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2 溶液的形成(课件20页+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9.1.2 溶液的形成(课件20页+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2.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12-19 13:56:44

文档简介

(共20张PPT)
一、情景引入,导入新知
回顾:
1、什么叫溶液?溶液是由哪几部分组成?
2、什么叫溶解?什么叫溶质?什么叫溶剂?
3、溶质和溶剂如何区分?
4、如何给溶液命名?
课题1 溶液的形成
第九单元 溶液
(第2课时)
二、自主学习,发现疑问
01
02
疑问一
疑问二
溶质在溶解的过程中有什么现象?
生活中如何去油污?
01
探究一
三、合作探究,质疑解难
01
探究一
三、合作探究,质疑解难
01
探究一
三、合作探究,质疑解难
24℃
24℃
24℃
溶解
溶解
溶解
24℃
14℃
56.5℃
NaCl溶解时吸热与放热差不多,温度几乎不变;
NH4NO3溶解时吸热大于放热,温度降低;
NaOH溶解时,吸热小于放热,温度升高。
01
探究一
三、合作探究,质疑解难
  物质溶解过程通常伴随着热量变化,有些物质溶解时会出现吸热现象,有些物质在溶解时会出现放热现象;
溶解时溶液温度升高的有:浓硫酸、氢氧化钠等;
溶解时溶液温度降低的有:硝酸铵等;
溶解时溶液温度几乎不变的有:氯化钠等。
一、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02
探究二
三、合作探究,质疑解难
讨论:
1、前面通过学习我们了解到,衣服上沾有油污,我们有什么办法去除?
2、生活中,锅碗上的油污能用汽油去除吗?那我们又是用什么去锅碗上的油污的?它又是什么原理?
02
探究二
三、合作探究,质疑解难
02
探究二
三、合作探究,质疑解难
02
探究二
三、合作探究,质疑解难
02
探究二
三、合作探究,质疑解难
02
探究二
三、合作探究,质疑解难
02
探究二
三、合作探究,质疑解难
1、溶解,如用汽油去油污;
2、乳化,如用洗洁精去油污;
3、化学反应,如用氢氧化钠去油污。
三、去油污的原理:
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去油污的原理
溶液
溶 液
、溶液的概念;
去油污的原理
溶液的形 成
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
、溶质和溶剂的区分;
、溶液的命名。
放热使溶液温度升高的:浓硫酸、氢氧化钠等;
吸热使溶液温度降低的:硝酸铵等;
放热或吸热较少溶液温度变化不大的:氯化钠等。
1、溶解,如用汽油去油污;
2、乳化,如用洗洁精去油污;
3、化学反应,如用氢氧化钠去油污。
物质溶解过程伴随吸热或放热现象,溶解时:
1、引导总结
四、展示归纳,点拨提升
四、展示归纳,点拨提升
2、讨论点拨
⑴溶质溶解时为什么放热时溶液温度升高,吸热时溶液温度反应而降低?
⑵乳化剂乳化植物油后得到的混合物是不是溶液?为什么?
五、目标检测,检查效果
01
练习一
下列叙述正确的有 ( )
①溶质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液体或气体;②溶液一定是溶质和水组成;③溶液不一定是无色液体; ④溶液里各部分性质是相同的;⑤溶液的质量等于 溶质的质量加溶剂的质量;⑥溶液是由一种溶质和一种溶剂组成的;⑦溶液的体积等于溶质的体积加 溶剂的体积;⑧冰块投入水中,冰是溶质,水是溶 剂;⑨溶液是混合物。
A.②⑥⑦⑧ B.①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⑦⑨ D.①③④⑤⑨
D
五、目标检测,检查效果
02
练习二
B
五、目标检测,检查效果
03
练习三
下列各组固体物质中,只用水不能将它们鉴别出来的是 ( )
A.食盐、碳酸钙 B.硝酸铵、氢氧化钠
C.氢氧化钠、氯化钠 D.氯化钠、硝酸钾
下列洗涤或除污过程应用乳化原理的是 ( )
A.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 B.用酒精除去衣服上的碘
C.用洗衣液洗去衣服上的油污 D.用刷子刷除碗里的污垢
04
练习四
D
C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