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浙江省学业考试高二物理人教版(2019)复习专题练习 :匀变速直线运动(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年浙江省学业考试高二物理人教版(2019)复习专题练习 :匀变速直线运动(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30.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12-17 10:52: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匀变速直线运动
一、单选题
1.高铁已经成为人们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下列图中,能正确反映高铁进站时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是(  )
A. B.
C. D.
2.伽利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的斜面实验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实验为理想实验,实际上无法进行
B.让铜球沿倾角较小的斜面滚下,更容易测量时间
C.应按照图中从右向左的顺序依次进行实验
D.伽利略通过该实验得出物体的下落高度和下落时间成正比
3.某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速度v与位移x的关系为,v与x的单位分别为和。则物体的加速度大小是(  )
A. B. C. D.
4.用抽气机抽取牛顿管内的空气后,将管竖直放置,从管顶同时释放一枚硬币和一片羽毛,它们下落时和管壁均不接触。若将管内环境视为真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羽毛先落至管底
B.硬币先落至管底
C.落至管底时,硬币和羽毛速度一样大
D.落至管底时,硬币的速度比羽毛的速度大
5.一汽车以某初速度沿平直公路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到静止。测得汽车在第1s内位移为24m,第5s内位移为0.75m,则汽车的加速度大小是(  )
A.8m/s2 B.6m/s2 C.5.81m/s2 D.4.62m/s2
6.如图是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在时间内处于静止状态
B.物体在时间内的位移为零
C.物体在时间内的加速度比的小
D.物体在时间内的位移比的大
7.一个物体运动的图像如图所示,该物体距离出发点最远的位置是(  )
A.第3s末 B.第1s末 C.第2s末 D.第3s内
8.甲、乙两个物体沿同一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图象如图所示,由图可知(  )
A.时刻甲、乙两物体相遇
B.时刻甲、乙两物体相遇
C.时间内,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
D.时间内,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
9.某质点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第1s内通过的位移是2m,则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  )
A.2m/s B.2m/s2 C.4m/s D.4m/s2
10.一辆汽车以v=54km/h的速度行驶在平直公路上,看见前方22.5m处路口有红灯,驾驶员立刻关闭发动机,汽车刚好到达前方停止线,则汽车减速行驶的加速度大小为(  )
A.0.5m/s2 B.15m/s2 C.1.5m/s2 D.5m/s2
11.甲、乙两辆汽车,在一平直公路上同向行驶。在到的时间内,它们的图象如图所示。在这段时间内(  )
汽车甲的平均速度比乙大 B.汽车甲的平均速度比乙小
C.甲、乙两汽车的平均速度相等 D无法判断甲乙平均速度大小
二、实验题
12.某学习小组通过自由落体运动及规律来测定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的大小.
(1)该小组同学认为,只要测出重物由静止开始下落的高度h和下落的时间t,就可以算出重力加速度的大小.若用测量值表示g,则g=____
(2)如图所示,他们选用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为完成此实验,除了图中已有的器材外,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____.(填选项字母)
A.刻度尺
B.秒表
C.220V的交流电源
D.4~6V的交流电源
(3)如图所示,在某次实验中,得到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截取部分纸带如图所示,测得AB=7.65cm,BC=9.17cm.已知交流电频率是50Hz,由已知数据可得g=___m/s2,打B点时重物的瞬时速度大小为___m/s.
(4)该小组同学通过多次实验发现,用测得的数值计算出的重力加速度g的大小,总小于课本中提供的当地重力加速度值.试分析产生误差的主要原因_________.
13.某同学在“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的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记录了被小车拖动的纸带的运动情况,在纸带上确定出A、B、C、D、E、F、G共7个计数点,其相邻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每两个相邻的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10s.
完成下列填空和作图:
(1)每两个计数点间还有    个点没有标出.
(2)试根据纸带上各个计数点间的距离,每隔0.10s测一次速度,计算出打下B、C、D、E、F五个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并将各个速度值填入下表(保留3位有效数字)
vB
vC
vD
vE
vF
数值(m/s)
(3)从打下B点到打下E点,这段时间内纸带的平均加速度为 m/s2.
(4) 将B、C、D、E、F各个时刻的瞬时速度标在直角坐标系中,并画出小车的瞬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线.
