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河县友兰实验高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试卷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说,“天下之道……使贤者居上,不肖者居下,而后可以理安。今夫封建者,继世而理;继世而理者,上果贤乎,下果不肖乎?……圣贤生于其时,亦无以立于天下,封建者为之也。”文中作者所要表达的是
A.封建制度无法有效运行
B.天下之道,君臣关系最重要
C.分封世袭制下统治者的素质得不到保障
D.圣贤在分封世袭制下很难出现
2.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中国人的姓总是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前,而不像西方那样,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后。”从上述中国人重视姓氏这一现象中可以看出
A.家族宗法观念浓厚 B.男尊女卑思想严重
C.个人名利色彩鲜明 D.聚族而居根深蒂固
3.宋襄公(?~前637年)“尝为仁义矣……用欲以兴商道,霸诸侯,一战而为敌所执,再战而身死国削,为天下笑。”上述材料能够反映出( )
A.宋襄公遵守分封制 B.宋襄公破坏了中央集权制
C.宋襄公注重维护宗法秩序 D.宋襄公时周王室地位衰落
4.李白在《古风》中赞叹道:“秦皇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秦始皇,这个中国历史上的千古一帝,对中华民族的最大贡献是
A.实现了祖国统一 B.建立了皇帝制度
C.实行三公九卿制 D.修筑了万里长城
5.下表为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变化表。据此可知
皇帝纪元 公元纪年 郡级政区
汉高帝十二年 前195年 15郡
汉文帝十六年 前164年 24郡
汉景帝中六年 前144年 68郡、国
汉武帝元封五年 前106年 108郡、国
A.诸侯王国与朝廷矛盾渐趋激化 B.王国控制的区域日益扩大
C.朝廷解决边患的条件更加成熟 D.中央行政体制进行了调整
6.晚唐时期,朝廷授予众多节度使同平章事的头衔,与宰相并称,号为使相,但并不行使宰相权力。北宋前期,被授予使相头衔的官员类型增加,包括亲王、枢密使、留守、节度使等。这种变化反映了北宋
A.宰相权力的扩大 B.藩镇问题依然较严重
C.君主专制的强化 D.重文轻武的基本国策
7.下图为《唐书》所载830名进士的出身分布比例,由此可见,唐代科举制
A.为选拔士族子弟而设立 B.仍然是九品中正制翻版
C.缩小了人才选拔的范围 D.兼顾多个阶层但不完善
8.元朝“……河南江北行省则合淮水南北为一;中书省直辖地区却跨太行山东西两侧,兼有山西高原、华北平原和山东丘陵三种不同的地理区域;至于江浙行省,乃从江南平原逶迤直到福建山地”。对上述关于行省制度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
A.体现了元朝统治者实行省界犬牙交错,以北制南的治国理念
B.使地方享有更充分的军事行政管理权
C.借鉴了秦汉时期的地方管理方法
D.体现了肥瘠搭配的划界原则
9.明朝规定入内阁大学士者既有“格心之学”,又有“济世之才”,通过经筵日讲“格君心之非”,引导皇帝的行为合乎“正道”。据此可知,明代内阁
A.地位高于其他中央机构 B.确保了中央的决策正确
C.受到了陆王心学操控 D.有助于规范君主执政
10.紫禁城坐落在北京城南北中轴线上。其中太和殿是中轴线上最高大的建筑,皇帝即位、婚礼、生日、命将出征、接受文武百官朝贺等重大活动都在此举行。这样的建筑理念体现的实质问题是
A.民贵君轻 B.仁者爱人 C.皇权至上 D.无为而治
11.梭伦在他的诗中表达了以下观点:“我所给予平民的适可而止,他们的荣誉不减损也不增多。即使是对那些有财有势的人也一样,我不使他们遭受不当的损失。”由此可知,梭伦改革的特点是
A.彻底铲除贵族特权 B.扩大平民权利
C.按财产划分等级 D.折中两派利益
12.公元前427年,希腊小邦密提林背叛了雅典,投靠斯巴达。雅典民情激愤,公民大会迅速作出决议,将密提林成年男子全部处死,妇女儿童罚作奴隶。第二天,民众情绪趋于平静,公民大会撤销了原决议。这主要反映了
A.雅典公民民主存在一定弊端 B.民主决策存在保护平民倾向
C.公民大会决策缺乏严密程序 D.希腊邦国争霸损害平民利益
13.《十二铜表法》中规定:“橡树的果实落入邻地时,得入邻地取拾”“凡在自己的土地和邻地之间筑篱笆的不得越过自己土地的界限”。这体现出罗马法
A.维护平民利益 B.限制贵族特权
C.消除阶级对立 D.保护私有财产
14.“光荣革命”后,英国议会通过一个具有宪法性质的文件,它限制了国王的权力,确立了议会的最高权力,奠定了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基础。这份文件是
A.《权利法案》 B.《1787年宪法》
C.《人权宣言》 D.《拿破仑法典》
