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6.1 多位数乘一位数口算乘法表格式教案 数学 三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6.1 多位数乘一位数口算乘法表格式教案 数学 三年级上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0.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12-19 12:41: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多位数乘一位数口算乘法》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材理解】数学课程要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经验是《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之一。《多位数乘一位数口算乘法》是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中的一个起始内容,从教材的编排来看,属于承上启下的地位,它既是对以前知识的梳理回顾,也是对笔算这个新知识的铺垫。本课是从学生已有知识出发,让学生通过自身活动学会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有意识地让他们经历将一个具体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的过程,经历运用教具演示确定算法的过程,是他们初步懂得应用如何数学的思考问题。
【设计理念】从《课程标准》的要求出发,以学生发展为本,充分利用网络及小学数学探究学习软件支持平台等作为学生认知的工具,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超越教材,拓展视野,培养人文精神。同时为学生提供合作创作展示的空间,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实践能力。
【学情简介】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熟练的掌握了九九乘法表的基础上,让学生能够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以及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口算方法。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在具体情境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以及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具体生动的情境下,经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的形成过程,主动参与算理、算法的探索过程,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口头表达、抽象概括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经历合作交流中获取知识的过程,培养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感受数学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方法。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及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以及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口算过程。
【教学方法】归纳法、演示法、小组探究交流
【教学准备】课件、教具(数学小棒)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问题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及达成目标
1. 师:大家喜欢去游乐园玩吗?只要同学们闯关成功,就能获得游乐园的入场券,大家准备好了吗?2. 第一关:乘法口诀你会吗?师:老师了解到大家乘法口诀学得不错,第一关我们来对对乘法口诀。3. 师:看来乘法口诀大家学的真是不错,下面进入第二关:数的组成你行吗?(1)30是( )个十, 6个十是( ), 900是( )个百。(2)23是由( )十和( )个一组成。4. 师:大家都很厉害,恭喜大家顺利获得游乐园入场券。 复习之前学过的乘法口诀和数的组成,为本节课的学习做铺垫 达成目标:学生熟练掌握乘法口诀和数的组成,激发学习兴趣。
二、共同探索,总结方法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及达成目标
一.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口算1.师:本节课我们就一起到游乐园学习口算乘法。根据图片你能知道哪些数学信息?那位同学来说一说?2.师:你能提出用乘法解决的数学问题吗?3.师:老师也有一个问题需要大家共同解决,我们一起来问题1:坐碰碰车每人20元,3人要花多少钱?师:怎样列式?生:20×3师:20×3表示什么意思?怎样计算?预设:表示3个20相加。用加法算乘法,20+20+20=60师:除了这样算,还有没有别的算法,可以算的更快些?预设:先算2×3=6,再在6后面添一个0.师:添的0从哪来?生:是20后面的0师:2×3中的2表示什么?6表示什么?生:2表示2个十,6表示6个十师:那么先算2×3=6,再在6后面添一个0,这样计算的道理是什么?生:2个十乘3得6个十,就是60,所以20×3=60师:同桌之间互相说一遍计算的道理,再一起说一遍计算的道理。 2.用你喜欢的方法,挑战一星题:20×4=30×3=40×2=师:大家有信心挑战两星题吗?30×7=50×5=60×8=师:请同学们思考一下,我们该如何口算整十数乘一位数?预设:先把整十数0前面的数与一位数相乘,运用乘法口诀算出积后,再在积的末尾添1个0。师:如果乘数的末尾不止1个0呢?你还会计算吗?请继续完成三星题:200×3=300×4=2000×3=师:你是如何人计算的?预设:先把整十、整百数0前面的数与一位数相乘,运用乘法口诀算出积后,再看整十、整百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师总结: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口算方法:(1)去0,用乘法口诀计算:先把整十数、整百、整千数0前面的数与一位数相乘。(2)添0:去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二.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1.问题2:坐过山车每人12元,3人需要多少钱?师:怎样列式?