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高中通用技术 必修2 2.2 流程的设计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高中通用技术 必修2 2.2 流程的设计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4.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通用技术
更新时间 2021-12-18 21:11: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高中通用技术课必修“技术与设计2”模块
《流程的设计》(第1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选自普通高中通用技术实验教材《技术与设计2》(苏教版)第二章《流程与设计》第二节。流程设计是技术活动领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技术思想,流程的应用也是非常广泛的,对于人的生活、工作以及企业生产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这节课主要学习:流程的设计,对于这部分内容“课标”要求为:学会分析流程设计应考虑的基本因素;能画出所设计的流程的框图;能对生活、生产中的简单事项进行流程设计。
在《流程与设计》起始课“认识流程”和“生活与生产中的流程”的学习中,学生对流程的组成和合理的流程对生活和生产的意义有了一定的认识,这节课是对学生比较陌生的“流程设计”进行探究,为下节课在理解流程设计基本因素基础上,结合不同类型和领域的流程设计案例总结一般流程设计的步骤和后面进行流程的优化奠定基础。
二、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认识流程”和“生活与生产中的流程”的学习中,学生对流程的组成和合理的流程对生活和生产的意义有了一定的认识。
学生对生活中的流程有着丰富的体验,通过分析能很容易理解,对于“生产中的流程”学生却非常陌生,缺乏直观感受和体验。但是,本节“流程的设计”和后面“流程优化”两部分内容是以生产中流程设计、优化要考虑的问题为主,这对学生来说是个难点。所以,通过开展动手实践活动,通过活动模拟生产流程,对学生理解流程设计部分的相关知识非常有必要。
三、教学目标
在以上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的基础上,结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制定以下“三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理解流程设计应虑的因素,初步体会认识流程设计的步骤,能对生活和生产中的简单事项进行流程设计,并画出所设计的流程框图。
2.过程与方法:
经历实践体验——组装自制灯具,学会分析流程设计应考虑的因素。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对陌生技术问题的实践体验,增强学生解决技术难题积极性,用流程的眼光去看待生活或发现身边的技术问题,初步建立优化的意识。
四、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流程设计应考虑的主要因素。
教学难点:对生活和生产中的简单事项进行流程设计,并画出方框图。
五、教法、学法
教法:探究法、讨论法、实践法
学法: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实践体验
六、教学策略
1.教材处理
教材中的流程设计应考虑的因素(材料、工艺、设备、人员、资金、环境)是企业生产流程设计主要考虑的因素。由于学生对企业生产流程这种复杂的流程比较陌生,要学生综合考虑分析比较难,因此本节课我设计“组装自制灯具”的初级实践活动,先让学生对流程设计的目标和简单流程设计的应考虑的因素有一定的认识,再结合实际生产中的“流水线台灯组装”案例进行扩展,分析设计应考虑的材料、工艺、设备、人员、资金、环境等因素。
2、教学模式选择
采用实践体验教学模式,为学生创设情境,使学生通过实践活动,自己归纳总结出流程设计的目标和应考虑的基本因素,再通过生产中的“流水线台灯组装”案例进行扩展所学知识,加深理解,使学生学会用流程眼光看待技术问题,从而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分析,再到进一步应用,达到知识内化的过程。这种“做中学”的策略,有助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七、教学准备
教学环境:通用技术教室;
