叽叽喳
教学类别:绘画
课时建议:约1—2 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知道鸟的基本结构,了解鸟的外形特点,能够用椭圆形与圆形表现不同动态的鸟。
过程与方法: 在欣赏与交流的过程中,学习用基本形组合表现鸟的动态和装饰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鸟类动态变化的美,激发愉悦的心境,提高观察自然的意识。
教学重点:用椭圆形和圆形组合成鸟
教学难点:鸟的动态变化
教学准备:
学具:铅画纸、勾线笔、油画棒等
教具: 禽鸟类图片或标本、优秀学生作品、课件等
作业要求:
基础层面: 用椭圆形和圆形画出小鸟的动态,表现鸟的美丽造型。
拓展层面: 能表现不同动态的小鸟,并想象添加有趣的故事,以丰富画面。
教学过程:
1、 情境导入
1、 情境导入:创设简单有趣的情境,如:小鸡、小鸟从蛋壳中孵化出来等,引出椭圆形,进行教学。
请学生讨论哪些事物、动物与椭圆形接近。
2、 归纳椭圆形的特点:接近圆形,略扁;线条弯曲流畅。可以有各种方向的变化。
3、 学生尝试绘画各种椭圆形。
教师示范:胖的、瘦的、横向的、竖向的、倾斜的……
2、 观察讨论
1、 观察鸟的标本,交流感受。
2、 师生共同讨论用椭圆形画出鸟的方法:用圆形和椭圆形画出鸟的头和身体,添加嘴、眼、翅膀、脚和尾巴等组成部分,表现鸟美丽的羽毛,最后进行涂色。
3、 欣赏图片,学生思考讨论如何使鸟“动”起来。教师示范并提示要点:椭圆形的大小、方向、位置的变化是动态变化的关键。
3、 尝试描绘
1、 教师提示重点,学生作业。
1 把鸟尽量画得大一些,动态要有变化。
2 勾线要流畅,不要断断续续。
3 要把眼、嘴、翅、爪、尾等细节表现清楚。
4 表现鸟美丽的羽毛。
5 色彩鲜艳,涂色均匀。
2、 可要求画得较好、较快的学生添加背景,想象、表现有关的故事。
4、 赏析交流
1、 学生介绍自己的绘画作品,并用简洁的语言自评。
2、 善于发现并评述他人作品的优点。
3、 评价内容:
① 用椭圆形与圆形为基本形概括表现鸟。
② 鸟的动态表现生动有变化。
③ 羽毛的表现方法各异。
④ 能表现有趣的故事情节。
板书设计:
椭圆形
动态有变化 色彩鲜艳 涂色均匀
叽叽喳
圆形
教学反思:
教学伊始创设简单有趣的情境,一下子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整个教学过程充满了情趣和愉悦性,由于鸟宝宝诞生的故事描绘深深地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课上让学生根据蛋形尝试添加描绘成自己喜爱的禽鸟,活动得到了他们的热烈响应,纷纷跃跃欲试,想想、画画,边想边画,有的还做做动作再添添画画,笔下的禽鸟可谓是千姿百态、生动有趣。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坏境中,在生动有趣的尝试中培养了自主探究,勇于创新表现的学习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