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说》教学设计二
【学情文本定位】
《师说》是个传统篇目,也是韩愈散文中一篇重要的论说文。文章论述了从师学习的必要性和原则,批判了当时社会上“耻学于师”的陋习,表现出韩愈非凡的勇气和斗争精神。这篇文章虽然不长,但是涉及的文言知识点较多。经过半年的文言文学法的指导,学生文言文知识有了一定的积累,但是基础知识还不扎实。这就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古汉语中文言活用的现象,理解课文内容,并且背诵课文;其次,议论文写作是高中写作的重点,因此在学习课文时,还应该注意其严密周详的辩证逻辑,能够清晰有力地表达思想和见解;再者,学生理解了课文的基本内容之后,教师还应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情感培养。高一的学生正是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因此,了解课文尊师重道的深刻内涵,感悟作者抨击时弊、坚持真理的精神是本篇课文重要的情感目标。针对学情的实际,执教本文时我们一方面要避免逐字逐句、照本宣科式的串讲,忽视学生的实际盲点,架空地强调重点和难点;另一方面,由于高一学生的学习习惯尚未完全养成,教师可以提出问题,然后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这样既让课文的重点难点得到很好的体现,又给予了学生充分讨论的时间,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韩愈提倡先秦两汉的古文,维护先秦儒家的思想,反对魏晋以来“饰其辞而遗其意”的骈文,反对当代特别盛行的佛老思想,他用古文来宣传他的主张。当时他年仅35岁,是这个运动的年轻领袖。就古文来说,他不仅自己刻苦努力,成果突出,更重要的是他不顾流俗的嘲笑,努力提倡自己的主张,特别表现在给青年们热情的鼓励和指示。《师说》是一篇具有进步意义和解放精神的文章,它打破了过去对于教师的传统看法,另立新意,提出“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的观点,可谓震古烁今。因此《师说》虽是一篇自读课文,但是我依然将这篇课文定位为一篇必学课文,希望学生积累文言知识的同时更能文本从中汲取精神力量。
【设计理念】
对于这篇课文,我采用教师参与引导、学生探究合作的方式。在教学环节中,字词方面我力求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明确的知晓自己的翻译盲点,小组合作,解决问题。教师则扮演引导者、参与者的角色。文本内容结构方面,则采取教师提出问题,小组进行讨论的教学策略,指导学生学习古代议论文的方法,规范其对重难点的把握,同时增加学生思考和讨论的时间,小组相互协作,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
初读。提出教学目标,要求提前预习课文:摘录生字、读准句读;摘录与课文相关的辅助材料;顺通文意,发现问题及时记录。
质疑问难,疏通文意。就预习作用中的疑难问题进行分组讨论,小组未能解决的全班进行讨论,最后教师予以点拨,规范答案。
具体感知课文内容,把握文章表现出来的作者的观点和思想感情。教师从思想内容、章法结构、表现技巧、语言艺术、文章风格等方面设计几个问题进行分组讨论,让学生进行研究性阅读和鉴赏性阅读,而后在全班交流,教师适时点拨。
4.讨论韩愈新型的师生关系对当代的借鉴作用。
5.比较阅读。学以致用,举一反三,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
【目标定位】
根据学生情况、文本特点和单元目标,结合新课程理念,制订如下三维目标。
知识和能力目标:掌握常见文言词语的用法及常见的文言现象;学习本文破骈为散的写作手法,学习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掌握有关“说”的文体知识,背诵全文。
过程和方法目标:通过反复诵读,合作探究,学习本文“破”“立”结合、正反对比的写法,培养学生良好的文言语感,培养学生独立“质疑”的探究能力和个性化阅读能力。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认识从师的重要意义。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文本特色解读】
