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人教版(2019) 第一章 第一节 第1课时 物质的分类 同步练习(word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一化学人教版(2019) 第一章 第一节 第1课时 物质的分类 同步练习(word版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12-19 12:07:30

文档简介

第一章 物质及其变化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
第1课时 物质的分类
必备知识·基础练
一、概念判断(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共5小题,每题1分,共5分)
1.一种物质只能属于一种类别。(  )
提示:×。分类标准不同,物质所属类别可能不同。例如Na2CO3既属于钠盐也属于碳酸盐。
2.只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为纯净物。(  )
提示:×。也可能是混合物,比如O2和O3的混合物。
3.直径为20 nm的纳米碳酸钙属于胶体。(  )
提示:×。将纳米碳酸钙分散到某种分散剂中属于胶体。
4.金刚石和石墨都由碳元素组成,它们属于同一种物质。(  )
提示:×。金刚石和石墨属于同素异形体。
5.稀豆浆、氯化铁溶液均为胶体。(  )
提示:×。稀豆浆为胶体,氯化铁溶液为溶液。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每题2分,共12分)
·题组1 物质及分散系的分类
1.(2021·北京高一检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纯碱、烧碱均属于碱
B.Na2CO3·10H2O属于纯净物
C.凡是能在水中电离出H+的化合物均属于酸
D.盐类物质一定含有金属阳离子
解析:选B。纯碱的化学式为Na2CO3,属于盐,烧碱的化学式为NaOH,属于碱,故A错误;碳酸钠晶体是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故B正确;酸是指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所以凡能电离出H+的化合物不一定属于酸,如NaHSO4,属于盐,故C错误;盐是指由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所以盐类物质不一定含有金属阳离子,如NH4Cl,故D错误。
2.雾属于下列分散系中的(  )
A.溶液 B.悬浊液 C.乳浊液 D.胶体
解析:选D。小水滴分散在空气中可形成雾,雾的分散质粒子直径介于1~100 nm,属于胶体。
3.(2021·北京高一检测)下列分散系中,容易产生丁达尔效应的是(  )
A.黄山云雾 B.氢氧化铁沉淀
C.食盐水 D.硫酸铜溶液
解析:选A。黄山云雾属于胶体分散系,当光束通过时,可产生丁达尔效应,故A正确;氢氧化铁沉淀属于浊液分散系,当光束通过时,不可能产生丁达尔效应,故B错误;食盐水属于溶液分散系,当光束通过时,不可能产生丁达尔效应,故C错误;硫酸铜溶液属于溶液分散系,当光束通过时,不可能产生丁达尔效应,故D错误。
4.下列分散系,不会产生丁达尔效应的是(  )
①有色玻璃 ②淀粉溶液
③碘酒 ④云、雾
⑤Fe(OH)3悬浊液
A.①③ B.②④⑤ C.①③⑤ D.③⑤
解析:选D。溶液分散质粒子直径小于1 nm,当一束平行光通过溶液时,由于溶质微粒太小,光全部通过;浊液的分散质粒子直径大于100 nm,当通过悬浊液和乳浊液时,由于浊液的分散质粒子比较大,对光全部反射,所以光不能通过浊液;胶体的本质特征是分散质粒子直径介于1~100 nm,当通过胶体时会使一部分光通过,一部分反射,也就是所说的散射,所以就看到了一条光亮的“通路”,特征性质是丁达尔效应;①有色玻璃属于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②淀粉溶液属于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③碘酒是溶液,无丁达尔效应;④云、雾属于胶体,有丁达尔效应;⑤Fe(OH)3悬浊液,无丁达尔效应;故选D。
·题组2 胶体制备与性质
5.(金榜原创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向氢氧化钠溶液中边滴加饱和FeCl3溶液边振荡制备Fe(OH)3胶体
B.分散系中分散质粒子直径由小到大的正确顺序:溶液<浊液<胶体
C.分散质粒子大小不同是溶液、胶体和浊液的本质区别
D.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根本原因是胶体有丁达尔效应
解析:选C。实验室制备氢氧化铁胶体,是把饱和氯化铁溶液滴入沸水中加热到呈红褐色液体,故A错误;溶液的微粒直径小于1 nm,胶体微粒直径在1~100 nm之间,而浊液的微粒直径大于100 nm,因此分散系中分散质粒子直径由小到大的正确顺序:溶液<胶体<浊液,故B错误;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粒子的大小不同,故C正确;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能区别胶体和溶液,但是胶体与其他分散系的根本区别并不在于丁达尔效应,而在于分散系微粒直径的大小,故D错误。
6.已知有三种溶液:FeCl3的浓溶液、Na2SiO3溶液、稀盐酸,现有下列说法:①将FeCl3溶液滴入冷水中,边滴边振荡,便可制得Fe(OH)3胶体;②已知向稀盐酸中滴加硅酸钠溶液可制得硅酸胶体,胶体微粒直径大小在1~100 nm之间;③用光照射硅酸胶体时,胶体微粒会使光发生散射;④FeCl3溶液和Fe(OH)3胶体都能透过滤纸;⑤胶体、溶液和浊液属于不同的分散系,其中胶体最稳定;⑥往Fe(OH)3胶体中加入盐酸,先沉淀后消失。正确的是(  )
