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长寿区2021-2022学年高二12月月考化学试题(PDF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重庆市长寿区2021-2022学年高二12月月考化学试题(PDF版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12-19 12:04:36

文档简介

长寿区2021-2022 学年高二上期 12 月
考 化学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 14 小题,每题 3 分,共 42 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
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
1、化学与社会、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铁盐和铝盐作净水剂
B.在环保领域,碱性废水可利用烟道气进行中和
C.热的纯碱溶液可用于洗涤煤油、柴油等矿物油污
D.实验中常将 FeCl3 晶体溶于较浓盐酸中配制 FeCl3 溶液
2、关于常温下水的电离平衡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加入 NH4Cl 固体,平衡正向移动,c(OH )增大
B.加入 NaOH 固体,抑制水的电离,c(OH )降低
C.向水中通入 CO2 气体,水的电离程度减小,Kw 不变
D.升高温度,Kw 增大,溶液仍呈中性,pH 不变
3、下列解释事实的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 )
4、下列各组关于强电解质、弱电解质、非电解质的归类,完全正确的是 ( )
组别 A B C D
强电
CaCO3 NaCl 食盐水 HNO3
解质
弱电
H3PO4H3PO4 NH3 CH3COOH Fe(OH)3
解质
非电
CO2 BaSO4 蔗糖 H2OH2O
解质
A.A B.B C.C D.D
5、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
6、可逆反应 aA(g)+bB(g) cC(g)中反应物 B 的体积分数(B%)、生成物 C 的体积分数
(C%)与压强(P)、温度(T)的关系如图所示,关于该反应的判断正确的是( )
化学试卷 1 / 7
A. 该反应不能自发进行 B.ΔH>0,ΔS>0
C.a+b>c D.T1、T2 温度下的平衡常数:K(T1)7、室温下,对于 10mLpH=13 的氨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8、下列实验操作、现象与结论均正确的是 ( )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向 FeCl3 和 KSCN 混
溶液颜 FeCl3+3KSCN Fe(SCN)3+3KCl)
A 合溶液中,加入少量
色变浅 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KCl 的固体
常温下,测定
测得 pH CH3COONH4 属于强电解质,不水
B CH3COONH4 溶液的
为 7 解
pH
1L 浓度均为
0.1mol L 1 的 Na2S 和 产生黑
C Ksp(Ag2S)NaI 的混合溶液中滴 色沉淀
入少量 AgNO3 溶液
向 pH=3 的 HA、HB pH(HA)
D 两种弱酸溶液中分别 >pH(HB Ka(HA)>Ka(HB)
加水稀释至 100 倍 )
A.A B.B C.C D.D
9、运用 DFT 计算研究 HCOOH 在不同催化剂(Pd 和 Rh)表面分解产生 H2 的部分反应历
程如图所示,其中吸附在催化剂表面的物种用 表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化学试卷 2 / 7
A.HCOOH 吸附在催化剂表面是一个吸热过程
B.HCOO +H =CO2+2H 是该历程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步骤
C.该反应过程中存在 C H键的断裂和 C=O 键的生成
D.Pd 和 Rh 作催化剂时 HCOOH 分解产生 H2 的反应热相同
10、下列溶液中粒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
11、次氯酸为一元弱酸,具有强氧化性,能杀菌、消毒。其溶液中 HClO、ClO 所占物质
