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阶段性诊断测试
高 三 历 史
(考试时间:75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 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
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田答第 I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 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II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第 I卷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 16小题,每小题 3分,共 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
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夏商以来的所谓诸侯,都是古代自然发生的部落,他们的存在既非天子所建,天子自己也
不能无故地废去他们。于是周初列爵分土,只索明一个办法,表示政由己出,所有赐土分茅
的荣典,都 ”是天子亲亲奖功的恩赏。我们只看当时的封建,便可明白周初的开国方略了。
由此可见
A。 三代分封的诸侯都是位高权重 B。 周朝代商并继承了商的分封制
C.周 “ ”的开国方略侧重于广封宗亲 D。 当时的封建 显示王权至上
2.下表为不同史籍关于两汉私人讲学的历史叙述
记 叙 出 处
(吴章 )治 尚书经, 教授尤盛,弟子千余人 《汉书 ·云敞传》
(疏广)明春秋,家居教授,学者自远方至 《汉书。疏广传》
(夏恭)习 韩诗、孟氏易,讲授门徒常千余人 《后汉书。文苑列传》
(刘茂)习 礼经,教授常数百人 《后汉书。独行列传》
由此可见,当时
A。 官学制度遭到一定破坏 B。 重学风气推动士人阶层壮大
C。 经学世族传承中华文脉 D.四 书五经的社会影响力扩大
高三历史 第 1页 共 8页
3.历史地图蕴含了丰富的政治和经济等多种信息,下面两幅图片为汉唐时期我国的行政区划。
目 比 y
●梦 0t00n 品
0 J 吧 夫 n
日u0护】 t
江 。′f。
口
'ˉ
方 `′ ri
次 比
吐
■ “ 0 山“△
生
州 江0△
0 川
` 拙 ●
胡
汉代地方行政区划 唐代地方行政区划
上述变化反映了唐代
A。 地方行政职能由监察变为行政 B。 经济文化重心已由北方转到南方
C。 南方地区的社会经济得到发展 D.行 政区划设置打破自然山川形势
4。 北宋初年,政府曾劝谕江南以至福建、广东等地种植原北方主要粮食品种粟、麦、黍、豆
等,水稻的优良品种也在各地推广,其 “ ”中最著名的品种 占城稻 从越南引进福建,后又推
广到江淮和北方;甘蔗、棉花、茶叶、桑麻等经济作物的种植范围也较前扩大。这说明
A。 北宋统一促进农作物品种交流 B。 北宋政府实行重农抑商的政策
C。 优良品种的推广推动农业发展 D。 对外开放有利于人民生活改善
5.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辛亥革命,反映了近代前期的历史主流,下列关于中国近代前期历史
主流的表述,最正确的是
A。 推翻清朝统治,发展资本主义
B。 反抗外来侵略,维护国家统一
C。 建立民主共和制度,清除外国侵略势力
D。 争取中华民族独立,实现中国社会近代化
6.买 “ ”办亦称 康 白度 (葡 comprador),原指欧洲人在印度雇佣的当地管家 ,据统计 ,
1862~1873年 买办为上海 6家航运公司提供了 30%的资金,1863~1886年为开采煤矿提供了
6⒉79%的 资金,1890~1910年 为中国 27家大棉纺厂提供了23.23%的 资金,这说明了
A。 买办资本与官僚资本相结合 B。 部分买办资本转化为民族资本
C。 民族资本与世界市场联系加强 D.近 代民族经济具有半殖民地性
高三历史 第2页 共8页
7.下表内容反映了不同时期王韬的思想变化,主要体现了王韬
时期 思想
1849— 1862 形而上者中国也,以道胜;形而下者西人也,以器胜。
1862— 1874 英国风俗醇 无论中土,外邦之风俗尚有如此者,吾见亦罕矣。
(英 国)国 家有大事则集议于上下议院,必众论金同,然后举
1874— 1897
行。 政治之美,驳驳乎可与中国上古比隆焉。
A。 提出了中体西用观点 B。 坚持盲目自大观念
C。 接受了自由平等思想 D。 深受传统文化影响
8.下图为中国近代某一历史时期农民运动发展形势示意图。图中形势形成的原因是
ro、
。r° 0△
1 ` " ●
~
0′
\
′·0r
ハ 武汉
口 农运中心 “ `
口
口 无农运的省份
A。 辛亥革命得到各地响应 B.国 民革命运动的发展
C。 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开辟 D。 人民解放军的战略反攻
9。 1894年 ,《 点石斋画报》刊登了描绘甲午海战的时事画。1931年末,上海 《良友》画报重刊
此画并配文写道: “国难日亟,甲午惨剧重现目前 国人当如何造成光荣之历史,供后世
’
读史者之回忆乎 !’ 《良友》此举意在
A。 以史为鉴呼吁和平 B.借 助时事鼓动变革
C。 抵制战争避免惨居刂 D。 激励民众共御外侮
10.朝 “鲜战争结束时,联合国总司令克拉克上将自称是 第一个在没有取得胜利的停战协定上
”
签字的美军司令官。 战时曾任美国国防部长的马歇尔也叹息说 :“ 神话已经破灭,美国并
”
