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植物生长需要水和无机盐
课题 植物生长需要水 和无机盐 课型 新授课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生通过图片、实验观察、动画、概念图、微视频、数据表格、案例分析、体验探究等,逐渐建构了 “绿色植物的生长需要水和无机盐以及水和无机盐的作用”这一重要概念。 2.学生了解无土栽培技术(水培)的原理和基本过程。
过程与方法 1.学生通过视频、图片、数据和实验等,处理信息的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升。 2.在《含氮的无机盐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中,通过“自主选择实验材料和用具”“实验方案设计”“动手进行实验操作”“观察指标的确定”等,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学科核心素养得到一定的提升。 3.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展示和评价,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一定的提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生能够认同“绿色植物的生长需要水和无机盐”的观点。 2.学生对水培植物会产生一定的兴趣。 3.学生增强了为社会服务的责任意识和爱国情怀。
教学重点 1.绿色植物的生长需要水和无机盐以及无机盐的作用。 2.学生通过体验探究,学会选择实验材料和用具,学会设置对照实验和控制实验变量。 3.激发学生对水培植物的兴趣,关注无土栽培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 1.绿色植物的生长需要无机盐以及无机盐的作用。 2.通过实验探究方案的设计和动手操作,体验植物水培的过程,深化对“绿色植物的生长需要水和无机盐”的理解。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新课 展示图片:太湖和沙漠植物鲜明的对比,提出问题:为什么沙漠地区的植物种类这么稀少 思考回答:沙漠地区水分不足,影响植物的生长。 为设置悬念“水的作用”做铺垫。
二、探究新知 探究一、绿色植物的生长需要水 (1)出示生活中熟悉的图片、数据和烘烤小麦种子演示实验。 (2)呈现动画方式展示外界溶液浓度影响根细胞的吸水。 (3)呈现生活中植物失水现象。 概念图总结,抛出主题“绿色植物的生长需要水”。 通过实验观察和材料分析,学生得出结论:水是植物细胞的主要成分。 学生能够知道:水参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等;水有助于维持植物体的形态等作用,使学生能够建构“绿色植物的生长需要水”这一概念。 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水对植物的三个作用,如实验演示、数据、动画、图片、概念图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有侧重点,帮助学生建构“绿色植物的生长需要水”这一概念。
探究二、绿色植物的生长还需要无机盐 对比图片和引发问题:吊兰与仙人掌哪个需水多 对比图片,引发问题串:为什么生长在自来水中的吊兰没有在土壤中的长得好 土壤中促进植物生长的物质是什么 实验演示探究土壤中的无机盐,点题。 自主学习,了解无机盐的种类、数量,并了解其作用。 学生知道:不同绿色植物生长需水量不同。 学生再进一步思考,还知道:绿色植物的生长不仅需要水,还需要其他营养即无机盐。 学生带着任务去完成自主学习。 连续思维碰撞和追问,引出绿色植物生长不仅需要水,还需要其他营养;实验得知营养是无机盐;进而引导自主学习无机盐的种类、数量和作用,突出重点,解决难点。
探究三、绿色植物的生长更需要无机盐和水比例均衡 展示几张南沙群岛的图片,抛出两个问题:(1)海岛上有水有盐,为什么不能种植蔬菜和水果呢 (2)有没有办法帮助这些守家卫国的士兵们吃上新鲜的蔬菜和水果 由小番茄植株图片引发无土栽培技术,并介绍无土栽培的原理。 学生知道:海水中的无机盐种类和含量不均衡,土壤又少,不适合种植粮食和水果。 学生带着情感,利用已知的知识和经验,想出各种办法,解决问题。 学生被硕果累累的图片震撼,激发了学生对无土栽培技术及其原理的兴趣。 创设海岛艰苦的环境条件和生活条件情景,启发学生思考问题,由思维冲突引出“海水中的无机盐种类和含量不均衡,土壤少,不适合种植粮食和水果。”引出无土栽培,也为后面的探究实验做情感铺垫。
探究四、为南海战士解决蔬菜、水果问题 情景:南师大生物系的大学生们,已配制了一批营养液,需要我们进行抽样检测。 设计方案:请同学们小组讨论完成任务。 (1)自主选择实验材料和用具。 (2)完成实验方案设计(图片或文字)分别展示与评价:①选材评价,三个原则呈现;②小组方案设计评价;③教师方案表格评价。 (3)介绍幼苗培育的过程和动手操作,布置课后任务,讨论观察指标。 (4)总结和点题。 (1)领取探究活动单的任务。 (2)小组合作,设计方案:①选择实验材料和用具;②写出或画出方案。 (3)展示,生生、师生评价。 (4)确定实验设计方案。 (5)动手进行实验探究。 (6)提出实验观察指标,布置在课后的探究要求。 (7)深入思考新的问题和解决新的问题。 创设“为南海战士解决蔬菜和水果、抽样检测营养液是否合格”情景,在“探究待测营养液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中,小组合作参与植物的水培过程,感悟无机盐的作用,感悟生物学思想和方法,会选择实验材料和用具,会控制实验变量和设置对照实验,有效突破和解决本节重难点;同时向学生渗透了情感,增加了责任意识和爱国情感。
三、课堂小结 植物生长需要无机盐: 名称作用需要量较大的植物氮肥使枝叶长得繁茂(长叶)叶用蔬菜(如青菜、白菜、菠菜)磷肥促进幼苗生长、花的开放、果实和种子的成熟(长果)果实(如番茄、花生、苹果)钾肥促进淀粉的形成和运输,使茎秆健壮(长茎)茎用蔬菜(如马铃薯、芹菜、甘蔗)
学生自主回顾本节所学所得。 使本节课所学知识形成知识网。
四、当堂演练 1.在根尖中,吸水能力最强的是 ( D ) A.根冠 B.分生区 C.伸长区 D.成熟区 2.土壤中的水进入根毛细胞的途径是 ( B ) A.细胞壁→细胞质→细胞膜→液泡 B.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液泡 C.细胞膜→细胞壁→细胞质→液泡 D.细胞质→细胞膜→细胞壁→液泡 3.请你推断,当植物细胞处于周围溶液浓度大的环境中时,液泡将出现的变化是 ( A ) A.缩小 B.涨大 C.消失 D.正常 4.植物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在 ( D ) A.叶片 B.树皮 C.花瓣 D.根尖 5.移苗时,根部带土是为了 ( D ) A.保留水分和无机盐 B.避免伤害生长点 C.避免伤害根冠 D.避免伤害根毛和幼根
【课堂反思】 本课教学设计从学生观察日常生活的现象开始,让学生触景生情,从观察的现象中产生疑问,激发学生提出一系列的问题(这是关键,提出了多少问题)。同时,对教材的知识点设计许多问题,由学生思考,层层深入,启发、诱导他们回答,充分张扬学生的个性。在教学过程中,最好能通过学生设计实验解决“外界溶液浓度影响根细胞的吸水”这一难点。然后利用课件动画加深学生对这一知识的理解。播放录像资料,使学生了解我国水资源及大西北盐碱地的状况,培养学生关注大自然,热爱祖国的美好情感,在愉悦的氛围中顺利完成这一教学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