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2021~2022学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冲刺物理试卷(三)(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省2021~2022学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冲刺物理试卷(三)(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20.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12-17 16:35: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江苏省2021~2022学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冲刺试卷(三)
物 理 2021.12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75分钟)
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4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9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在电视连续剧《西游记》中,常常有孙悟空“腾云驾雾”的镜头,这通常是采用“背景拍摄法”:让“孙悟空”站在平台上,做着飞行的动作,在他的背后展现出蓝天和急速飘动的白云,同时加上烟雾效果;摄影师把人物的动作和飘动的白云及下面的烟雾等一起摄入镜头.放映时,观众就感觉到“孙悟空”在“腾云驾雾”.这时,观众所选的参考系是(  )
A.孙悟空 B. 平台
C. 飘动的白云 D. 镜头
2. 如图描绘了一名运动员在跳远中助跑、起跳、飞行、落坑几个瞬间的动作.关于运动员可以看成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研究运动员的跳远成绩时 B. 研究运动员的助跑动作时
C. 研究运动员的起跳动作时 D. 研究运动员的飞行动作时
3. 如图所示,某质点沿半径为r的半圆弧由a点运动到b点,则它通过的位移和路程分别是(  )
A.0;0 B. 2r,向东;πr
C. r,向东;πr D. 2r,向东;0
4. 下列计时数据表示时刻的是(  )
A.上学坐车需要15分钟 B. 早上7点上课
C. 晨读20分钟 D. 中午休息 60 分钟
5. 一辆正在行驶的轿车的仪表盘显示“时速90 km/h”时,轿车的速度大小为(  )
A.25 m/s B. 20 m/s
C. 15 m/s D. 10 m/s
6. 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加速度为正值时,物体的速度和位移一定都要增大
B. 一物体做匀变速运动,物体的末速度一定与时间成正比
C. 若加速度的方向和速度的方向相同,虽然加速度很小,但速度还是增加的
D. 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其加速度是均匀变化的
7. 如图所示是用手拉动纸带通过打点计时器得到的点迹.已知打点计时器所使用电源的周期为T,要计算打点计时器打E点时纸带的瞬时速度,下列做法误差最小的是(  )
A.测量出A、I两点之间的距离x,利用平均速度的公式,得出v=
B. 测量出B、H两点之间的距离x,利用平均速度的公式,得出v=
C. 测量出C、G两点之间的距离x,利用平均速度的公式,得出v=
D. 测量出D、F两点之间的距离x,利用平均速度的公式,得出v=
8. 关于匀变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位移与时间的二次方成正比
B. 位移总是随着时间的增大而增大
C. 加速度、速度、位移三者方向一致
D. 加速度、速度、位移的方向并不一定都相同
9. 一个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初速度v0=2.0 m/s,它在第3 s内通过的位移是4.5 m,则它的加速度为(  )
A.0.5 m/s2 B. 1.0 m/s2
C. 1.5 m/s2 D. 2.0 m/s2
10. 一物体从距地面高h处自由下落到地面所用的时间为(  )
