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华师大科学八年级上册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我国气候的主要特点 章 8 学科 科学 年级 八
学习 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年等降水量线,知道我国降水量分布特点及原因。 2.了解月(年)等温线概念,知道我国夏季普遍高温、冬季北寒南暖及其形成原因。 3.了解我国的雨极和干极、热极和寒极。 4.了解我国东部季风气候、西北部干旱气候的主要特点及成因。 5.知道我国的气候资源对农业生产、人们生活方式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等温线、等降水量线分布图,了解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特点以及降水分布特点 2.培养学生判读、分析等值线分布图的技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了解我国温度带及干湿地区的划分依据及划分地区等,使学生进一步明确我国地理环境的巨大差异性。
重点 1.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2.我国气候为农业生 产提供的有利条件
难点 1.分析、归纳、概括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我国幅员广阔 ,南北纬度跨度广,东西离海远近差距大,地势高低悬殊,气温与降水等方面的气候特点差别显著 分析原因 引入新课
讲授新课 了解一个地区的气候,主要从气温和降水等方面分析,了解气温的高低及其季节变化,年降水量的多少及其季节分配,进而寻找原因。 (教材第185页思考与讨论) 解答:(1)我住在南方低纬度、东部近海、平原地区,家乡一年四季的气温没有很大变化,全年暖热,雨水充沛。 (2)我住在北方中纬度、东部近海、平原地区,家乡一年四季的气温有显著变化,夏热冬寒、春暖秋凉;降水较少,夏雨冬干。 (3)我住在山地高原地区,夏季气温较低,全年降水较少。 (4)我住在北方中纬度内陆地区,冬冷夏热,降水少。 (5)我住在北方较高纬度、平原地区,家乡一年四季的气温变化很大,冬季严寒漫长、夏季温暖短促。降水集中在夏季,冬季降雪较多。 一、降水量东南多西北少 1.年等降水量线 在地图上把年降水量相等的各点连接起来的线,叫年等降水量线。 2.年等降水量线的判读 在年等降水量线图上,年降水量不同的地区,用不同的颜色(或深浅)表示,显示年降水量的分布特点。蓝色愈深,表示降水量愈多,绿色次之,黄色则表示降水少,棕色更少。 3.年降水量的分布 年降水量从东南向西北递减。 (1)东南多:我国东部、南部近海地区,夏季盛吹来自海洋上的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为我国东部地区带来暖湿空气,形成充沛的雨水,年降水量大于400mm。 (2)西北少:我国西部、北部内陆地区,远离海洋,又有山地、高原阻挡,来自海洋上的夏季风不易到达,缺乏水汽来源,大部分地区降水稀少,年降水量小于400mm,水分蒸发又十分旺盛,成为干旱地区。 (3)影响降水分布的两大因素:季风和海陆分布。 (教材第186页活动) 解答:1.年降水量小于400mm地区的颜色为黄色,颜色愈深,表示年降水量愈少;年降水量大于400mm地区的颜色为绿色和蓝色。 2.(1)我国年降水量大于400mm的地区主要分布在东部,年降水量小于400mm的地区主要分布在西部。 (2)广州的年降水量多,为1694.1mm;乌鲁木齐的年降水量少,为277.6mm。 (3)我国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因为东部、南部近海地区,夏季盛行来自海洋上的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为我国东部地区带来暖湿空气,形成充沛的雨水。而西部、北部内陆地区,远离海洋,又有山地、高原阻挡,来自海洋上的夏季风不易到达,缺乏水汽来源,大部分地区降水稀少。 4.我国的“雨极”和“干极” (1)“雨极” ①我国台湾省火烧寮,年平均降水量6557.8mm,1912年曾达8408mm,是我国年降水量的最高记录,是我国的“雨极”。 ②台湾岛北端的基隆港,年平均雨日214天,年平均降水量3200mm,有“雨港”之称。 ③我国西藏雅鲁藏布江下游的巴昔卡,平均年降水量达4496.0mm,是我国大陆上降水量最多的记录。 (2)“干极” 我国新疆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年平均降水量不足10mm,托克逊的年平均降水量只有5.9mm,是我国最少雨的地区。这里一年下的雨量还不及广州平均一天半下的雨,而年蒸发量却高达3000mm,全年的降水量还抵不上一天的蒸发量。 二、夏季普遍高温、冬季北寒南暖 1.等温线:在地图上,月平均或年平均气温相同各点的连线,叫月等温线或年等温线。 2.1月、7月平均气温:在北半球大陆上,通常用1月平均气温代表冬季,用7月平均气温代表夏季,1月、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显示冬夏气温的分布大势。 (教材第188页活动) 解答:1.(1)我国1月0℃等温线大致与秦岭一淮河一线吻合。秦岭一淮河一线以南地区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秦岭一淮河一线以北地区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2)我国1月平均气温从南到北降低,南北气温相差很大。这是因为南方纬度比北方低,接受太阳的热量比北方多,而北方受寒冷的冬季风影响比南方大,白昼又比南方短,使北方的冬季比南方冷得多。 2.(1)7月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的平均气温在28℃以上,青藏高原平均气温在8℃以下。 (2)7月份,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各地接受的太阳光照较多,南方纬度虽然比北方低一些,但是北方的白昼时间比南方长,导致南北方普遍高温。西南部青藏高原由于地势高,夏季气温比同纬度的东部平原、丘陵地区低得多。 3.夏季气温分布特点:我国夏季除高山、高原地区外,全国普遍高温。 (1)东部地区 南方纬度低,气温高;北方纬度高,气温稍低。 由于夏季北方白昼长,又有夏季风自南向北吹送,缩小了南北气温的差别。 (2)西北干早地区 夏季日照时间长而强烈,又受不到海洋的调节,除高山地区外,气温比同纬度的东部地区高。 (3)西南部青藏高原 由于地势高,夏季气温比同纬度的东部平原、丘陵地区低得多。 4.冬季气温分布特点 (1)特点 我国冬季南北气温相差很大。东南地区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而广大西北地区在0℃以下。南部沿海地带1月平均气温在16℃以上,东北部的内陆可达-28℃以下。 (2)原因 ①纬度因素:南方纬度比北方低,太阳高度大,白昼长,使南方接受到的太阳热量比北方多。 ②季风因素:北方受冬季风影响大,南方受冬季风影响小。从西伯利亚吹来的冷空气会给北方带来剧烈的降温。 ③地形:我国有很多东西走向、东北一西南走向的高大山脉,经过它们的削减作用,冷空气的威力已经降低了很多,最终加剧了南北温差。 5.我国的“热极”和“寒极” (1)“热极” 我国新疆的吐鲁番,是夏季最热的“火炉”。1975年7月13日,吐鲁番民航机场曾观测到49.6℃的全国极端最高气温。这里是全国7月平均气温(39.9℃)最高的地方,也是炎热日数最多的地方,最高气温≥35℃的日子,平均每年出现98.4天,素有“火洲”之称。 (2)“寒极” 我国黑龙江省北端的漠河,是全国纬度最高,冬季气温最低的地方,有中国“北极村”的称号,1969年2月13日在这里测得全国极端最低气温-52.3℃。 教材第189页思考与讨论 解答:(1)我的家乡在长江中下游平原农耕区,这里水热充足,大量种植水稻等农作物。这里的自然灾害主要有洪水灾害和伏旱。解决办法:修建水利设施,退田还湖,加固河堤等。 (2)我的家乡在青藏高原牧区,这里气温低、热量低,但太阳能、地热能、水能、风能资源丰富。人们在热量较高的河谷地带发展了河谷农业。为了适应昼夜温差大的气候特点,我们穿藏袍,主食是用耐寒的青棵做的糌粑,牦牛是这里的代表性畜种,它的毛厚而长,耐寒力强。 (3)我的家乡在东北农耕区,这里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温和短暂,降水较多,热量较低,农作物一般一年一熟。人们种植了甜菜、春小麦等农作物,利用气候雨热同期的特点,种植了水稻。这里的房屋屋顶坡度较大,为了御寒,屋内设有土炕,窗户上还安装双层玻璃。 (4)我的家乡在山西矿区,这里冬冷夏热,降水少。人们利用黄土直立的性质挖窑洞居住,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在山坡上植树种草,保持水土;在缓坡上修筑梯田,打坝淤地等。