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0.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12-17 14:31: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1.4《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第 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遣唐使、鉴真东渡、唐与新罗的交往、玄奘西行取经等史实,思考并认识外交的开放与唐朝国立强盛之间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识读《日本奈良唐招提寺内的鉴真像》《玄奘西行与回国路线图》,获取有效历史信息,感知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鉴真为实现目标不懈努力、矢志不渝而六次东渡日本传播中华文化的毅力,学习玄奘西行和译经追求真知的精神;感受开放交流、兼容并包吸收外来文化对于世界各国文明发展的重要作用。
三、教学重点:鉴真东渡和玄奘西行
四、教学难点: 玄奘西行
五、教材分析: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这节课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的第 4课。本课通过对唐朝时期对外交往史实的介绍,突出反映出当时中国对外交往活跃,其立足点在友好往来上。通过史实的论述,重在使学生了解当时中国的繁荣对周边国家有深远的影响,以及唐文化的世界地位。同时,周边国家也把他们的文化思想、民俗民风等带到中国,深刻体会唐朝双向交流和兼容并蓄的对外特点。遣唐使是这一时期文化交流的重要形式,鉴真东渡、玄奘西行则是中外交流的典型实例,既显示了中国对外友好的态度,也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扩大了中华文化的影响力。这对我们今天的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有深刻的启示,我们继续坚持对外开放,借鉴和吸收其他国家先进文化,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六、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经过半年多的历史学习,已经掌握了学习历史的一些技巧和方法,具备了一定的分析历史的能力,现在的他们具有较强的参与历史学习的愿望与兴趣,善于表现,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好奇心驱使他们思维活跃,求知欲强烈,有助于他们积极参与探究学习。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对于唐朝的历史已经有一定程度的了解,通过唐朝盛世局面的出现,能够知道当时的唐朝处于世界的领先地位,加之本课以历史人物、人物事迹为主,图片和史料等可用资料较丰富,对于学生的主动性学习非常有利,通过小组讨论、合作探究、表格归纳等方式来了解唐朝对外交流的有关史实,可以更好的学习本课知识,让不同的学生从中获得不同的体验。由于此时七年级的学生掌握的是中国古代史的知识,对于中国近代史和现代史了解很少,所以对于我国坚持改革实行对外开放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学会及时的渗透和举一反三,将唐朝的对外开放和现在的对外开放建立联系,认识到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会越开越大。
七、教学方法:
1.教法上,采用问题引导、史料研读、小组讨论等方法。
2.学法上,采用课前预习、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法。
八、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导入】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打乱了我们生活的节奏,全球抗疫,共渡难关是摆在人类面前的重任,英雄的中国人民率先与疫情展开了争分夺秒的战斗,在中国最艰难的时刻,我们的邻国:日本、韩国、印度等向我们伸出了援手,这暖了中国的心,也加深了彼此的友谊。其实早在唐朝时期,我们就与这几位邻国交往频繁。今天我们梦回大唐,一起在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中领略它与各国交往的盛况。
师出示学习目标。请同学们齐读目标。
1、掌握遣唐使、鉴真东渡和玄奘西行的史实及贡献
2.理解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频繁的原因和启示
3.认识今天改革开放的伟大意义
(二)合作探究,学以致用
【教师过渡】同学们声音洪亮,老师深受感染,接下来我们带着目标进入第一站:日本。
一、唐风洋溢奈良城——遣唐使和鉴真东渡
【问题思考】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课本 19页,思考什么是遣唐使?他们为何来中国?
(学生看书的时候,老师去板书本课的题目)
【师生互动】谁能与大家分享你的学习成果?你来......找的很准确。伴随使节而来的还有...... 他们不远万里来的目的是什么?
【学生】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
【过渡】我们通过一段材料感受遣唐使来华的热情吧。依据材料,归纳概括遣唐使来华的特点?