不是人们所想象的那样一个强国。 材料可用于说明抗美援朝的胜利
A。 使新中国成为世界强国 . B。 有利于新中国经济建设
C。 打击了美国的霸权政策 D。 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
、, 高三历史 第 3页 共 8页
I
十
11.下图反映了我国工业总产值中各类经济成分比重的变化,这一变化说明我国
nh`
【1o~8△ 1
猡
1978年 2002年
国 日有企业 ■久体企业 曰 城市个体及其他企业
1978年和 2002年我国工业总产值中各类经济成分的比重
A。 国有企业竞争力不断下降 B。 产业结构不断调整
C。 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 D.乡 镇企业异军突出
12。 新航路开辟后欧洲的商人和殖民者在欧亚非美之间建立了直接的商业联系,初步形成了一
个广阔的世界市场;欧洲的商路和贸易中心随之由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意大利的商
业地位逐渐被葡萄牙、西班牙、尼德兰、英国所取代。这有利于
A。 价格革命逐渐发展 B.葡 萄牙西班牙加快资本原始积累
C。 世界市场正式形成 D。 丰富不同国家和民族的物质生活
13.下 图为英国人口结构变化图,出现图中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L
侈 匕 国工业人口
利 ■农业人口
1760年 1795年 1851年
“ ”
A。 机器的发明和使用 B。 英国国内进行的 圈地运动
C。 交通运输工具革新 D。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14.据 “ ”统计,美国早期的总统很少使用对国会通过的法律草案的 否决权 ,而到 19世纪 60
年代以后,使用否决权的次数明显增加,罗斯福总统用过 631次。这种变化说明
A。 总统职权的滥用日益严重 B.国 会对总统的制约软弱
C.国家干预扩大到政治领域 D.权 力制衡体制遭到破坏
15。 1928年 1月 ,一 “个苏联农民给 《农民报》写信诉说: 农民非常愿意帮助苏维埃政权,准
备全力帮助国家,但是当局不让他们发展,因为当局对农民的粮食规定固定的价格,可是
”
农民购买东西却无法按固定的价格。应当给农民自由,让他们发展,让他们发家致富。
高三历史 第4页 共8页
L
I
材料主要反映出
A。 固定粮食税损害了农民的利益 B。 集体农庄制打击了农民积极性
C。 列宁新经济政策得到继续执行 D.苏 维埃政权得到广大农民拥护
16.中 国倡议建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等国际金融机构,为新兴国家
“ ”
争取了更多权利。德国支持并愿意积极参与中国的 一带一路 倡议,东欧、中亚等地区
将更好地融入全球体系中。若从政治史角度来阐释该材料,最为恰当的是
A。 区域经济合作增强世界多极化趋势 B。 中国是改变世界政治格局的主导力量
C.政治多极化将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 D。 新兴国家将极大冲击旧的世界殖民体系
第 II卷
二、非选择题:共 52分。本大题共计 52分 ,其中第 17题 16分,第 18题 12分 ,第 19题 12
分,第 20题 12分。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
材料一 在欧洲的启蒙时期,中 国一度是欧洲知识阶层心目中理想社会的投影。伏尔泰对孔
子和儒家思想的大力推崇,他宣称,“在道德上欧洲人应当成为中国人的徒 ”弟 。以儒家学说为
思想基础的中国政治体制得到众多启蒙思想家的推崇。伏尔泰认为中国是世界上管理最好的国
家。魁奈认为中国的谏议制度和监察机构可以有效地限制皇帝的权利,因 而是值得效仿的专制
主义。“在中国没有世袭贵族,一个人的功绩与才能是他可能获取显贵地位的唯一标准 儿子
” “
的全部希望都寄托在求学上,以此作为获取功名的唯一途径 。美国汉学家顾立雅曾说 在欧
洲,在以法国大革命为背景的民主理 ”想的发展中,孔子哲学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 丬南编自王倩 《启蒙时期儒家思想在西方的传播和影响》
材料二 在欧洲的启蒙时期儒学大本营的国度里正经历明清交替及清朝巩固与强盛的时局
变换,一些启蒙思想家,针对明末封建君主专制的残暴性和腐朽性,提出尖锐的批评,并提出
了代言民主性和人民性的新思想和新理论。梳理其言论主张,他们也是从儒学的经典里寻找批
判的武器。明末清初以黄宗羲为代表的一批思想家,重拾先秦儒家民本思想的精蕴,一致把矛
头指向君主制度 相距万里之遥的中国和欧洲,一些思想家们皆从儒学中寻找到批判现实的
理论武器 中国的启蒙思想未能形成一种推动社会进步的强有力的思想运动。
— 摘编自谈家胜 《17、 18世纪中西启蒙思想家取用儒学精蕴及其影响之比较》
(1)据材料一概括 17、 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家认为中国是他们心目中理想社会的主要史实(2
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孔子哲学对欧洲民主理想产生重要作用的原因。(6分 )
(2)据材料一、二概括 17、 18世纪中西启蒙思想家思想主张的共同特点(3分),结合所学知
识,说明中国早期启蒙思想未能形成一种推动社会进步的强有力的思想运动的原因。(5分 )
高三历史 第 5页 共 8页
「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
