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质量与密度》综合训练 八年级物理上册(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六章《质量与密度》综合训练 八年级物理上册(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9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12-17 22:06: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六章《质量与密度》综合训练
2021-2022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一、单选题
1.一个瓶子能盛1kg的水,可用该瓶子盛1kg的下列哪种液体(已知ρ酱油>ρ水>ρ植物油>ρ酒精>ρ汽油) (  )
A.酒精 B.汽油 C.植物油 D.酱油
2.下列图像中,能正确反映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关系的是( )
A. B.
C. D.
3.一块铁块的质量会发生变化的情况是(  )
A.将铁块熔化成铁水 B.将铁块从地球运到月球
C.将铁块轧成薄铁片 D.将铁块切掉其中一个小角
4.关于托盘天平的使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可以用手直接取放砝码
B.被称量物应放在天平的右盘
C.加砝码的顺序应是先加质量大的再加质量小的
D.使用天平前,应先将横梁调平衡,再将游码移至标尺“”刻度线处
5.有一长方体游泳池,长25m,宽12m,水深2m(池底是水平的),则游泳池中水的质量为( )
A. B. C. D.
6.王梦与其他三位同学先后测量同一小石块的密度,表中数据是他们的测量结果.经查密度表可知,石块的密度为2.50g/cm3.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学生 王梦 赵满 李明 张扬
小石块的密度 2.45g/cm3 2.52g/cm3 2.56g/cm3 2.60g/cm3
A.赵满的结果可以接受,因为他的数据与2.50g/cm3最接近
B.张扬的结果不可以接受,因为他的数据与2.50g/cm3偏差最大
C.如果实验操作正确,数据真实,上述结果均有效
D.四位同学的实验都失败了,因为他们的测量值都不是2.50g/cm3
7.如图所示是甲和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关系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物质的密度随体积增大而增大
B.当甲和乙两物质的质量相同时,乙物质的体积较大
C.甲、乙两种物质的密度之比是4:1
D.体积为5cm3的乙物质,质量为10g
8.有四个用同一种物质制成的立方体,它们的棱长和质量如图所示,其中有一个是空心的,它是(  )
A. B. C. D.
9.现有一金属块浸没在盛有酒精的杯中时(ρ酒精=0.8×103 kg/m3),从杯中溢出16g酒精,若将该金属块浸没在盛满水的杯中时,从杯中溢出水的质量
A.可能是14g B.一定是16g C.可能是24g D.一定是20g
10.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m与体积V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
A.乙的密度为1.25×103kg/m3
B.甲的密度比乙的密度小
C.若甲、乙的体积相等,则甲的质量较小
D.若甲、乙的质量相等,则甲的体积较大
11.为了来昆明过冬的红嘴鸥不饿着,每年都要用鸥粮喂它们.以前的鸥粮投入水中后一部分由于海鸥不能及时吃到而迅速沉入水里,既浪费粮食又污染了水体.2017 年,一厂家对鸥粮进行了“膨化”处理,使其投入水中后能够漂在水面上较长时间,海鸥几 乎能吃完它.膨化后的鸥粮能够漂在水面上是因为它的
A.质量变大 B.体积变小 C.密度变大 D.密度变小
12.一只能装500 g水的玻璃瓶,装满水后水和玻璃瓶的总质量为750 g,若用该玻璃瓶装酒精,则装满酒精后酒精和玻璃瓶的总重力为(ρ水=1.0×103 kg/m3,ρ酒精=0.8×103 kg/m3,g取10 N/kg)
A.6.5 N B.7.5 N C.8.5 N D.8.75 N
13.如图所示,甲、乙、丙是三个相同的圆柱形容器,将质量相等的酒精、硫酸和盐水分别装在这三个容器中,根据下表给出的密度值,甲、乙、丙三个容器中依次分别装的是(  )
物质 密度(kg/m3)
盐水 1.03×103
酒精 0.8×103
硫酸 1.8×103
A.硫酸、盐水、酒精 B.盐水、酒精、硫酸
C.酒精、硫酸、盐水 D.硫酸、酒精、盐水
14.甲、乙、丙三个正方体,边长之比为1:2: 3,质量分别为3g、24g、36g,已知它们是同一材料制成的,但有一个是空心的,则空心的正方体是:( )
A.甲 B.乙 C.丙 D.无法判断
二、填空题
15.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为102.6g。将适量的盐水倒进量筒中,如图甲所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总质量如图乙所示。则盐水的密度为___________ kg/m3。
16.学习了浮力知识后,小明利用电子秤来测量小木块的密度:①在称盘中放置装有水的烧杯:②将小木块轻轻放入装水的烧杯中:③用细针压住小木块,使其恰好浸没在水中。实验中水均未溢出,电子秤对应的示数如图所示,则小木块的质量是________g,小木块的密度是_______g/cm3,若小木块吸水,则密度测量值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17.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医院内氧气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某氧气瓶内氧气用掉一半后,瓶内氧气的质量将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密度将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8.初二年级某班一位同学用调好的天平测量一体积为8cm3的小石块的质量。当天平重新平衡时,天平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所示,该小石块的密度为________;而另一位同学测得乙物体的质量是甲物体质量的3倍,若甲、乙两物体的体积比为4∶3,则甲、乙两物体的密度比为________。
