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度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
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 同步练习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
D.镁条放在稀盐酸中,表面产生大量气泡,最终溶液仍为无色
2.现有甲、乙、丙三种金属,通过某些实验得到三种金属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据图推测甲、乙、丙不可能为
A.Fe、Ag、Mg B.Cu、Ag、Fe C.Al、Fe、Cu D.Fe、Cu、Zn
3.向AgNO3 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缓慢连续加入m克锌粉,析出固体的质量与加入锌粉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N点对应溶液中有三种溶质
B.P点对应的固体一定有Cu,可能有Ag
C.Q点对应的溶液为无色,此时溶液的溶质无Cu(NO3)2,只有Zn(NO3)2
D.加入m克锌粉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
4.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铝、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利用实验室中的相关药品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实验用到的三种金属丝均已打磨干净):
①稀盐酸、铝、铜、银 ②硫酸铜溶液、铝、银③硫酸铝溶液、硝酸银溶液、铜④硫酸铝溶液、铜、银
其中能验证铝、铜、银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是
A.②③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5.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在化学学习中有重要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Zn不能置换出稀硫酸中的氢 B.Ag能将硫酸铜溶液中的铜置换出来
C.“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金在高温时也不与氧气反应 D.在Al、Fe、Mg中金属活动性最强的是Al
6.现有等质量甲、乙、丙三种金属,分别放入三份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硫酸中,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甲、乙、丙在生成物中化合价均为+2价)。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生成氢气的质量:甲>乙>丙 B.金属活动性:乙>甲>丙
C.相对原子质量:乙>丙>甲 D.消耗硫酸的质量:甲>乙>丙
7.小明同学在一定质量的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充分反应后,他对反应过程进行了分析,得到了以下四个图像(横坐标表示加入铁的质量),其中正确的是
A.B.C. D.
8.相同质量的Mg、Fe分别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m(H2)与加入稀盐酸的体积V(稀盐酸)关系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A.B.C. D.
9.向 AgNO3 和 Cu(NO3)2 的混合液中加入一定量的 Fe、Cu 的混合粉末,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得到滤液和滤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向滤液中加入 KCl 溶液,无明显现象,则滤液中一定没有 AgNO3,可能有 Cu(NO3)2
B.所得滤渣中一定有 Ag,滤液中一定有 Fe(NO3)2,可能有 Cu(NO3)2、AgNO3
C.向滤渣中加入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渣中一定有 Fe、Cu、Ag
D.当滤液为蓝色时,滤渣中一定有 Cu、Ag,一定没有 Fe
10.向氯化铜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取滤渣少许,向其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滤渣部分溶解,有无色气体产生。根据上述实验作出的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金属活动性:铁>铜 B.滤渣含有铁和铜
C.滤液中不含铜离子 D.滤液质量比原溶液质量大
11.在托盘天平两边各放一只质量相等的烧杯,内盛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然后将质量相等的铝和镁分别放入左盘和右盘的烧杯中,反应完毕后,可能发现天平向下倾斜的一边是
A.左边 B.右边 C.不倾斜,仍然平衡 D.无法确定
12.某化学小组用一定量AgNO3和Al(NO3)3的混合溶液加入铜粉和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溶液甲和固体乙,如图所示,则:
①固体乙中一定含有Ag,可能含有Cu和Zn②溶液甲中一定含有Al(NO3)3和Zn(NO3)2③若溶液甲是蓝色,则溶液甲一定只含有Al(NO3)3和Cu(NO3)2④若溶液甲是无色,则溶液甲一定含有Al(NO3)3 可能有Zn(NO3)2一定没有Cu(NO3)2⑤向固体乙上滴加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溶液甲中一定没有AgNO3和Cu(NO3)2上述四种说法正确的个数为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13.将不纯的锌6克(含杂质金属M)和不纯的铁6克(含杂质金属N),分别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到不再有氢气产生,得到的氢气都是0.2克,则M、N可能是
A.Mg和Cu B.Fe和A 1 C.A1和Mg D.Cu和Mg
14.将一定质量的铁和氧化铜的混合物粉末放入足量稀盐酸中,充分反应后产生气体0.2g,并得到残留固体6.4g。则原混合物粉末的质量是
A.8.0g B.11.2g C.16.0g D.19.2g
二、填空题
15.将镁和银的混合物放入Xg氯化锌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Yg不饱和滤液,则X________Y(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无气泡产生,滤渣中一定有____________,滤液中一定含有的阳离子是_________。