的量分数(分布系数 δ)随 pH 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温度下,次氯酸的电离平衡常数 Ka=10 5
B.次氯酸的电离方程式为 HClO H++ClO
C.向 pH=5 的次氯酸溶液中滴加少量的甲基橙,溶液最终变为黄色
12、已知 25℃时有关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如下表所示,则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13、常温下,用 0.1000mol L 1NaOH 溶液分别滴定浓度均为 0.1000mol L 1HX 溶液和
HY 溶液各 20.00mL,得到 2 条滴定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化学试卷 3 / 7
A.由图可推知,HX 是弱酸,HY 是强酸
B.滴定 HY 时,可用甲基橙作指示剂,当溶液颜色由橙色变为黄色时,
达到滴定终点
C.滴定至 B 点时,溶液中:c(Y )>c(Na+)>c(HY)>c(H+)>c(OH )
D.滴定 HY 时,C 点存在 c(HY)+c(H+)>c(OH )
14、在 10L 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 X(g)和 Y(g),发生反应 X(g)+Y(g) M(g)+N(g),所得实验数据
如下表: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实验①中,若 5min 末测得 n(M)=0.050mol,则 0 至 5min 时间内,用 N 表示的平均反应
速率 v(N)=1.0×10 3mol L 1 min 1
B.实验②中,达到平衡时,Y 的转化率为 20%
C.实验③中,该反应的平衡常数 K=1.0
D.实验④中,达到平衡时,b>0.060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4 小题,共 58 分)
15、(14 分)按要求填空:
(1)盐碱地(含较多的 Na2CO3 和 NaCl)不利于植物生长,盐碱地呈碱性的原因是______
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下同),泡沫灭火器的工作原理_________________。
(2)常温下,pH=11 的 CH3COONa 溶液,其中水电离出来的 c(OH )=___________,在
pH=5 的 H2SO4 溶液,加水稀释至原体积的 500 倍,溶液中 c(SO2 4)与 c(H+)的比值为
=___________ 。
(3)25℃时,若 Ksp[Fe(OH)3]=2.8×10 39,该温度下 Fe(OH)3+3H+ Fe3++3H2O 的平衡常数
K=___________;
(4)25℃时,将 10ml0.01mol/LBaCl2 溶液和 10ml0.01mol/LAgNO3 溶液混合,混合后溶液
中 Ag+的浓度为___________。(25℃时,Ksp(AgCl)=1.8×10 10)
(5)已知某温度下,0.1mol/L 的盐酸中水电离出的 c(H+)=1.0×10 11,该温度下将 pH=9 的
NaOH 溶液与 pH=4 的 H2SO4 溶液混合,若所得混合溶液的 pH=7,则 NaOH 溶液与 H2SO4
化学试卷 4 / 7
溶液的体积比为______。
16、(14 分)
Ⅰ、实验室中有一未知浓度的稀盐酸,某学生为测定盐酸的浓度在实验室中进行如下实验
①配制 100mL0.10mol/LNaOH 标准溶液。
②取 20.00mL 待测稀盐酸溶液放入锥形瓶中,并滴加 2~3 滴酚酞作指示剂,用自己配制
的标准 NaOH 溶液进行滴定。重复上述滴定操作 2~3 次,记录数据如下。
滴定完成时,NaOH
实验 NaOH 溶液的浓度 待测盐酸溶液的体积
溶液
编号 (mol/L) (mL)
滴入的体积(mL)
1 0.10 22.62 20.00
2 0.10 22.72 20.00
3 0.10 22.80 20.00
22.61
请完成下列问题:
(1)选用图 1 中仪器______((填“A”或“B”))取待测盐酸 25.00mL 于锥形瓶中,滴加 2 滴酚
酞作指示剂。
(2)排去碱式滴定管中气泡的方法应采用操作_______,然后轻轻挤压玻璃球使尖嘴部分充
满碱液。
(3)滴定中,滴定管液面的位置如图 22 表示,其读数为______mL。
(4)滴定达到终点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上述数据,可计算出该盐酸的浓度约为_______(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6)在上述实验中,下列操作(其他操作正确)会造成测定结果偏高的有_______。