A.①④⑥ B.②③⑤
C.②③④⑥ D.①②③④⑤⑥
解析:选C。①将FeCl3溶液滴入沸水中,并继续煮沸至生成红褐色液体,可得到氢氧化铁胶体,①错误;②胶体微粒直径在1~100 nm之间,②正确;③用光照射硅酸胶体时,胶体微粒会使光发生散射形成一条光亮的通路,即产生丁达尔效应,③正确;④溶液和胶体都能透过滤纸,④正确;⑤胶体、溶液和浊液属于不同的分散系,其中溶液最稳定,浊液最不稳定,胶体稳定性介于溶液和胶体之间,⑤错误;⑥往Fe(OH)3胶体中加入盐酸,先发生聚沉而产生Fe(OH)3沉淀,继续滴加HCl,Fe(OH)3和HCl反应而溶解,⑥正确;综上所述,②③④⑥正确。
三、非选择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13分)
7.(5分)(2021·揭阳高一检测)将少量饱和氯化铁溶液滴入沸水中,继续煮沸,可制得Fe(OH)3胶体,反应的方程式为FeCl3+3H2OFe(OH)3(胶体)+3HCl。
(1)当液体呈__________时,停止加热,即制得Fe(OH)3胶体。
(2)氢氧化铁胶体粒子直径大小的范围是__________。
(3)下列叙述错误的是__________。
A.雾属于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B.“PM2.5”悬浮在空气中形成胶体,危害人体健康(“PM2.5”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 微米的细小颗粒物,也可称为可吸入肺颗粒物)
C.明矾、硫酸铁可以净水,净水原理和胶体有关
解析:(1)制备氢氧化铁胶体,可将饱和氯化铁溶液滴加到沸水中,并加热至液体呈红褐色,因胶体加热易聚沉,当液体呈红褐色停止加热;
(2)氢氧化铁胶体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在1~100 nm之间;
(3)雾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100 nm之间,是胶体,产生丁达尔效应,故A正确; PM2.5的直径大于胶体粒子直径,所以不属于胶体,故B错误;明矾净水是铝离子与水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铝胶体具有净水作用,硫酸铁净水是铁离子与水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铁胶体具有净水作用,故C正确。
答案:(1)红褐色 (2)1~100 nm (3)B
8.(8分)(金榜原创题)同学们吃的零食的包装袋中经常有一个小纸袋,上面写着“干燥剂”,其主要成分是生石灰(CaO)。
(1)生石灰属于__________(填字母,下同)。
A.酸 B.碱 C.盐 D.纯净物 E.化合物
F.金属氧化物 G.非金属氧化物 H.碱性氧化物
I.酸性氧化物
(2)某同学将浓硫酸、NaOH固体、生石灰等物质划分为一类。该同学的分类依据为__________。
A.酸类 B.碱类 C.氧化物 D.干燥剂
(3)生石灰可作干燥剂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生石灰还可以跟哪些类别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请列举两例并填表。
物质类别 化学方程式
解析:CaO属于纯净物、化合物、金属氧化物、碱性氧化物。CaO具有碱性氧化物的共性,能与酸、酸性氧化物等反应。CaO吸水性强,常作干燥剂。当CaO与H2O或CO2反应完全后,不再具有干燥作用。
答案:(1)DEFH (2)D
(3)CaO+H2O===Ca(OH)2
(4)酸 CaO+2HCl===CaCl2+H2O 酸性氧化物
CaO+CO2===CaCO3(列举两例,合理即可)
关键能力·综合练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题,每小题2分,共28分)
1.一定由三种元素组成的是(  )
A.氧化物 B.碱 C.酸 D.盐
解析:选B。A.氧化物是由氧和另一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符合题意;B.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OH-的化合物是碱,所以碱一定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符合题意;C.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是酸,所以酸不一定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不符合题意;D.由酸根和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是盐,所以盐也不一定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符合题意。
补偿训练:(2021·沧州高一检测)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洁净的空气       B.食盐水
C.浮有冰块的水 D.糖水
解析:选C。空气的成分有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气体,属于混合物,故A错误;食盐水是由氯化钠溶质和溶剂水组成,属于混合物,故B错误;冰、水为同一种物质(分子式为H2O),属于纯净物,故C正确;糖水为糖类和水组成的混合物,故D错误。
2.下列物质的分类结果正确的是(  )
A.胆矾——混合物 B.氧气——化合物
C.纯碱——盐 D.石灰水——碱
