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伽利略不轻信权威》2个课件及学案(北京课改版七上)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6课《伽利略不轻信权威》2个课件及学案(北京课改版七上)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京课改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0-11-02 12:42:00

文档简介

课件14张PPT。伽利略不轻信权威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理解记叙文中的描写,议论和抒情及其表达上的作用. 2.通过自读指导,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相结合但方式来理解各种表达方式及其作用. 3.感受并学习伽利略追求科学坚持真理的精神和勇气. 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近代科学史上名人辈出,而霍金却说:“伽利略可能比任何人更有资格称为近代科学的奠基人.”他为什么要这样说呢?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近伽利略,去探知原因。 作者简介作者亨利?托马斯和达纳?李?托马斯,都是美国传记文学作家。主要作品有《伟大科学家的生活传记》《大画家传》等。 关于伽利略伽利略,意大利伟大的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科学革命的先驱。
1564年生于比萨,其父精通音乐理论和声学。伽利略自幼受父亲的影响。对音乐、诗歌、绘画以及机械兴趣极浓;也像他父亲一样,不迷信权威。早在比萨大学学医时就对数学和物理产生浓厚兴趣,1586年发明了浮力天平,1587年他带着关于固体重心计算的论文到罗马大学求见著名数学家和历法家克拉维乌斯教授,大受称赞和鼓励。之后被比萨大学聘任,但是他对亚里士多德的质疑,遭到学院教授及学生的排斥;他又宣传哥白尼的日心说,1609年伽利略发明望远镜,用来观察日月星辰。其后又观察到太阳黑子及其运动。他的诸多成就得到肯定的同时也遭到了教会的反对,以致遭到教会的终身监禁。但他开创新科学的意志并未动摇。直到300年后罗马教廷才为伽利略平反昭雪。 初读课文默读课文,掌握以下字词的读音、意义 纠葛
卷帙
滑稽
窃窃私语
倔强
一劳永逸 复述课文内容自由朗读课文,先以小组为单位复述,再推荐代表在全班复述。 提示:本文按时间顺序叙事,孩童时代——十二岁——上大学——学医失败后——检验学说——斜塔试验 本文主要内容
记叙了伽利略孩童时代和学生时代的成长道路,以及挑战亚里士多德的学说在比萨斜塔上进行自由落体试验的经过。 理结构思路 第一部分(1-6)记叙了伽利略孩童时代和学说时代的情况,意在描写他的成长道路,表现伽利略的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 第二部分(7-13)描写伽利略发现自由落体运动定律的经过,表现了伽利略坚信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的科学思想和“不轻信权威”,不怕威胁的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课堂反馈 1.伽利略做两个铅球同时落地的试验时,文中详细描写了观看队伍的庞大,这有什么作用 ? 答案要点:表现这次实验的影响之大,写众人的情绪和相法,表现当时不讲科学的风气很浓。
2.“他专心致志于数学这一行,在那不讲科学的时代里,这一行意味着一辈子的贫困和默默无闻.”这句议论赞扬了伽利略什么精神 ? 答案要点:表现他热爱科学,追求科学和决心为科学事业献身的奉献精神。 课堂反馈3.伽利略是个什么样的人? 是热爱科学,勇于创新,不轻信权威,追求真理,敢于为科学奉献终身的伟大科学家.
4.记叙文的议论句一般有什么作用? 目的都是为了直接点明和加深所写事物的意义,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 本文小结记叙文中的议论目的都是为了直接点明和加深所写事物的意义,其中有的议论就是文章的中心意思,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
拓展练习学完本文,我们被伽利略追求科学真理的精神深深感动。联系现实,想想自己的理想之路该如何去走?简单写出你内心的声音吧。 课后作业阅读《斜塔上的试验》一文,找出一些议论,描写,抒情语句,并尝试着分析其作用. 《伽利略不轻信权威》
一. 文学常识:
作者亨利?托马斯和达纳?李?托马斯,都是美国传记文学作家。主要作品有《伟大科学家的生活传记》《大画家传》等。伽利略,意大利伟大的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科学革命的先驱。 1564年生于比萨,其父精通音乐理论和声学。伽利略自幼受父亲的影响。对音乐、诗歌、绘画以及机械兴趣极浓;也像他父亲一样,不迷信权威。早在比萨大学学医时就对数学和物理产生浓厚兴趣,1586年发明了浮力天平,1587年他带着关于固体重心计算的论文到罗马大学求见著名数学家和历法家克拉维乌斯教授,大受称赞和鼓励。之后被比萨大学聘任,但是他对亚里士多德的质疑,遭到学院教授及学生的排斥;他又宣传哥白尼的日心说,1609年伽利略发明望远镜,用来观察日月星辰。其后又观察到太阳黑子及其运动。他的诸多成就得到肯定的同时也遭到了教会的反对,以致遭到教会的终身监禁。但他开创新科学的意志并未动摇。直到300年后罗马教廷才为伽利略平反昭雪。
二. 课文分析:
1. 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记叙了伽利略孩童时代和学生时代的成长道路,以及挑战亚里士多德的学说在比萨斜塔上进行自由落体试验的经过。
2. 叙事顺序是什么?