“说”是一种议论文的文体,可以先叙后议,也可夹叙夹议。“说”比“论”随便些。初中学过的《捕蛇者说》、《马说》等都属“说”一类文体。“说”,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因而对这类文体,就可按“解说……的道理”来理解。所以《师说》,即“说师”,意思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整句散句结合整齐的排偶句和灵活的散句交错运用,配合自然,错落有致。例如,第二段:“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与“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亦远也,而耻学于师”,是排偶句。接下去,“是故圣益圣,愚亦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则是散句。而这一散句中,“圣益圣,愚亦愚”和“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又都是排偶句。
运用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师说》第二段重点批判了“士大夫”耻于从师的陋习,作者借三组对比。
“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对比,得出“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的结论,带有疑问语气,简单地说就是圣愚的原因是从师与否。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与“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对比,得出“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的结论,带有肯定语气,讽刺了士大夫在从师问题“小学”而“遗大”。
3.“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与“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对比,得出“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的结论,带有讽刺语气,讽刺了士大夫之流虚荣自误、迂腐可笑的思想行为。这样层层对比,从后果、行为、心理等方面逐层深入分析,深刻揭露了当时耻学于师的社会陋习,并具有强烈的说服力。
提出新型的师生关系
《师说》是唐代文豪韩愈的著名篇章,是我国教育史上第一篇专门论述教师的作品。在《师说》中韩愈对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使命进行了论述,对教师进行了重新定位,拓宽了教师职责的范围,确立了一种新型的师生观:在“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从师原则指导下,从“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的客观事实出发,推论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崭新观点,说明师生关系是相对的,教与学是可以相长的,闪耀着朴素的辩证唯物论的思想光辉。
【教学环节】
(一)导入新课
有位老师这样阐述自己的人生理想:“我愿在三尺讲台上站成永恒的伟岸。”这句话道出了一个普通教师最真实的心声。不可否认,老师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教师辛勤地栽培。但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玄学和佛学的兴起,儒学一度衰落,师道也就越来越不被重视,甚至社会上产生了一种“耻学于师”的恶劣风气,求师学道往往会招来路人的讥笑。这是为什么呢?这种陋习一直延续到了唐代。但偏偏有一个人不顾流俗,勇为人师,广招后学,培养文人,并以大无畏的气魄,抨击时弊,提倡师道,写下了中国文化史上第一篇集中论述教师问题的不朽之作——《师说》,当时被人视为“狂人”。这个人是谁呢?韩愈。
(二)初读
1.检查学生预习情况,请学生读课文,提出要求:读准字音,读准句读,把握节奏,能够初步地传情达意。
2.检查学生对作者的了解情况以及文本背景资料的搜集整理情况,教师做相应补充。
[诵读指导]
读出着重强调的词语,读出文气的急切舒缓,注意读音句读,如“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资料备答]
