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2·福建龙岩一中高一上期中) 12.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记录小车运动的纸带如图6所示,在纸带上选择0、1、2、3、4、5共6个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纸带旁并排放着带有最小分度为毫米的刻度尺,零刻度线跟“0”计数点对齐,由图可以读出三个计数点1、3、5跟0点的距离填入下列表格中。
①计算小车通过计数点“2”的瞬时速度公式为v2 =_____________(以d1、d2及相邻计数点间时间T来表示),代入数据得v2 = m/s(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②加速度= 。(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1-12·广东湛江一中高一上期中) 10.(1)(每空2分,共12分)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打点计器使用的电源应该是 (填“交流”或“直流”)电源,频率为50 Hz,即打点计时器每隔 秒打一个点,记录小车运动的纸带如图所示。在纸带上按时间先后顺序选择0、1、2、3、4、5的6个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则相邻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 秒。纸带旁并排放着带有最小分度为毫米的刻度尺,零点跟“0”计数点对齐,由图可以读出三个计数点1、3、5跟0点的距离填入下列表格中.
距离 d1 d3 d5
测量值/cm
(2)(每空3分,共6分)计算小车通过计数点“3”的瞬时速度为v3 = m/s(保留两位有效数字).小车的加速度大小是 = m/s2(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1-12·山东莒南三中高一上学期模块考试) 16.(4分0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实验中,下列器材中不需选用的器
材有————————(代号填在横线上)
.打点计时器; B.天平; C.低压交流电源; D.低压直流电源;
E.小车与钩吗; F.纸带; G.秒表; H.弹簧秤;
I.刻度尺; J.一端带有滑轮的长木板。
BDGH(4分);
(11-12·山东莒南三中高一上学期模块考试) 17.(9分)某同学在做“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时,得到了如图2所示的一条较为理想的纸带, 、B、C、D、E、F为在纸带上依次所选的记数点,相邻记数点间有四个点未画出,测得B=1.20cm,C=3.20cm,D=6.00cm,E=9.60cm,F=14.00cm,则以上由数据可知小车做 运动,运动的加速度= m/s2,打点计时器打下D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为 __ ___ m/s。
匀加速直线 (3分) 0.80(3分) 0.32(3分)
(11-12·浙江台州中学上学期期中) 16.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实验中,
(1)根据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我们可以不利用公式计算就能直接得到的物理量是 (填字母代号)
.时间间隔 B.瞬时速度
C.加速度 D.某段时间内的位移
(2)甲同学将最小刻度为1 mm的刻度尺的0刻线与0计数点对齐,0、1、2、5计数点所在位置如图所示,则S5= cm。
(3)乙同学测量后,由于不小心,纸带被撕断了,如图所示,在B、C、D三段纸带中选出从纸带上撕下的那段应该是_______。(填字母)
(1)D (2)13.20 (3)B
(11-12·浙江台州中学上学期期中) 17. 某同学仿照“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这一实验,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测量重物做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
对实验装置及其操作的要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填写字母序号).
.电火花计时器应接在直流电源上
B.电火花计时器的两个限位孔应在同一条竖直线上
C.重物最好选用密度较小的材料,如泡沫塑料
D.开始时应使重物靠近打点计时器处并保持静止
E.操作时,应先放开纸带后接通电源
F.为了减小误差,应重复多次实验,在打出的纸带中挑选一条最清晰的.
下图是某同学在实验中得到的一条较为理想的纸带.把开头几个模糊不清的点去掉,以较清晰的某一个点作为计数点1,随后连续的几个点依次标记为点2、3、4.测量出各点间的距离已标在纸带上,己知打点计时器的打点周期为0.02s.打点计时器打出点2时重物的瞬时速度为___________m/s,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的值约为 ___________m/s2.
(1)BDF (2)0.385 9.5
(11-12·山东莘县实验高中高一上学期期中) 17.(每空2分)如图所示为用打点计时器记录小车运动情况的装置,开始时小车在水平玻璃板上匀速运动,后来在薄布面上做匀减速运动,所打出的纸带如图所示(附有刻度尺),纸带上相邻两点对应的时间间隔为0.02 s.