时 间 阶段 交通工具 经济状态
人力:双脚、轿子;畜力:马车、
19世纪前 自然力阶段 自然经济
牛车;风力:帆船
19型±纪 蒸汽阶段 蒸汽火车、蒸汽轮船、蒸汽机车 商品经济
20刊±纪初 内燃阶段 汽车、摩托车、拖拉机、飞机 资本经济
20世纪后期 电气阶段 电车、电动车、电动火车
全球化经济
21型±纪 自动化阶段 无人飞机、无人汽车
— 王译 《科技革命对交通工具发展的影响》
综合以上材料信息,拟定一个论题,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
据,表述清楚。)
高三历史 第 6页 共 8页
l~
十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
材料 从西周开始中国盛行大家庭制。按照宗法制度根据血缘关系,组成一个人数众多、组
织庞大以及成员之间依存度高的宗族集团。在这个家族内,所有财产都有族长掌控,他对整个
集团起支配作用。有时候,大家庭成为王权和政权的对抗堡垒。秦孝公用商鞅变法时,受李悝
“ ”
尽地力之教 的影响,两 次颁布 《分户令》,强制推行一大一妻及其未成年子女构成的小家
”
庭。公元前 359年 ,“规定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 ;公元前 350年颁布的 《分户令》
更为严厉:“令民父子兄
”
弟同室内息者为禁 ,即父与子、兄与弟在同一房屋内居住属违法行
为。禁止父子兄弟同室而居,革除落后的戎狄风俗,也为编订户籍、实行什伍连坐制度创造了
条件。
— “ “△南编自高士荣 《秦国商鞅变法中 分户令 的重大意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国推行 《分户令》的历史条件。(6分 )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秦国推行分户令的影响。(6分 )
高三历史 第 7页 共 8页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
材料一 青年时代的毛泽东对政治十分关心,在接受马克思主义之前,毛泽东信仰过改良
主义,崇拜过康有为、梁启超,也曾将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胡适、陈独秀视为楷模。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使毛泽东和其他中国先进分子一道,由学习西方转向学习俄国。
五四运动时期,毛泽东来到北平,努力寻找并阅读共产主义书籍,其中 《共产党宣言》等书籍
使他在思想上树立起马克思主义信仰。1920年夏,毛泽东开始转变为共产主义者。五四运动期
间,毛泽东是湖南学生反帝爱国运动的领袖之一。为了介绍和传播新的革命思想,湖 南省学生
联合会创办了湘江评论,毛泽东担任主编。
— 《毛泽东选集》
材料二 经济发展是当时的时代要求,没有人会说当时的毛泽东是一个乌托邦的幻想主义
者,因 为当时毛泽东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物质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是走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根本
前提这一基本观点。
— 莫里斯·迈斯纳 《毛泽东的中国及后毛泽东的中国》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毛泽东与同时代先进知识分子走上无产阶级革命道路的
历史背景。(6分 )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 20世纪 50年代毛泽东是如何将材料中马克思主义的构
想付诸实践的 (6分)
高三历史 第 8页 共 8页
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高三调研试卷
历史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 16题,每题 3分 ,共 48分。
^ ∠ ' 冖 Q
题号 Z 0 ` ' 10 11 12 13 14 15 16一
答案 C B C A D B D B D C C D A B B A
二、非选择题:共 4题 ,共 52分。
17.(16分 )
答案:(1)儒家思想影响下中国人道德水平高;以儒家学说为思想基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官僚制度、
科举制度等使得国家治理好。(2分 )
儒室J醯扯鱼生厶盔观上至应 王兰置盥泗上挂会整孟 璧 (1分 辶J彩斑邑猛倡导仁、礼、德政,强调道德感化治
理国家 (1分 ),直班垫鲑u距送至组Ⅲ级吐蓝汹虫岌」幽劾拶瑟遴家蛊羹塑塑Ⅲ逍喱望 (1分 );儒家
里窒宜r堕J列u豇:(1分 )与数.Xi细:曰:滋l班:遮l鱼建统追玉J∶如!蛙搓基:血l纽捡和天主递匕边国艮捏。夔孰』盟 专
制王权、贵族特权和教权主义)(1分 ),速虹四巨型唑∶(型建亡且圭工权利平等和个人自由的L劐拉曲⒁L(1
分 )。 (总共6分 )
(2)共同之处:采用先秦儒家思想,丰富自己的思想内涵;反对君主专制;都体现了对人性的尊重。(3分 )
原因:政治上专制制度空前强化;经济上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受到严重阻碍;程朱理学占
统治地位,民众深受封建思想禁锢;早期启蒙思想自身缺陷 (未形成完整体系,未能解决实际问题,未跳出传
