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透镜及其应用》综合训练 八年级物理上册(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5章《透镜及其应用》综合训练 八年级物理上册(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3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12-17 22:24: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5章《透镜及其应用》综合训练
2021-2022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一、单选题
1.下列光学器件中,对光有会聚作用的是(  )
A.平面镜 B.凸面镜 C.凹透镜 D.凸透镜
2.如图所示,人眼球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观看节目表演时,演员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  )
A.正立、缩小的虚像 B.正立、缩小的实像 C.倒立、缩小的实像 D.倒立、缩小的虚像
3.现代生活,智能手机给人们带来了许多便利,但长时间盯着手机屏幕,容易导致视力下降,下列图中关于近视眼及其矫正原理图正确的是(  )
A.甲和乙 B.甲和丙 C.乙和丙 D.丙和丁
4.炎炎夏日,汽车停在露天停车场,若把装满水的矿泉水瓶留在车内,太阳光透过矿泉水瓶后可能把汽车内的易燃物引燃。这是因为这瓶水(  )
A.相当于一个凸透镜,会聚光线 B.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发散光线
C.相当于一个凹透镜,会聚光线 D.相当于一个凹透镜,发散光线
5.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敏所在的小组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测出凸透镜的焦距,正确安装并调节实验装置后,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由图甲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是40.0cm
B.烛焰在如图乙所示的位置时,成像特点与照相机成像特点相同
C.若烛焰从光具座30.0cm刻线处向远离凸透镜方向移动,烛焰所成的像将逐渐变小
D.烛焰在如图乙所示的位置时,若用黑纸片将凸透镜遮挡一半,这时在光屏上只能成半个烛焰的像
6.将如图甲所示的黑白卡片放在一只未装满水的薄高脚玻璃杯后面,在高脚杯前方观察到的现象如图乙所示,此时装水部分的高脚杯和杯内水的组合相当于一个(  )
A.凸透镜 B.凹透镜 C.凸面镜 D.凹面镜
7.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 等大的实像,若想再模拟照相机的成像原理,应将
A.蜡烛和光屏都远离透镜 B.蜡烛和光屏都靠近透镜
C.蜡烛远离透镜且光屏靠近透镜 D.蜡烛靠近透镜且光屏远离透镜
8.某班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跟像到凸透镜的距离ν之间关系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20cm
B.当u=15cm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缩小的像
C.当u=25cm时成缩小的像,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
D.物体从距凸透镜30cm处移动到20cm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大
9.将凸透镜看作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眼睛的视网膜,烛焰看作是眼睛观察的物体,调节三者高度和距离,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缩小的像,如图所示,小明拿来一个远视眼镜放在凸透镜和烛焰之间靠近凸透镜的地方,则烛焰的像变模糊。那么在“戴上”远视眼镜后,下列操作能使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像的是(  )
A.将光屏适当远离凸透镜 B.将蜡烛适当远离凸透镜
C.同时将光屏和蜡烛适当远离凸透镜 D.同时将光屏和蜡烛适当靠近凸透镜
10.如图所示,AC为入射光线,CB为折射光线,且AO<OB。已知AO=10cm,BO=18cm,该凸透镜的焦距f的范围是(  )
A.10cm<f<18cm B.5cm<f<9cm
C.9cm<f<10cm D.18cm<f<20cm
11.六盘水属云贵高原山地季风湿润气候区,境内共有野生红豆杉118万株,其中相对集中连片面积2万余亩,又被称为“红豆杉之乡”,小明先用相机拍摄了红豆杉清晰的照片甲,为了拍摄清晰的照片乙,应将(  )
A.相机适当靠近红豆杉,镜头略向外伸
B.相机适当靠近红豆杉,镜头略向内缩
C.相机适当远离红豆杉,镜头略向外伸
D.相机适当远离红豆杉,镜头略向内缩
12.如图是小明用手机、凸透镜和纸盒自制简易“投影仪”,它能将手机上的画面放大投射到白墙上。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手机屏幕到凸透镜的距离应在透镜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
B.白墙上呈现的是手机画面倒立、放大的实像
C.若一只苍蝇停留在透镜上,则在屏幕上会看到一只放大的苍蝇
D.能从各个角度清楚地看到白墙上的像,是因为白墙对光发生漫反射
13.如图是学校测温棚里的红外线测温仪,它既能测温,也能摄像,其镜头相当于凸透镜,它正常工作时所成像的性质是(  )
A.正立放大的虚像 B.倒立缩小的实像
C.倒立放大的实像 D.正立缩小的实像
14.照相机和放大镜都是凸透镜成像原理的具体应用。对应下图,下列关于照相机、放大镜使用和成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照相机,被拍物体应在甲区域内,成倒立缩小实像
B.照相机,被拍物体应在乙区域内,成倒立缩小实像
C.放大镜,被观察物体应在乙区域内,成正立放大虚像
D.放大镜,被观察物体应在丙区城内,成正立放大实像
15.小刚利用自制的水凸透镜做凸透镜成像实验。如图所示,他将蜡烛、水凸透镜和光屏放置在光具座上,经调节在光屏上得到了烛焰清晰的像。他推动注射器的活塞向水凸透镜内注水,使水凸透镜的焦距变小,如果不改变蜡烛和水凸透镜的位置,要在光屏上再次呈现烛焰清晰的像,他正确的操作和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A.光屏左移,光屏上呈现烛焰更大的像