16.现有四种含铁化合物:①FeO;②Fe2O3;③Fe3O4;④FeS,其含铁元素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_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相同质量的①磷 ②硫 ③镁 ④铝在氧气中燃烧时消耗氧气的质量由小到大的排列顺序为___________;铝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17.将一定量的锌粉放入硝酸镁、硝酸银、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无色滤液,则滤渣中一定含有的金属是______;可能含有的金属是______;滤液中一定含有的金属离子是______。(填离子符号)
18.将锌粉加入到一定质量Al(NO3)3、Cu(NO3)2和AgNO3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可以得到溶液和固体。
(1)若向所得滤液中加入稀盐酸,有白色沉淀产生,请写出滤液中含有的金属离子符号______。
(2)写出可能会导致溶液质量变大的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19.将足量的同种浓度的稀硫酸分别缓慢滴入相同质量的两种金属中,产生氢气质量与硫酸质量的关系图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图像比列关系可推出甲、乙两种物质为______。
A.甲-Cu,乙-Zn B.甲Zn,乙Fe C.甲-Mg,乙-Fe
(2)若甲为铝,乙为锌时,稀硫酸滴加至b点时乙中溶液的溶质是______(填化学式),此时甲乙产生氢气的质量比为______。
20.某金属(用M表示)与硫酸反应生成MSO4和氢气,金属铝能把M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M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在50~60之间。向一定量NaNO3、AgNO3、M(NO3)2的混合溶液中逐渐加入金属镁,溶液的质量和加入金属镁的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
请回答:
(1)写出ab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bc段溶液质量减小的原因______。
三、简答题
21.金属活动性顺序在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有重要的应用。
(1)铝比较活泼,为什么铝制品却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_____(化学方程式)
(2)探究实验:分别将不同量的锌加入到一定量的Mg(NO3)2、Cu(NO3)2、AgNO3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以下是不同情况下对固体或滤液成分的探究。
①若向所得固体上滴加盐酸有气泡产生,则该固体含有的金属为_____。
②猜想:滤液中溶质为Mg(NO3)2、Zn(NO3)2、AgNO3,请分析该猜想不合理的原因_____。
22.请回答下列与金属有关的问题。
(1)铜片与黄铜片相互刻画,在__________片表面会留下划痕:
(2)炼铁核心反应,__________发生了还原反应;
(3)向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里加入一定的Zn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无色滤液,则滤渣中一定含有的金属是______________。
23.将锌粉和铁粉加入到一定量的含有和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
(1)若滤液为浅绿色,请分析滤渣的成分________。
(2)若滤渣中含有三种金属,请分析滤液的成分________。
24.在AgNO3、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滤渣和滤液.
(1)若滤液呈无色,则滤渣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____(填化学式);
(2)若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无明显现象,则滤液中所含溶质的成分可能有_____种情况.
四、综合应用题
25.金属在生产和生活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1)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______(写元素符号,下同);熔点最低的金属是______。
(2)兴趣下组同学为了验证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设计了实验如图所示。请思考并回答题:
①写出A中的实验现象______。
②写出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③小李认为仅通过A、B两组实验无法验证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还应再补充一组实验,请写出该实验的操作______。
(3)等质量相同表面积的镁条,等体积不同浓度的稀盐酸,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对比a、b曲线,引起a曲线压强迅速增大的因素可能有______。
将5.4g铝粉在氧气中加热至反应完全,最多生成氧化铝质量是多少?(请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并把完整计算过程写出来)
【参考答案】
1.D 2.C 3.B 4.A 5.C 6.C 7.C 8.D 9.D 10.D 11.B 12.B 13.A 14.D
15.大于 Cu Ag Mg2+ Zn2+
16.①③②④ ③④②①
17.铜、银 锌 Zn2+、Mg2+
18.Ag+、Zn2+、A13+、Cu2+
19.(1)C (2) H2SO4、ZnSO4 65:18
20.(1)Mg+2AgNO3=Mg(NO3)2+2Ag (2)bc段发生的反应是:Mg+M(NO3)2=Mg(NO3)2+M,由于每有24份质量的镁参加反应就生成50~60份质量的M,进入溶液的金属镁的质量小于从溶液中析出的金属M的质量,所以溶液的质量减小。
21.(1)4Al+3O2=2Al2O3 (2) 锌、铜、银 锌先与硝酸银反应,再与硝酸铜反应,如果滤液中有硝酸银,一定有硝酸铜
22.(1)铜 (2)氧化铁(或Fe2O3) (3) 银、铜
23.滤渣中一定含有,可能含有 滤液中一定没有,一定含有、
24.Cu、Ag 3
25.(1) Al Hg
(2) 铁丝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 将铜丝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观察实验现象
(3)a中酸的浓度大于b,酸浓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或a中酸的浓度大于b,反应时放出热量更多,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
(4)设生成Al2O3的质量为x。
x=10.2g
答:生成Al2O3的质量为10.2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