解析:选C。胆矾为CuSO4·5H2O,只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A错误;氧气是只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B错误;纯碱为Na2CO3,是由金属阳离子Na+和酸根阴离子CO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C正确;石灰水是Ca(OH)2的水溶液,属于混合物,不属于碱,D错误。
3.(2021·阜阳高一检测)朱自清先生在《荷塘月色)中写道:“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 ”这种美景是因为月光穿过薄雾产生丁达尔效应,表明雾是一种(  )
A.混合物 B.胶体 C.溶液 D.纯净物
解析:选B。月光穿过薄雾隔了树照过来,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是因为月光穿过薄雾产生丁达尔效应,说明雾是一种胶体,故选B。
4.(2021·北京西城区高一检测)物质的分类是化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一氧化二氮俗称“笑气”,可以用作火箭氧化剂。下列物质与它属于同类的是(  )
A.SO2 B.H2CO3 C.O3 D.KClO3
解析:选A。N2O属于非金属氧化物,SO2属于非金属氧化物,H2CO3属于酸类物质,O3是单质,KClO3属于盐类,因此与N2O属于同类的是SO2,故答案为A。
5.(2021·佛山高一检测)纳米碳是一种粒子直径为1~100 nm之间的材料,若将纳米碳均匀地分散到蒸馏水中,所形成的分散系(  )
A.是一种稳定的溶液       B.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C.静置后,会析出黑色沉淀 D.属于悬浊液
解析:选B。纳米碳均匀地分散到蒸馏水中,分散质的粒子直径在1~100 nm之间,属于胶体,不是溶液也不是浊液,胶体属于介稳体系,比较稳定,一般不会沉淀,具有丁达尔效应,故答案为B。
6.(金榜原创题)下列关于胶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胶体外观不均匀
B.胶体不能通过滤纸
C.胶体可以发生丁达尔效应
D.胶体不稳定,静置后容易产生沉淀
解析:选C。胶体外观均匀,A错误;胶体能透过滤纸,B错误;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这是胶体的特有性质,C正确;胶体具有一定的稳定性,静置后不易产生沉淀,D错误。
补偿训练:(2021·北京高一检测)胶体区别于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  )
A.胶体粒子直径在1~100 nm之间
B.均一、稳定、透明
C.有丁达尔效应
D.胶体分散质能透过滤纸
解析:选A。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胶体粒子的直径在1~100 nm之间,答案选A。
7.(2021·合肥高一检测)下列有关物质分类或归类正确的一组是(  )
①液氯、干冰、氧化铁均为化合物
②碘酒、盐酸、玻璃均为混合物
③明矾、小苏打、烧碱均为纯净物
④牛奶、稀豆浆、盐水均为胶体
⑤Na2O2、Na2CO3、Na2SiO3均为钠盐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③⑤
解析:选B。①化合物是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液氯是单质,干冰、氧化铁均为化合物,故①错误;②盐酸是氯化氢水溶液、玻璃是混合物、碘酒为混合物,故②正确;③明矾、小苏打、烧碱都是由一种成分组成的,均为纯净物,故③正确;④胶体的本质特征是分散质的微粒直径在1~100 nm间;牛奶、稀豆浆是胶体,盐水是氯化钠的水溶液,故④错误;⑤过氧化钠是氧化物,不是盐,故⑤错误;综上所述:②③正确;答案选B。
补偿训练:(2021·庆阳高一检测)下列各组物质,按化合物、单质、混合物顺序排列的是(  )
A.烧碱、液态氧、碘酒     B.生石灰、白磷、熟石灰
C.干冰、铁、氯化氢 D.空气、氮气、胆矾
解析:选A。烧碱、液态氧、碘酒按化合物、单质、混合物顺序排列,A符合题意;生石灰、白磷、熟石灰按化合物、单质、化合物顺序排列,B与题意不符;干冰、铁、氯化氢按化合物、单质、化合物顺序排列,C与题意不符;空气、氮气、胆矾按混合物、单质、化合物顺序排列,D与题意不符。K
8.下列关于物质分类的正确组合是(  )
碱 酸 盐 碱性氧化物 酸性氧化物
A Na2CO3 H2SO4 NaHCO3 SiO2 CO2
B NaOH HCl NaCl Na2O CO
C NaOH CH3COOH CaF2 SO3 SO2
D KOH HNO3 CaCO3 CaO SO3
解析:选D。碳酸钠属于盐不是碱,二氧化硅是酸性氧化物,不是碱性氧化物,故A错误;CO既不和水反应也不和碱反应,不是酸性氧化物,故B错误;三氧化硫属于酸性氧化物,故C错误;氢氧化钾属于碱,硝酸属于酸,碳酸钙属于盐,氧化钙为碱性氧化物,三氧化硫属于酸性氧化物,故D正确。
【方法点拨】本题是对物质的化学式及分类的考查,对物质的名称、分类及化学式有较明确的认识即可顺利解答。
9.(2021·北京高一检测)磁流体是电子材料的新秀。在一定条件下,将含等物质的量的FeSO4和Fe2(SO4)3的溶液混合,再滴入稍过量的NaOH溶液,可得到分散质粒子大小在36~55 nm之间的黑色磁流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所得的分散系属于悬浊液
B.所得的分散系中分散质为Fe2O3
C.用光束照射该分散系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D.分散系为胶体,分散质粒子大小即Fe(OH)3分子直径