生:12×3师:请同学们利用手中的小棒,摆一摆,小组合作探究如何计算12×3?预设:用加法算乘法,12+12+12=36师:除了这样算,还有没有别的算法?预设:把12看作一个整十数10和一位数2;分别与3相乘;把所得积相加.10×3=30 2×3=6 30+6=36 2. 谁来说一说12×4得多少?你是如何计算的?预设:把12看作一个整十数10和一位数2;分别与4相乘;把所得积相加.10×4=40 2×4=8 40+8=48师:分:12分解成整十数10和一位数2乘:分别与4相乘加:把积相加 3. 师:谁来给大家总结一下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预设:先把两位数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再用这两个数分别与一位数相乘,最后把两次所得的积相加。师总结:两位数乘一位数我们可以按照“分、乘、加” 三步来计算,(1)分:把两位数分成整十数与一位数(2)乘:分别与一位数相乘(3)加: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4.气球挑战屋游戏13×2=21×3=34×2=22×4=42×2= 请同学们说一说图片中蕴含的数学信息请同学们提出自己的问题 请同学们说一说:(1)怎么列式?(2)20×3表示什么意思?(3)用什么方法计算?学生介绍自己的算法,层层递进,引导学生自己归纳出口算方法,教师将其板演在黑板上。 达成目标: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使学生经历计算方法的形成过程,不但体现了算法多样化的理念,而且开拓了学生的思维。 学生独立完成,并说明是如何计算的,计算的道理是什么 学生独立完成,并说明是如何计算的 引导学生独立总结出整十数乘一位数口算方法 学生独立完成,并说明是如何计算的 达成目标:在学习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扩展到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的能力,适时引导学生总结,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培养学生的笔算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 小组合作交流,把自己的算法说给同组的其他同学听。小组长归纳一下本小组一共想出了哪几种算法,由各小组的代表向全班同学汇报,展示小棒的摆法。教师巡回了解各组的情况,尤其要鼓励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积极参与小组的活动。 请学生说出计算方法和计算结果 请学生尝试总结出口算方法 学生单独回答问题,答对给予奖励用游戏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氛围。 达成目标:能熟练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
三、课堂反馈,巩固提高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及达成目标
师:课件展示习题,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习题。 检测学生本节课学习效果。 达成目标:能熟练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以及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且能够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四、课堂总结,提升认识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及达成目标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有哪些收获? 学生总结本节课学习的内容,说出本节课的收获,并对自己或同伴表现作出评价。

【板书设计】
1. 口算乘法一、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 2 0 × 3 = 6 0 20+20+20=602个十乘3得6个十,就是60 二、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1 2 × 3 = 3 6 30+6=36方法:分、 乘、 加

【教学反思】
  口算乘法是“多位数乘一位数”这一单元的第一部分,也是最基础、最关键的部分。教材从儿童游乐园的情境图入手,引出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乘法。目的是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理解乘法计算的意义和作用,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良好的数感。
  在教学的第一、二环节,我创设了带学生去游乐场交流图中给我们呈现的数学信息,学生感受到生活中蕴藏着许多数学知识,激发了学生良好的学习愿望。提出用乘法计算的问题,并说说怎样列式解决你提出的问题。观察不会计算的算式,进而引入新课。
  让学生计算买票一共需要多少钱 对于这个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孩子们特别感兴趣,欣然参与新知学习。因为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有意义,更有价值。给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激发其探索的欲望。
  学生在掌握10乘几的口算基础上,运用知识迁移模仿类推出几十乘几的口算方法。然后我呈现了两组有规律的乘法算式,通过观察、比较、类推出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简便算法。第二组发现规律主要是要学生在计算时养成认真仔细的好习惯,搞清楚积的末尾到底有几个0。
  第三环节中,我围绕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有针对性地设计了有层次的练习,先再次回到游乐场去边玩边算,后再拓展延伸(气球游戏)这些练习既重视基本训练,又注意了综合性训练,层次比较鲜明,这样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练习设计,体现了练习的坡度,把握了练习的难度,使得绝大部分学生能当堂达成目标。
  存在问题:
  在合作学习、探讨算法和迁移类推、发现规律的教学环节中,要真正让学生经历口算算理探究的过程,要开放学生的脑子和嘴巴,让学生多想多说,教师千万不可包办代替。
  改进措施:
  1、教学设计应更严密、更科学。尤其要预留出学生活动的时间。
  2、实行弹性教学,以后要把教材的习题处理作为课题来研究,在练习设计中力求讲究层次化、趣味化、弹性化。
  3、提高自己的教学素养,提高自己教学语言表达能力。多听、多学、多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