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孩子和他的影子

文档属性

名称 盲孩子和他的影子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6.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0-11-02 15:40: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学 科 语文 教材名称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教材出版社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 题 盲孩子和他的影子 年级 初中 学期 上期 学段 七年级
教 学 目 标 1.引导学生掌握独立阅读文章的方法。 2. 学习欣赏文章美。   3.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爱弱者的良好品质。
教 学 重 点 1.学习欣赏文章的美。 2.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大胆质疑。
教 学 思 路 引导学生从以下三方面自读课文: 读文章写了什么————读文章精彩之处————读出自己的感受
主要 教学 方法 利用多媒体教学,引导学生自读。在阅读中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做到读有所思。
教 学 资 源 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自读课文《盲孩子和他的影子》 课件《盲孩子和他的影子》
教学过程预设(分课时写)
课时 环节 教师活动 (教学内容的呈现) 学生活动 (学习活动的设计) 设计意图
共 一 课 时 一、 导入新课 1.从什么是童话? 童话是用儿童的语言写给儿童读者阅览的有趣故事。故事情节一般新奇、生动有趣。采用夸张、拟人、想象等艺术手法塑造形象。它巧妙地将幻想与现实结合到一起,让读者领会故事中的深刻寓意,明白生活中的许多道理。 2.结合本单元学过的童话《皇帝的新装》,说说你觉得读童话该读什么? 明确:文中塑造的形象、新奇的故事情节、给我们的启迪。 1.结合自己读过的童话,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什么是童话。 2.联系旧知概括读童话该读什么 通过学习有关童话的常识,让学生明确读童话该从何处下手,做到心中有数。
二、 新授 1.结合以上三个方面跳读课文。 2.从文中塑造的形象、新奇的故事情节、给我们的启迪这三个方面,任选一个角度说说你读到了什么? 明确: 文中塑造的形象:盲孩子、影子、萤火虫 新奇的故事情节:盲孩子很寂寞——“影子”的陪伴给盲孩子带来快乐,带来温暖——影子、萤火虫、太阳、月亮的爱使盲孩子得到光明 (讲到情节时引导学生注意文中表现盲孩子心情变化的词:寂寞、快乐、惊喜) 给我们的启迪:任由学生自己谈,言之有理即可。 刚才我们读出了文章写了什么,此时我们应该思考作者是怎样写的,读文章的精彩之处。 板书:读文章写了什么 读文章精彩之处 3.读课文后,你有没有产生什么疑问呢? 我想问…… 4.这是一篇美丽的童话,那么它到底美在哪里呢? 听老师朗读课文18——19自然段,闭上眼睛想象你的眼前出现了什么画面,它美吗? 美的意境 可从盲孩子热爱生活,渴望光明,情调轻松欢快,情境多姿多彩方面理解。如:“牛儿哞哞地叫,羊儿咩咩地叫”,“采摘野花野果”,“听潺潺的流水声”,萤火虫“幽蓝”“翠绿”的光,以及太阳、月亮、“弯弯的彩虹”、“各色花朵”、“绿草”、“露珠”等,这一些就构成了一种绚丽的、诗情画意般的境界。 1.要求读课文时作适当的圈点勾画。 2.初读,能用简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并能在阅读大胆质疑,提出问题大家共同探讨。 3.再读,赏析文章的美。读美的语言。想象美的画面。选择美的音乐,营造美的氛围。畅谈自己的阅读感受。 1.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引导学生学会从以下三方面自读课文: 读文章写了什么————读文章精彩之处————读出自己的感受 3.鼓励学生质疑其实就是强调读书要有思考,要学会与作者、文本对话。从而产生自己的见解。
美的语言 学生可以从个人角度举例分析美的语言,不强求一律。例如:   ◆全篇几乎都由短句构成,好读,不拗口,如“他还看见了天上出现了弯弯的彩虹。”“他还看见了各种颜色的花朵。”“还有绿草。还有草叶上明亮的露珠。”   ◆叠音词很多,不仅形象感强,描写情态逼真,还可以舒缓语气。如“轻轻”、“咩咩”、“哞哞”、“潺潺”、“阵阵、”“飘飘忽忽”、“幽幽”、“缓缓”等。 ◆节奏感强。如“话音刚落,一声霹雳炸响,风夹着雨,雨带着风来了。”“他们走过泥泞的旷野,踏上小路,走向家中。” ◆含蓄,有象征意义。如“我从阳光里来,也从月光里来,还从灯光里来。”“光明是我的母亲。是她让我来到你身边陪伴着你的。”“他俩说,我们都是光明的孩子。” ◆按句排列,短小、活泼、跳跃,像小溪流水,自然流畅,适合孩子阅读。如“他是一个盲孩子。”“在他的世界里,没有光亮,没有色彩。”“他是一个永远生活在黑夜里的孩子。” 美的主题 关爱弱小 给别人带来幸福,自己也能得到幸福。(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5.美的意境、美的语言、美的主题构成一个美丽的世界。这样美丽的童话如果配上美妙的音乐读一读,那就更美了。请听三种乐曲,你觉得哪种最合适作为背景音乐?为什么? 明确: 钢琴曲:温馨、甜美(符合文章的感情基调) 二胡曲:过于哀伤 民族乐器合奏:过于喜庆 6.配乐,选取自己最喜欢的一段自由朗读,再次体会文章的美。 7.配乐,齐读80——88自然段。 8.读完课文后,你想说什么吗? 我想说…… 师小结,板书:读出自己的感受 4.借助音乐欣赏,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三、总结 这是一篇美丽的童话,它营造了一种纯真、友好的氛围,具有诗情画意的境界,同时它触动了我们的心灵,让我们知道:给予是一种快乐,给予是一种幸福。让自己的生命为别人开一朵花,我们的身边也会不经意间出现朵朵赏心悦目的花。
四、拓展延伸 推荐阅读篇目:一篇文章:毕淑敏《盲人看》 一本书:海伦·凯勒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课外阅读 丰富学生的积累,扩大阅读量。
自我反思
主要特色 与 创新之处 1.目标明确,条理清晰。2.指导学生掌握阅读方法。3.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能有自己独特的阅读体验。4.学科综合(语文与艺术),提高审美情趣。5.课堂上预设的少,生成的多,课堂机制灵活。
存在的问题 与不足 自读课文强调的是学生自读,而且一般自读课文都只有一个课时,因此在课堂上教师难以做到全面掌握每一个学生的自读情况。是否每一个学生都掌握了阅读的方法,还需要在平时的教学中加强指导。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