解析:选C。根据分散质微粒直径大小来判断该分散系为胶体,根据胶体的性质分析。根据题意可知:磁流体分散系分散质粒子直径在36~55 nm,属于胶体的范畴,具备胶体的性质,A错误;分散质应是黑色的,而Fe2O3是红棕色的,故分散质不是Fe2O3,B错误;该分散系属于胶体,胶体有丁达尔效应,所以当一束强光通过此磁流体时会出现光亮的通路,C正确;该胶体分散质是黑色的,氢氧化铁胶体为红褐色,而且胶粒为很多分子的集合体,不是一个分子,D错误。
10.氯化铁饱和溶液因久置变浑浊,将所得分散系从如图所示装置的A区流向B区,其中C区是不断更换中的蒸馏水;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实验室制备Fe(OH)3胶体的反应为FeCl3+3H2OFe(OH)3(胶体)+3HCl
B.滤纸上残留的红褐色物质为Fe(OH)3固体颗粒
C.在B区的深红褐色分散系为Fe(OH)3胶体
D.C区溶液中无Fe3+
解析:选D。向沸水中滴入饱和氯化铁溶液,继续煮沸至液体呈红褐色,停止加热,即可制得氢氧化铁胶体,化学方程式为FeCl3+3H2OFe(OH)3(胶体)+3HCl,故A正确;浊液中分散质微粒不能通过滤纸,滤纸上残留的红褐色物质为Fe(OH)3固体颗粒,故B正确;溶液和胶体能通过滤纸,胶体不能通过半透膜,在B区的深红褐色分散系为Fe(OH)3胶体,故C正确;氯化铁饱和溶液久置变浑浊的原因是少量Fe3+与水反应生成Fe(OH)3固体颗粒,溶液中的Fe3+能通过滤纸和半透膜,则C区溶液中有Fe3+,故D错误。
11.化学概念在逻辑上存在如下关系:
对下列概念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化合物与纯净物属于重叠关系
B.化合物与碱性氧化物属于交叉关系
C.分解反应与复分解反应属于并列关系
D.钠盐与碳酸盐属于并列关系
解析:选C。化合物包含于纯净物中,故A错误;碱性氧化物包含于化合物中,故B错误;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多种物质的反应为分解反应,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为复分解反应,所以分解反应和复分解反应为并列关系,故C正确;阳离子为钠离子的盐是钠盐,阴离子为碳酸根离子的盐是碳酸盐,故Na2CO3既属于钠盐又属于碳酸盐,钠盐与碳酸盐属于交叉关系,故D错误。
12.(双选)化学与生活、社会发展息息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的海市蜃楼是一种自然现象,与胶体知识有关
B.“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该过程发生了置换反应
C.CuSO4·5H2O属于混合物
D.直径在1~100 nm之间的粒子称为胶体
解析:选C、D。空气为胶体,能有利于光线的折射,从而导致海市蜃楼的形成,故A正确;“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涉及铁与硫酸铜生成铜的反应,为置换反应,故B正确;CuSO4·5H2O属于纯净物,故C错误;直径在1~100 nm之间的粒子,不形成分散系,不是胶体,故D错误。
13.下列关于胶体的说法叙述正确的是(  )
A.“纳米材料”是指粒子直径从几纳米到几十纳米的材料,若将纳米材料均匀地分散到蒸馏水中,得到的分散系是一种胶体
B.实验室可通过过滤法分离Fe(OH)3胶体和FeCl3溶液的混合物
C.将FeCl3溶液与NaOH溶液混合制备Fe(OH)3胶体
D.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丁达尔效应
解析:选A。胶体微粒的直径为1~100 nm之间,“纳米材料”是指粒子直径在几纳米到几十纳米的材料,与胶体的微粒直径相当,将纳米材料均匀地分散到蒸馏水中,得到的分散系是胶体,故A正确;Fe(OH)3胶体和FeCl3溶液都可透过滤纸,应用半透膜进行渗析的方法分离,故B错误;FeCl3溶液与NaOH溶液混合反应生成Fe(OH)3沉淀,故C错误;胶体和其他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不同,而不是丁达尔效应,故D错误。
14.如图是按一定的方法给物质进行的分类,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该种分类方法是交叉分类法
B.标准1是根据所含物质的种类
C.标准2是根据所含元素的种类
D.类别1是混合物,类别2是单质
解析:选A。对同类物质按照某种标准进行分类,这种方法是树状分类法,A项错误;将物质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标准1是根据所含物质种类,B项正确;将纯净物分为化合物和单质,标准2是纯净物中所含元素的种类,C项正确;按照分类标准,可知类别1是混合物,类别2是单质,D项正确。
补偿训练:下列关于氧化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金属氧化物都能与水反应
B.非金属氧化物都可溶于水
C.大多数非金属氧化物属于酸性氧化物
D.不能跟碱反应的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
解析:选C。只有活泼金属的氧化物能与水反应,如Na2O、CaO等,故A错误;NO、CO、SiO2等非金属氧化物不溶于水,故B错误;非金属氧化物大多数属于酸性氧化物,还有一部分不成盐氧化物,如NO、CO,另外还有部分成盐但不是酸性氧化物的非金属氧化物,如NO2等,故C正确;不能跟碱反应的氧化物不一定是金属氧化物,如NO、CO等非金属氧化物与碱不会反应,故D错误。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3小题,共42分)
15.(15分)(金榜原创题)无机化合物可根据其组成和性质进行分类,
(1)如图所示的物质分类方法名称是__________。
(2)以Na、K、H、O、C、S、N中任意两种或三种元素组成合适的物质,分别填写在下表中的②③⑥后面的横线上。
物质类别 酸 碱 盐 氧化物 氢化物