三、解答题
14.将一小球从距地面1.8m高处自由释放,做自由落体运动。取重力加速求:
(1)小球在空中运动的时间t;
(2)小球落地时的速度v。
15.两辆汽车(不考虑车的长度)在同一条平直公路的两条平行相邻车道上前后相距L=40m,乙车在前,甲车在后,甲车启动时开始计时,3s后乙车启动,两车启动后都是先做匀加速运动后做匀速运动,如图所示是甲、乙两辆汽车的速度一时间图像,对应数据图中已标出。求∶
(1)甲、乙两车速度相等时对应的时刻;
(2)甲、乙两车相遇的时刻。
16.一辆汽车在高速公路上以30m/s的速度匀速行驶,由于在前方出现险情,司机采取紧急车,刹车时的加速度大小为5m/s2,求:
(1)汽车刹车后20秒内滑行的距离。
(2)开始刹车滑行50米所经历的时间。
(3)汽车刹车后前3秒汽车滑行的距离。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详解】
AB.都表示高铁在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B错误;
C.表示高铁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故C错误;
D.表示高铁在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故D正确。
故选D。
2.B
【详解】
A.该实验不是理想实验,但当时采用水滴计时,无法准确测量时间,故A错误;
B.让铜球沿倾角较小的斜面滚下,重力效果被冲淡,更容易测量时间,故B正确;
C.应按照图中从左向右的顺序依次进行实验,故C错误;
D.伽利略通过该实验得出物体的下落高度和下落时间的平方成正比,故D错误。
故选B。
3.B
【详解】
根据v2=v02+2ax对比可知,物体的加速度
a=4m/s2
故选B。
4.C
【详解】
将管内环境视为真空,没有阻力,则两物体均自由落体运动,所以同时落至管底,且速度一样大。
故选C。
5.C
【详解】
根据逐差法
可得汽车的加速度为
所以汽车的加速度大小是5.81m/s2,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6.C
【详解】
A.物体在时间内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错误;
B.根据图像与时间轴所围的面积表示位移,知物体在时间内的位移不是零,故B错误;
C.根据图像的斜率表示加速度,斜率绝对值越大,加速度越大,知物体在时间内的加速度比的小,故C正确;
D.根据图像与时间轴所围的面积表示位移,知物体在时间内的位移比的小,故D错误;
故选C。
7.A
【详解】
由图像知,t=0时刻物体的位置是出发点,速度正负表示方向,3s内速度方向均没有发生变化,离出发点原来越远,所以第3s末物体离出发点最远。
故选A。
8.B
【详解】
AB.由图像可判断知时刻乙在甲的前面,两物体未相遇;在时刻甲、乙两物体图像相交,说明两物体相遇,故A错误,B正确;
CD.根据位移时间图像斜率表示速度,可知时间内,乙的速度大于甲的速度;时间内,乙的速度为零,甲的速度不为零,即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故CD错误。
故选B。
9.D
【详解】
由位移时间关系
代入数据可得
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10.D
【详解】
根据
解得
即汽车减速行驶的加速度大小5m/s2
故选D。
11.A
【详解】
根据速度时间图线与时间坐标轴所夹的面积表示物体的位移,知在0-t1时间内,甲车的位移大于乙车的位移,根据
汽车甲的平均速度比乙车的大。
故选A。
12. AC 9.5m/s2 2.1m/s 重物在下落过程中受空气阻力;纸带和限位孔之间存在摩擦
【详解】
第一空.重物由静止开始下落的高度h和下落的时间t,根据自由落体运动的公式h=gt2得g=.
第二空.A、实验中需要测量计数点之间距离,即需要刻度尺,故A正确;
B、实验的过程中打点计时器是测量时间的,故不需要秒表.故B错误;
C、电火花计时器使用220V的交流电源,故D错误,C正确;
第三空.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 ;
第四空.时间中点的瞬时速度等于该过程的平均速度:
第五空.存在误差的可能原因是重物在下落中受到空气阻力,及纸带与限位孔之间的摩擦阻力的影响.
13.(10分)
(1)4
(2)0.400 0.479 0.560 0.640 0.721
(3)0.8
(4)略
【详解】
(1)每两个相邻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所以相邻的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T=0.1s.
(2)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vB=="0.400" m/s,同理:vC="0.479" m/s,vD="0.560" m/s, vE="0.640" m/s,vF="0.721" m/s,
(3)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公式△x=aT2可以求出加速度的大小,得:x4-x1=3a1T2 x5-x2=3a2T2 x6-x3=3a3T2
为了更加准确的求解加速度,我们对三个加速度取平均值得:a=(a1+a2+a3)即小车运动的加速度计算表达式为:
a=即:a=0.801m/s2
(4)将B、C、D、E、F各个时刻的瞬时速度标在直角坐标系中,画出小车的瞬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线.
要学会应用匀变速直线的规律以及推论解答实验问题的能力,在平时练习中要加强基础知识的理解与应用
14.(1)0.6s;(2)6m/s
【详解】
(1)由自由落体运动公式
解得
(2)由自由落体运动公式
解得
15.(1);(2)5s或9s
【详解】
(1)由图像可知
设时间时两车的速度相等,有
解得
(2)在经时间,甲、乙的速度相等时,两车的位移为

则两车在速度相等之前已相遇,当时间时,有

则时两车相遇,由图像中从5s~9s的对称性可知,时两车第二次相遇。
16.(1)90m;(2)2s;(3)67.5m
【详解】
(1)设汽车运动方向为正方向,刹车的时间为t0,则
则有
则汽车刹车20s后的位移与6s末的位移相同,即
(2)由运动学位移时间公式
代入数据解得
(3)由位移时间公式
代入解得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