【出示材料】贞观五年(631年),日本派出了由留学生和学问僧组成的第一次“遣唐使”,到开成三年(838年)止,共派出遣唐使 13次。起初,遣唐使团的规模一般不超过 200人,从 8世纪初起,人数倍增,开元五年(717年)、二十一年(733年)和开成三年(838年)派出的三次遣唐使团,人数均在 550人以上。遣唐大使、副使都挑选了解唐朝情况和博通经史、娴习文艺的人担任。
【学生概括】200多年,说明时间长,13次说明次数多,人数在 500多人说明规模很大,来的不是普通人,有才能的人,素质很高。
【教师总结】唐朝文明是给与和贡献的典范,她以及其包容的姿态吸引着世界各国,在中日交往中,日本的突出代表是阿倍仲麻吕。
【教师过渡】这些冒着生命危险,漂洋过海来到中国的遣唐使带走了什么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进入图说历史。(播放图片)可以说唐文化全方位的影响了日本,请结合刚才的图片和课本,简要概述这一问题。
【学生陈述】遣唐使把唐朝先进的制度、天文历法、文字、典籍、书法艺术、建筑技术传回日本,对日本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教师过渡】遣唐使对日本社会的发展有不可磨灭的作用,这也恰恰说明唐朝对日本的深刻影响。来而不往非礼也,唐朝有位高僧迈出国门,将唐风洋溢奈良城。大家请看这张照片,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回答】:双目紧闭。
【教师讲述】他叫鉴真,是中日文化交流中最有影响力的人物。我们通过 6个数字来了解他的传奇一生。
【学生自学】(展示图片)根据刚才对他的简单了解结合教材完善人物卡片。
【历史剧场】根据提示,一人一句话共同演绎传奇鉴真。(学生上台演示,近距离走进鉴真的世界)【问题思考】鉴真身上哪些优秀品质吸引了你?学生畅所欲言(百折不挠、矢志不渝、不畏艰难、持之以恒、坚韧不拔、意志坚定......)【教师总结】鉴真主持修建的唐招提寺和鉴真坐像,被日本政府定为一级国宝,这是两国友谊的见证,古有鉴真东渡传文化,今有武汉疫情,日本送来抗疫物资,中日友谊万古长青。
(图片展示,加强古今对比)告别日本,我们来到第二站:新罗。
二、往来频繁新罗国——唐和新罗的关系
【学生自学】请大家根据提示完成表格。
【师】在新罗我们能看到唐朝的影子,在唐朝我们能听到新罗的音乐,这体现出对外交往中什么特点?
【生】双向交流。人员组成使节、留学生、商人代表崔致远目的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影响 制度、医学、天文、历算唐朝 双向交流 新罗音乐
【教师总结】正是在这种交流中,我们相互取长补短,共同发展。回顾今日,我们疫情最吃紧的时候,韩国总统文在寅谈到中国的困难就是我们的困难以及中国的援韩物资,是两国从古至今友谊的见证,携手抗疫,我们不胜不休。(展示图片)我们将目光从东方转向西方,进入第三站:天竺。
三、求去佛法天竺行——玄奘西行
【师生互动】我有一事不明,请大家鉴别真伪,哪一个是真正的玄奘?他们有什么区别?【教师设疑】西游记中的唐僧有三个神通广大大的徒弟,而真实的玄奘确实身负背篓的行脚僧,只身一人踏上西行路。玄奘长途跋涉去哪里?去做什么?根据地图和课本补充完整(时间、目的、出发地、目的地、游学地点)。
【学生展示】......
【再现历史】重走玄奘西行路,体会沿途的艰难。(播放图片,从长安出发,到达阳关、玉门关,到了西域,这里有沙漠流沙火焰山,但他勇往直前,继续前行,有雪山飞鸟猛兽,历经艰难最终达到佛学圣地,那烂陀寺)玄奘的西行之路比西游记的描述更凶险,他会遇到哪些困难呢?如果是你,你会......
【学生交流】沙漠流沙、缺水、雪上、草原;强盗、官府阻挠、盗匪横行;孤独、恐慌、意志力的考验、诱惑、悲痛......
【问题思考】鲁迅称玄奘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他有哪些贡献呢?(结合课本和材料概括玄奘的历史贡献)
【学生展示】
玄奘贡献:
1、翻译佛经,为中国佛教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2、他口述弟子记录成书的《大唐西域记》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图片展示)疫情之下,中印两国共同抗疫,
【教师过渡】东有鉴真东渡,西有玄奘西行,这是两个人的佛法修行,他们有和异同呢?大家一起来:比较鉴真东渡与玄奘西行的异同,探究他们在中外文化交流中的贡献?
【问题思考】唐朝犹如一个巨大的文化交流中心,海纳百川,兼容并蓄,形成最富魅力的唐朝文明,那唐朝对外交往活跃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一:大唐国者,法式备定,珍国也,常须达。
材料二:隋唐对外交往活跃......唐政府鼓励各国商人到中国贸易,允许他们长期居住。
材料三
论从史出,根据材料小组讨论回答。
1、唐朝国力强盛,经济文化先进,对外国有很大的吸引力。
2、唐朝比较开放、宽容的对外政策,兼容并蓄。
3、唐朝对外交通发达,给各国友好往来提供了条件。
【以古鉴今】:今天的中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我们从唐朝的对外交往中得到什么启示?
【小组合作】坚持对外开放、大力发展经济、兼容并蓄、取长补短、开放包容、海纳百川......
(三)当堂检测——乘胜追击有信心接受老师的挑战吗?
1.隋唐时期的日本民族是一个好学的民族,下列日本到唐朝的人员中是政府委派的()。
A.遣唐使 B.留学生 C.留学僧 D.商人
2.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这首诗反映了唐朝文化( )
A对日本的影响 B. 对新罗的影响C. 对天竺的影响 D. 对波斯的影响
3.“鉴真东渡”“玄奘西行”,两位人物的对外文化交流活动充分体现了唐朝对外文化交流的特点是( )
A.高度繁荣共享太平 B.对外开放双向交流
C.世界领先求同存异 D.源远流长
(四)、课堂小结——构建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