主要种植谷子等粮食作物。 (5)我的家乡在林区,属于旅游区。人们利用山地的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业和林业。 (6)我的家乡在内蒙古大草原。这里降水少,草场广布,人们以放牧为主,牧民主要住蒙古包。这里风很大,风能资源丰富,但风沙多,容易发生沙尘暴等灾害,因此,人们植树种草、退耕还林还草、建防护林等防风固沙。 三、东部季风气候 1.成因:我国东部背靠大陆(世界最大的欧亚大陆),面向海洋(世界最大的太平洋),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 2.季风气候显著:夏季受海洋季风的影响,普遍高温多雨;冬季受北方冬季风的影响,大部分地区寒冷干燥。 3.东部季风区南北方景观差异 (1)北方:自然景色随季节变化而不同。 季节自然景色冬季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一片银装素裹的冰雪世界春季冰雪消融,农田翻耕播种夏季炎热多雨,树木葱茏,庄稼茂盛,大地披上绿装秋季满山红叶,庄稼黄熟,棉絮吐白,硕果累累,是多彩的收获季节
(2)南方:一年四季山青水绿,田野翠碧。 河湖河网纵横交织,湖泊星罗棋布作物及熟制作物全年都有生长,可一年二熟至三熟,是水稻主要产区森林、水果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南部盛产香蕉、椰子、橡胶等亚热带和热带水果与经济林
4.东部季风区南、北方民居差异 (1)北方民居:北方乡间传统的老式房屋,一般比较矮小紧凑,密闭程度较高,有良好的保暖性能,以适应漫长的寒冬。用做饭余热烧炕取暖,安装双层玻璃窗提高保暖效果。 (2)南方民居:南方乡间民居高大宽敞,窗户较多,通风良好,大多面向海风,以利通风散热降温。屋顶坡度较大,便于雨水滚泻,屋檐伸出较长,防止雨水进入。城市街道两旁有人行廊(俗称骑楼),以利行人避雨遮阳。 四、西北干旱气候 1.成因 我国西北部,深居欧亚大陆内部,远离海洋,又受山岭阻隔,湿润的夏季风难以深入,降水量稀少,形成干旱气候。 2.气候特征 冬寒夏热,气温变化大。新疆有“早穿皮袄午穿纱”的民谚,反映这里气温日变化大。例如托克逊在9月份的午后,气温高达30℃以上,可穿纱衣,清晨最低气温降到0-5℃,可穿皮袄。 3.气候与服饰 在草原上放牧的牧民,白天常翻穿皮袄毛朝外,一只胳膊露在外面,既利于体内热量的散发,又可使蓬松的皮毛贮存更多的热空气,晚上天气变冷后将毛皮朝里翻,有利保暖。 4.气候与民居 (1)新疆多平顶土坯房,适合少雨干旱的气候。平屋顶可晒粮食、瓜果干。 (2)在山地放牧的牧民,多住毡房,在草原上放牧的牧民多住蒙古包。 (3)黄土高原地区的人们多住窑洞。 完成思考与讨论 知道年等降水量线及其判读方法 知道我国年降水量的分布 完成活动 了解我国的“雨极”和“干极” 知道等温线 完成活动 知道夏季气温分布特点及原因 知道冬季气温分布特点 知道冬季气温分布原因 了解我国的“热极”和“寒极” 完成讨论 知道我国东部季风气候成因及特点 知道东部季风区南北方景观差异 了解东部季风区南、北方民居差异 知道西北干旱气候成因和特征 了解气候与服饰 了解气候与民居 引导完成 分析介绍年等降水量线及其判读方法 分析介绍我国年降水量的分布 引导完成 介绍我国的“雨极”和“干极” 分析介绍等温线 引导完成活动 分析介绍夏季气温分布特点及原因 分析介绍冬季气温分布特点 分析介绍冬季气温分布原因 介绍我国的“热极”和“寒极” 引导完成 分析介绍我国东部季风气候成因及特点 分析介绍东部季风区南北方景观差异 介绍东部季风区南、北方民居差异 分析介绍西北干旱气候成因和特征 介绍气候与服饰 介绍气候与民居
课堂练习 1.下列关于我国气温分布的描述,正确的是( A ) A.夏季,我国大部分地区普遍高温 B.我国冬季南北温差不大 C.7月0℃等温线经过秦岭一淮河一线 D.青藏高原是我国冬季气温最低的地方 2.我国夏季最高、最低气温不在曾母暗沙和漠河,而是分别位于吐鲁番盆地和青藏高原北部,说明影响我国夏季气温地区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D ) A.地理位置 B.纬度位置 C.海陆位置 D.地形地势 3.根据我国降水的分布规律,下列城市年降水量由多到少排序,正确的是( B ) A.乌鲁木齐、西安、台北、武汉 B.台北、武汉、西安、乌鲁木齐 C.台北、西安、武汉、乌鲁木齐 D.台北、乌鲁木齐、武汉、西安 4.昆明夏季气温低于北京,原因是( A ) A.昆明比北京地势高 B.昆明比北京纬度高 C.