15.电影《鸦片战争》中有这样的镜头:英国议会上,外交大臣巴麦尊提出出兵进攻中国,议会以271票对262票的微弱多数通过了侵华战争拨款。英国维多利亚女王最终同意对华宣战。对上述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A. 英王是国家元首,议会对英王负责
B. 英王是虚位元首,议会掌握国家权力
C. 英王形式上有对外宣战的权力
D. 议会权力至上,英王要遵从议会通过的决议
16.美国的警察由每个州独立管理。 警服制式、颜色和配枪不一样。比如:加利福尼亚州,黑色制服,大檐帽,配枪博莱塔;德克萨斯州,军绿色制服,牛仔帽,配枪柯尔特。这一现象体现了美国宪法的
A. 三权分立原则 B. 联邦制原则 C. 中央集权制原则 D. 人民主权原则
17.美国总统特朗普颁布的“禁穆令”在公布之后就遭遇了一波三折的命运,先是联邦法官做出了暂停“移民禁令”限制令,随后特朗普政府针对暂停禁令提起上诉。之后该上诉又被驳回。日前美国联邦最高法院推翻了下级法院的判决,允许总统特朗普提出的新版移民限制令部分生效。这主要体现了
A. 美国司法程序的复杂性 B. 美国行政命令的随意性
C. 美国宪政民主的制衡性 D. 美国民主政治的局限性
18.根据美国1787年宪法,众议员名额按照各州人口比例分配,各州人口数“按自由人总数加上所有其他人口的五分之三予以确定”。这一规定违背了《独立宣言》中提倡的
A.主权在民原则 B.天赋人权原则
C.各州自治原则 D.各州平等原则
19.“共和国总统由参众两院联合组成的国民议会依绝对多数票选出。”法国1875年宪法的这一条款仅以一票之多数获得通过;1877年,共和派在议会选举中获胜,法国共和政体运行,但当年君主派的一家报纸仍叫嚣:“我们要把共和国和共和派搞成连狗都不吃的烂泥浆。”这从根本上反映出
A. 共和制欲被君主制推翻 B. 法国共和制的确立非常艰难
C. 恢复君主制是历史发展必然 D. 共和制确立不适合法国国情
20.《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联邦议会由各邦君主任命代表而组成,主席由宰相担任,设58席,其中普鲁士占17席、巴伐利亚占6席、萨克森占4席、符腾堡占4席……联邦议会这样的席位安排体现了
A.各邦拥有平等权利 B.政治派别斗争激烈
C.普鲁士的优势地位 D.专制主义色彩浓厚
21.“虎门销烟”作为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第一幅浮雕,其历史意义在于
A.林则徐主持了禁烟运动
B.表明中国人民维护民族尊严和反抗侵略者的坚强意志
C.导致鸦片战争的爆发
D.清政府放弃了闭关锁国政策
22.著名学者茅海建在《天朝的崩溃》一书中写道:在签订《南京条约》的过程中,英国外交家们极为重视条约中的字句和语法,而清朝官员并不细加审查,一览即了,他们反倒重视文件措辞、格式是不是谦卑恭敬,重视互相见面到底是鞠躬还是下跪。这从本质上反映清政府
A.近代外交经验缺乏 B.不了解世界形势
C.政治制度落后 D.不懂得国际公法
23.第二次鸦片战争后,部分官员认为中外冲突的根源在于外国人嗜利。因此,可以全免关税,让列强放弃公使驻京、赔偿军费、长江通商等条款。这表明,当时清政府部分官员
A.华夷观念正在转变 B.缺乏近代国家主权意识
C.已具有国际法意识 D.主张自由贸易以求自强
24. 蒋廷黻说:“洪秀全得到南京以后,我们更能看出他的真实心志不在建设新国家或新社会,而在建设新朝代。”太平天国运动中能支持该论断的是
A.拒绝英国列强的要求 B.平分土地实行圣库制度
C.等级森严的官制规定 D.洪仁玕提出《资政新篇》
25. 在《马关条约》中,最有利于列强对华经济扩张的条款是
A. 开辟新的内河航线 B. 在苏杭富庶地区开放新的通商口岸
C. 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D. 给予日本巨额赔款
二、材料解析题 (本大题共3小题,共50分。)
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封建诸侯,各君其国,卿大夫亦世其官……其后积弊日甚,其势不得不变。……秦皇尽灭六国以开一统之局……下虽无世禄之臣,而上犹是继体之主(最高统治者仍由王族世袭)也。
——赵翼《廿二史札记》
材料二 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唐之于汉,也是一大变动。但宋之于唐,却不能说有什么大变动,一切因循承袭。有变动的,只是迫于时代,迫于外面一切形势,改头换面,添注涂改地在变。纵说它有变动,却不能说它有建立。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三 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秦朝与前朝相比政治制度方面的“变”与“不变”,并分析“不变”的成因。(8分)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大变动”分别指什么?为什么说明清时期中国政府是“由一个皇帝来独裁”的?(6分)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材料一 在伯利克里执政时代,公民大会在法律上拥有全部的最高政权;500人议事会的议员用抽签方式从年满30岁的公民中选出,处理公民大会闭会期间的日常事务;陪审法庭包括6000名陪审法官,由抽签方式选出,主要从事审判工作。