B.光屏左移,光屏上呈现烛焰更小的像
C.光屏右移,光屏上呈现烛焰更大的像
D.光屏右移,光屏上呈现烛焰更小的像
二、填空题
16.夏天,小明的爸爸经常开车带他出外旅游。小明发现爸爸喜欢在烈日下洗车,并认为这样洗车后车身上的水干得快。小明却告诉爸爸这样洗车不好,原因是水滴能形成______镜,对光起______作用,使车漆最上部温度升高,久之,车漆会失去光泽,并且造成色泽不均匀。
17.用显微镜观察物体时,物镜对物体所成的像是一个放大的____________ (填“虚”或“实”)像,道理就像____________的镜头成像一样,目镜的作用则像一个____________,再次对这个像成放大的____________ (填“实”或“虚”)像。
18.人的眼睛在结构上和照相机非常相似,晶状体相当于一个______,能使物体成像在视网膜上。在下面的甲、乙示意图中,属远视眼的是______,矫正时配戴的眼镜镜片应选用______(选填“丙”或“丁”)。
19.将一凸透镜紧靠玩具鹦鹉(如图甲),然后将透镜逐渐远离鹦鹉,在此过程中通过凸 透镜观察到玩具鹦鹉三个不同的像(如图乙),其中__________是实像,________是虚像。三个像出现的先后顺序是___________(均填序号)。
20.如图所示,来自物点的光线经过眼睛的晶状体成像在视网膜后面的点,要使像靠近视网膜,物点应该向___________(选填“左”或“右” ) 移动,这是___________视眼成像情况图;要使像成在视网膜上,应佩戴一个合适的___________透镜制成的眼镜。
三、作图题
21.根据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在下图的矩形框内画出适当类型的透镜。
四、实验题
22.小林用图甲装置来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实验前,应调整烛焰和光屏的中心在凸透镜的___________上。
(2)当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处于图甲所示位置时,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所成的像是___________(填“正立”或“倒立”)的___________(填“实”或“虚”)像。
(3)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图甲中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互换,此时光屏上所成像的特点与___________ (填“照相机”“放大镜”或“投影仪”)相同。
(4)小林进行了进一步探究:如图乙所示,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保持光屏位置不变,让蜡烛和凸透镜分别以2cm/s和1cm/s的速度,从图示位置同时匀速向左运动,经过___________s,光屏上成清晰___________(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像。
23.小海用图1装置进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
(1)挑选透镜时,小海把两个透镜甲、乙分别正对太阳光,在光屏上出现了如图2所示光斑,他应该选择______ (选填“甲”或“乙”)透镜来进行实验;
(2)选好透镜后,小海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调节凸透镜与光屏间的距离,直到光屏上形成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图3所示,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 cm;
(3)实验前应调节烛焰中心、透镜中心,光屏中心在______,实验时凸透镜位于50cm刻度线处,使蜡烛位于25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在光屏上成清晰倒立的、______ (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______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是依据此原理制成的。若此时固定透镜位置不变,调换蜡烛和光屏的位置,光屏上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成清晰的像。
(4)给凸透镜“戴上”一副“近视眼镜”,发现光屏上的像变得模糊,为了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______ (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
24.小丽同学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依次摆放在光具座上,点然蜡烛,使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在_____.
(2)把蜡烛放在距凸透镜16cm处,会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倒立、_____的实像.生活中的_____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工作的.
(3)实验完成后,小丽把自己的近视眼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如图所示,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得模糊了,若想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在不改变蜡烛和凸透镜位置的情况下,应将光屏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2.C
3.A
4.A
5.C
6.A
7.C
8.D
9.D
10.B
11.A
12.C
13.B
14.A
15.B
16.凸透 会聚
17.实 投影仪 放大镜 虚
18.凸透镜 乙 丙
19.①② ③ ③①②
20.左 远 凸
21.
22.主光轴 倒立 实 照相机 5 等大
23.乙 10.0 同一高度 缩小 照相机 能 远离
24.同一高度 放大 投影仪 远离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