按照时间顺序进行叙述。
孩童时对天空感兴趣——十二岁时专心于数学——上大学时学医,背地里钻研数学——学医失败,生活贫困。——任比萨大学数学教授,检验亚里士多德的学说遭众人反对——斜塔实验,证明了自己的理论。
3. 伽利略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 热爱科学,勇于创新,不轻易相信权威,追求科学真理,敢为科学奉献终身的伟大的科学家。
4. 了解记叙、描写中穿插议论的表达作用。
如:他专心致志于数学这一行,在那不讲科学的时代里,这一行意味着一辈子的贫困和默默无闻。
这句议论表现了伽利略热爱科学、追求科学和决心为科学事业献身的奉献精神
又如:伽利略还是一个孩子的时候,他就不轻信权威,他将每一个事物都放在自己的感官和思索的考察之下。
表现了伽利略勤于思考,相信实践是检验真理,发现真理的道路的科学思想和勇于实践勇于创新的精神。
小结:记叙文中的议论目的都是为了直接点明和加深所写事物的意义,其中有的议论就是文章的中心意思,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
【模拟试题】(答题时间:30分钟)
一. 基础知识(20分,每小题2分)
1. 加点字注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 媲美(pì)??????? 魁梧(wǔ)??? 别墅(shù)????????? 凝视(níng)
??? B. 勉强(qiáng)? 瞬间(shùn)??? 须臾(yú)????????????? 主宰(zǎi)
??? C. 蓦地(mù)??? 殴斗(ōu)?????? 巍然(wēi)???????? 深渊(yuān)
??? D. 秘诀(jué) 炽热(chì)?????????? 虔诚(qián)????????? 须髯(rán)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 势不可当??? 刮目相看??? 不折不扣
??? B.相题并论??? 不速之客??? 心血来潮????
??? C. 趾高气扬??? 微乎其微??? 永垂不朽
??? D. 意志惯注??? 镇定自若??? 井然有序
? 3. 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 惊慌失措:筹划办理????????? 蓦地:突然
??? B. 不速之客:邀请???????????????? 宽释:消除????
??? C. 微乎其微:小,少???????????? 媲美:匹敌,比得上
??? D. 井然有序:次序??????????????? 酣睡:尽兴,痛快
? 4. 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 井然有序:形容整齐有序的样子。
??? B. 势不可挡:来势迅猛,不可抵挡。
??? C. 不速之客:应邀而前来的客人。
??? D. 永垂不朽:世代流传,永不磨灭。
?? 5. 形似字组词有误的一项是(??? )
??? A. 梧(魁梧)? 悟(感悟)??? B. 抒(抒情)舒(舒服)
??? C. 欧(欧洲)? 殴(殴打)??? D. 慨(大慨)概(感概)
?? 6. 加点字读音完全相同的是(??? )
??? A. 勉强??? 强大??? 坚强??? 迫强
??? B. 遇难??? 难题??? 困难??? 难友
??? c. 薄雾??? 单薄??? 薄地??? 薄礼
??? D. 背后??? 背景??? 背叛??? 背影
?? 7. 加点词语感彩发生变化的一项是(??? )
??? A. 人们半裸着身子,奔跑着,尖叫着,哭泣着,惊恐万状,一片混乱。 ??? B. “玛丽”号也放下救生艇,赶来搭救由于它肇祸而遇难的人员! ??? c. 他本身的纯朴,宽释了我的不安。 ??? D. 我想,这可是个好机会,便煞费苦心地写了一篇关于这事的详细报道。
?? 8. 感彩完全相同的一组词语是(??? )
??? A. 诞辰??????? 老师????????????????? 拜望(敬重的) ??? B. 聊????????? 便饭????????????????? 夫人(随便的) ??? C. 拒绝??? 拜托???????????? 驳斥? (强硬的) ??? D. 玩艺儿???? 禽兽不如????????????? 拜托(鄙薄的)
?? 9. 选词填空恰当的一组是(??? )
??? ①救援工作进行得(??? ),几乎没有发生什么争执或殴斗。
??? ②大海上夜色正浓,薄雾弥漫,船长站在舰桥上,(??? )地驾驶着他的“诺曼底”号。
??? ③可是这偏有一个青年学生,(??? )到敢于用自己的实际观察来检验他的教授们的 那些教条。??? ??? ④在英伦海峡上,没有任何一个海员能与他(??? )
??? A. ①井然有序??? ②专心致志??? ③倔强??? ④相提并论
??? B. ①井井有条??? ②小心翼翼??? ◎勇敢??? ④同日而语
??? C. ①井然有序??? ②小心翼翼??? ③倔强??? ④相提并论
??? D. ①井井有条??? ②一丝不苟??? ③大胆??? ④一视同仁?