A、滴定终点读数时俯视读数
B、酸式滴定管使用前,水洗后未用待测盐酸溶液润洗
C、锥形瓶水洗后未干燥
D、称量前 NaOH 固体中混有 Na2CO3 固体
E、配制好的 NaOH 标准溶液保存不当,部分与空气中的 CO2 反应生成了 Na2CO3
化学试卷 5 / 7
F、碱式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滴定后消失
G、滴定过程中,锥形瓶的振荡过于激烈,使少量溶液溅出
Ⅱ、某学习小组设计用氧化还原反应滴定法测定市售过氧化氢的含量:
已知:MnO 4+H2O2+H+→Mn2++H2O+O2(未配平)
同学提出用一定浓度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过氧化氢。
(1)酸性高锰酸钾标准溶液应选择_________滴定管。
(2)本实验是否需要选定指示剂______((填“是”或“否”)),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
达到滴定终点。
17、(14 分)
(1)在一条件下,CH3COOH 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
CH3COOH CH3CH3COO +H+△H>0,下列方法中,可以使 0.10mol L 1CH3COOH
溶液中 CH3COOH 电离程度增大的是_______________。
a.加入少量 0.10mol L 1的稀盐酸
b.加热
c.加水稀释至 0.010mol L 1
d.加入少量冰醋酸
e.加入少量氯化钠固体
f.加入少量 0.10mol L 1的 NaOH 溶液
(2)常温下 0.1mol/L 的 CH3COOH 溶液加水稀释过程,下列表达式的数据一定变小的
是_______。
(3)体积为 10mLpH=2 的醋酸溶液与一元酸 HX 分别加水稀释至 1000mL,稀释过程
pH 变化如图。则 HX 的电离平衡常数___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醋酸,溶液稀
释后,HX 溶液中水电离出来的 c(H+)______________醋酸溶液水电离出来 c(H+)(填“大于”、
“等于”或“小于”)。
(4)25℃时,CH3COOH 与 CH3COONa 的混合溶液,若测得混合液 pH=6,则溶液中
c(CH3COO ) c(Na+)=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准确数值)。
(5)某溶液含两种相同物质的量的溶质,且其中只存在 OH 、H+、NH+ 、Cl 4 四种离子,
且 c(NH+ +4)>c(Cl )>c(OH )>c(H ),则这两种溶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已知:Ksp(RX)=1.8×10 10,Ksp(RY)=1.5×10 16,Ksp(R2Z)=2.0×10 12,则难溶盐
①RX、②RY 和③R2Z 的饱和溶液中,R+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_________。(填序号)
化学试卷 6 / 7
18、(16 分)
Ⅰ.二甲醚是一种重要的清洁燃料,可替代氟利昂作制冷剂,对臭氧层无破坏作用。工业
上可利用煤的气化产物((水煤气))合成二甲醚。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利用水煤气合成二甲醚的总反应为:
3H2(g)+3CO(g) CH3OCH3(g)+CO2(g)ΔH= 246.4kJ mol 1它可以分为两步,反应分
别如下:
①4H2(g)+2CO(g)=CH3OCH3(g)+H2O(g)ΔH1= 205.1kJ mol 1
②CO(g)+H2O(g)=CO2(g)+H2(g);ΔH2=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一定条件下的密闭容器中,该总反应达到平衡,只改变一个条件能同时提高反应速
率和 CO 转化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代号)。
A.降低温度 B.加入催化剂 C.缩小容器体积 D.增加 H2 的浓度 E.增加 CO 的浓度
Ⅱ.研究 NO2、SO2、CO 等大气污染气体的处理具有重要意义。
(1)NO2 可用水吸收,相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利用反应
6NO2+8NH3 7N2+12H2O 也可处理 NO2。当转移 1.2mol 电子时,消耗的 NO2 在标准
状况下是______L。