化学式 ①HCl②______ ③______④Ba(OH)2 ⑤Na2CO3⑥______ ⑦CO2⑧Na2O ⑨NH3⑩H2O2
(3)写出⑦转化为⑤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实验室由⑩制备O2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室制备⑦常用__________和__________反应,检验该气体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根据物质的分类方法可知为树状分类法。
(2)常见的酸有H2SO4、HNO3、HCl;碱有NaOH、KOH;盐有NaCl、Na2SO4、Na2CO3、NaNO3、Na2SO3等。
(3)酸、碱、盐、氧化物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如CO2(少量)+2NaOH===Na2CO3+H2O。
(4)实验室制O2常利用H2O2在催化剂作用下的分解反应:2H2O22H2O+O2↑。
(5)制备CO2常利用大理石或石灰石(CaCO3)与稀盐酸反应:CaCO3+2HCl===CaCl2+CO2↑+H2O,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若石灰水变浑浊,即可证明气体是CO2。
答案:(1)树状分类法 (2)②H2SO4(或HNO3或H2CO3)
③NaOH(或KOH)
⑥Na2SO4(或K2CO3或Na2SO3或NaNO3或KNO3或K2SO3) (3)CO2+2NaOH===Na2CO3+H2O
(4)2H2O22H2O+O2↑
(5)稀盐酸 大理石(或石灰石) 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若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气体是CO2
16.(12分)阅读下面短文,并回答问题。
光通过光学性质不均匀的介质时出现偏离原来传播方向,而沿侧向传播的现象,称为光的散射。在暗室里,将一束经聚集后的光线投射到胶体系统上,在与入射光垂直的方向上,可观察到一条明亮的光路,这就是丁达尔效应。产生丁达尔效应的实质是光的散射。
分散系对可见光的不同作用:
溶液 胶体 浊液
光路示意图
对光的主要作用 透射 散射 反射或折射
当入射光的波长略大于分散相粒子的直径时就发生光的散射。可见光的波长在400~760 nm的范围,略大于一般胶体粒子的直径(1~100 nm),因此当可见光束投射于胶体时,就发生光的散射,产生丁达尔效应。
对于溶液,分散质分子或离子更小,对可见光的散射作用很微弱;而当可见光束通过浊液时,由于分散质的粒子直径大于入射光的波长,主要发生反射或折射现象。
(1)制备Fe(OH)3胶体,在小烧杯中加入20 mL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后,向沸水中滴入5~6滴饱和的________溶液,继续煮沸至液体呈________色即可。
(2)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________(填序号)。
A.胶体有丁达尔效应
B.胶体粒子可以透过滤纸
C.胶体的胶粒带有电荷
D.胶体粒子的直径在1~100 nm之间
(3)CuSO4溶液无明显丁达尔效应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制备Fe(OH)3胶体,在小烧杯中加入20mL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后,向沸水中滴入5~6滴饱和的FeCl3溶液,继续煮沸至液体呈红褐色即可;(2)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胶体粒子的直径在1~100 nm之间;(3)CuSO4溶液无明显丁达尔效应的原因是CuSO4溶液不是胶体。
答案:(1)FeCl3 红褐 (2)D (3)CuSO4溶液不是胶体
补偿训练:请对以下过程形成的分散系进行分类:
①花生油加入水中后充分搅拌;
②向蒸馏水中加入硝酸钾至恰好饱和;
③饱和氯化铁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④氢氧化钡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2;
⑤用滤纸过滤氢氧化铁胶体后得到的滤液;
⑥将纳米材料分散在塑料中制备复合材料;
⑦碘和酒精的混合物。
属于浊液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属于溶液的是__________;属于胶体的是__________。
解析:①花生油不溶于水,故花生油加入水中后充分搅拌形成乳浊液;②硝酸钾易溶于水,故向蒸馏水中加入硝酸钾至恰好饱和形成溶液;③饱和氯化铁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生成Fe(OH)3沉淀,属于悬浊液;④氢氧化钡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2反应最终生成Ba(HCO3)2溶液;⑤由于胶体能够透过滤纸,故用滤纸过滤氢氧化铁胶体后得到的滤液就是氢氧化铁胶体;⑥将纳米材料分散在塑料中制备复合材料,形成的分散系中分散质的粒子直径在1~100 nm之间,故形成胶体;⑦碘易溶于酒精,故碘和酒精的混合物属于溶液。综上所述:属于浊液的是①③;属于溶液的是②④⑦;属于胶体的是⑤⑥。
答案:①③ ②④⑦ ⑤⑥
