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5张PPT)
第二十七课
一个粗瓷大碗
最新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
赵一曼,字淑宁,出生于四川宜宾,毕业于黄埔军校六期,中国共产党党员,抗日烈士。
1926年夏加入中国共产党;1936年6月30日晨,被追敌二度捉捕,受到残酷的刑讯;1936年8月2日,在珠河被敌杀害。她留有著名诗篇《滨江述怀》等,其故里四川宜宾有“赵一曼纪念馆”,相关电影有《赵一曼》、《我的母亲赵一曼》等。
新课导入
2010年,赵一曼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 历史和我们这些子孙后代会永远铭记她!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课文第二十七课《一个粗瓷大碗》,一起去文章中了解这位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吧……
听录音,小声跟读。
要求:
1、边听边画出课文中的生字词。同时认准字音。
2、小声跟读,划分段落。
讲授新课
同学们,这些词语你们都认识吗?
字词学习
字词学习
我会认
陈 曼 联 缸 粱 顿
侦
chén màn lián gāng liáng dùn
zhēn
粗瓷
我会读
结束
联系
陈列
水缸
通讯
艰苦
不禁
shèng(茂盛)
chéng(盛饭)
重难点字·多音字
还
huán(还书)
hái(还有)
shèng(茂盛)
chéng(盛饭)
盛
趣味游戏
·
雁南飞
我会玩
陈
联
缸
顿
曼
侦
讯
粱
禁
同学们,识字练习结束啦!接下来让我们走进课文……
请同学们带着下列问题默读课文,然后完成填空。
整 体 感 知
本文围绕着军事博物馆里陈列的 ,
讲述了 把通讯员给她盛的 偷偷
倒进锅里,盛了 ;把通讯员给她找的让
她用来吃饭的 送给 当 的感人故事。
课文学习
细读课文 独立思考
请同学们带着下列问题,再次默读课文,把和问题有关的课文信息勾画下来。默读时,没读懂的地方标记下来,可以联系上下文进一步思考,也可以读完之后和同学一起探讨。
1、小通讯员为什么给赵一曼送来一个粗瓷大碗
2、这个粗瓷大碗是小通讯员从哪里拿来的?
3、那些日子,战士们过着怎样艰苦的日子?
4、从哪里可以看出同志们之间的友爱?
5、赵一曼的碗真的又一次丢了吗?如果没有丢,那么它去哪里了呢?
交流分享 读懂故事
1、赵一曼吃饭用的搪瓷缸子早就送给一个新战士了。
----由此可见,赵一曼没有吃饭的用具,所以小通讯员给她找来一个
粗瓷大碗吃饭用。
2、“这.....这......敌人都被消灭了,往哪里还啊!”通讯员为难地说。
----由此可见,这个碗是在战斗中缴获的战利品。
3、那些日子非常艰苦,抗联部队几个月来都是靠野菜、草根、橡子面充饥。
----这句话直接叙述了那些日子的艰苦状况。
交流分享 读懂故事
4、有时候乡亲们冒着危险给部队送来一点儿粮食,但得留给伤病员吃。
----由此可以看出,同志们之间很友爱。
5、据后来“侦察”,这个粗瓷大碗已经成了七班的菜盆了。
----由此可以看出,这个碗没有丢,它被赵一曼送给七班当菜盆了。
研读课文 深入体会
1、炊事员老李的眼里为什么含着泪花?
2、第九自然的的“丢”字为什么加了引号?
3、第十一自然段的“侦察”为什么加了引号?
4、你觉得这个故事中哪个情节最感人?为什么?
5、你觉得这个碗为什么会被陈列在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里?
请同学们带着下列问题,再次研读课文,结合自己的理解深入体会。
1、赵一曼端着碗轻轻走进炊事棚,趁人不注意的时候,把碗里的饭倒
进锅里,又从另一口锅里盛了半碗野菜粥。
炊事员老李在旁边看得清楚,他没吭声,眼里却含着泪花。
----由此可以看出,赵一曼关爱战士胜过关爱自己,在艰苦的环境中
与战士同甘共苦,坚持革命,赵一曼的精神感动了老李,所以,他
的眼里含着泪花。在他的泪水里,也有对赵一曼的疼惜。
交流分享 理解文章主旨
交流分享 理解文章主旨
2、赵一曼的碗并不是真的丢了,所以第九自然段的“丢”字加了引号。
3、“侦察”的原意是指“军事上为查明敌情而进行的活动”,在课文第十一
自然段用的不是它的原意,在课文中指的是“寻找”。在这里用“侦察”
这个词有一点幽默的意味。
交流分享 理解文章主旨
4、文章中有两处最感人:一处是赵一曼趁人不注意,把通讯员给她盛的
米饭倒进锅里;另一处是她又把碗送给了七班当菜盆,而自己连个吃
饭的碗都没有了。
这两处之所以感人,是因为这两处表现了赵一曼满心满眼只有伤病员、
只有战士、只有革命,唯独没有自己的高尚的革命品质。
交流分享 理解文章主旨
5、这个碗之所以被陈列在军事博物馆里,是因为这个碗蕴含着赵一曼关爱
战士胜过关爱自己,在艰苦的环境中和战士们同甘共苦、坚持革命的高
贵品质;
之所以陈列在军事博物馆,是要告诉生长在和平年代的我们,
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来之不易的,是无数革命先烈经过艰苦斗争乃至牺牲
换来的,我们要缅怀烈士,继承和发扬她们的精神品质,不忘初心,牢
记使命,努力学习,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总结
《一个粗瓷大碗》以倒叙的方法,以一个粗瓷大碗为线索,记述了抗日民族女英雄赵一曼,在那样艰苦的环境中时时关心战士胜于关心自己,和他们同甘共苦,坚持革命,从而赞美赵一曼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高尚品质。
课堂总结
一、看拼音,写词语。
随堂练习
cū cí jié shù lián xì chén liè
shuǐ gāng tōng xùn jiān kǔ bù jīn
粗 瓷 结 束 联 系 陈 列
水 缸 通 讯 艰 苦 不 禁
寇( )艰( )县( )拷( )
冠( )根( )悬( )考( )
二、形近字组词。
A、表示列举的省略 B、表示停顿 C、表示说话断断续续
1.“这......这......敌人都被消灭了,往哪里还啊!” ( )
2.她不禁想起战士们的艰苦生活,想起同志之间的友爱,想起通讯员对她的关心......( )
三、选择下列句子中省略号的正确用法。
1.C 2.A
四、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一个粗瓷大碗》围绕“粗瓷大碗”讲述了赵一曼把小通讯员盛给她的高粱米饭倒进病号灶的锅里,和战士们一起喝野菜粥;把小通讯员给她找的用来吃饭的碗又一次丢掉了的故事,表现了她在艰苦的环境中关爱战士胜过关心自己,与战士同甘共苦、坚持革命的高贵品质。
一个粗瓷大碗寄托了赵一曼女士的愿景,这样的革命先辈令我们敬佩,你想对赵一曼女士说些什么?请写一写……
课后作业
板书设计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