昆明比北京受夏季风影响大 D.昆明比北京距海近 5.导致我国南北气温和东西降水差别大的主要因素分别是( B ) ①纬度 ②地形 ③海陆 ④地势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6.下列关于我国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C ) ①受纬度位置的影响,我国夏季南北温差大 ②受季风气候的影响,我国的降水时空分布不均 ③季风区受夏季风影响明显,不受冬季风的影响 ④我国气候的大陆性特征显著,主要表现为气温的年变化和日变化较大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习题训练 知识应用与理解
课堂小结 一、我国降水量东南多西北少 1.等降水量线; 2.东部、南部近海地区降水丰富; 3.西北内陆地区,远离海洋,降水稀少,干旱严重; 二、夏季普遍高温、冬季北寒南暖 1.月等温线或年等温线; 2.夏季全国普遍,冬季南北温差大; 三、东部季风气候 1.季风气候显著; 2.夏季普遍高温多雨,有利于作物生长; 四、西北干旱气候 1.冬寒夏热,气温变化大; 2.降水量稀少,气候干旱 知识小结 总结概括
板书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36张PPT)
我国气候的主要特点
华师大版 八年级下
新知导入
为什么会这样?
西北荒漠
雪山连绵
北方旱地
南方水田
气候
我国幅员广阔 ,南北纬度跨度广,东西离海远近差距大,地势高低悬殊,气温与降水等方面的气候特点差别显著
合作探究
思考与讨论185页
1.你住在我国北方中纬度地区,还是南方低纬度地区?是东部近海,还是西部内陆?是平原地区还是山地高原地区?
3.你的家乡是雨水充沛,还是降水稀少?是全年多雨还是夏雨冬干?
2.你的家乡一年四季的气温有没有显著的变化?是夏热冬寒、春暖秋凉,还是全年暖热,或是冬季严寒漫长、夏季温暖短促?
新知讲解
一、降水量东南多西北少
1.年等降水量线
在地图上把年降水量相等的各点连接起来的线
新知讲解
2.年等降水量线的判读
在年等降水量线图上,年降水量不同的地区,用不同的颜色(或深浅)表示,显示年降水量的分布特点。蓝色愈深,表示降水量愈多,绿色次之,黄色则表示降水少,棕色更少。
新知讲解
3.年降水量的分布
从东南向西北递减
(1)东南多
东部
南部
东南季风
西南季风
湿润地区
暖湿空气
充沛的雨水
新知讲解
(2)西北少
(3)影响降水分布的两大因素
季风和海陆分布
西部
北部
远离海洋
山地、高原阻挡
海洋上的夏
季风不易到达
降水稀少
干旱地区
海洋
合作探究
活动:读“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
(教材第186页活动)
1.年降水量小于400mm地区的颜色为黄色,颜色愈深,表示年降水量愈少;年降水量大于400mm地区的颜色为绿色和蓝色。
合作探究
2.(1)我国年降水量大于400mm的地区主要分布在东部,年降水量小于400mm的地区主要分布在西部。
(2)广州的年降水量多,为1694.1mm;乌鲁木齐的年降水量少,为277.6mm。
(教材第186页活动)
合作探究
(3)我国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因为东部、南部近海地区,夏季盛行来自海洋上的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为我国东部地区带来暖湿空气,形成充沛的雨水。而西部、北部内陆地区,远离海洋,又有山地、高原阻挡,来自海洋上的夏季风不易到达,缺乏水汽来源,大部分地区降水稀少。
(教材第186页活动)
新知讲解
4.我国的“雨极”和“干极”
(1)“雨极”
①火烧寮
②基隆港
“雨港”
③巴昔卡
我国大陆上降水量最多的记录
“雨极”
合作探究
(2)“干极”
新疆的塔克拉玛干沙漠
托克逊的年平均降水量只有5.9mm
合作探究
二、夏季普遍高温、冬季北寒南暖
1.等温线
在地图上,月平均或年平均气温相同各点的连线
2. 1月、7月平均气温
通常用1月平均气温代表冬季,用7月平均气温代表夏季,1月、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显示冬夏气温的分布大势
合作探究
(教材第188页活动)
读中国1月、7月平均气温图
合作探究
(1)我国1月0℃等温线大致与秦岭一淮河一线吻合。秦岭一淮河一线以南地区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秦岭一淮河一线以北地区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