媒体选择:多媒体课件、视频、活动记录、纸介活动支持材料;
材料工具:自制灯具水管件、电路设备、胶水、螺丝刀等。
八、教学过程
为了更好的组织教学,本课设计了 “导”(复习导入)、“学”(探究新知)、“扩”(扩展认知)、“收”(总结收获)四个教学环节,具体如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 复习导入 复习流程 基础知识 导入新课 1、热身活动: (1)、展示灯口和电线部件,进行接电展示。 (2)、提问:灯口接电线的流程有那几个环节,时序如何安排,用流程图怎么表示? 2、引入新课:针对学生的热身活动中的问题,提出要设计一个科学合理的流程需要对设计任务进行分析,综合考虑该任务流程的要求和影响该流程的因素。 引导学生回答,并板书 思考回答 通过灯口接电线的简单流程活动,回顾已经学习的流程知识,引起学生对“环节”划分和“时序”安排的注意,为本节学习打下知识基础,也为后面开展灯具组装活动打下能力基础。通过在接线过程中设计什么环节可以保证接线的质量和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来引入新课:流程的设计。
“学” 探究新知 归纳总结 1.设计讨论 “组装自制灯具”的流程方案 (1)“自制灯具”教具展示并介绍。 (2)布置讨论任务:要将老师准备的材料如何组装成一个完整的灯具,组装活动如何安排,组装流程可以分为哪些的环节,如何安排时序? (3)请学生对讨论的情况进行介绍。 观察教具 听讲思考 小组讨论 填写学案 介绍讨论 通过讲解和学生讨论,引导学生明确实践任务,完成流程的初步规划,继而在流程设计方案交流过程中,达到进一步完善的目的。从而指导学生实践操作。
2.实践探究 验证“组装自制灯具”流程方案的合理性 (1)布置探究任务:动手体验组装自制灯具的流程,并记录加工“环节”和“时序”的安排,画出流程图,说明设计流程的思路。 (2)组织学生实践探究、巡回指导。 (3)布置思考:完成制作的组思考流程安排的成功之处,有没有再改进的地方;未完成的小组思考失败的原因。 小组合作探究,体验组装自制灯具的流程。并画加工流程图。 思考讨论 通过体验探究活动,引导学生对流程设计有初步的认识,画出组装自制灯具的流程图,突破教学难点。 对活动进行反思,为交流评价打基础。
3.总结流程设计的目标和步骤 布置展示活动:介绍小组的作品、流程图以及这样安排组装流程的原因。 板书学生介绍的关键词,组织学生进行小组间的评价。 (2)引导学生总结流程设计的目标和简单流程设计应考虑的因素。 介绍小组作品和流程图 说明设计的理由 小组互评 思考、总结 引导学生在交流展示中感受成功的乐趣;在小组间互评中加深对流程及其设计的认识; 指导学生理性地分析探究结论,从而认识简单流程设计的应考虑的流程设计的目标和流程设计应考虑的基本因素,突出教学重点。
“扩” 扩展认知 加深认识 体会流程设计应考虑的影响因素 (1)播放视频“企业流水线台灯组装”流程视频 (2)结合前面的“自制灯具组装”活动与企业生产中的流程比较,引导学生分析企业实际生产当中,要根据具体任务的不同,考虑多种目标要求和影响因素:材料、设备、人员、工艺、资金、环境等。 (3)布置下节课的任务。 观看视频 思考、理解 通过工业生产流程视频,展现流程设计的复杂性,从而引出不同台灯生产任务,为后续分析复杂流程设计应考虑的因素奠定基础,从而加深学生对教学重点的认识和理解。通过这种比较,为下节课学习流程设计的一般步骤打下基础。
“收” 总结反思 布置作业 总结收获 布置任务 (1)提出问题:学到了什么知识和方法?有什么样的感悟? (2)布置任务。 思考 回答问题 为学生多角度总结知识和交流感受提供平台,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流程思想方法的认识。
九、教学特色
1.从学生学情和教材内容要求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实现教材内容“探究课题”化、教学过程“小组探究化”。
2.通过探究学习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很好地实现知识建构的同时,使学生获得丰富的实践体验。
十、附件(活动记录及学案)
《流程设计》实践活动记录表
组长: 书记员: 组员:
实践活动主题 自制灯具的组装
讨论 探究 任务 1.对组装活动如何开展进行规划。 2.组装可以分为哪些环节,时序如何安排?
讨论 结果
动手 探究 要 求 1.体验组装灯具的流程。 2.书记员记录组装“环节”和时序的安排,画出流程图。 3.思考设计流程的流程设计思路和优点。 4.组长做好组织协调工作。
方 框 图
反 思 1.完成制作的组:思考流程安排的成功之处,有没有需改进的地方。 2.未完成的小组:思考流程安排有什么不合理的地方。
知识 总结 流程设计的目标
流程 设计 应考虑的基本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