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知识与智慧》
高中信息技术粤教版
教材分析
TEXTBOOK ANALYSIS
教学目标
TEACHING OBJECTIVES
说重点与难点
KEY POINTS AND DIFFICULTIES
说教法
TEACHING METHODS
1
3
4
6
说课提纲
CONTENTS
说教学过程
TEACHING PROCESS
5
2
学情分析
Academic situation analysis
教材分析
TEXTBOOK ANALYSIS
1
本节主要讲述了什么是知识,通过项目式学习——欧姆定律实验探究引导学生来知识的形成过程,从而形成结论I=U/R。通过对于知识的应用产生新的想法,从而引出了智慧的定义。结合前面学过的数据、信息,通过讲解形成对数据、信息、知识、智慧系统化的认知。
1
教材分析
TEXTBOOK ANALYSIS
学情分析
TEACHING OBJECTIVES
2
本节的教学对象是高二年级学生,他们学习对知识与智慧有着一定的潜在理解,但不能准确说究竟何为知识、智慧。通过项目式学习探究欧姆定律的实验,让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理解什么是知识,什么是智慧。再和数据、信息进行类比,理解数据、信息、知识、智慧之间的关系,从而融会贯通。
2
学情分析
Academic situation analysis
教学目标
TEACHING OBJECTIVES
3
用激发学生创新意识,提升学生问题解决能力
能够利用软件或平台对数据进行整理、组织、计算与呈现
知道知识、智慧的概念,理解数据信息、知识、智慧之间的关系
3
教学目标
TEACHING OBJECTIVES
学科知识
问题解决
核心素养
重点与难点
KEY POINTS AND DIFFICULTIES
4
掌握数据、信息、知识、智慧、之间的相互关系
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
4
教学重点
TEACHING FOCUS
掌握数据、信息、知识、智慧、之间的相互关系
说教法
TEACHING METHODS
5
4
说教法
TALK ABOUT TEACHINGS
通过探究欧姆定律,从而让学生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项目教学法
讲授法
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教师进行加工、总结,更加深入的讲解所学习的内容
讨论法
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学生的自主进行探究
教学过程
TEACHING PROCESS
6
6
教学过程
TEACHING PROCESS
课堂导入:我们都听说过知识就是力量这一句话,有知识就等于有了力量,那究竟什么是知识呢?
知识的定义
知识如何形成的呢?
做实验——》获取观察数据——》分析处理数据——》推理建立数学模型——》实验验证模型——》形成之知识
6
教学过程
TEACHING PROCESS
探究活动
利用控制变量法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1、实验仪器
电压表、电流表、电池、开关、导线、滑动变阻器和10个不同阻值的电阻
6
教学过程
TEACHING PROCESS
探究活动
利用控制变量法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2、实验步骤
(1)搜集实验数据
(2)分析数据,建立模型
(3)验证试验模型
(4)利用数字化学习工具进行数学实验
6
教学过程
TEACHING PROCESS
(1)连接电路图如右图所示。连接电路时注意:接线时开关要断开;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要滑到最大阻值处。 (2)把电阻 R1(记下阻值)接入电路,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示数U=3 V,记录电流表示数 I1。(3)把电阻 R1 换成电阻 R2(记下阻值),再次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示数U=3 V,记录电流表示数 I2。(4)如此类推,把电阻 R9 换成电阻 R10,再次移动滑片使电压表示数U=3 V,记录电流表示数 I10。
6
教学过程
TEACHING PROCESS
代码编写
实验结果
6
教学过程
TEACHING PROCESS
加上指令plt.plot(x0,y0)
折线图
6
教学过程
TEACHING PROCESS
猜想:I=U÷R
U=2905.67607341 mV与电压表的示数基本吻合
I=2905.68÷R
6
教学过程
TEACHING PROCESS
数据
信息
知识
智慧
5Ω 565mA
当电路电阻为5Ω时。电流为565mA
I=U/R
触类旁通,根据原理创造新的知识
数据、信息、知识、智慧之间的关系
6
教学过程
TEACHING PROCESS
达到预定目标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创新思维能力
对获取或积累的信息进行系统化的提炼、研究和分析的结果
具有意义的数据
客观事物的符号记录
数据
信息
知识
智慧
数据、信息、知识、智慧之间的关系
希望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author:helloword
data segment ;定义数据段
tab db 'helloworld!$' ;定义helloword这个字段,$判断字符串是否输出完毕
data ends ;数据段结束
code segment ;定义代码段
assume cs:code,ds:data ;code->代码段 ds->数据段
start: ;程序开始的地址 OEP
mov ax,data ;
mov ds,ax ;把数据段的地址放到数据段寄存器ds中
lea dx,tab ;把tab的首地址给dx,dx存放将要显示字符串的地址
mov ah,9h ;调用21号中断的9号功能显示字符串
int 21h
mov ah,4ch
int 21h ;程序返回
code ends ;代码段的结束语
end star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