(2)我国1月平均气温从南到北降低,南北气温相差很大。这是因为南方纬度比北方低,接受太阳的热量比北方多,而北方受寒冷的冬季风影响比南方大,白昼又比南方短,使北方的冬季比南方冷得多
合作探究
(1)7月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的平均气温在28℃以上,青藏高原平均气温在8℃以下。
(2)7月份,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各地接受的太阳光照较多,南方纬度虽然比北方低一些,但是北方的白昼时间比南方长,导致南北方普遍高温。西南部青藏高原由于地势高,夏季气温比同纬度的东部平原、丘陵地区低得多
合作探究
3.夏季气温分布特点
我国夏季除高山、高原地区外,全国普遍高温
(1)东部地区
南方纬度低,气温高;北方纬度高,气温稍低
(2)西北干早地区
夏季日照时间长而强烈,又受不到海洋的调节,除高山地区外,气温比同纬度的东部地区高
(3)西南部青藏高原
由于地势高,夏季气温比同纬度的东部平原、丘陵地区低得多
合作探究
4.冬季气温分布特点
(1)特点
我国冬季南北气温相差很大
(2)原因
①纬度因素
②季风因素
③地形
南方纬度比北方低,太阳高度大,白昼长,使南方接受到的太阳热量比北方多
北方受冬季风影响大,南方受冬季风影响小。从西伯利亚吹来的冷空气会给北方带来剧烈的降温
我国有很多东西走向、东北一西南走向的高大山脉,经过它们的削减作用,冷空气的威力已经降低了很多,最终加剧了南北温差
合作探究
5.我国的“热极”和“寒极”
(1)“热极”
我国新疆的吐鲁番
(2)“寒极”
我国黑龙江省北端的漠河
“火洲”
“北极村”
吐鲁番火焰山
漠河冬景
极端最低气温-52.3℃
极端最高气温49.6℃
合作探究
1.你的家乡是在农耕区还是牧区、林区、渔区,或是工矿区、旅游区、城镇?当地是怎样利用光热、降水和风等气候资源发展生产的?是怎样防御高温、严寒、风沙、暴雨、早涝等灾害的?人们的衣食住行是怎样适应气候特点的?
思考与讨论189页
2.你知道其他地区的气候特点和这种气候条件下人们生活和生产的特点吗?
合作探究
三、东部季风气候
1.成因
我国东部背靠大陆,面向海洋,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
2.季风气候显著
东部
海洋
高温多雨
夏季
冬季
北方
寒冷干燥
海洋季风
冬季风
合作探究
3.东部季风区南北方景观差异
(1)北方
自然景色随季节变化而不同
季节 自然景色
冬季
春季
夏季
秋季
冬
春
夏
秋
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一片银装素裹的冰雪世界
冰雪消融,农田翻耕播种
炎热多雨,树木葱茏,庄稼茂盛,大地披上绿装
满山红叶,庄稼黄熟,棉絮吐白,硕果累累,是多彩的收获季节
合作探究
(2)南方
一年四季山青水绿,田野翠碧
河湖 河网纵横交织,湖泊星罗棋布
作物及熟制
森林、水果
山青水绿
水稻
香蕉
橡胶
作物全年都有生长,可一年二熟至三熟,是水稻主要产区
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南部盛产香蕉、椰子、橡胶等亚热带和热带水果与经济林
合作探究
4.东部季风区南、北方民居差异
(1)北方民居
读190页小资料,回答问题
黑龙江省林区的木屋
矮小紧凑
良好保暖性能
双层玻璃窗
合作探究
(2)南方民居
云南省西双版纳的竹楼
高大宽敞
通风散热
屋顶坡度较大,便于雨水滚泻
合作探究
四、西北干旱气候
1.成因
2.气候特征
冬寒夏热,气温变化大
气温日变化大
深居大陆内部
远离海洋
山岭阻隔
湿润的夏季风难以深入
降水量稀少
干旱气候
早穿皮袄午穿纱
合作探究
3.气候与服饰
草原上放牧的牧民白天和晚上穿的羊皮袄
合作探究
4.气候与民居
(1)平顶土坯房
(2)毡房、蒙古包
(3) 窑洞
课堂练习
1.下列关于我国气温分布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夏季,我国大部分地区普遍高温
B.我国冬季南北温差不大
C.7月0℃等温线经过秦岭一淮河一线
D.青藏高原是我国冬季气温最低的地方
2.我国夏季最高、最低气温不在曾母暗沙和漠河,而是分别位于吐鲁番盆地和青藏高原北部,说明影响我国夏季气温地区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地理位置 B.纬度位置C.海陆位置 D.地形地势
