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 二年级数学上册 七 、分一分与除法《练习六》(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 二年级数学上册 七 、分一分与除法《练习六》(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66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12-18 13:44: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二年级数学上册 (北师大版)《练习六》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二年级数学上册(北师大版)第75—76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复习和练习使学生熟练掌握已学乘除法。
理解乘除法、倍的含义和联系,加深除法算式各名称及意义的理解。
过程与方法
经历乘除法的计算过程,进一步加深对乘除法和倍数的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除法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和细心读题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 点:除法、倍的意义
难 点:除法、倍的含义与联系
教学过程
一、基础知识巩固
活动一 比一比——谁写得最好
课件展示第一题:
教师读题,让学生独立在课本上完成圈一圈和填一填活动。
借助希沃授课助手展示学生作业,组织学生进行点评。
引导学生说出题中各数的意义,加深学生对平均分和包含除法两种应用题的理解。
(设计意图:借助希沃授课助手展示学生作业,再由学生进行相互评价,不仅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而且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二、重点练习——“倍”的应用
活动二 比一比——谁的眼力最好
课件展示第二题:
引导学生观察图形,经历分一分活动,加深对倍的含义理解
引导学生观察图形,通过找一找活动,进一步加深对倍的含义理解
通过对比两小题,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交流汇报,教师归纳总结——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已知一个数,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
(设计意图:倍数关系是一种新的数量关系,让学生在分一分活动中理解求谁是谁的几倍用除法,在找一找活动中发现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认识了倍数关系的两种应用题,经历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
活动三 比一比——谁最细心
课件展示第三题:
1.口算出4种小动物的只数
小兔的只数:2×2=4(只)
小鸭的只数:2×3=6(只)
小鸟的只数:4×5=20(只)
2.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小鸟的只数用4乘5,而不是像上面两题一样用2乘呢?让学生体会求谁的几倍是多少就用谁去乘倍数。
(设计意图:设计这样的疑问,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有利于培养学生细心读题的好习惯,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活动四 比一比——谁的反应最快
课件展示第四题:
1.口头抢答
2.集体评价
(设计意图:低年级学生集中注意力的时间比较短,但他们的表现欲强,抢答题可以调整学习心态,达到了在玩中学、在学中玩的教学效果。)
活动五 比一比:谁说的最准确
课件展示第五题:
1.让学生读一读笑笑的例句:小汽车的价钱是魔方的2倍。
2.让学生自己说说这样的倍数关系。
三、拓展练习——购物
活动六 比一比——谁算的最准
课件展示第七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1、2小问,集体评讲。
解决第3小问(30元正好可以买什么?写给出两种买法。)
设计一个购物活动:同桌两人一组,让一位同学扮演顾客说购买方法,另一位同学扮演售货员检验是否正确。
交换角色继续游戏。
解决第4小问:提出问题,并解答。
找学生提出数学问题。
找同伴或者自己解决提出的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不同类型问题的解决方法。
(设计意图;选择与学生生活接近的购物活动,并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目的在于让学生感知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借助学生的生活经验,进一步体会乘除法应用题及倍数相关的应用题。让学生通过说一说,验一验,提一提等形式活动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数学能力。)
四、课堂小结
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
板书设计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 )倍
求一个数里面包含有( )个另一个数
求一个数的几倍是( )
求几个几相加的和是( )
小兔的只数:2×2=4(只)
小鸭的只数:2×3=6(只)
小鸟的只数:4×5=20(只)
用除法
用乘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