图
图
从纸带上记录的点迹情况可知,、E两点迹之间的距离为__________cm,小车在玻璃板上做匀速运动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小车在布面上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2.
答案:7.20~7.28 0.90 m/s~0.93 m/s 4.9~5.1
解析:、E两点的刻度分别为x=13.25 cm,xE=6.00 cm,E=x-xE=7.25 cm(答案在7.20~7.28间均正确),匀速运动的速度为v ==0.91 m/s(答案在0.90 m/s~0.93 m/s均正确).
F点以后做减速运动,相邻T内的位移差为Δx=0.2 cm.
由Δx=T2得:==m/s2=5.0 m/s2(答案在4.9 m/s2~5.1 m/s2间均正确).
(11-12·四川成都外国语学校上学期期中) 15、某同学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时,得到了在不同拉力下的、B、C、D、……等几条较为理想的纸带,并在纸带上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即相邻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1s,将每条纸带上的计数点都记为0、1、2、3、4、5……,如图所示甲、乙、丙三段纸带,分别是从三条不同纸带上撕下的.(以下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1)在甲、乙、丙三段纸带中,属于纸带的是______.
(2)打纸带时,物体的加速度大小是________.
(3)打点计时器打1号计数点时小车的速度为______________m/s.
(1)乙 (2)3.11或3.10m/s2 (3)0.456
(11-12·江苏淮安中学高一上期中) 18、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如图所示为某次记录小车运动情况的纸带,图中、B、C、D、E为计数点,相邻的两个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均为0.1s。(注意:图中所给出的数据单位为㎝)。根据纸带上所给出的数据,计算打下纸带上B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的大小为vB= m/s,小车运动的加速度的大小为= m/s2。
(11-12·北京市第五十中学高一上期中) 20. 某同学用电磁打点计时器做“测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的实验,所用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取一段实验纸带,从0点开始每间隔4个点取1个计数点,分别记为1、2、3、4,如图所示。各计数点到0点的距离已在图中标出,根据图可求得计数点2所代表时刻的瞬时速度大小v2= m/s,小车的加速度= m/s2。
0.19 m/s, 0.20 m/s2
(11-12·陕西师大附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 13. 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时,所用电源频率为50 Hz,取下一段纸带研究,如图所示,设0点为计数点的起点,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则
(1)第一个计数点与起始点间的距离x1=________ cm,
(2)计算此纸带的加速度大小=________ m/s2;
(3)物体经过第3个计数点的瞬时速度为v3=________ m/s.
(1) 3 ;(2) 3 ;(3)___1.05___
(11-12·黑龙江双鸭山一中高一上学期期中) 14.(6分)利用图中所示的装置,在做“测量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得到了几条较为理想的纸带。已知每条纸带上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即两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1s,依打点先后编为0,1,2,3,4,……。由于不小心,纸带都被撕断了,如图所示,根据给出的、B、C、D四段纸带回答:
①在B、C、D三段纸带中选出从纸带上撕下的那段应该是 (填字母)
②纸带上,打点1时重物的速度是 m/s(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③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大小是 m/s2(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C, 3.47 9.00
(11-12·江苏省扬州中学高一上期中) 12.如图所示,某同学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由打点计时器得到表示小车运动过程的一条清晰纸带,纸带上两相邻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没画出,其中x1=7.05cm、x2=7.68cm、x3=8.33cm、x4=8.95cm、x5=9.61cm、x6=10.26cm,则点处瞬时速度的大小是 m/s,小车加速度的计算表达式为 (相邻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用T表示),加速度的大小是 m/s2。(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0.86 ,, 0.64 。
(11-12·浙江杭州市高一上期中七校联考) 16.甲、乙两同学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甲同学在笔记本上写下如下实验步骤:
.在桌面上放好长木板,在无滑轮的一端固定电磁打点计时器,将纸带固定的小车上,并使纸带穿过电磁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