A. B.
C. D.
11. 下列关于物体重心位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平板货车上的货物卸下后,汽车的重心位置降低了
B. 物体在斜面上下滑时,物体的重心位置相对物体的位置降低了
C. 物体越重其重心位置越低
D. 对于质量确定的物体,无论其形状如何变化,其重心位置是不变的
12. 下列关于弹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发生形变的物体才能有弹力,且一定有弹力
B. 物体的形变越大,弹力也越大
C. 弹力的方向一定与物体发生弹性形变的方向相反
D. 弹力的大小与物体大小有关,体积越大的物体产生的弹力也越大
13. 如图所示,表面粗糙情况相同、质量相等的长方体木块在力F作用下运动,水平面给木块的滑动摩擦力在甲、乙两种情况下(  )
  
甲   乙
A.甲大 B. 乙大
C. 一样大 D. 不能确定
14. 如图为一轻质弹簧的长度和弹力大小的关系图像,根据图像判断,正确的结论是(  )
A.弹簧的劲度系数为1 N/m B. 弹簧伸长2 cm时,弹力的大小为4 N
C. 弹簧的原长为6 cm D. 弹簧伸长8 cm时,弹力的大小为8 N
15. 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5 kg的物体静止在地面上,取g=10 m/s2,当给物体施加一竖直向上的F=40 N的拉力后,物体所受的合力大小为(  )
A.0 B. 10 N
C. 40 N D. 50 N
16. 如图所示是探究合力和分力关系的示意图,下列关于实验中两次拉伸橡皮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要求图乙中两个弹簧测力计所成角度为90°
B. 要求图乙中两个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方向与橡皮条的夹角相同
C. 要求图乙中两个弹簧测力计读数相同
D. 要求将橡皮条和细绳的结点O拉到相同的位置
17. 下列关于惯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运动员投掷标枪时,用力越大,标枪飞行越远,说明力越大惯性越大
B. 把手中的球由静止释放,球受重力而竖直下落,说明球没有惯性
C. 行驶中的公共汽车紧急刹车时,乘客向前倾倒,说明乘客具有惯性
D. 短跑比赛,运动员通过终点后很难停下来,说明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18. 公元前4世纪末,我国的《墨经》中提到“力,形之所以奋也”,意为力是使有形之物突进或加速运动的原因.力的单位用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符号来表示,正确的是(  )
A.kg·m·s-1 B. kg·m·s-2
C. Pa·m2 D. J·m-1
19. 时下“电动平衡车”深受年轻朋友的喜爱.如图所示,六年级学生库比站在“电动平衡车”上沿水平直线前行.忽略空气阻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库比随平衡车匀速前行时,平衡车对库比只有弹力作用
B. 平衡车对库比的弹力方向与库比鞋底的形变恢复方向相同
C. 库比对平衡车的压力与平衡车对库比的弹力是一对平衡力
D. 当库比随平衡车加速前进时,受平衡车的作用力方向竖直向上
20. 如图所示,小红在玩跳房子游戏,则小红(  )
A.在地面上向下蹲的过程中处于失重状态
B. 在地面上向上起跳至脱离地面前处于超重状态
C. 在空中上升的过程中处于超重状态
D. 在空中下降的过程中处于失重状态
21. 在做“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某同学根据实验数据画出的小车加速度a和小车所受拉力F的图像为图中的直线I,直线I在坐标轴上截距较大,明显超出了误差范围.下面给出了关于形成这种情况的四种解释,其中可能正确的是(  )
A.实验前该同学没有平衡摩擦力
B. 该同学在平衡摩擦力时,把长木板的末端抬得过高
C. 实验中该同学所用小车质量远大于钩码质量
D. 实验中该同学所用小车质量远小于钩码质量
22. 一个物体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现同时给它施加两个水平拉力F1、F2,且F1=5 N,F2=3 N,如图所示,此后物体将(  )
A.向左运动 B. 向右运动
C. 保持静止 D. 无法判断
23. 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加速度恒定的运动不可能是曲线运动
B. 做曲线运动的物体速度方向必定变化
C. 速度变化的运动必定是曲线运动
D. 加速度变化的运动必定是曲线运动
24. 如图所示,某人由A点划船渡河,船头指向始终与河岸垂直,则小船能到达对岸的位置是(  )
A.正对岸的B点
B. 正对岸B点的左侧
C. 正对岸B点的右侧
D. 正对岸的任意点
25. 平抛运动可以分解为(  )
A.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
B. 水平方向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