1.作者简介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南阳(今河南孟县)人,祖籍(一说为“望郡”)河北昌黎,又称韩昌黎,因晚年曾为吏部侍郎,故也称韩吏部,唐代著名文学家。唐德宗贞元八年(792)进士,任汴州、徐州幕府推官。后任国子博士、监察御史,因议赈关中旱,贬阳山(今广东阳山县)令,后入为国子博士,累官至中书舍、刑部侍郎。819年,因上《论佛骨表》贬潮州刺史。820年冬入长安,历任国子祭酒、京兆尹兼御史大夫、史部侍郎等。2.古文运动“古文运动”实际上是以复古为名的文风改革运动,倡导者是韩愈和柳宗元,他们所倡导的“古文”,即先秦、秦汉那种言之有物、生气勃勃的文体与文风,反对浮艳华美的骈文,恢复散句单行、自由朴实的秦汉散文艺术。主张文章要有充实内容,学习古文应“顺其意而不顺其辞”,“惟陈言之务去”,力求“文从字顺”,这些主张是进步的、积极的,奠定了唐宋八大家古文的基础,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宋代欧阳修、“三苏”、曾巩、王安石,明清两代归有光、唐顺之、方苞、姚鼐等许多著名散文家都是继承了韩柳的文学传统或明显受其影响,在各自的散文创作中取得了辉煌的成就。3.写作背景自魏文帝实行九品中正制后,形成了以士族为代表的门阀制度,重门第之分,严士族庶族之分,士族的子弟可以凭借高贵的门第做官,不需要学习,也看不起老师。到了唐代,虽然九品中正制被废除,改以官爵的高下区分门第的标准,这对择师也有很大的影响。这就使得士大夫的阶层中,普遍存在了从师“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的心理。韩愈反对这种错误的观点,提出了以“道”为友,“道”在即“师”在的观点,于是写下了这篇著名的论文。
(三)质疑问难
疏通文意,译读全文,本环节重点是解决阅读疑惑,积累文言知识,扫清阅读障碍。1.分组讨论在初读时发现的疑难问题。2.每组派代表汇报交流情况,并提出尚未解决和有争议的问题,全班交流;教师适时点拨。3.学生讨论、归纳总结“通假字”“重点实词”“词类活用”“特殊句式”“古今异义”等文言知识。
(四)研读、探讨
1.再读全文,理清文章思路,把握结构。
2.教师就文章结构、表现技巧、语言艺术等方面提出问题,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并派出代表发言,学生及教师就其回答进行纠正、补充。
[教师备答]
需研讨的问题阅读第一段回答(1)-(2)题。
老师是干什么的?人为什么需要老师?选择老师的标准是什么?答:教师的作用即“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由于“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因此必须要从师。从师的标准是:“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总之,这一段提出全文的论点:人们从师学习是非常必要的,并阐明了择师的态度和标准。
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道”指的是什么?“业”指的是什么?用自己的话解说下教师的功能究竟是什么呢?现在的老师还是在做“传道、授业、解惑”的工作,所不同的是“道”的含义、“业”的内容都发生了变化。韩愈所说的“道”指的是儒家之道,即儒家的思想。现在的“道”指的是什么?
阅读第二段,回答(3)-(5)题。
第二段的中心句是什么?本段主要是从哪一角度来进行论述?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说说这一段与第一段是怎样联系的?中心句: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分论点)这段以第一段为立论根据,列举了当时社会存在的不良现象,批判当时土大夫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通过针砭时弊,从反面论证第一段所提出的观点,说明人从师的必要性。
这段文字运用了怎样的论证方法?又是怎样展开论证的?这段文字通过三组对比,论证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今之众人 古之圣人 圣益圣,愚益愚 疑问语气为子择师 自身耻师 小学而大遗 肯定语气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士大夫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讽刺语气
韩愈批评“耻学于师”的风气,涉及的面似乎很广——开头是“今之众人”,接着是做父亲的人,最后又是“士大夫之族”,他的主要批评对象究竟是谁?请说明理由。主要的批判对象是士大夫之族。理由如下:第一,从课文的背景资料我们知道当时门阀观念很深,很多人凭借门第而做官,不仅没有多少“真材实料”,而且还以从师为耻。而古代社会文人官员是文化的传播者,引领了一定的社会风向,这样无疑对社会风气造成了恶劣影响。因此韩愈主要是批判他们的错误观念。第二,从行文的语气看,本段结尾韩愈对士大夫之族不仅表露了自己的不满情绪,而且更多的是鄙夷和蔑视的态度,他们瞧不起“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在做事上态度却又比不上他们,不懂得从师的道理。第三,“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正是这类人的特殊心态,也是他们错误思想的体现,以官位高低决定自己的态度,跟以“道”为师的正确主张恰恰是格格不入的。
学生再读第3段,回答第(6)题