(2)一定条件下,将 2molNO2 与 2molSO2 置于容积固定的恒温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NO2(g)+SO2(g) SO3(g)+NO(g),下列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填字母)
a.混合气体密度保持不变 b.混合气体颜色保持不变
c.SO3 和 NO 的体积比保持不变 d.每消耗 1molSO3 的同时生成 1molNO2
(3)在四个不同容积的恒容密闭容器中按图甲充入相应的气体,发生反应:
2N2O(g) 2N2(g)+O2(g),容器Ⅰ、Ⅱ、Ⅲ中 N2O 的平衡转化率如图乙所示:
② 该反应的△H_____0(填“>”或“<”))。
②若容器Ⅰ的体积为 2L,反应在 370℃下进行,20s 后达到平衡,则 0~20s 内容器Ⅰ
中用 O2 表示的反应速率为_________。B 点对应的平衡常数 k=________(保留两位有效数
字)。
化学试卷 7 / 7重庆市长寿区 2021-2022学年高二12月月考·化学答案
1、C【分析】本题考查化学与生产、生活的关系,题目难度不大,要求学生能够用化学知识解释化学现象,试题培养了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及灵活应用基础知识的能力。
【解答】
A.铁盐和铝盐可以水解生成氢氧化物胶体,有吸附能力,用作净水剂,故A正确;
B.烟道气含有二氧化硫气体,可以中和碱性废水,故B正确;
C.热的纯碱溶液可以洗涤食用油脂的油污,不能洗涤煤油和柴油等矿物油污,故C错误;
D.FeCl3为强酸弱碱盐,溶液中存在水解Fe3++3H2O Fe(OH)3+3H+,为了抑制铁离子的水解,常将FeCl3晶体溶于较浓盐酸中配制FeCl3溶液,故D正确。
2、C【分析】本题考查水的电离,为高频考点,题目难度不大,根据所学进行回答即可。
【解答】
A.加入NH4Cl固体,铵根离子与OH 结合,OH 浓度减小,平衡正向移动,故A错误;
B.加入NaOH固体,溶液中OH 浓度增大,平衡逆向移动,抑制水的电离,但c(OH )仍然增大,故B错误;
C.向水中通入CO2气体,抑制水的电离,水的电离程度减小,Kw为温度的函数,温度不变,Kw不变,故C正确;
D.水的电离为吸热过程,升高温度,促进水的电离,Kw增大,但溶液中c(H+)=c(OH ),溶液呈中性,但pH变小,故D错误。
3、C【分析】本题考查了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判断,为高考的高频题,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明确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常用方法:检查反应物、生成物是否正确,检查各物质拆分是否正确,如难溶物、弱电解质等需要保留化学式,检查是否符合原化学方程式等。
4、A【分析】本题考查了物质的分类,熟悉电解质、非电解质基本概念是解题关键,注意单质化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题目难度不大。
【解答】A.CaCO3为强电解质,H3PO4是弱电解质,CO2是非电解质,故A正确;
B.氨气本身不能电离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属于非电解质,BaSO4为强电解质,故B错误;
C.食盐水是混合物不是电解质,故C错误;
D.水是弱电解质,故D错误;
故选:A。
5、B【分析】
本题考查离子共存的正误判断,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明确离子不能大量共存的一般情况,还应该注意题目所隐含的条件
6、C【分析】本题考查化学平衡图像分析,为高频考点,掌握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因素是解答本题的关键,题目难度不大,侧重基础知识的考查。
【解答】
根据“先拐先平数值大”知,温度:T2>T1、压强P1>P2,其它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C含量减小,则平衡逆向移动,△H<0;增大压强B含量减小,平衡正向移动,则a+b>c,故该反应的正反应为气体分子数减小且放热的反应,
A.该反应的正反应为气体分子数减小且放热的反应,则ΔH<0,ΔS<0,根据ΔG=ΔH TΔS<0,则该反应在低温可自发进行,故A错误;
B.该反应的正反应为气体分子数减小且放热的反应,则ΔH<0,ΔS<0,故B错误;
C.由以上分析可知,a+b>c,故C正确;
