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三年级上册教案-13伸缩玩具人美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小学美术三年级上册教案-13伸缩玩具人美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1-12-18 20:35: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3伸缩玩具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观看视频、伸缩作品等,会说出伸缩玩具的活动方式和活动原理。
2、通过小组合作,能用彩色纸、剪刀、胶水、彩色笔根据预先的设计进行冰棒棍玩具制作。
二.教学重难点
1.伸缩玩具的活动方式和活动原理。
2.伸缩骨架与形象设计的巧妙结合,作品新奇、美观。
三.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
师:同学们,你们听过《猴子捞月》的故事吗 在故事中小猴子想了什么办法去捞中的月亮的?生:多个猴子倒挂的办法。(故事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师:老师觉得这种方法很危险,老师这里有一只神奇猴子,它可以自己去捞水中的月亮,我们一起来试一下。教师出示一只可以伸缩的猴子,表演猴子捞月。——引出猴子是通过伸缩捞到月亮的。 (用故事中的多只猴子与伸缩猴子作对比,突出伸缩特性。)
师:那你们有没有发现这只猴子的神奇之处在什么地方?它的身体有什么特点?生:身体,有伸缩性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制作伸缩玩具,引出课题——《伸缩玩具》。(明确伸缩的定义,引出课题。)
探究学习:
小探索:
师:大家一起来看下,决定了这只小猴子是否能顺利伸缩的一个法宝就在这个骨架上。下面请同学们看一下你桌子上的材料,什么最适合做骨架?生:冰糕棍。
师:再仔细观察一下,今天的冰糕棍和平时的有什么不同?生:它有孔。
师:那你能不能试一试用一颗双脚钉把两根冰糕棍链接起来呢?下面就请同学们动手试一试吧!师:刚才在巡视的过程中我发现同学们做出了这么几种形状的骨架,有T V X
师:老师这里也做了一个骨架,我是用了一个V字型加上一根冰糕棒组成的三角形,想找个同学帮我试一试,它能不能伸缩?学生上台尝试,发现不能伸缩。
师:老师还做了一个四边形的骨架,你再试一试!学生尝试,可以伸缩。
总结:三角形具有稳定和稳固性,不适合做骨架,引出四边形易变形,更适合做骨架。
细研究:
师:那骨架的组合方式还有哪些呢?请同学们跟老师一起来看一段微视频。播放微视频,解决骨架的组合方式。
师:请同学们再添加2—4根冰棒棍摆一摆,再用双脚钉连接,做一个能伸缩活动的骨架。学生尝试制作骨架。
3.展开联想: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你做的骨架像什么?通过它可以联想到什么?学生展示自己的骨架,展开联想。师:老师这里也做了几个骨架,请同学们来看看,它像什么呢?生:···
师:变换一下方向,你又能想到什么呢?生:···
师:大家看这两张图片,老师又是通过什么方法,把它从这个样子变成这个样子的?生:添加了多根冰糕棍。师:有时候添加也有助于我们进行联想。
巧装饰:
师:这样光秃秃的骨架漂亮吗?生:不漂亮。
师:那我们怎么才能让它变漂亮呢?生:装饰
师:那老师就先把她装饰一下吧,注意观察老师是用了哪些方法进行装饰的?学生观看微视频,学习装饰方法。
小组探究:
教师出示学生作品图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相互交流:你最喜欢哪一个作品,它是怎么装饰的?它哪里最吸引你!
学生讨论后,举手表达自己的想法
师:你打算怎么来装饰你的骨架呢?学生表达想法。
艺术实践:
师:请同学们根据伸缩骨架进行联想制作一个新奇的伸缩玩具。学生创作,教师巡视辅导。(四)展示评价:
小组成员相互交换玩具玩一玩,选出最优秀的作品上台。
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说出自己的创意。同学间相互点评。
(同学相互评价,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师点评,对创意好的同学进行表扬,并鼓励其他学生。
(五)课后拓展:
师:其实在生活中,我们还可以利用伸缩原理做很多事情,我们一起来看下。(播放视频)带领学生欣赏生活中运用伸缩原理的物品,并鼓励学生。
总结:利用伸缩的原理,聪明的人类设计了许多可以伸缩的用品,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便利,同学们你们也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设计出更多的作品呦!
拓展环节鼓励学生多看、多想、多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