C. 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
D. 水平方向的匀速圆周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
26. 如图所示,用起瓶器打开瓶盖,起瓶器上A、B两点绕O点转动的角速度分别为ωA和ωB,线速度大小分别为vA和vB,则(  )
A.ωA=ωB,vA>vB
B. ωA=ωB,vAC. ωA<ωB,vA=vB
D. ωA>ωB,vA=vB
27. 用长短不同、材料和粗细均相同的两根绳子各拴着一个质量相同的小球,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则(  )
A.两个小球以相同的角速度运动时,长绳容易断
B. 两个小球以相同的线速度运动时,长绳容易断
C. 两个小球以相同的加速度运动时,长绳容易断
D. 两个小球以相同的周期运动时,短绳容易断
28. 如图所示,小明用与水平方向成θ角的轻绳拉木箱,绳中张力为F,沿水平地面向右移动了一段距离l.已知木箱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木箱质量为m,木箱受到的(  )
A.支持力做功为(mg-Fsinθ)l
B. 重力做功为mgl
C. 拉力做功为Flcosθ
D. 滑动摩擦力做功为-μmgl
29. 用水平恒力F拉动一物体在水平地面上做直线运动,当速度为v时,力F的瞬时功率为(  )
A. B. F2v
C. Fv2 D. Fv
30. 如图所示,一轻质弹簧竖直放置,现有一小球从A点自由下落,压缩弹簧至最低点B,则从A到B过程中,小球的重力势能(  )
A.一直增大 B. 一直减小
C. 先增大后减小 D. 先减小后增大
31. 一物体的质量保持不变,速度变为原来的2倍,则其动能变为原来的(  )
A.2倍 B. 4倍
C. 6倍 D. 8倍
32. 两个质量均匀的球体相距较远的距离r,它们之间的万有引力为10-8 N.若它们的质量不变、距离减小为原来的,则它们之间的万有引力为(  )
A.10-8 N B. 2×10-8 N
C. 4×10-8 N D. 3×10-8 N
33. 已知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为7.9 km/s,第二宇宙速度为11.2 km/s,第三宇宙速度为16.7 km/s.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第一宇宙速度是物体在地面附近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速度
B. 第二宇宙速度是成为地球卫星的最小发射速度
C. 所有地球卫星环绕地球的运行速度都介于7.9 km/s和11.2 km/s之间
D. 要发射土星探测器速度要大于第三宇宙速度
34. “北斗三号”卫星导航系统由24颗中圆地球轨道卫星、3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和3颗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组成.对于3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下列物理量一定相同的是(  )
A.线速度 B. 向心力大小
C. 卫星的公转周期 D. 所受地球的万有引力大小
35. 用自由落体运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就是看mv是否等于mghn(n为计时点的编号).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打点计时器打第一个点0时,重物的速度为0
B. hn是计时点n到第一个点0的距离
C. m为重物的质量,需用天平称量
D. 不可以用vn=gtn计算vn,其中tn=(n-1)T(T为打点周期)
36. 下列情况中,运动物体机械能一定守恒的是(  )
A.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为零 B. 物体不受摩擦力
C. 物体只有重力做功 D. 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37. 关于静电的防止和应用,下述的事例属于静电的防止的是(  )
A.燃煤时会产生大量煤灰,污染大气,在烟囱底部安装静电除尘器就可以把煤灰除掉
B. 当油漆从喷枪中喷出时,喷嘴使油漆微粒带正电,它们相互排斥,扩散开来形成一大团漆云,被吸附在带负电的物体表面,这种静电喷漆的方法省漆而均匀
C. 复印机是利用静电的吸附作用工作的
D. 飞机轮胎用导电橡胶制成,是为了在着陆时使机身积累的电荷流入大地
38. 如图所示,点电荷+Q固定,点电荷+q沿直线从A运动到B.此过程中,关于两电荷之间的库仑力,正确的说法是(  )
A.吸引力,先变小后变大
B. 吸引力,先变大后变小
C. 排斥力,先变小后变大
D. 排斥力,先变大后变小
39. 在某电场的P点,放置一个电荷量q=1.0×10-8 C的试探电荷,测得所受的电场力F=0.1 N,则P点的电场强度大小为(  )
A.1.0×105 N/C B. 1.0×107 N/C
C. 1.0×108 N/C D. 1.0×109 N/C
40. 下列器件中是电容器的是(  )