17.(15分)(素养新思维)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汽车尾气是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汽车排气管上安装“催化转换器”便可以使汽车的尾气转换成无毒气体。如果用“”表示碳原子,用“”表示氧原子,用“”表示氮原子,下图为气体转换的微观过程。请你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A、B、C三种物质可以归为一类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将C归为化合物,将D归为单质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此过程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化学变化过程中消耗的A物质和生成的C物质的质量比为________。
(4)从微观的角度描述你获得的关于化学变化的有关信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一条即可)。
解析:(3)一氧化氮和一氧化碳在催化剂和加热的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氮气。(4)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变化过程中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没有发生改变;元素的种类和质量也没有发生改变,只有物质的种类和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
答案:(1)只有两种元素,并且均含有氧元素(同为氧化物)
(2)二氧化碳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而氮气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3)2CO+2NON2+2CO2
15∶22 (4)化学变化中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没有发生改变(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日积月累: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难点知识从基础练起)
标注下列物质中划线元素的化合价
(1)CO+2       (2)CO2+4
(3)CuO+2 (4)KCl-1
(5)FeO+2 (6)P2O5+5
(7)Na2CO3+4 (8)NaHCO3+4
(9)FeCl3+3
PAGE第一章 物质及其变化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
第1课时 物质的分类
必备知识·基础练
一、概念判断(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共5小题,每题1分,共5分)
1.一种物质只能属于一种类别。(  )
2.只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为纯净物。(  )
3.直径为20 nm的纳米碳酸钙属于胶体。(  )
4.金刚石和石墨都由碳元素组成,它们属于同一种物质。(  )
5.稀豆浆、氯化铁溶液均为胶体。(  )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每题2分,共12分)
·题组1 物质及分散系的分类
1.(2021·北京高一检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纯碱、烧碱均属于碱
B.Na2CO3·10H2O属于纯净物
C.凡是能在水中电离出H+的化合物均属于酸
D.盐类物质一定含有金属阳离子
2.雾属于下列分散系中的(  )
A.溶液 B.悬浊液 C.乳浊液 D.胶体
3.(2021·北京高一检测)下列分散系中,容易产生丁达尔效应的是(  )
A.黄山云雾 B.氢氧化铁沉淀
C.食盐水 D.硫酸铜溶液
4.下列分散系,不会产生丁达尔效应的是(  )
①有色玻璃 ②淀粉溶液
③碘酒 ④云、雾
⑤Fe(OH)3悬浊液
A.①③ B.②④⑤ C.①③⑤ D.③⑤
题组2 胶体制备与性质
5.(金榜原创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向氢氧化钠溶液中边滴加饱和FeCl3溶液边振荡制备Fe(OH)3胶体
B.分散系中分散质粒子直径由小到大的正确顺序:溶液<浊液<胶体
C.分散质粒子大小不同是溶液、胶体和浊液的本质区别
D.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根本原因是胶体有丁达尔效应
6.已知有三种溶液:FeCl3的浓溶液、Na2SiO3溶液、稀盐酸,现有下列说法:①将FeCl3溶液滴入冷水中,边滴边振荡,便可制得Fe(OH)3胶体;②已知向稀盐酸中滴加硅酸钠溶液可制得硅酸胶体,胶体微粒直径大小在1~100 nm之间;③用光照射硅酸胶体时,胶体微粒会使光发生散射;④FeCl3溶液和Fe(OH)3胶体都能透过滤纸;⑤胶体、溶液和浊液属于不同的分散系,其中胶体最稳定;⑥往Fe(OH)3胶体中加入盐酸,先沉淀后消失。正确的是(  )
A.①④⑥ B.②③⑤
C.②③④⑥ D.①②③④⑤⑥
三、非选择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13分)
7.(5分)(2021·揭阳高一检测)将少量饱和氯化铁溶液滴入沸水中,继续煮沸,可制得Fe(OH)3胶体,反应的方程式为FeCl3+3H2OFe(OH)3(胶体)+3HCl。
(1)当液体呈__________时,停止加热,即制得Fe(OH)3胶体。
(2)氢氧化铁胶体粒子直径大小的范围是__________。
(3)下列叙述错误的是__________。
A.雾属于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B.“PM2.5”悬浮在空气中形成胶体,危害人体健康(“PM2.5”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 微米的细小颗粒物,也可称为可吸入肺颗粒物)
