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兔饿了》教学设计
课题 《野兔饿了》 课型或模块 歌唱课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野兔饿了》的故事,教育学生不做不劳而获、损害他人的事情。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多次聆听与学唱,让学生感受歌曲的童趣,有活力的气氛。鼓励想象,激励创作,创设情景,让学生按音乐的故事进行小歌剧创编,启发学生利用现有的一些工具作为表演用的道具,让学生在唱与表演中感受音乐,并大胆、积极、自主地进行表演及歌唱。
3、知识与技能目标 能用轻松、自然的声音,有感情、有活力地唱出歌曲的童趣。
教学重点 体会音乐节奏了x——0的停顿。
教学难点 如何引导学生在创设情景中,进入角色,开展活动。
教学内容分析 歌曲《野兔饿了》是一首由四个乐句构成的儿童歌曲,旋律活泼而风趣,配有两段歌词,歌词内容用拟人化的手法讲述了一个具有教育意义的故事:一只野兔饿了,到处找吃的,原想偷吃农场农民伯伯种的粮食,后想这样做不应当,跑出农场继续找,找到路边把天然的青草尝,吃来觉得青草还比稻谷香。讲述了野兔虽然饿了,但它懂得不做不劳而获、损害他人利益的事。歌曲的旋律上下行走向明显,并在每一句的句尾有一个休止符。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三角铁、双响筒、指偶、口风琴。
教 学 过 程
教学程序 教师教的活动 学生学的活动 教具学具以及媒体运用 设计意图
导入阶段 1、组织教学。2、出示谜语,让学生猜一猜哪个动物要和大家交朋友。 1、学生听着律动音乐进教室(来到动物世界)2、回答问题、讨论。 钢琴多媒体课件 1、引导学生进入上课状态,投入学习氛围当中,情景创设2、调动学生积极性,导入新课
展开阶段 1、播放音乐前抛出问题,要找学生边听边思考。2、出示歌谱,分析歌词。 复习节奏X 0 (旧节奏)练习X 0 X 0 3、教师范唱,找出乐谱中的四分休止符4、按节奏读歌词。5、学习歌曲的旋律 1、第一次聆听,思考问题:兔子发生了什么事?2、区分旧节奏与难点节奏,学唱歌曲。3、巩固四分休止符 多媒体课件 1、引导学生聆听,了解初听后学生的感知与理解。概括歌曲情节,为情境创设作铺垫。解决重点,体会XXX0节奏的停顿感。按顺序教唱歌曲。
拓展阶段 6、情景创编。 创设情景中,进入角色,开展活动 小乐器、多媒体课件,伴奏 培养学生在表演中表自我现创作能力,加强合作能力,建立合作意识的丰富多样综合性,提高审美能力。
结束阶段 1、口风琴练习总结:教育学生不能不劳而获 布置课后作业。 1、学生练习口风琴 多媒体课件,伴奏 温故知新,归纳,让学生成长,进步!
PAGE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