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光现象》综合训练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4章《光现象》综合训练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01.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12-17 22:27: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4章《光现象》综合训练
2021-2022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一、单选题
1.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小孔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B.平面镜的成像原理是光的反射
C.漫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D.海市蜃楼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2.如图所示,一束入射光线与平面镜成30°夹角,入射光方向不变,将平面镜绕点O顺时针旋转10°,则旋转后的(  )
A.入射角是20°
B.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是50°
C.反射角是40°
D.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夹角减小20°
3.今年的6月21日,不仅是夏至,还出现了一次难得的天文现象——日环食,长春观察到的是日偏食,下列相关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太阳是光源 B.日环食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C.太阳光能在真空中传播 D.用小孔成像的方法观察时,看到的是放大的像
4.在个空罐的底部中央打一个小孔,再用一片半透明的塑料膜蒙在空罐的口上。将小孔对着烛焰,我们可以看到烛焰在薄膜上呈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成像原理与手影游戏中影子形成的原理不同
B.薄膜上成的是烛焰倒立的虚像
C.若要看到像变大,可将小孔靠近烛焰
D.若将小孔挡住一半,则薄膜上看不到完整的烛焰的像
5.苏州东湖路上,在传统的交通标志白线上每隔 2m 安装了一个凸起的纯玻璃元件,这种元件叫“夜精灵”。晚上只要汽车的灯光一照,司机就能看到附近地上的“夜精灵”亮起来.下面几种元件的工作原理与夜精灵不同的是(  )
A.高速公路反光标志牌 B.十字路口的红绿交通标志灯
C.自行车的尾灯 D.环卫工人身上穿的反光马甲
6.小梅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水平台上,再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进行观察,在此实验中(  )
A.为了使实验效果更加明显,应该将蜡烛B也点燃
B.将蜡烛A靠近玻璃板,像会变大
C.蜡烛A与蜡烛B的连线与玻璃板不一定垂直
D.取下蜡烛B,在其位置上放一张光屏,光屏上不会出现蜡烛A的像
7.下列成语中涉及的光现象,可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的是(  )
A.海市蜃楼 B.镜花水月 C.立竿见影 D.油光可鉴
8.小明在家做了一个实验:把一枚硬币放在一个没有水的碗里,把碗放在桌子上并慢慢向远处推移,直到眼睛刚好看不到硬币为止。保持头部不动,缓缓地向碗中倒水,倒着、倒着,小明又重新看到了碗底的硬币。图所示是用作图方法说明重新看到硬币原因的光路图,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9.如图,利用玻璃板“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B是蜡烛A的像,则下列说法中(  )
①看到像,是因为B发出的光进入人眼
②在像 B的位置放一张白纸,纸上不会出现蜡烛 A 的像
③蜡烛 A向玻璃板靠近,像 B也会靠近玻璃板
④蜡烛 A和像 B距玻璃板的距离不相等
A.①③正确 B.只有②④正确 C.只有①④正确, D.只有②③正确
10.在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时,小聪发现从水面上方看水中物体变浅了。为了确定水中物体所成像的位置,小聪利用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灯泡a和b、刻度尺设计了两种方案。方案一:将小灯泡a放在水中某处,再将小灯泡b放在水面上方,如图所示,调整b的位置,使它的像与灯泡a的像重合,用刻度尺测出灯泡b到水面的距离;方案二:将刻度尺竖直插入水中,当看到零刻度线与灯泡a的像重合时,读出刻度尺在水面处的示数。以上两种方案正确的是(  )
A.仅有方案一
B.仅有方案二
C.方案一、方案二都正确
D.方案一、方案二都不正确
11.如图甲所示,蜡烛a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MN中所成的像为a',现将该平面镜竖直向下移动一段距离至图乙所示位置。则蜡烛a在平面镜中(  )
A.不成像,物体不在平面镜正前方了
B.能成像,像下移距离与平面镜下移距离相同
C.能成像,像同时上移
D.能成像,像在原来位置
12.2020年6月21日下午,苍穹上演了天文奇观——日食!这次日食被称为2020年最重要的天象奇观,日食现象的成因是(  )
A.太阳光从侧面照到月球上
B.射向月球的太阳光,途中被地球挡住
C.射向地球的太阳光,途中被月球挡住
D.射向月球的太阳光,途中被别的天体挡住
13.2020年6月21日下午15:40,某同学观察到太阳出现了如右图所示现象,太阳被月亮遮挡住了一部分,您认为下列哪个原理可以最合理解释这一现象(  )
A.光的反射 B.光的直线传播 C.光的折射 D.无法确定
14.如图所示是潜望镜的结构示意图,其中两块平面镜均相对水平面倾斜 45° 角,现有一艘军舰位于平面镜 1等高的正前方,则人眼看到军舰所成的虚像位于( )
A.与平面镇 1 等高的正前方 B.平面镜 1 的正上方
C.平面镜 2 等高的正前方 D.平面镜 2 的前下方
15.早在战国时期,我国古代著名教育家、思想家墨子就在研究小孔成象的现象,如图所示,他用蜡烛作为光源,在木板上钻一个小孔,发现光线透过小孔在墙壁上形成个倒立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孔成像现象能说明光沿直线传播
B.本板上的小孔一定是圆形的
C.保持蜡烛和墙的位置不变,将木板向靠近墙的方向移动,蜡烛在墙上的像会变大
D.蜡烛在墙上形成的像是正立的像
二、填空题
16.一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是30°,则反射角是___________度,若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减小,则反射角将___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或“不变”)。如果入射光线垂直入射到水面上,那么反射角是___________度,折射角为___________度。