D.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温度越高,平衡常数越小,则K(T1)>K(T2),故D错误。
7、C【分析】
本题考查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掌握离子平衡和移动原理的利用即可解答,难度一般。
8、D【分析】本题考查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为高频考点,掌握元素化合物的性质及现象是解答本题的关键,题目难度不大,侧重基础知识的考查。
【解答】
A.KCl不影响铁离子与SCN 的络合反应,则向FeCl3和KSCN混合溶液中,加入少量KCl固体,平衡不移动,故溶液颜色不变,故A错误;
B.CH3COONH4为弱酸弱碱盐,测得pH为7,说明CH3COONH4溶液中醋酸根离子与铵根离子的水解程度相同,故B错误;
C.Ag2S和AgI的沉淀形式不同,1L浓度均为0.1mol L 1的Na2S和NaI的混合溶液中,滴入少量AgNO3溶液后产生黑色沉淀,不能验证Ksp(Ag2S)和Ksp(AgI)的相对大小,故C错误;
D.加水稀释,促进弱电解质的电离,弱酸稀释10倍,pH增大不到一个单位,故向pH=3的HA、HB两种弱酸溶液中分别加水稀释至100倍,pH(HA)>pH(HB),则Ka(HA)>Ka(HB),故D正确。
9、A【分析】本题考查反应热与焓变,为高频考点,侧重考查学生分析能力、识图能力和灵活运用能力,把握反应历程、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与活化能概念即可解答,题目难度不大。
【解答】
A.由图示可知,HCOOH吸附在催化剂表面形成HCOOH 的过程能量降低,则该过程是一个放热反应,故A错误;
B.由图示可知,HCOO++H+═CO2+2H+的步骤活化能最高,反应速率最慢,故为整个反应历程的决速步骤,故B正确;
C.HCOOH 变为HCOO 和H 的过程有C H键的断裂,HCOO++H+═CO2+2H+中生成CO2有C=O的形成,故C正确;
D.催化剂可以改变的路径,不能改变反应的焓变,则用Pd、Rh作催化剂时HCOOH分解产生H2的反应热相同,故D正确;
故选:A。
10、B【分析】
本题考查了弱电解质的电离、酸碱混合溶液定性判断等知识点,根据酸碱混合溶液的酸碱性结合电荷守恒来分析解答,注意电解质电离平衡的存在,题目难度中等。
11、C【分析】本题考查电解质溶液曲线分析,掌握横纵坐标的意义是解题关键,难度不大。
12、D【分析】
本题考查弱电解质的电离,侧重考查分析判断及知识综合应用能力,明确弱酸电离平衡常数与酸性强弱关系、强酸制取弱酸原理是解本题关键,D为解答易错点,题目难度不大。
13、C【分析】本题考查了酸碱混合时溶液pH的简单计算、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比较,为高考常见题型,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及灵活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注意把握弱电解质的电离以及盐类的水解,题目难度中等。
【解答】
由图象曲线可知0.1000mol/L HX溶液pH=1,则HX为强酸,而0.1000mol/L HY溶液pH=3,应为弱酸,中和百分数为50%时,B点溶液呈酸性,说明HY电离程度大于Y 水解程度,中和百分数为100%时,NaY溶液呈碱性,pH=9,以此解答该题。
A.由以上分析可知HX为强酸,HY为弱酸,故A错误;
B.滴定终点,溶液呈碱性,应用酚酞为指示剂,故B错误;
C.中和百分数为50%时,B点溶液呈酸性,说明HY电离程度大于Y 水解程度,溶液中存在c(Y )>c(Na+)>c(HY)>c(H+)>c(OH ),故C正确;
D.滴定HY时,C点为NaY的溶液,由质子守恒可得:c(HY)+c(H+)=c(OH ),故D错误。
14、D【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化学反应速率计算以及化学平衡常数等知识的考查,较为基础,难度不大。
15、
16、
Ⅰ.(1)B
(2)丙
(3)22.80mL
(4)最后半滴标准NaOH溶液滴入时,溶液颜色由无色变为浅红色,且半分钟内颜色不变化;
(5)0.11mol/L;
(6)DEF;
Ⅱ.(1)酸式;
(2)否,最后半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滴入时,溶液颜色由无色变为浅紫红色。
17、
(1)bcf
(2)A
(3)大于;大于
(4)9.9×10 7mol/L
(5)NH4Cl和NH3 H2O
(6)③>①>②
18、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