C.明矾、硫酸铁可以净水,净水原理和胶体有关
8.(8分)(金榜原创题)同学们吃的零食的包装袋中经常有一个小纸袋,上面写着“干燥剂”,其主要成分是生石灰(CaO)。
(1)生石灰属于__________(填字母,下同)。
A.酸 B.碱 C.盐 D.纯净物 E.化合物
F.金属氧化物 G.非金属氧化物 H.碱性氧化物
I.酸性氧化物
(2)某同学将浓硫酸、NaOH固体、生石灰等物质划分为一类。该同学的分类依据为__________。
A.酸类 B.碱类 C.氧化物 D.干燥剂
(3)生石灰可作干燥剂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生石灰还可以跟哪些类别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请列举两例并填表。
物质类别 化学方程式
关键能力·综合练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题,每小题2分,共28分)
1.一定由三种元素组成的是(  )
A.氧化物 B.碱 C.酸 D.盐
补偿训练:(2021·沧州高一检测)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洁净的空气       B.食盐水
C.浮有冰块的水 D.糖水
2.下列物质的分类结果正确的是(  )
A.胆矾——混合物 B.氧气——化合物
C.纯碱——盐 D.石灰水——碱
3.(2021·阜阳高一检测)朱自清先生在《荷塘月色)中写道:“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 ”这种美景是因为月光穿过薄雾产生丁达尔效应,表明雾是一种(  )
A.混合物 B.胶体 C.溶液 D.纯净物
4.(2021·北京西城区高一检测)物质的分类是化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一氧化二氮俗称“笑气”,可以用作火箭氧化剂。下列物质与它属于同类的是(  )
A.SO2 B.H2CO3 C.O3 D.KClO3
5.(2021·佛山高一检测)纳米碳是一种粒子直径为1~100 nm之间的材料,若将纳米碳均匀地分散到蒸馏水中,所形成的分散系(  )
A.是一种稳定的溶液       B.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C.静置后,会析出黑色沉淀 D.属于悬浊液
6.(金榜原创题)下列关于胶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胶体外观不均匀
B.胶体不能通过滤纸
C.胶体可以发生丁达尔效应
D.胶体不稳定,静置后容易产生沉淀
补偿训练:(2021·北京高一检测)胶体区别于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  )
A.胶体粒子直径在1~100 nm之间
B.均一、稳定、透明
C.有丁达尔效应
D.胶体分散质能透过滤纸
7.(2021·合肥高一检测)下列有关物质分类或归类正确的一组是(  )
①液氯、干冰、氧化铁均为化合物
②碘酒、盐酸、玻璃均为混合物
③明矾、小苏打、烧碱均为纯净物
④牛奶、稀豆浆、盐水均为胶体
⑤Na2O2、Na2CO3、Na2SiO3均为钠盐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③⑤
补偿训练:(2021·庆阳高一检测)下列各组物质,按化合物、单质、混合物顺序排列的是(  )
A.烧碱、液态氧、碘酒     B.生石灰、白磷、熟石灰
C.干冰、铁、氯化氢 D.空气、氮气、胆矾
8.下列关于物质分类的正确组合是(  )
碱 酸 盐 碱性氧化物 酸性氧化物
A Na2CO3 H2SO4 NaHCO3 SiO2 CO2
B NaOH HCl NaCl Na2O CO
C NaOH CH3COOH CaF2 SO3 SO2
D KOH HNO3 CaCO3 CaO SO3
9.(2021·北京高一检测)磁流体是电子材料的新秀。在一定条件下,将含等物质的量的FeSO4和Fe2(SO4)3的溶液混合,再滴入稍过量的NaOH溶液,可得到分散质粒子大小在36~55 nm之间的黑色磁流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所得的分散系属于悬浊液
B.所得的分散系中分散质为Fe2O3
C.用光束照射该分散系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D.分散系为胶体,分散质粒子大小即Fe(OH)3分子直径
10.氯化铁饱和溶液因久置变浑浊,将所得分散系从如图所示装置的A区流向B区,其中C区是不断更换中的蒸馏水;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实验室制备Fe(OH)3胶体的反应为FeCl3+3H2OFe(OH)3(胶体)+3HCl
B.滤纸上残留的红褐色物质为Fe(OH)3固体颗粒
C.在B区的深红褐色分散系为Fe(OH)3胶体
D.C区溶液中无Fe3+
11.化学概念在逻辑上存在如下关系:
对下列概念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化合物与纯净物属于重叠关系
B.化合物与碱性氧化物属于交叉关系
C.分解反应与复分解反应属于并列关系
D.钠盐与碳酸盐属于并列关系
12.(双选)化学与生活、社会发展息息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的海市蜃楼是一种自然现象,与胶体知识有关
B.“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该过程发生了置换反应
C.CuSO4·5H2O属于混合物
D.直径在1~100 nm之间的粒子称为胶体
13.下列关于胶体的说法叙述正确的是(  )