A. B.
C. D.
41. 同种材料、同样粗细的两根金属丝,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长的金属丝电阻大 B. 短的金属丝电阻大
C. 两金属丝电阻一样大 D. 电阻大小跟长度无关
42. 如图所示,当开关S断开时,电压表示数为3 V,当开关S闭合时,电压表示数为2 V,则外电阻R与电源内阻r之比为(  )
A.1∶2 B. 2∶1
C. 2∶3 D. 3∶2
43. 条形磁铁产生的磁场的磁感线如图所示,图中a、b、c、d四个位置中,磁感应强度最大的位置为(  )
A.a B. b
C. c D. d
4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微观粒子的能量变化是连续的
B. 能量子与电磁波的频率成正比
C. 红光的能量子比绿光大
D. 电磁波波长越长,其能量子越大
45. 某同学做“探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下列步骤不能产生感应电流的是(  )
A.将磁铁匀速插入线圈 B. 将磁铁加速插入线圈
C. 将磁铁加速从线圈中抽出 D. 将磁铁置于线圈中静止不动
二、 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0分.
阅读下述材料,完成第46~47题.
在光滑水平转台上开有一小孔O,一根轻绳穿过小孔,一端拴一质量为0.1 kg的物体A,另一端连接质量为1 kg的物体B,如图所示,已知小孔O与物体A间的距离为25 cm,开始时物体B与水平地面接触,设转台旋转过程中物体A始终随它一起运动,取g=10 m/s2.
46. 当转台以角速度ω=4 rad/s旋转时,物体A所受的向心力为________N.
47. 要使物体B开始脱离地面,则转台旋转时的角速度至少为________rad/s.
阅读下述材料,完成第48~50题.
滑板运动是一项惊险刺激的运动,深受青少年的喜爱.如图所示是滑板运动的轨道,AB和CD是两段光滑的圆弧形轨道,BC是一段长l=7 m的水平轨道.一运动员从AB轨道上的P点以vP=6 m/s的速度下滑,经BC轨道后冲上CD轨道,到Q点时速度减为零.已知P、Q距水平轨道的高度分别为h=1.4 m、H=1.8 m,运动员的质量m=50 kg,不计圆弧轨道上的摩擦,取g=10 m/s2.
48. 运动员第一次经过B点的速率为________m/s,第一次经过C点的速率为________m/s.
49. 运动员与BC轨道的动摩擦因数为________.
50. 运动员最后停在BC轨道上距B点________m.
江苏省2021~2022学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冲刺试卷(三)
物 理 2021.12
答案解析
1. C 【解析】 “孙悟空”站在平台上,在他的背后有急速飘动的白云,就感觉到“孙悟空”在“腾云驾雾”.可以知道观众所选的参考系是孙悟空背后急速飘动的白云,认为白云静止不动的结果是“孙悟空”在飞速前进,故选C.
2. A 【解析】 研究运动员的跳远成绩时,运动员的大小和形状可以忽略,只要一个落地点和起跳点的距离即可,所以可以把运动员看成质点,A符合题意;研究运动员的助跑、起跳、飞行动作时,运动员的形状姿态不能忽略,所以不能看成质点,B、C、D不符合题意.
3. B 【解析】 位移大小为2r,方向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即向东,路程为轨迹的长,即πr,B正确.
4. B 【解析】 上学坐车需要15分钟,表示时间间隔,所以A错误;早上7点上课,表示时刻,所以B正确;晨读20分钟,表示时间间隔,所以C错误;中午休息 60 分钟,表示时间间隔,所以D错误.
5. A 【解析】 v===25 m/s,故选A.
6. C 【解析】 加速度为正值,若速度为负值,两者方向相反,速度将减小,故A错误;根据v=v0+at,只有在初速度为零的情况下,速度与时间成正比,故B错误;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物体做加速运动,加速度小,物体速度增加的慢,但仍在增加,故C正确;匀加速直线运动是加速度不变、速度均匀变化的直线运动,故D错误.