A
D
课堂练习
3.根据我国降水的分布规律,下列城市年降水量由多到少排序,正确的是( )
A.乌鲁木齐、西安、台北、武汉
B.台北、武汉、西安、乌鲁木齐
C.台北、西安、武汉、乌鲁木齐
D.台北、乌鲁木齐、武汉、西安
4.昆明夏季气温低于北京,原因是( )
A.昆明比北京地势高 B.昆明比北京纬度高
C.昆明比北京受夏季风影响大 D.昆明比北京距海近
B
A
课堂练习
5.导致我国南北气温和东西降水差别大的主要因素分别是( )
①纬度 ②地形 ③海陆 ④地势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6.下列关于我国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受纬度位置的影响,我国夏季南北温差大
②受季风气候的影响,我国的降水时空分布不均
③季风区受夏季风影响明显,不受冬季风的影响
④我国气候的大陆性特征显著,主要表现为气温的年变化和日变化较大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C
B
课堂总结
一、我国降水量东南多西北少
1.等降水量线;
2.东部、南部近海地区降水丰富;
3.西北内陆地区,远离海洋,降水稀少,干旱严重;
二、夏季普遍高温、冬季北寒南暖
1.月等温线或年等温线;
2.夏季全国普遍,冬季南北温差大;
三、东部季风气候
1.季风气候显著;
2.夏季普遍高温多雨,有利于作物生长;
四、西北干旱气候
1.冬寒夏热,气温变化大;
2.降水量稀少,气候干旱
板书设计
我国气候主要特点
(一)降水量东南多西北少
(二)夏季普遍高温、冬季北寒南暖
我国降水空间分布特点
等降水量线
等温线
我国气温特点
原因
(三)东部季风气候
季风气候显著
南北方景观差异
(四)西北干旱气候
特点
气候与生活
作业布置
1.教材191~193页的练习1、2。
2.我国降水在空间上有什么特点?气温冬夏各有什么特点?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8章第5节 我国气候的主要特点 学案
学习目标 与 核心素养 1.了解年等降水量线,知道我国降水量分布特点及原因。 2.了解月(年)等温线概念,知道我国夏季普遍高温、冬季北寒南暖及其形成原因。 3.了解我国的雨极和干极、热极和寒极。 4.了解我国东部季风气候、西北部干旱气候的主要特点及成因。 5.知道我国的气候资源对农业生产、人们生活方式的影响。
学习重点 1.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特点以及降水分布特点 2.分析等值线分布图的技能
学习难点 1.我国温度带及干湿地区的划分依据及划分地区等 2.我国东部季风气候、西北部干旱气候的主要特点及成因
【预习案】
1.了解一个地区的气候,主要从_______和_______等方面分析。
2.我国年降水量的总体规律是:_______多_______少,即_______地区向_______地区递减;
3.等降水量线是指把_______相等的各点连接起来的线;
4.我国气温的总体特点是:夏季_______;冬季_______;
5.东部季风气候的主要特点:冬季气温_______,降水_______。夏季气温_______,降水_______。南方冬季气温比北方_______,气温年较差_______,年降水量_______。
6.西部干旱气候的一般特点:冬季_______,夏季_______,气温年较差、日较差_______,全年降水量_______,且降水集中在_______。
7.在北半球,通常用_______月平均气温代表冬季;_______月平均气温代表夏季;1月与7月_______气温分布图显示冬夏气温的分布大势。
8.我国东部_______气候显著:夏季受_______季风的影响,冬季受北方_______季风的影响。
9.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气温降水最显著的特点是_______同期;南方地区农作物可达到一年二至三熟,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___;经济作物有_______、_______和_______等。
【列出我的疑惑】
【探究案】
探究点一:降水量东南多西北少
1.什么是年等降水量线?
2.年等降水量线如何判读?
3.我国年降水量的分布特点如何?原因是什么?
4.我国的“雨极”和“干极”分别指哪些地方?
探究点二:夏季普遍高温、冬季北寒南暖
1.什么是等温线?
2. 1月、7月平均气温如何解读?
