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说》教学设计
【学情文本定位】
《师说》在人教版必修三第三单元,苏教版必修一第二专题,语文版第四册第四单元。以人教版为例,经过一个学期的文言文教学,学生已经积累了一些必要的文言知识,初步具有了文言语感,因此学习《师说》这篇文章不会存在太大的阅读障碍。
一个学期的语文学习后,学生也具有了相应的自主学习能力,所以在课前安排学生充分预习文章,能够取得预期的效果。这个单元学习的是古代议论性散文。经过前面《寡人之于国也》《劝学》《过秦论》三篇文章的教学,学生已经进一步积累了文言知识。尤其是前面三课的论证技巧的学习,所以对于本文的论证结构和论证方法,学生已经有了相应的知识积累。同时必修三也开始了议论文的写作教学,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议论文的基本论证思路和论证手法,所以《师说》正反对比的论证手法以及立论方法,学生能够比较迅速的掌握。
【设计理念】
重视学情,以学情为核心,以教会学生“怎么学”为根本出发点,所以一定要在讲课之前给学生充分的预习时间,鼓励学生自己查阅资料,发现问题。经过课堂上的生生、师生合作探究,这些问题最终得到解答。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方法,使学生的能力得到提升。教学设计只有以这一基本目标为立足点,才能真正地在教学中实现新课标的理念。同时,重视培养学生的文言语感,用读贯穿整个课堂。
字词梳理。
讨论交流,研读课文。教师设计几个问题,学生分组讨论解决,全班交流。老师适时进行点拨引导,从整体上把握整篇文章的论证结构和论证方法。
美读深化,诵读指导。
4.读写链接,学以致用。学习本课的多种论证方法,应用到议论文写作中。
【目标定位】
根据学生情况、文本特点和单元目标,结合新课程理念,制定如下三维目标:
知识和能力目标:学习掌握常见文言词语的用法及常见的文言现象,着重掌握“师”“其”“于”“之”等常用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初步了解“说”这种文体,了解作者生平,以及古文运动“文以载道”的基本主张。
过程和方法目标:通过反复诵读,培养学生的文言语感;合作探究,提升学生的质疑探究能力;学习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并能够将其迁移到议论文写作中。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文本特色解读】
“说”是古义是陈述和解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文体,一般是陈述自己对某种事物的见解,行文自由活泼。有的先叙后议,比如《捕蛇者说》;有的夹叙夹议,如本文。这类文体可以解释成“解说什么什么的道理”,题目的意思就是“解说从师的道理”。《师说》是韩愈散文中一篇很重要的论说文。韩愈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倡导“言之有物”的古文,将文章从六朝以来艳丽浮夸之中形式的桎梏中解放出来。而本文论述了从师学习的必要性和原则,批判了当时社会上“耻学于师”的陋习,表现出了非凡的勇气和斗争精神。这是韩愈提倡“古文”的一个庄严宣言。
鲜明特色的语言风格
韩愈的散文素以气势充沛、笔力雄放著称,这主要体现在其语言风格的多样上。排比、对偶句的运用在文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如“生乎吾前……”“生乎吾后……”“古之圣人……”“今之众人……”句式整齐,气势飞动。整散句的结合又是一突出特点。比如第二段中“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与“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亦远也,而耻学于师”,是排偶句。接下去,“是故圣益圣,愚亦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则是散句。而这一长的散句中,“圣益圣,愚亦愚”和“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又都是排偶句。整齐的排偶句和灵活的散句交错运用,配合自然,错落有致。整时气势恢宏,散时流利酣畅。同时文章还运用了顶真的修辞格,使得句子之间的衔接加强,使论述环环相扣,严密紧凑。这种恰到好处的遣词造句增添了行文的气势,字里行间耸立着作者慷慨激昂以复兴师道为己任而又舍我其谁的儒学大师形象。
文道合一的古文佳作
作为“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师说》充分体现了韩愈倡导的“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理论和主张。文字是为了承载道理思想,也就是优美的语言与深邃的思想相结合。六朝以来骈文盛行,写文章不重视思想内容,讲求对偶声韵和词句华丽,尽管也产生了一些艺术成就很好的作品,却导致了文学创作中浮靡之风的泛滥。这种风气一直到唐朝中期仍流行不衰。在唐代,韩愈不是第一个提倡古文的人,但却是一个集大成者。他大力提倡“言之有物”的古文,强调学习先秦、两汉的文章,无论是在文学理论还是在创作实践上都有力地促成了“古文运动”的兴起、发展,并身体力行。而《师说》就是他这种主张的有力体现。《师说》将“学者有师”“尊师”“重道”的思想通过第1段的正面阐述、第2段的正反对比论证、第3段的例证得以系统而严密地阐发,是内容与形式统一的典范。同时,作者能够面对现实,表见解、抒真情。唐代,魏晋以来的门阀制度仍有沿袭,贵族子弟都入弘文馆、崇文馆和国子学。他们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柳宗元曾经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说:“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韩愈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写出了《师说》,并在当时引起了轩然大波的。文章针对当时耻于从师的社会恶习进行了大胆的挑战,提出了进步的师道见解。
