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一年级上青岛版教案
实践活动--找找周围的数
教学目标:
1、结合现实场景,发现事物中隐含的规律,对数字、图形、物体等的排列规律有初步的了解。
2、经历探索、发现规律的过程,初步体验寻找事物规律的思考方法,形成初步的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3、能运用简单的规律解释现实中的现象,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在与他人的合作交流中感受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活动程序与教师提示
活动内容
关注要点
活动一
教学例题
出示课件。
教师引导:“生活中有好多东西都特别有趣。请小朋友看看这幅图片,告诉老师你发现了什么?”
教师小结:我们刚才就是在――找规律。
教师组织学生观看图片。
让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思考。
请多位学生从不同方面说说自己的发现。
出示课题:走进花果山――数学广场。
让学生熟悉类似的事物,为发现规律作好准备。
活动二
教师组织学生观看课件,提出问题:“你发现了什么?”
教师小结:“图中你都发现了什么 ?”
教师组织学生观看一组本校有规律排列的景物的图片。
让学生仔细观察,一边思考,一边与其他同学讨论。
请一位学生说说自己的发现。
引导学生发现事物都有自身的规律。
发现熟悉的事物中隐含的规律
解决问题
1、涂涂画画
2、填一填
3、你能接着画下去吗?
4、想一想,画一画。你能接着画下去吗?
5、找规律。
6、请你按2-10的顺序走。
教师出示试试做做第一题图,前两小题学生独立完成,第三小题学生讨论完成。
完成后请三位学生分别说一说自己做的,并说明原因。
教师出示试试做做第二题图,学生独立完成。
完成后请多位学生说一说自己做的,并说明原因。
教师出示试试做做第三题图,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小组讨论。
完成后请小组派代表说一说自己小组做的,并说明其中的规律。
教师出示试试做做第四题图,学生可独立思考并完成。
完成后请一位学生说一说自己接着画什么,并说明理由。
教师出示试试做做第五题图。学生先独立完成然后在组内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请有代表性的不同小组上台交流。
其他同学补充。
教师出示试试做做第六题图。先引导学生观察算式的排列情况,发现其中的排列规律,然后独立完成。
请多位同学上台交流。
能正确做出并说明理由。
能够很快找出题的规律。
能独立思考,不盲目做题。找出正确规律。
能有条理的思考问题。
能仔细看图,认真听别人发表意见。
引导学生有序地思考,尽可能找出更多的路来。
全课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
“你能说一说你发现生活中还有哪些事物是有规律的吗?”
引导学生进行总结。
使学生体会到事物中隐含的规律。
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学习的主要内容。
能举出实际例子。
知识扩展
“我们已经知道事物都有自己的规律。请你找找我们身边这些物体的规律。”
进一步体会事物各自的规律。
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