7. D 【解析】 平均速度=,当Δt无限趋近于零时,平均速度就等于瞬时速度,所以时间越短,平均速度越接近瞬时速度,误差越小,故D正确,A、B、C错误.
8. D 【解析】 根据位移公式x=v0t+at2,若初速度不为零,则位移与时间的二次方不是正比关系,A错误;位移可能随时间的增大而增大,也可能随时间的增大而减小,如竖直上抛运动先减速为零后反向加速,位移先增大后减小,B错误;匀变速直线运动中,加速度、速度、位移的方向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如匀加速运动中加速度、速度、位移方向相同,匀减速运动中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反,C错误,D正确.
9. B 【解析】 第2 s末的速度v=v0+at2,第2 s末的速度是第3 s的初速度,故第3 s内的位移x3=(v0+at2)t+at2,解得a=1.0 m/s2,故B正确.
10. D 【解析】 由h=gt2得t=,故D正确,A、B、C错误.
11. A 【解析】 重心由物体的质量分布以及形状共同决定,平板货车上的货物卸下后,汽车的重心位置降低了,故A正确;重心的位置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故B错误;重心位置与物体的重量无关,故C错误;对于质量一定的物体,其形状发生改变,重心位置一般也会随着改变,故D错误.
12. C 【解析】 只有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才能产生弹力,A错误;弹力的大小是由形变量和劲度系数共同决定的,物体的形变大,弹力不一定大,B错误;弹力的方向指向物体形变恢复的方向,一定与物体发生形变的方向相反,C正确;弹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无关,D错误.
13. C 【解析】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取决于正压力和动摩擦因数,它们满足f=μFN,题图中甲、乙这两种情况,由于它们的表面粗糙情况相同,所以它们的动摩擦因数相同,又由于质量相同,所以它们对水平面的压力相同,根据公式f=μFN可知,甲、乙这两种情况水平面对木块的滑动摩擦力一样大,故选C.
14. C 【解析】 由胡克定律得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 N/m=100 N/m,故A错误;由胡克定律公式F=k·x=100x可知,x=0.02 m时,F=2 N,故B错误;读图可知,弹簧的弹力F=0时,弹簧的长度为L0=6 cm,即弹簧的原长为6 cm,故C正确;由F=k(L-L0)=100(L-0.06),则L=8 cm时,代入数据得F=2 N,故D错误.
15. A 【解析】 物体的重力G=mg=5×10 N=50 N,向上的拉力大小F=40 N,拉力小于重力,所以无法将物体拉动,此时物体还受到地面的支持力,N=mg-F=50-40 N=10 N,物体受到的合力为零,故选A.
16. D 【解析】 图乙中两个弹簧测力计夹角适当大即可,两个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方向与橡皮条的夹角不一定相同,两弹簧测力计的夹角不一定为90°,故A、B错误;图乙中两个弹簧测力计拉力适当大即可,两个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不一定要相同,故C错误;为保证拉力效果相同,要求将橡皮条和细绳的结点O拉到相同的位置,故D正确.
17. C 【解析】 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所以惯性大小与物体的受力及速度大小无关,故A、D错误;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故B错误;行驶中的公共汽车紧急刹车时,乘客向前倾倒,说明乘客具有惯性,故C正确.
18. B 【解析】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F=ma,可知力的单位为kg·m·s-2,A错误,B正确;根据压强的表达式p=,可知力的单位为Pa·m2,但压强单位Pa不是基本单位,C错误;根据做功的表达式W=Fx,可知力的单位为J·m-1,但功的单位J不是基本单位,D错误.
19. A 【解析】 当库比随平衡车匀速前行时,根据平衡条件,平衡车对库比只有弹力作用,A正确;平衡车对库比的弹力方向与库比鞋底的形变恢复方向相反,B错误;库比对平衡车的压力与平衡车对库比的弹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C错误;当库比随平衡车加速前进时,受到平衡车的摩擦力和弹力,两个力的合力方向不是竖直向上,而是斜向上,D错误.
