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明确线索,理清行文思路。
2.品味秋景,体会写景手法。
3.铭记经典,积累名篇名句。
二.知识链接
作者简介
郁达夫(1896-1945),原名郁文,浙江富阳人,现代小说家、散文家。1921年参与组建了创造社,出版了新文学最早的白话短篇小说集《沉沦》,震动了文坛。抗日战争爆发后,赴武汉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并到新加坡积极宣传抗日活动,后流亡到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1945年9月17日被日本宪兵秘密杀害于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1952年,中央人民政府追认他为革命烈土。郁达夫的小说多以失意落魄的青年知识分子为描写对象,往往大胆地进行自我揭露,富于浪漫主义的感伤气息,笔
调洒脱自然,语言清新优美,具有强烈的主观抒彩。他的散文则直抒胸臆,表现了富有才情的知识分子在动乱社会里的苦闷心情,具有率真、明丽、酣畅的风格。郁达夫代表作《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
《迟桂花》《迷羊》《她是一个弱女子》《出奔》《故都的秋》《北平的四季》等。
写作背景
《故都的秋》:从1921年到1933年,郁达夫投入了相当大的精力参加左翼文艺活动并进行创作。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郁达夫于30年代初由上海迁居杭州,在那里居住了近三年。在那段时间里,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着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他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以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和内心的寂寞。在游山玩水的过程中,他写下了许多优秀的游记。当时中国大地连年混战,民不聊生,郁达夫本人也居无定所,颠沛流离。1934年7月,饱尝人生愁苦和哀痛的他“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感受到了故都的“秋味”,并于此年8月写下了这篇优美的散文—《故都的秋》。
创造社
创造社,中国现代文学团体。1921年由郭沫若、成仿吾、郁达夫张资平、田汉、郑伯奇等人组建。前期的创造社反对封建文化、复古思想,崇尚天才,主张自我表现和个性解放,强调文学应该忠实于自己“内心的要求”,表现出浪漫主义和唯美主义的倾向;后期与太阳社一起大力倡导无产阶级革命文学。1929年2月,创造社被国民党政府封闭。
前期主办的刊物有《创造》季刊、《创造周报》、《创造日》(《中华新报》副刊)、《洪水》半月刊。后期的刊物主要有《创造月刊》、《文化批判》、《流沙》半月刊、《思想》月刊、《新思潮》月刊。创造社成立后即编辑和出版创造社丛书,出版的主要是成员的诗歌、小说、戏剧散文、理论及译作等。
三、任务探究
1.题目“故都的秋”可否改成“北平的秋”,为什么?
2.课文中哪些景物描写突出了北国之秋“清、静、悲凉”的特点?
3.作者写北国之秋,为什么以南国之秋作对比?
4.从全文来看,作者意在颂秋,为什么又将“悲凉”之情夹杂在其中呢?
5.《故都的秋》中的“秋味”,作者没有从故宫、颐和园等皇家宫殿、园林着笔,对陶然亭、钓鱼台、西山等著名景点也只一笔带过,反而着重描写牵牛花、槐蕊、秋雨、秋枣一类平凡细小的事物,这是为什么 悲凉的“秋味”,为什么在郁达夫笔下具有特别之美
我的疑问:
含英咀华
郁达夫作为一个五四时期的前沿作家,他的一生充满了忧郁,充满了离愁,充满了对明天的希冀和昨天的不堪回首。在颠沛流离的生活中,在饱受迫害时,他向往闲散安逸的生活,开始不断地游历,借助山水来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消解离群索居带来的寂寞。但深沉、孤寂的郁达夫对故都的秋却情有独钟。故都的秋就像是一碗醇香的陈年老酒,在他的心中,总是弥漫着对故都浓得化不开的眷恋。再次饱尝故都的秋味,他终于找到了心灵的家园、灵魂的归宿。秋院的牵牛花、秋槐的落蕊、秋蝉的啼唱、秋日的闲人、秋枣的色泽,让他感受着故都之秋的清静与悲凉。
适用角度:“爱国”“情感”“人与自然”等。
【运用示例】
(一)
国土的沦丧、现实的黑暗、个人理想的渺茫,使得郁达夫在描写故都的美丽秋色时,流露出忧郁、孤独寡淡的情绪。但是,面对秋天,面对同样黑暗的社会现实,毛泽东看到的是“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的景象,抒发的是“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革命豪情。
因此,一个人的眼中有怎样的世界,取决于他的心态是消极悲观的,还是昂扬向上的。《静静的顿河》中的主人公葛利高里,因情人被打死而在极度的悲伤中看到头顶上是一轮黑色的太阳。既然景由心生,我们就要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以乐观的态度去拥抱生活中的每一天。
(二)
郁达夫是祖国母亲孕育出来的骄子,是有才华有民族气节的作家之一,爱国是他一生言行中最突出的特点。当然,爱国者不等于白璧无瑕。金无足赤,他亦非完人。在他感到报国无门、一腔热血不被理解时,有牢骚,有抱怨,有叹息,有软弱,有彷徨,有感伤,有沉醉于爱情和逃
避到大自然怀抱中的幻想,甚至也有过自我嘲弄。他憎恨无爱的人生,犹如厌弃无花的沙漠。在黑沉沉的铁屋里他带着觉醒后的悲愤和惶惑,反抗压在青年头上的封建层岩,反抗冷漠、愚昧、狡诈、贫困的旧时代。他从不同流合污,虽有过绝望颓唐,然而终究穿过沼泽,走向坚实。在郁达夫遇害十周年的时候,关山笛曾写下一首悲壮的悼诗:斑白犹存稚子心,人间名利一尘轻。今朝痛觉诗人梦,血莫神州头作樽!