崭新进步的师道思想
本文打破了千百年来人们心中根深蒂固的“师道尊严”思想,是继孔子之后中国教育思想的一次飞跃。对老师重新定义,提升了教师职业的境界,拓宽了教师职责的范围,不再局限于“授之书习其句读”的浅层次了。针对当时上层“士大夫之族”只重门第,不重真才实学的恶劣风气,明确提出了“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的全新的从师观念:从师即是学道,惟“道”是问,凡是闻道者无论贵贱长幼都可为师。这是石破天惊的新观念,开拓了为师者的广阔领域。并且树立了一种新型的师生观:在“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观点指导下,从“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的客观事实出发,推论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崭新观点,说明师生关系是相对的,教与学是可以相长的,闪耀着朴素的辩证唯物论的思想光辉。这在当时,甚至是对于当下都又是个了不起的进步,在今天仍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教学环节】
(一)导入解题
学习古文时,很多文章都可以通过题目看出文体来。“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文体,一般是陈述自己对某种事物的见解,行文自由活泼。有的先叙后议,比如《捕蛇者说》;有的夹叙夹议,比如我们要学的《师说》。这类文体可以解释成“解说什么什么的道理”,这篇文章的题目的意思就是“解说从师的道理”。韩愈(768-824),字退之,祖籍昌黎(今辽宁义县),自称“昌黎韩愈”,故世称“韩昌黎”。最后官至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卒谥文,故后世又称他为韩文公。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唐宋八大家之首。
(二)疏通文意,积累字词
以小组形式组内学生疏通段意,归纳总结各类文言现象,并以小组形式进行展示交流。教师从旁指导纠错。
(三)研读课文,合作探究
1.韩愈在解说“从师”的道理,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迅速筛选出韩愈解说了哪些从师的道理?
2.从师即是跟从老师学习,这是不是与当今所倡导的合作探究学习相悖?3.“君子不齿”,这里的“君子”仍指有学问修养之人?
4.文章运用了哪些论证手法?对于议论文的写作有什么启示?
[教师备答]
【参考】考查学生的筛选信息能力。不会太难,只要学生根据筛选信息的一般步骤即可得出答案。容易出现的问题可是是不够全面。同时,这个过程也是学生梳理文章结构的过程。教师在这个过程中穿针引线,对文章思路进行适时的解读、点拨。(1)第一段:先明确老师的职责和作用,即“传道受业解惑”,由此指出从师的必要性,论述了从师之道;接着提出了择师的原则——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2)第二段:认为当时社会上耻学于师、师道不传久矣的风气和现实是有很大危害的。即从反面来论证从师的重要性。作者从三个角度批评了这种风气。(3)第三段:引用孔子的例子从正面证明了从师的重要性,并且论述了以能者为师的道理,提出了“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原则。(4)第四段:指出为李蟠作序的原因在于他能行古道,不拘于时,又再次论证了作者写文的目的是为了鼓励人们从师学习,表明立场。
【参考】不矛盾。自主学习是让同学靠自己的力量通过查阅资料,共同探讨来解决一些疑惑,掌握知识,但是同学们在自主学习过程中肯定还会有一些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与疑惑,这时遇到疑惑了,怎么办?便要从师了。同时,同学们在共同探讨解决一个问题时,你从其他同学那里学到了知识,这也是在从师啊。是故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参考】不是。要把词语放到前后语境中去理解。承接上文与“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对比的是士大夫之族,所以这里仍指士大夫之族,即那些均指“世禄之家”——世代相承的官僚地主。这是韩愈思想上的局限性。他把士大夫之族在从师问题上的见识不如“巫医乐师百工之人”看成反常,认为“巫医乐师百工之人”是“君子不齿”的,“士大夫之族”本应比他们高明,暴露了他轻视劳动人民的封建统治阶级的偏见,这是他的阶级局限性。又如,作者重“传道”,而轻“彼童子之师”的“授书”、“习句读”也是片面的。但如果你苛求一千多年前的一个封建士大夫的思想境界达到我们现在的认识水平或政治觉悟是不现实的。读一篇文章我们强调“知人论世”,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韩愈在《师说》这篇文章中的独特见解,对后世的影响很大,所以我们在看待问题时要站在历史的高度上来看,要看到先进性也要看局限性。