?? 10.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 我有一个女儿,同许多年轻的妈妈一样,愿意把孩子打扮得漂亮些。
??? B. 当我和妈妈走上天桥时,望着川流不息的人群,都非常激动。
??? C. 他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同志们都很尊敬他。????
??? D. 百年来的历史证明,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
二. 现代文阅读 :
精神
??? 谁知是哪个不小心,一膀子把那家伙蹭掉到地下,借着惯力,滴溜溜转至地中间,口就开了,噗噜噗噜冒白沫儿,吓煞个人!
??? 新开的井口,连工棚都是简易的。矿工们装束好了,下井之前挤在这简易工棚里,都年青、 好疯,闹得小偏厦地动山摇,就闹出这桩事来。
??? 冷丁把众人吓得哄地散开,一愣,又渐渐地明白,知道原来是灭火器,就都站住,等头或哪个懂行的去拾起,关上,不就结了?????
??? 也就是一愣神的工夫,箭一般地从人堆里射过一个人去,一头扑在那冒白沫的灭火器上。他不懂怎样关闭,只用手拼命去堵,身子死死地压在那物件上,一边火烧火燎地冲大伙喊:“快!快跑嘛你们! ”????
这是个小合同工,刚从农村招上来不到两个月。?
?看他那认真样儿,大伙笑得前仰后合。
??? 小合同工更急了,破口大骂:“你们还不滚开,要死呀你们!”
??? 大伙儿更是大笑。连个灭火器都不认识!
??? 忽然笑声一家伙咬住,井长来了。
??? 井长过去把灭火器关上,看着已经自己爬起来的小合同工,那小脸弄得一塌糊涂。井长忍不住也笑了,他和蔼地说:
??? “小伙子,你这是表演哪路功夫?”
小合同工脸腾地红了,赶紧扭向一边:“我当它要爆炸呢。”
??? 井长的神色立即严肃起来。
??? 几天后,井长跟矿长汇报,谈到那个小合同工,并要求给他转正。井长说:“我一定要留住他,就冲这种精神! ”
??? 井长说这话时,满脸是泪!????
1. 结尾部分井长说:“我一定要留住他,就冲这种精神! ” “这种精神”指的是哪种精神?与题目中所指“精神”是否一致?(2分)
答:
2. 第4段中哪些动词最能体现小合同工的精神?(2分)
??? 答:
? 3. 用原文填空:(6分)????
第6段中“大伙笑得前仰后合”的原因是??????????????????????? 。
第8段中“大伙儿更是大笑”的原因是??????????????????????? 。
??? 第10段中“井长忍不住也笑了”的原因是???????????????? 。
? 4. 第12段中“小合同工脸腾地红了”的原因是(??? )(1分)
??? A. 井长看到他的样子忍不住笑了,笑得他很难为情。
??? B. 井长的话使小合同工知道了根本没有危险,所以为刚才自己的行为感到不好意思。
??? C. 小合同工见大伙都笑他,感到十分不好意思。????
??? D. 井长表示要给他转正,他非常兴奋
5. 第13段中“井长的神色立即严肃起来”的原因是(??? )(1分)????
?? A. 井长为其他人无动于衷的行为表示遗憾。
?? B. 井长为小合同工连灭火器都不认识表示不满。
?? C. 井长认为大伙儿闹得有些过火。
D. 井长知道了小合同工以为灭火器要爆炸而采取了舍己救人的行动后,十分震惊和感?? 动。????
?? 6. “破口大骂” 和“一塌糊涂”在本文中有何作用。(2分)
??? 答:???????????? 。
【试题答案】
一.?
