仪器仪表的使用规则分别分析判断。
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物理测量工具或仪器仪表的使用规则。
9.【答案】D;
【解析】解:每隔标注了一个刻度线,甲杯最多能装水,乙杯最多能装水,所以乙的量程大,但乙杯下小上大,则乙的刻度不均匀。
故选:。
根据玻璃杯形状进行分析。
此题主要考查的是我们的分析能力,是一道基础题.
10.【答案】B;
【解析】解:、使用天平测质量时,测量过程中不能调节平衡螺母,故错误;
、使用量筒测量液体的体积时,视线要和液柱的凹面底部相平,故正确;
、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读数时不可以将温度计从液体中取出,故错误;
、使用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时,物体的一端不一定要对准刻度尺的零刻度线,故错误。
故选:。
使用天平时,因天平的位置的不同,为避免横梁对测量产生的影响,所以测质量时,先调节天平横梁平衡;
使用量筒读数时,视线要和液面的凹面底部相平,既不能仰视,也不能俯视;
常用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物体读数,体温计可以脱离人体读数;
使用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时,被测物体的一端不一定要对准刻度尺的零刻度线。
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刻度尺的正确使用方法、温度计和天平、量筒的使用方法,对天平的结构要有一定的了解,注意游码的作用。当加减最小砝码也不能使天平平衡时,应移动游码使天平平衡。这些都属于基本技能,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
11.【答案】C;
【解析】解:、用水作为汽车发动机的冷却液是利用水的比热容大的特点,故不合题意;
、用塑料做电源插座的外壳是利用了塑料是绝缘体,故不合题意;
、用塑料泡沫做成表演场景中滚落的“石头”是利用了塑料泡沫的密度小,质量轻的特点,故符合题意;
、用橡胶做汽车轮胎材料是利用橡胶耐磨的特性,故不合题意。
故选:。
不同材料具有不同的物理特点,根据材料的特点分析其用途或作用。
此题主要考查密度的应用与物质鉴别,每种材料都不同的物理性质,可根据各自性质或特点用在不同的方面。
12.【答案】D;
【解析】解:由题意知,完整面具变为残片,其面积、重力、质量都减小,密度只与物质的种类、温度和物质的状态有关,与体积和质量无关,因此完整面具变为残片的密度不变。
故不符合题意,符合题意。
故选:。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同种物质,密度相同。
此题主要考查密度的应用和物质鉴别,深入理解密度的概念,可解答此题。
13.【答案】B;
【解析】由图像可 知,温度为时,水的密度最大,故A正确;由图像可知,在范围内,温度越高,水的密度越大,由可知水的体积越小,所以在范围内,水具有热缩冷胀的性质,故B错误;图乙中、、、、处,从上至下温度逐渐升高,故C正确;温度不同时水的密度不同,密度大的水下沉到底部,而下层密度小的水就升到上层来;如果没有水的反常膨胀,湖底和表面的水可能同时结冰,水中生物很难越冬,故D正确。
14.【答案】D;
【解析】解:若三球都是实心的,质量相等,由的变形式可知,三金属的体积关系为,
又因为三球的体积相等,所以铅球和铜球一定是空心的,铁球可能是实心,也可能是空心的,故若铁球是实心的,那么铜球、铅球必是空心的,故正确,错误。
故选:。
假设三球都是实心的,根据三球质量相等,利用根据密度公式变形可比较出三球的实际体积大小,由此可知铁球的体积最大,然后再对各个选项逐一分析即可。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密度公式变形的灵活运用,判断质量和体积都相同时,可以根据在质量一定时,然后根据改变它们体积从而达到体积相同来判断空心的球是哪一个;也可以根据在体积一定时,根据改变它们质量从而达到质量相同来判断空心的球是哪一个。
15.【答案】D;
【解析】解:、称量时不能调节平衡螺母,故、错误;
、称量物体质量时,通过增减砝码仍不能使天平平衡,应该移动游码;小明称量时去掉最小砝码,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刻度线左边一点,说明砝码质量小,此时应将游码向右移动直至横梁重新水平平衡,故错误、正确。
故选:。
天平的使用包括两大步,即天平的调节和物体质量的称量,平衡螺母是在调节过程中来调节横梁平衡的,而称量过程中不能调节平衡螺母。何时调游码要根据测量的具体情况而定。
要解这种类型的题目,首先要对天平的使用有一个整体的认识:使用规则、注意事项等,都要考虑到。
16.【答案】等于;
【解析】解: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体的形状、位置、温度和状态的改变而改变,
将固体润滑材料从太空运到地面是位置变了,但固体润滑材料所含物质的多少没有改变,所以其质量不会改变,仍为。
故答案为:等于。
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基本属性,与物体的状态、形状、温度、所处的空间位置的变化无关。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质量及其特性的了解和掌握,难度不大,是一道基础题。
17.【答案】73 大 7.3;
【解析】解:由图可知,螺栓的质量:

螺栓的体积:

将螺栓放入量筒后,量筒及其内所装物质的总重力变大,其对桌面的压力也变大,而量筒和桌面之间的受力面积不变,根据可知其对桌面的压强变大;
小石块的密度:。
故答案为:;大;。
在读数时,被测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加上游码所对的刻度值;根据螺栓放入后,量筒对桌面的压力的变化判断其对桌面压强的变化;根据量筒的示数可计算螺栓的体积,根据密度公式求出螺栓的密度。
本题的解题关键是准确对天平与量筒进行读数,然后代入密度公式进行计算,测固体的密度初中物理要求较高,因此读数、称量基本问题一定要掌握扎实。
18.【答案】180 200 20;
【解析】解:
由可得水的质量:

因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与物体的状态无关,
所以,水凝固成冰后冰的质量:,

冰的体积:

水凝固成冰后,变化的体积:

故答案为:;;。
知道水的体积和密度,利用求水的质量;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与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温度无关,可得水凝固成冰后冰的质量,再利用求冰的体积,进而求出变化的体积。
此题主要考查了密度公式的灵活应用,关键是知道物体的质量与物体的状态无关。
19.【答案】偏大 5;
【解析】解:由图知,量筒的每一个大格代表,每一个大格之间分成个小格,每一个小格代表,所以分度值是;
正确读数时视线和凹面的底部相平,应该是,俯视时读数,所以俯视时偏大。
故答案为:偏大;。
读取量筒中液体体积时,首先明确量筒刻度的每一个大格代表多少,然后看每一个大格分成几个小格,每一个小格代表的示数是分度值;读数时视线和凹面的底部相平,仰视时示数偏小,俯视时示数偏大。
量筒测量液体体积时,要明确量筒的量程和分度值,要注意液面的凹面还是凸面,若是凸面视线和凸面的顶部相平,若是凹面视线和凹面的底部相平。
20.【答案】次品 合格品 废品;
【解析】解:甲的体积:,则甲的密度:;
乙的体积:,则乙的密度:;
丙的体积:,则丙的密度:。
因为,
所以乙是合格品;
因为,所以丙是废品;
因为,所以甲是次品。
答案为:次品;合格品;废品。
先分别算出甲、乙、丙三个正方体的体积,然后用它们的质量除以它们的体积算出它们各自的密度,最后将算得的密度与铝的密度进行比较:相等的为合格品,比铝的密度小的是废品混入空气,则在相同体积情况下,质量会变小,所以密度会变小,剩下的那一个就是次品。
因为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所以我们可以利用密度来鉴别物质。解答该题的思路就是分别算出三个正方体的密度,然后和铝的密度进行比较。
21.【答案】拿下最小的砝码,移动游码 40 62 0.9 纯酒精;
【解析】解:将砝码盒中最小的砝码放入右盘后,横梁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盘,说明此时添加的最小砝码偏大,所以应该拿下最小的砝码,移动游码;
由图可知,量筒的分度值为,示数为;
如图丙所示,游码标尺的分度值是,烧杯和剩余酒精的总质量为:;
倒入量筒中酒精的质量为:,
酒精的密度为:,由于医用酒精的密度为,所以需要添加密度小的纯酒精;