【参考】
(1)第二段运用了正反对比手法分层提出了不从师的危害:
①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纵比
古之圣人 从师而问 圣益圣 圣人之所以为圣
今之众人 耻学于师 愚益愚 愚人之所以为愚
②于其子与于其身——自比
于其子 择师而教之 小学 知句读
于其身 耻师 大遗 不解惑
③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士大夫之族——横比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不耻相师
士大夫之族 群聚而笑之 君子不齿,智乃反不能及
士大夫之族群聚而笑之的原因是: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一句话点出了当时士大夫们不从师学习的心理原因,也是师道之不复的真正原因。说到底,还是在于年龄、地位这些外在因素等等,却因此而不从师,使得其为惑也,终不解矣。他们的智慧反而还不如他们平常看不起的巫医乐师百工之人,这不是很奇怪么?作者用一个感叹语气,批判了这种不良风气。这样写的好处是从不同角度反复论证,增强了说服力。这带给我们的启示是:①在选择例子或进行论证时,要从多角度来考虑,使论证更全面,力度更强。②写文章一定要有现实针对性,不要一味拿古人说事,文章才有现实意义才有价值。作者用“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将文章引到了对于现实问题的论述上,批判了当时受到门第观念影响,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的不良风气,从反面论证了从师的重要性,使文章具有了现实意义,以及写这篇文章的必要性,在当时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和深远意义。能够针对现实问题来论证,这是同学们在议论文写作中一定要学习的地方。
举例论证,第三段举了孔子从师学习的例子。古之学者必有师,而古代圣人不仅向老师学习,而且“无常师”,向各种人甚至一些远不如他的人请教问题学习。
(3)道理论证,引用了孔子的原话证明观点。启示:本段举了孔子的例子,几千年来孔子被称为孔圣人,中国封建社会所尊崇的思想体系就是他的儒家思想,所以举他的例子更具有说服力。给我们的启示就是议论文写作时要选取更有代表性、有说服力的典型事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四)深化美读,诵读指导
[诵读指导]诵读文言文要注意停顿。停顿要与句子结构一致,与表意的需要一致。这篇课文运用了很多的“也”字表停顿,同时大量运用句末语气词,如“也欤”“呜呼”等,要注意读出感情。全文整散结合,整句气势恢宏,散句流利酣畅。
(五)读写链接,学以致用
作业:韩愈通过《师说》谈了他对于老师及从师的看法,那么你对此有没有什么看法?请结合现实,运用多角度论证的方法,写一个三百字左右的片段,写于练笔本。
【教后反思】
学生知识的获得,是逐步建构的。教是为了不教,有效的教学不仅仅是为了授予学生“鱼”,更应该授予学生“渔”。新课标理念就是要教会学生学习,所以无论是什么文本,什么课型,要以教会学生“怎么学”为根本出发点。学生自主预习、提出问题、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便是逐渐获得自主学习的能力,让课堂从老师想教变为学生真正的想学。教学设计只有以这一基本目标为立足点,才能真正实现新课标的理念。而开放的课堂会出现非常多意想不到的问题,所以这就要求教师一定要吃透教材,扎实基本功。文言文的学习一直以来都存在着“文”“言”分离,重文轻言或重言轻文的尴尬状态。所以文言文的教学要处理好“文”与“言”的关系。既要扎实文言文基础知识功底,又不能仅仅局限在字词句式上,还要把握文章的思想观点,艺术手法,让学生真正从文中汲取养分。回归到语文“人文性与工具性统一”的本质属性上。
【名师点评】
关于文言文的教学是一直以来争论不休、难有定论的话题,关键在于如何处理文言字词与内容之间的关系。本课学生活动贯穿始终,无论是字词等文言现象,还是对文本内容的解读,包括论证手法的使用,都是由学生自主探究得出的。学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变成了主动的学习者。合作探究学习模式是近些年兴起,也被证明是比较能够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学习方式。学生变成了课堂的主体,学生在相互交流中,不仅得到了比较准确的答案,而且能够学习思考的角度和方法,这是至关重要的学习能力。而课前预习的充分利用,也减轻了对于语文学习无甚作用的导学案给老师和学生的负担,让学生自主提出问题,课堂就以此为主,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当然,这对教师的教材吃透程度和课堂掌控能力都是一个极大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