1.D??????????? 2. C???????????? 3. B?????????????? 4. C??????? 5. D?
6. D?????????? 7. D????????????? 8. A????????????? 9. C?????? 10. D
二.?
1. 保护别人而不怕牺牲自己的精神,与题目所指的精神是一致的。
2. 射、扑、堵、压、喊
3. “看他那认真样”,“连个灭火器都不认识”;“看着已经自己爬起来的小合同工,那小脸弄得一塌糊涂”
4. B
5. D
6. “破口大骂”是小合同工见大伙还不离开时非常着急的具体表现。“一塌糊涂”描述的是小合同工在关键时刻一点也没考虑自己,而弄了满脸白沫的样子。表现了小合同工舍己救人的精神。
课件14张PPT。伽利略不轻信权威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理解记叙文中的描写,议论和抒情及其表达上的作用. 2.通过自读指导,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相结合但方式来理解各种表达方式及其作用. 3.感受并学习伽利略追求科学坚持真理的精神和勇气. 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近代科学史上名人辈出,而霍金却说:“伽利略可能比任何人更有资格称为近代科学的奠基人.”他为什么要这样说呢?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近伽利略,去探知原因。 作者简介作者亨利?托马斯和达纳?李?托马斯,都是美国传记文学作家。主要作品有《伟大科学家的生活传记》《大画家传》等。 关于伽利略伽利略,意大利伟大的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科学革命的先驱。
1564年生于比萨,其父精通音乐理论和声学。伽利略自幼受父亲的影响。对音乐、诗歌、绘画以及机械兴趣极浓;也像他父亲一样,不迷信权威。早在比萨大学学医时就对数学和物理产生浓厚兴趣,1586年发明了浮力天平,1587年他带着关于固体重心计算的论文到罗马大学求见著名数学家和历法家克拉维乌斯教授,大受称赞和鼓励。之后被比萨大学聘任,但是他对亚里士多德的质疑,遭到学院教授及学生的排斥;他又宣传哥白尼的日心说,1609年伽利略发明望远镜,用来观察日月星辰。其后又观察到太阳黑子及其运动。他的诸多成就得到肯定的同时也遭到了教会的反对,以致遭到教会的终身监禁。但他开创新科学的意志并未动摇。直到300年后罗马教廷才为伽利略平反昭雪。 初读课文默读课文,掌握以下字词的读音、意义 纠葛
卷帙
滑稽
窃窃私语
倔强
一劳永逸 复述课文内容自由朗读课文,先以小组为单位复述,再推荐代表在全班复述。 提示:本文按时间顺序叙事,孩童时代——十二岁——上大学——学医失败后——检验学说——斜塔试验 本文主要内容
记叙了伽利略孩童时代和学生时代的成长道路,以及挑战亚里士多德的学说在比萨斜塔上进行自由落体试验的经过。 理结构思路 第一部分(1-6)记叙了伽利略孩童时代和学说时代的情况,意在描写他的成长道路,表现伽利略的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 第二部分(7-13)描写伽利略发现自由落体运动定律的经过,表现了伽利略坚信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的科学思想和“不轻信权威”,不怕威胁的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课堂反馈 1.伽利略做两个铅球同时落地的试验时,文中详细描写了观看队伍的庞大,这有什么作用 ? 答案要点:表现这次实验的影响之大,写众人的情绪和相法,表现当时不讲科学的风气很浓。
2.“他专心致志于数学这一行,在那不讲科学的时代里,这一行意味着一辈子的贫困和默默无闻.”这句议论赞扬了伽利略什么精神 ? 答案要点:表现他热爱科学,追求科学和决心为科学事业献身的奉献精神。 课堂反馈3.伽利略是个什么样的人? 是热爱科学,勇于创新,不轻信权威,追求真理,敢于为科学奉献终身的伟大科学家.
4.记叙文的议论句一般有什么作用? 目的都是为了直接点明和加深所写事物的意义,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 本文小结记叙文中的议论目的都是为了直接点明和加深所写事物的意义,其中有的议论就是文章的中心意思,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
拓展练习学完本文,我们被伽利略追求科学真理的精神深深感动。联系现实,想想自己的理想之路该如何去走?简单写出你内心的声音吧。 课后作业阅读《斜塔上的试验》一文,找出一些议论,描写,抒情语句,并尝试着分析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