【答案与解析】
三、任务探究
1.“故”字有“古”“旧”的意思,又有时间久远之意,“故都”有着更多历史赋予的文明,有着悠久的文化积淀,给人深沉、厚重之感。
“故都的秋”含有深切的眷恋之意,更有一种文化底蕴和历史沧桑感。“秋”字确定描写的内容,与“故都”结合在一起,暗含着一种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融合的境界。
①秋院;“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这是环境的清静;“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蓝朵,这是心境的清静;“一椽破屋”“破壁腰”,这是环境的悲凉。
②秋槐:“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这是环境的清静,也是心境的清静;“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这里有环境的清静,也有心境的悲凉。
③秋蝉:“衰弱的残声”,传达出一种悲凉,也有以声衬静的效果。
④秋雨:“息列索落”“云渐渐地卷向了西去”,这里有环境的清静,也有心境和环境的悲凉。
3.开篇提到“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结尾提到“南国之秋,当然是也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并进行了适当展开,以此与北国之秋比较。比较的目的非常明确,抑彼扬此。北国之秋胜于南国之秋,这是作者的主观感受,表达了作者对故都之秋的热爱。由此可知,写南国的秋,是为了以“南”衬“北”,作者以江南之秋“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来衬托北国之秋“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以南国之秋的“淡”来衬托北国之秋的“浓”,以“秋的深味”在南方尝不透同“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作比较,突出了作者对北国之秋的赞美之情。
4.①与当时社会环境的黑暗有关。20世纪30年代,中国社会连年战乱,民生凋敝,读书人衣食无所安,居无定所。为了谋生,郁达夫辗转千里,颠沛流离,饱受人生的愁苦与哀痛。他描写自己心中的“悲凉”已不仅仅是在故都赏景时的心态,而是描写整个人生的感受。这种感受在郁达夫的其他作品中也时有流露。
②与作家的文艺观和审美追求有关。在杭州期间,郁达夫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着闲散寂寥的生活,提倡“静”的文学,写的也多是“静如止水似的遁世文学”。
③与中国传统文人的悲秋情结有关。郁达夫作为一个现代文人,因为所受教育的影响,始终没有完全摆脱中国传统文人的积习,所以,他写故都之秋时,就自然地承袭了中国传统文人的悲秋情结。
5.①与作者的平民意识有关。那些著名景点虽然也代表了故都的特色,但离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很遥远。作者所描绘的是故都普通人家日常的生活场景,是老百姓的日常生活环境,如早晨起来看到的碧绿的天色、牵牛花、秋草以及槐蕊、秋雨、秋枣,听到的驯鸽的飞声、秋蝉的衰弱的残声等。这些景致既不稀奇,也不富贵,但带着股老北京所特有的悠闲、自在,又有一点落寞的感觉。
②与作者的审美趣味有关。
作者描写的景物多半是冷色调的,房子是“破屋”,牵牛花“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不写长在树上的生气勃勃的槐花,而写已经落到地上、快要干枯的“落蕊”,以及人们很少注意到的扫帚的痕迹……这些景物给人的感觉是“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这里的“清”“静”“悲凉”,既是对客观景物特点的描写和总结,又是作者内心的感受。可以说,从寻常景象甚至破败景象中看出、体验出美来,正是郁达夫独有的审美体验。这些细腻而独特的感受,闲淡而略显忧郁的情调,只有郁达夫这样的传统且对故都怀有真挚眷恋的读书人才能体会
得到,也只有他才能把对北国之秋的感情表现得这样细腻而深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