——臧嵘主编《历史 必修Ⅰ》
材料二 美国政治体制结构示意图
材料三 参议院及众议院共有创议并制定法律之权。参议院由间接选举产生,众议院由普选产生(妇女.军人无投票权)。行政权由总统和内阁掌握。共和国总统由两院联合组成的议会依绝对多数票选出,任期7年,可连选连任。总统是国家元首.军队最高统帅,可任命文武官员,提出法案,可在参议院同意的条件下解散众议院。内阁由总统任命,但是对议会负责。总统的命令须经各部部长副署。
——法国1875年宪法的主要规定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内容。(8分)
(2)根据材料二“美国政治体制结构示意图”指出美国权力运行体现的原则。(4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法国1875年宪法的主要特点。(8分)
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材料一 鸦片战争无疑是所有中国人心中的痛,虽然这场战争没有八国联军带来的记忆那么深刻,也没有甲午战争所造成的严重后果,但是,作为签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的一场战争,鸦片战争的意义无疑十分重大,很多国人都认为清朝无论做什么都无法避免英古利强盗的来袭,但是当我们翻开史料一看,就会发现整个过程中双方的战意其实都不高,战争完全是可以避免的。
——摘编自弗里曼《清朝能在禁绝鸦片的同时避免战争吗?》
材料二 《申报》在1894年7月11日发表了一篇《战必胜说》的文章,“况今者日人于天时地利人和一无所得,我中国则守战和三者俱可操纵自如而又万众同仇,义形于色,虽当政者老成持重似不肯轻启兵端而民间谈及日人辄裂眦咬牙,大有欲得而甘心之意,尚何有所畏忌而让日人以争先战。”
——摘编自《甲牛中日战争——中日国运之战》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鸦片战争无疑是所有中国人心中的痛”,(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战必胜说》认为中国必胜的原因,并分析中日这场战争对国运的影响。(10分)
参考答案
1、单项选择题(50分)
1-5 CADAC
6-10 CDADC
11-15 DADAA
16-20 BCBBC
21-25 BCBCC
二、材料解析题(50分)
26.(14分)
(1)不变:最高统治者仍世袭;变:郡县制代替分封制,中央集权制度逐步确立。(4分)
“变”的成因:政治形势由分裂到统一;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发展;法家思想地位的上升;分封制的弊端。(4分)
(2) 唐朝:完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实行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等)。(2分)明朝废除丞相,设置内阁;清代增设军机处等。通过这些措施,皇帝将全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大权全部集中到一人手中,君主专制空前强化。(4分)
27.(20分)
(1)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五百人议事会处理日常事务;陪审法庭负责司法事务;议事会议员和陪审法官由抽签方式选举产生。(每点2分,8分)
(2)原则:权力的制约与平衡(或三权分立)。(4分)
(3)确立共和政体;议会是权力中心;实行责任内阁制;体现权力制衡原则;总统权力受到内阁制约。(每点2分,8分)
28.(16分)
(1)说明: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的各种主权开始遭到严重破坏;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6 分)
(2)原因:日本天时地利、人和一无所得;清政府守战和操纵自如;万众同仇。(4分)
影响: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促使中华民族日渐觉醒刺激了西方列强竟相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促进了日本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走向了疯狂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6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