20. D 【解析】 小红在地面上向下蹲的过程中,加速度先向下再向上,故小红先失重再超重,故A错误;在地面上向上起跳至脱离地面前,小红的加速度先向上再向下,故小红处于先超重再失重状态,故B错误;在空中上升过程中加速度向下,小红处于失重状态,故C错误;在空中下降过程中,加速度向下,小红处于失重状态,故D正确.
21. B 【解析】 实验时应平衡摩擦力,没有平衡摩擦力或平衡摩擦力不足会使a-F图像在F轴上有截距;平衡摩擦力过度,在a-F图像的a轴上有截距.由图像可知,a-F图像在a轴上有截距,这是由于平衡摩擦力过度造成的,说明该同学在平衡摩擦力时,把长木板的末端抬得过高,故B正确,A、C、D错误.
22. A 【解析】 合外力向左,物体向左做匀加速运动,故A正确,B、C、D错误.
23. B 【解析】 加速度恒定的运动可以是曲线运动,如平抛运动,A错误;曲线运动的物体,速度方向为该点的切线方向,时刻改变,B正确;速度变化的运动也可以是直线运动,如匀变速直线运动,C错误;加速度变化的运动不一定是曲线运动,如变加速直线运动,D错误.
24. C 【解析】 小船在垂直于河岸方向和沿河岸方向都有位移,根据运动的合成,合位移的方向指向下游方向,所以小船到达对岸的位置是正对岸B点的右侧,故C正确,A、B、D错误.
25. C 【解析】 平抛运动可以分解为: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故选C.
26. B 【解析】 同轴转动,角速度相等,故ωA=ωB;由于rA27. A 【解析】 当角速度相等时,根据F=mrω2可知,绳子越长,拉力越大,所以长绳易断,故A正确;当线速度相等时,根据F=m可知,绳子越短,拉力越大,所以短绳易断,故B错误;两个小球以相同的加速度运动时,根据F=ma,则长绳、短绳一起断,故C错误;两个小球以相同的周期运动时,由F=mr可知,绳子越长,拉力越大,所以长绳易断,故D错误.
28. C 【解析】 对木箱受力分析,支持力竖直向上,则支持力做功 WN=Nlcos90°=0,故A错误;重力做功WG=mglcos90°=0,故B错误;拉力做功为WF=Flcosθ,故C正确;木箱竖直方向受力平衡:N+Fsinθ=mg,得 N=mg-Fsinθ,则摩擦力 f=μN=μ(mg-Fsinθ),摩擦力做功Wf=-fl=-μ(mg-Fsinθ)l,故D错误.
29. D 【解析】 当速度为v时,力F的瞬时功率P=Fv,故选D.
30. B 【解析】 小球从A到B过程中,高度一直降低,根据Ep=mgh可知,小球的重力势能一直减小,故选B.
31. B 【解析】 由物体的动能Ek=mv2可知,速度变为原来的2倍时,动能变成原来的4倍,故B正确,A、C、D错误.
32. C 【解析】 根据万有引力公式F=G,距离减小为原来的一半,则万有引力变为原来的4倍,即4×10-8 N,故选C.
33. A 【解析】 第一宇宙速度是物体在地面附近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速度,A正确;第二宇宙速度是摆脱地球引力束缚的最小发射速度,B错误;所有地球卫星发射速度都介于7.9 km/s和11.2 km/s之间,C错误;要发射土星探测器速度要大于第二宇宙速度,小于第三宇宙速度,D错误.