19.2019年8月NASA在距离地球约31光年发现了一颗可能有生命存在的“超级地球”。已知该星球质量约是地球的6倍,体积约是地球的2倍,则地球和该星的密度之比约为_____。
20.一个瓶身为圆柱形的玻璃瓶(厚度不计)内装有600g的水,将瓶盖盖好后正放和倒置时水面到瓶底的距离如图所示;现在向瓶内投入24个完全相同玻璃球(每个玻璃球质量为18g)后水面刚好与瓶口相平。玻璃瓶的容积是__________cm3;玻璃球的密度是__________g/cm3。
三、实验题
21.小明同学在“测量矿石密度”的实验中,首先取来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拨到零刻度线的位置,发现如图甲所示情况。
(1)他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天平调节平衡后,小明按图乙所示的方法来称量物体的质量,他的实验操作有两点错误,请你帮他找出: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
(3)小明纠正错误后,测得矿石的质量如图丙所示,体积如图丁所示,则该物体的质量是_________g,密度是_________kg/m3。
(4)若他先测矿石的体积,再测矿石的质量,那么用这种方法测得的密度与真实值相比会_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相同”),原因是________。
22.郑州市积极响应“国家黄河生态文明”战略,在沿黄地区大力发展石榴种植。小明发现他家的石榴比其他品种的石榴甜,汁更浓,想测一下石榴汁的密度。
(1)实验步骤如下:
①将空烧杯放在调好的天平上,测出其质量为40g;
②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石榴汁,将其放在天平左盘上,在右盘内添加砝码。
当放入最小的5g 砝码时,天平右端下沉,接下来应进行的操作是: ______ ,直到天平平衡。此时砝码质量及游码位置如图 甲所示。则烧杯和石榴汁的总质量为 ______ g;
③将烧杯中的石榴汁倒入量筒中,液面位置如图乙所示,则量筒中石榴汁的体积为 ______ cm3;
④用上述测得的数据计算出石榴汁的密度为 ______ kg/m3;
(2)分折实验过程,小丽认为,在步骤③中,由于烧杯中的石榴计有残留,会使密度的测量结果 ______ (选项“偏大”或“偏小”)。 她提出只要将(1)中实验步骤的顺序稍作调整就能使测量结果更准确,合理的顺序。 ______
四、计算题
23.小明用天平和量筒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分别测量了这种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m与液体的体积V。他进行了多次测量,测得了几组实验数据,并根据测量结果作出了m-V关系的图像。请观察图像,通过计算完成下列问题:
(1)液体的密度;
(2)20cm3液体的质量;
(3)空烧杯的质量。
24.小华旅游时买了一只宜兴茶壶,如图。她听说宜兴茶壶是用宜兴特有的泥土材料制成的,很想知道这种材料的密度。于是她用天平测出壶盖的质量为44.4g,再把壶盖放入装满水的溢水杯中直到浸没,并测得溢出水的质量是14.8g。完成下列问题:(已知ρ水=1.0×103kg/m3)
(1)求壶盖的体积;
(2)求这种材料的密度;
(3)将体积600mL的水注入该茶壶后盖上壶盖,测得装水后茶壶总质量为759g。求该茶壶材料的体积?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2.B
3.D
4.C
5.B
6.C
7.D
8.D
9.C
10.A
11.D
12.A
13.D
14.C
15.
16.12 0.6 偏大
17.变小 变小
18.2.2g/cm3 1∶4
19.1:3
20.800 2.16
21.将平衡螺母向右调节 物体放右盘,砝码放左盘 测量过程中调平衡螺母 77.4g 3.87×103 偏大 见解析
22.将 5g 砝码拿下来,向右移动游码 62.4 20 1.12×103 偏大 ②③①④
23.
(1)设烧杯的质量为m杯,液体的密度为ρ液,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
m总=m杯+m液
m总=m杯+ρ液V液
由图可知,当烧杯和液体的质量为60g时,液体的体积为20cm3
60g=m杯+ρ液×20cm3①
当烧杯和液体的质量为100g时,液体的体积为60cm3
100g=m杯+ρ液×60cm3②
②-①得
40g=ρ液×40cm3
解得
ρ液=1g/cm3
(2)20cm3液体的质量
m液1=ρ液V液1=1g/cm3×20cm3=20g
(3)由图可知,液体的体积为20cm3,烧杯和液体的质量为60g,烧杯的质量
m杯=m总1- m液1=60g-20g=40g
答:(1)液体的密度是1g/cm3;
(2)20cm3液体的质量是20g;
(3)空烧杯的质量是40g。
24.
(1)由ρ=得壶盖的体积:
V盖=V水== =14.8cm3;
(2)这种材料的密度:
ρ===3g/cm3;
(3) 壶内装水的体积V=600mL=600cm3, 壶内装水的质量:
m水=ρ水V水=1g/cm3600cm3=600g,
茶壶总质量为:
m=m总- m水=759g-600g=159g,
该茶壶所用材料的体积为:
V壶===53cm3=5.3×10 5m3。
答:(1)壶盖的体积为14.8cm3;
(2)这种材料的密度为3g/cm3;
(3) 该茶壶材料的体积为5.3×10 5m3。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