统儒学范畴)。 (5分 )
18.(12分 )
小论文评分细则
结论 (满(满 分 1 (满 格式
(满
层 论题 分 3分 ) 论证 分 7分 )
分 ) 分 1分 )
级
要 小 刂 小分
求 标准 分 标准 分 标准 值
值 值
综合材料 2个 以上
信息提炼而成,专 2个 以上支持论题的信 论题、论
有名词、核心概念 息 ; 述及结论
A 表述准确;概念之 3 结论合理 1 史实分析准确:论证 6—7 要分段 ,
间逻辑关系表达简 充分、逻辑严谨、表 即必须通
洁清晰,符合要 述顺畅。 过分段区
求、指向明确。 分以上三
能够拟出论题,专 个部分 ;
有名词、核心概念 2个支持论题的信息 ; 无需写论
表述比较准确;概 没有结论、 史实分析较准确 ; 、
B 题 阐2 0 4—5
念之间逻辑关系表 结论不合理 论证较充分、逻辑较 述、结论
达比较简洁清晰 , 严谨、表述顺畅。 字样,不
基本符合要求。 能标序
1个支持论题的信息 ; 号。否则
史实分析较准确 ; 0分。
C 能够拟出论题。 1 1—3
有一定的分析论证 ,
表述较通顺。
论题错误、没有论 n 无史实说明;史实分D v 0
题。 析错误。
高三历史参考答案 第 1页 共2页
注意事项 :
1.论题与材料无关或错误 0分。若论题 0分则论述过程不再批阅。
2.论述部分,所用史实须能支持论题,简洁清晰,逻辑关系正确。
有效论题示例 :
论题 1:交通工具的革新加速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论题 2: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交通运输工具的革新。
论题 3: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经济运行模式的发展。
论题 4:生产力的发展加速经济全球化进程。
示例 1:
论题:交通工具的革新加速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论述:新型交通工具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基本的技术手段,是推动进世界联系日益密切的直接原因。19世纪
初,工业革命中蒸汽机应用于交通,出现了蒸汽火车、蒸汽轮船、蒸汽汽车,大大改变了交通运输条件,世界
各地之间的联系更为便捷,资产阶级凭借工业革命带来的强大经济和军事实力在世界各地推销工业品和收购原
料,把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纳入世界市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和贸易中心。20
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内燃机发明并被应用于交通工具上,发明了汽车、摩托车、拖拉机、飞机等新型
交通工具,大大加强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二战以来,交通运输技术迅速发
展,电车、电动车、电动火车、无人飞机、无人汽车等新型交通工具出现,世界各国各地区的联系更加紧密 ,
加速了资本、原材料和劳动力的国际流动,推动世界经济向全球化发展。
总结:综上,随着生产力发展,交通工具的不断革新,世界联系日益密切,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不断加速。
”
(“示例 只作评卷参考,不作为唯一标准答案。)
19.(12分 )
(1)历 史条件: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战争频繁,宗法制逐步走向瓦解;铁犁牛耕开始应用推广;小农经
济产生发展;文化领域出现百家争鸣局面,中 原士人纷纷游说各国,追求建功立业;李逵变法提供了历史借
鉴;秦孝公坚决支持变法。(6分 )
(2)影响:增加了税收收入和兵役来源;实现了富国强兵;革除了落后习俗;有利于强化统治;有利于政权稳
定;为后续编订户籍等改革创造条件。(6分 )
20.(12分 )
(1)背 景g辛亥革命后的中国社会民族危机依然深重;新文化运动激进知识分子的影响: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
展,工人阶级队伍壮大;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使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受到启迪;五四运动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
台显示了力量;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6分 )
(2)方法: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开展大规模工业化建设,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为社
会主义工业化奠定初步基础;进行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56年底我国基本完成三
大改造,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在我国建立起来。(6分 )
高三历史参考答案 第 2页 共 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