17.雨后的天空,有时会出现彩虹,这是光的_____现象。彩色电视机画面上的丰富色彩是由红、______、蓝三种色光按不同比例混合而成的。
18.春游时,同学们看到:①水中的鱼、②中午树荫下的圆形亮斑、③岸边树在水中的倒影、④自己在阳光下的影子、⑤池水映明月、⑥潭清疑水浅。在他们看到的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_________;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_________;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现象的是_________(以上均填序号)。
19.学校礼堂的墙壁做成凹凸不平的蜂窝状结构,目的是______(填“增强”或“减弱”)声音的反射。礼堂的投影屏幕采用表面粗糙的材料是利用光的____,屏幕采用白色的原因是____。
20.将铅笔插在盛有清水的透明玻璃杯中,发现铅笔好象在水面折断了,如图。这一现象属于光的________现象;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由于光射到物体上时,发生了________的缘故。
21.小王以1m/s的速度向平面镜靠近,她在镜中像的大小_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镜中的像相对于她的速度是___________m/s。
三、作图题
22.鱼在水下A点看岸上的物体蜻蜓,图中B、C两点,有一点是蜻蜓,有一点是蜻蜓的像点,请根据成象原理,完成光路图。
23.根据平面镜的成像特点,在图中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
四、实验题
24.如图甲所示,是小明在水平桌面上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的实验装置。
(1)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进行实验的目的是:在观察到蜡烛A的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______,巧妙地确定了像的______,如果有5mm厚和2mm厚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______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为了能看到更清晰的像,应选择在较______(选填“明亮”或“暗”)的环境中做实验。
(2)在如图乙所示的玻璃板前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可以看到玻璃板后面出现蜡烛A的像。小明拿另一支与A大小相同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的水平桌面上移动,发现无法让B与A的像完全重合。原因是没有将玻璃板______放置。
(3)为了说明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应采取的具体操作步骤是:当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后,移去蜡烛B,______,若______,则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4)经过三次实验,记录的像与物对应的位置如图丙所示。为了得到更多的实验结论,接下来小明应该进行的操作是:连接对应点,判断连线 ______,测量像与物 ______,进行比较,得出结论。
(5)实验中,看到点燃的蜡烛通过玻璃板成两个像,其中距离观察者较远的像较______(选填“亮”或“暗”)。远处的像是来自于蜡烛的入射光经过玻璃板______。
A.一次反射、一次折射形成的
B.两次反射、一次折射形成的
C.一次反射、两次折射形成的
D.两次反射、两次折射形成的
25.如图所示,某小组用甲、乙两个相同的蜡烛、玻璃板、刻度尺等器材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他们在实验中发现,无论怎样移动点燃的甲蜡烛,在玻璃板的另一侧都可以使乙蜡烛与甲蜡烛的像完全重合。他们进一步测量了两蜡烛到玻璃板之间的距离,记录数据如下表所示。
距离
次数 甲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cm 乙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cm
1 13 13
2 14 14
3 15 15
根据实验现象和实验数据,你可以得出的结论有:
(1)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选填“实”或“虚”)像;
(2)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的大小______(选填“相等”或“不相等”);
(3)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________(选填“相等”或“不相等”)
(4)物体逐渐远离平面镜时,它的像大小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6.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实验时,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
(1)在实验中使用的是一种可以沿OM折叠的白色光屏,它在本实验中的作用有:①________;②________。
(2)让光线贴着纸板沿AO方向射向镜面,反射光沿OB方向射出,如图甲所示,仅根据图示信息,能否得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的结论呢?________为什么?________。
(3)在实验过程中,若将纸板倾斜,如图乙所示,让光线仍贴着纸板沿AO方向射向镜面,此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_____(选填“在”或“不在”)同一平面内,纸板上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2.D
3.D
4.C
5.B
6.D
7.C
8.C
9.D
10.A
11.D
12.C
13.B
14.C
15.A
16.60 增大 0 0
17.色散 绿
18.③⑤ ①⑥ ②④
19.减弱 漫反射 白色能反射各种颜色的色光
20.折射 反射
21.不变 2
22.
23.
24.蜡烛B 位置 2 暗 竖直 在B位置放置一个光屏 不能在光屏上直接观察到像 与镜面是否垂直 到镜面的距离 暗 C
25.虚像 相等 相等 不变
26.显示光路 用来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 不能 实验次数太少,应该多次测量寻找一般规律 在 不能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