34. C 【解析】 地球静止轨道卫星,与地球相对静止,则与地球自转周期相同,线速度大小相同但方向不同,因不知道卫星的质量,无法判断三颗卫星向心力大小和三颗卫星所受地球的万有引力大小是否相同,故选C.
35. C 【解析】 实验的原理就是利用重物的自由落体运动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因此打点计时器打第一个点时,重物运动的速度应为零.hn与vn分别表示打第n个点时重物下落的高度和对应的瞬时速度,vn应利用纸带上的数据求出,若用vn=gtn求vn,则已默认机械能守恒,验证实验也就变得无意义了,故A、B、D正确;本实验中,不需要测量重物的质量,因为公式mghn=mv的两边都有m,故只要ghn=v成立,则mghn=mv就成立,机械能守恒定律也就被验证了,故C错误,符合题意.
36. C 【解析】 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为零,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若在竖直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机械能不守恒,故A错误;物体机械能守恒的条件是只有重力或者弹力做功,与受不受摩擦力无关,故B错误;物体只有重力做功,符合机械能守恒的条件,故机械能守恒,故C正确;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机械能不一定守恒,如在空中匀速下降的雨滴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减小,机械能不守恒,故D错误.
37. D 【解析】 静电除尘器是利用静电进行除尘,不是防止静电的产生,故A错误;静电喷涂是利用静电使涂料颗粒附着在工件表面的一种方法,故B错误;静电复印是利用光敏半导体的光导特性和静电作用复制成品的方法,故C错误;飞机轮胎用导电橡胶制成,是为了在着陆时使机身积累的电荷流入大地,防止静电产生火花导致起火,故D正确.
38. D 【解析】 带电相同的小球受斥力作用,而距离先越来越近,再越来越远,由于电量保持不变,根据F=k可知,距离先减小后增大,电场力先逐渐增大,后逐渐减小,故A、B、C错误,D正确.
39. B 【解析】 P点的电场强度大小为E== N/C=1×107 N/C,故选B.
40. B 【解析】 图中A为滑动变阻器,B为电容器,C为电阻箱,D为电阻,故选B.
41. A 【解析】 根据电阻定律R=ρ可知,同种材料、同样粗细的两根金属丝,长的金属丝电阻大,故选A.
42. B 【解析】 开关断开时,电压表的示数等于电源的电动势,故E=3 V;当开关闭合时,电压表示数为R两端的电压,由U=E-U内可知,内电压U内=E-U=1 V,则外电阻与内电阻的比值==,故B正确,A、C、D错误.
43. D 【解析】 磁感线的疏密表示磁场强弱,由图可知,d处磁感线比a、b、c处密,故d点的磁感应强度大于a、b、c三点的磁感应强度,故A、B、C错误,D正确.
44. B 【解析】 微观粒子的能量变化是跳跃式的,故A错误;由能量子的表达式ε=hν可知,能量子与电磁波的频率成正比,故B正确;红光的频率比绿光小,由ε=hν可知,红光的能量子比绿光小,故C错误;电磁波波长越长,其频率越小,能量子越小,故D错误.
45. D 【解析】 将磁铁匀速插入线圈、加速插入线圈、加速从线圈中抽出,通过线圈的磁通量都会发生变化,都会产生感应电流,A、B、C不符合题意;将磁铁置于线圈中静止不动,穿过线圈的磁通量不会发生变化,故不会产生感应电流,D符合题意.
46. 0.4 【解析】 对物体A运用牛顿第二定律,绳子的拉力T=mAω2r=0.1×0.25×16 N=0.4 N.
47. 20 【解析】 当物体B受的支持力为零时,其将要离开地面,则绳子上的拉力为T′=mBg=10 N.对物体A有T′=mArω′2,代入数据解得ω′=20 rad/s.
48. 8 6 【解析】 由动能定理可得,运动员第一次经过B点有mgh=mv-mv,解得vB=8 m/s.由动能定理可得,运动员从C点到Q点有-mgH=0-mv,解得vC=6 m/s.
49. 0.2 【解析】 由动能定理可得,运动员从B点到C点有-μmgl=mv-mv,解得μ=0.2.
50. 2 【解析】 运动员最后停在BC轨道上,由动能定理可得mgh-μmgs=0-mv,解得s=16 m.故运动员最后停在BC轨道上距B点为x=s-2l=2 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