3.夏季气温分布特点如何?
4.冬季气温分布特点如何?
5.我国的“热极”和“寒极”分别指哪些地方?
探究点三:东部季风气候
1.我国东部季风气候是如何形成的?
2.我国东部季风气候季风气候的特点是什么?
3.东部季风区南北方景观差异有哪些?
4.东部季风区南、北方民居差异有哪些?
探究点四:西北干旱气候
1.西北干旱气候的成因如何?
2.西北干旱气候的特征是什么?
3.西北干旱气候的气候与服饰有何特点?
4.西北干旱气候的气候与民居有何特点?
【训练案】
1.西北地区气候干旱的主要原因是( )
A.纬度较高 B.海拔较高 C.距海较远 D.温度较高
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我国冬季南北气温差别比夏季大
B.1月0℃等温线大致沿秦岭-黄河一线分布
C.我国年降水量的总趋势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D.我国东南沿海一带,年降水量多在1600毫米以上
3.下列地区1月平均气温最低的是( )
A.西藏地区 B.新疆北部地区 C.内蒙古地区 D.黑龙江和内蒙古最北部
4.我国冬季最冷和夏季最热的地方是( )
A.漠河和海南岛 B.漠河和吐鲁番盆地
C.哈尔滨和吐鲁番盆地 D.拉萨和漠河
5.我国季风显著的原因是( )
A.地形复杂多样 B.跨纬度广 C.跨经度广 D.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6.下列关于我国季风气候显著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我国是世界上季风气候分布最广、最显著的国家
B.我国大多数地方受季风影响,季节变化明显
C.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
D.我国季风以夏季风势力最强,影响时间也比冬季风长
7.唐代诗人王之涣有诗曰:“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是指这里( )
A.不受夏季风影响 B.夏季风来的迟 C.年降水量稀少 D.雨季来的迟
8.如图所示甲和乙是影响我国的夏季风,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甲是东南季风,来自于太平洋 B.乙是西南季风,来自于印度洋
C.甲、乙相比,乙影响我国降水范围更广 D.夏季风的进退与东部雨带的推移密切相关
9.寒假期间,小明随父母外出旅行,到达目的地时,他们的衣着由厚厚的棉服,换成了凉爽的夏装,小明一家的旅行路线可能是( )
A.从上海到西宁 B.从广州到武汉 C.从拉萨到北京 D.从哈尔滨到海南岛
10.读图,比较甲坡降水与乙坡降水的多少( )
A.甲坡降水多 B.乙坡降水多 C.一样多 D.无法确定
11.下面是我国广州、武汉、北京和哈尔滨四地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读图后回答问题.
(1)写出代表四城市的字母:广州_____、武汉_____、北京_____、哈尔滨_____.
(2)1月份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相差大约_____℃,说明冬季我国气温____________.
(3)7月份各地平均气温大多在_____℃以上,说明夏季我国大多数地方_____________.
12.读“亚洲1月和7月的季风图”回答:
(1)判断:表示1月的季风图是________图(填写字母),表示7月的季风图是________图(填写字母).
(2)影响我国的冬季风的风向是________,影响我国的夏季风的风向是________.
(3)冬季风带来的气流________干燥,夏季风带来的气流温暖________.
(4)带来丰沛降水的主要是________季风;习惯上,把受夏季风影响明显的地区称为________区.
(5)雅鲁藏布江降水非常丰富的原因是它既受来自________的东南季风的影响,也受来自________洋的西南季风影响.
13.读图回答问题:
(1)图中箭头所示的风是________风,风向是________.
(2)受这种风影响不明显的地区是________区.
(3)在①②③④四城市中,降水量由多到少的排列是________,说明我国降水的分布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预习案】
1.气温降水
2.东南 西北东南沿海 西北内陆
3.年降水量
4.普遍高温 北赛南暖
5.低少高多高小多
6.寒冷 炎热 大稀少夏季
7.17 平均 8、季风 海洋 冬
9.雨热水稻 香蕉 椰子 橡胶
【训练案】
1.C
2.B
3.D
4.B
5.D
6.D
7.A
8.C
9.D
10.A
11.(1)丁;丙;乙;甲
(2)30;南北相差很大
(3)20;普遍高温
12.(1)A;B
(2)偏北风;偏南风
(3)寒冷;湿润
(4)夏;季风
(5)太平洋;印度
13.(1)夏季 偏南风
(2)非季风
(3)①②③④ 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