这一段的中心句是什么?作者是从哪一角度来进行论述?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中心句:圣人无常师。(分论点)这一段是正面论证,作者举出孔子询官于郯子,访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问礼于老聃的事例,并引用孔子的名言,进而推断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的结论。这个结论,是对第一段提出的“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观点的深化,也是对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的进一步批判。
学生再读第4段,回答(7)-(8)题
作者为什么称赞李蟠?原文从哪里可以看出?李蟠“好古文”即他能够维护先秦儒家的思想,积极学习秦汉时言之有物的文风和文体;“六艺经传皆通习之”,即他主动研习儒家的“业”,继承儒家的文化传统;“不拘于时,学于余”不被世俗所牵绊,能够坚持正确的思想和做法并且请韩愈做他的教师,为其解惑。这既是韩愈对他不从流俗的肯定,也是对士大夫们“不从师”的有力批判;既针砭时弊,又进一步倡导了从师学习的态度。
第四段与文章前几段有什么关系?这段点明作者作《师说》的缘由,总结全文。这段话中“不拘于时”和“能行古道”二语是点睛之笔,表示作者反对“耻学于师”的坏风尚,赞成以道为师的好风尚,分别照应了课文的第二三段。
(9)总结全文结构、写法。
板书设计
破正 人必从师,以“道”为师(理论论据) (立)
立反 士大夫耻学于师 (反面现象) (破)
结对 (三层对比)
合比 孔子从师的言行 (正面实例) (立)
李蟠从师行古道 (身边活例) (立)
(五)讨论交流
有人说,这一段的结论阐明了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你对此是怎样认识的?韩愈以孔子从师的言行,推论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的崭新观点,这是一种新型的师生观点,打破了原有的师父高高在上,弟子敛身受教的格局,其思想闪耀着“以道为师”的朴素辩证唯物论的思想光辉。这种思想不仅在韩愈的时代有着重要的作用,也为后代许多教育学家所引申发挥,对现在依然有着重要影响。
(六)比较阅读
阅读下面韩愈的诗,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赏析文章。
《杂说三·医说》
韩 愈
善医者,不视人之瘠肥,察其脉之病否而已矣;善计天下者,不视天下之安危,察其纪纲之理乱而已矣。天下者,人也;安危者,肥瘠也;纪纲者,脉也。脉不病,虽瘠不害;脉病而肥者,死矣。通于此说者,其知所以为天下乎!夏、殷、周之衰也,诸侯作而战伐日行矣。传数十王而天下不倾者,纪纲存焉耳。秦之王天下也,无分势于诸侯,聚兵而焚之,传二世而天下倾者,纪纲亡焉耳。是故四支虽无故,不足恃也,脉而已矣;四海虽无事,不足矜也,纪纲而已矣。忧其所可恃,惧其所可矜,善医善计者,谓之天扶与之。《易》曰:“视履考祥。”善医善计者为之。
【教后反思】
对于这篇课文,我通过教师参与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方式来完成教学目标。在教学环节中,一方面着眼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教师则扮演引导者、参与者和共同探究者的角色,对学生进行引导和规范。我认为个体的独立思考是合作研究的基础,因此在预习作业中应该体现自己独立思考的成果和问题。而合作研究则是学生通过熟读精思、品味感悟形成的,因此疑而未决的问题进行小组讨论,有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却将明未明,在此时展开讨论,收效是最大的。最后教师的适时点评,使得学生对知识点把握更加明晰、理解更加深刻。
【名师点评】
新课程的课堂教学评价,要体现促进学生发展这一基本理念。这一理念首先体现在教学目标上,即要按照课程标准、教学内容的科学体系进行有序教学,完成知识、技能等基础性目标,同时还要注意学生发展性目标的形成。其次,体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认真研究课堂教学策略,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其能力,体现学生主体,鼓励学生探究,高效实现目标。本节课的教师采取的是教师引导和学生探究的方式,一方面很好地实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堂目标,培养了学生运用自己的语言阐述自己的观点,并且论证自己的见解是合理且有创意的;另一方面教师的适时引导和明确的课堂目标使得学生的讨论更有针对性,也避免了由于学生较长时间的讨论而不能保持较长时间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