A.“纳米材料”是指粒子直径从几纳米到几十纳米的材料,若将纳米材料均匀地分散到蒸馏水中,得到的分散系是一种胶体
B.实验室可通过过滤法分离Fe(OH)3胶体和FeCl3溶液的混合物
C.将FeCl3溶液与NaOH溶液混合制备Fe(OH)3胶体
D.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丁达尔效应
14.如图是按一定的方法给物质进行的分类,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该种分类方法是交叉分类法
B.标准1是根据所含物质的种类
C.标准2是根据所含元素的种类
D.类别1是混合物,类别2是单质
补偿训练:下列关于氧化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金属氧化物都能与水反应
B.非金属氧化物都可溶于水
C.大多数非金属氧化物属于酸性氧化物
D.不能跟碱反应的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3小题,共42分)
15.(15分)(金榜原创题)无机化合物可根据其组成和性质进行分类,
(1)如图所示的物质分类方法名称是__________。
(2)以Na、K、H、O、C、S、N中任意两种或三种元素组成合适的物质,分别填写在下表中的②③⑥后面的横线上。
物质类别 酸 碱 盐 氧化物 氢化物
化学式 ①HCl②______ ③______④Ba(OH)2 ⑤Na2CO3⑥______ ⑦CO2⑧Na2O ⑨NH3⑩H2O2
(3)写出⑦转化为⑤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实验室由⑩制备O2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室制备⑦常用__________和__________反应,检验该气体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12分)阅读下面短文,并回答问题。
光通过光学性质不均匀的介质时出现偏离原来传播方向,而沿侧向传播的现象,称为光的散射。在暗室里,将一束经聚集后的光线投射到胶体系统上,在与入射光垂直的方向上,可观察到一条明亮的光路,这就是丁达尔效应。产生丁达尔效应的实质是光的散射。
分散系对可见光的不同作用:
溶液 胶体 浊液
光路示意图
对光的主要作用 透射 散射 反射或折射
当入射光的波长略大于分散相粒子的直径时就发生光的散射。可见光的波长在400~760 nm的范围,略大于一般胶体粒子的直径(1~100 nm),因此当可见光束投射于胶体时,就发生光的散射,产生丁达尔效应。
对于溶液,分散质分子或离子更小,对可见光的散射作用很微弱;而当可见光束通过浊液时,由于分散质的粒子直径大于入射光的波长,主要发生反射或折射现象。
(1)制备Fe(OH)3胶体,在小烧杯中加入20 mL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后,向沸水中滴入5~6滴饱和的________溶液,继续煮沸至液体呈________色即可。
(2)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________(填序号)。
A.胶体有丁达尔效应
B.胶体粒子可以透过滤纸
C.胶体的胶粒带有电荷
D.胶体粒子的直径在1~100 nm之间
(3)CuSO4溶液无明显丁达尔效应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补偿训练:请对以下过程形成的分散系进行分类:
①花生油加入水中后充分搅拌;
②向蒸馏水中加入硝酸钾至恰好饱和;
③饱和氯化铁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④氢氧化钡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2;
⑤用滤纸过滤氢氧化铁胶体后得到的滤液;
⑥将纳米材料分散在塑料中制备复合材料;
⑦碘和酒精的混合物。
属于浊液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属于溶液的是__________;属于胶体的是__________。
17.(15分)(素养新思维)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汽车尾气是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汽车排气管上安装“催化转换器”便可以使汽车的尾气转换成无毒气体。如果用“”表示碳原子,用“”表示氧原子,用“”表示氮原子,下图为气体转换的微观过程。请你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A、B、C三种物质可以归为一类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将C归为化合物,将D归为单质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此过程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化学变化过程中消耗的A物质和生成的C物质的质量比为________。
(4)从微观的角度描述你获得的关于化学变化的有关信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一条即可)。
日积月累: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难点知识从基础练起)
标注下列物质中划线元素的化合价
(1)CO+2       (2)CO2+4
(3)CuO+2 (4)KCl-1
(5)FeO+2 (6)P2O5+5
(7)Na2CO3+4 (8)NaHCO3+4
(9)FeCl3+3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