故答案为:拿下最小的砝码,移动游码;;;;纯酒精。
在称量过程中,应通过加减砝码或移动游码的方法来使天平平衡;
根据量筒的分度值读数;
在读数时,天平上所有砝码的质量加上游码所对的数值即待测物体的质量;
根据酒精的质量和体积求出其密度,根据酒精密度与医用酒精的密度关系判定所加液体的种类。
本题是测定密度的常规实验题,主要考查天平、量筒的读数及液体密度的测量,天平和量筒是初中物理中基本的测量工具,放、调、称、读等都是基本的知识要求,必须掌握扎实牢固。
22.【答案】见解析;
【解析】解法一:
实验步骤:
①添加器材:油性笔;
②将容器放上电子秤,按“清零”键,然后缓慢向容器中倒入适量水,按“单位”键,读出此时电子秤显示的水的体积,记为体积,并用油性笔标记此时水面的位置;
③倒出所有的水,并擦干残留的水,再将某种液体缓慢倒入容器,直到液体达到原本标记的位置,读出此时电子秤示数m;
④按“单位”键,读出此时电子秤显示的液体的体积,记为体积。判断依据:
若电子秤示数,则电子秤不能测出密度不等于水的液体的体积,猜想正确;
若电子秤示数,则电子秤能测出密度不等于水的液体的体积,猜想错误
解法二:
实验步骤:
①添加器材:量筒;
②用量简量取适量的未知液体,记为;
③将容器放上电子秤,按“清零”键,然后将量筒中部分未知液体缓慢倒入容器中,按“单位”键,读出此时电子秤显示的液体体积;
④读出量筒中剩余液体的体积,记为。
判断依据:
若,则该电子秤能测出密度不等于水的液体的体积,猜想错误;
若,则该电子秤不能测出密度不等于水的液体的体积,猜想正确。
23.【答案】解:(1)火星的密度:ρ===4×103kg/;
(2)根据公式v=可知,乘坐光速列车从地球到火星大约需要的时间:t===200s。
答:(1)火星的密度为4×103kg/;
(2)乘坐光速列车从地球到火星大约需要时间为200s。;
【解析】
根据计算出火星的密度;
利用公式变形可以计算出乘坐光速列车从地球到火星大约需要的时间。
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密度和速度的计算,关键是要注意密度公式和速度公式的灵活变形、运用,题目比较基础。
24.【答案】(1) (2) (3)车;
【解析】(1)桶的容积为;(2)桶中沙石的体积为,沙石的密度;
(3)由可得,沙石的总质量,若用一辆载重的卡车将沙石运送到工地,至少要运。
25.【答案】解:
(1)水的密度ρ水=1×103kg/=1g/c,
由ρ=可得瓶内水的体积:
V水===750c;
(2)瓶子容积V容=0.95L=0.95d=950c,
瓶内石块的总体积:
V石=V容-V水=950c-750c=200c;
(3)27块小石块的总质量:
=27×m=27×20g=540g,
石块的密度:
ρ===2.7g/c=2.7×103kg/。
答:(1)瓶内水的体积为750c;
(2)瓶内27枚石块的总体积为200c;
(3)石块的密度为2.7×103kg/。;
【解析】
知道瓶内水的质量、水的密度,利用求瓶内水的体积;
瓶子的容积减去瓶内水的体积,可得瓶内枚石块的总体积;
知道一块小石块的质量可求块小石块的总质量,利用密度公式求出石块的密度。
此题主要考查了密度公式的应用,关键是知道石块总体积加水的体积等于瓶子容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