B.用细线的一端拴住小车,细线的另一端跨过木板上的定滑轮挂上钩码,将小车放在靠近电磁打点计时器一端的木板上。
C.用导线将电磁打点计时器接到6V直流电源上。
D.放开小车,合上电键,让小车运动后使电磁打点计时器打点。
E.打开电键,取下纸带,测量和分析纸带。
乙同学检查了甲同学拟定的实验步骤,发现有两处错误。请你代乙同学纠正甲同学的错误:
错误1: 。
错误2: 。
纠正错误后,两同学顺利得到了正确的纸带,如图所示,纸带上、B、C、D、E、F、G是7个计数点,每相邻2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未画出,已知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的电源频率为50Hz,用毫米刻度尺测量的数据已标示在图上。则小车运动的加速度为 m/s2;打点D时刻小车的速度为 m/s;打点G时刻小车的速度为 m/s(以上三空保留二位有效数字)。
(11-12·安徽蚌埠铁中学高一上期中) 16.某同学要进行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
(1)请在下面列出的实验器材中,选出本实验中不需要的器材填在横线上(填编号):
①打点计时器 ②天平 ③低压交流电源 ④低压直流电源 ⑤细绳和纸带
⑥钩码和小车 ⑦秒表 ⑧一端有滑轮的长木板 ⑨刻度尺
(2)某同学利用打点计时器所记录的纸带来研究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小车的运动情况,实验中获得一条纸带,如图所示,其中两相邻计数点间有四个点未画出。已知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则打点时小车运动的速度v=_______m/s,小车运动的加速度=_______m/s2。
(1)②天平 ④低压直流电源 ⑦秒表
(2)点时小车运动的速度v=0.337m/s,小车运动的加速度=0.38m/s2
(11-12·四川绵阳南山中学高一上期中) 21.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实验中,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频率为50Hz,如图为小车在木板上带动纸带运动打出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B、C、D、E为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未画出。从纸带上测出x1=3.20 cm,x2=4.52 cm,x3=5.85cm,x4=7.16 cm。则在打B点时小车的速度为vB=____m/s,小车的加速度大小=____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vB= 0.39 m/s,= 1.3 m/s2。
(11-12·黑龙江双鸭山一中高一上学期期中) 13.(12分)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同学们所使用的交变电源的频率均为50hz。
(1)电火花打点计时器应接 电源 (填交流或直流),打点周期为 。当开始实验时,应先 (填释放小车或接通电源)。
(2)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某同学所得到的纸带的一部分如图丙所示,图中、B、C是相邻计数点,若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1.50m/s2,则在计数点、B或B、C之间还有打点计时器所打出点的个数为_____________。
(1)交流,0.02,接通电源
(2) 9
(11-12·天津一中上学期高一期中) 17.(1) “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________.
.先接通电源,再使纸带运动
B.先使纸带运动,再接通电源
C.将接好纸带的小车停在靠近滑轮处
D.将接好纸带的小车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处
(2)如图是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时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图中、B、C、D、E是按时间顺序先后打出的记数点(电源频率为50Hz,每两个计数点间有4个点未画出),用刻度尺量出点到各点之间的距离如图所示,那么小车的加速度大小是 m/s2,方向是 。(填“向左”或“向右”)B点速度的大小是 m/s E点速度的大小是 m/s(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D (2)0.42 左 0.19 0.32
(11-12·四川雅安中学高一上期中) 22.如图是某同学在做“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实验中的一条纸带,每相邻两个计数点中间都有四个点未画出。打点计时器接在频率为50Hz的电源上。
则vB= m/s ; vC= m/s ; 纸带的加速度= m/s2 。
0.375 0.625 2.5
(11-12·九江一中学高一上期中) 13.某同学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所用电源频率为50Hz。如图所示,取一段实验纸带,从0点开始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分别记为1、2、3、4,各计数点到0点的距离已在图中标出。则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1s,小车在计数点2时的瞬时速度v2= m/s,根据数据可求得小车的加速度= m/s2。(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v2= 0.19 m/s = 0.20 m/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