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面具》
教学目标:
初步了解面具的文化,感受多种不同风格面具的艺术特色,参与美术优秀文化的传承和交流。
通过观察、分析多种不同风格的面具,探讨作画步骤,尝试画出面具,运用不同手法表现面具的艺术特点。
体验面具绘画的乐趣,体会表现面具的艺术之美,表达对表现面具这一传统艺术的喜爱之情,了解其体现传统文化的艺术观念与人文价值。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不同地域、不同种族多种风格的面具欣赏,了解面具的文化,感受其艺术特点,学习表现面具的方法。
难点:面具的表现手法,对于面具文化的了解认识以及运用。
三.教学过程:
(一)趣味导学
教师介绍“教室里来了新朋友,请大家看看是谁?”,教师揭开黑板上的布,展示不同的面具,请两名学生佩戴面具,并模仿面具人物做出相应动作,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你还见过怎样的面具?”
教师出示藏戏面具,“面具是古老的艺术,今天一起来学习设计面具”,导入课题《面具》。(二)自主、合作学习
结合出示的面具,面具的种类和形态也是千奇百怪。
师: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开启面具环球之旅。
学生欣赏课件,了解不同种类的面具,并思考问题“从课件中,你对哪种面具印象深刻?这种面具给你怎样的感受?”
通过学生讨论,使学生感受到面具中凝聚了世界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具有高度的审美价值。板书:面具种类丰富
多元的面具文化吸引着我们进一步探究。
请学生欣赏课件,通过不同的图片对比、观察,“仔细观察下面面具的形状,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汇总。板书:面具图案对称
面具是戴在脸上的,它与我们的面部有什么不同?
教师以藏戏面具为例,请学生们进行分析“与正常的人物面部相比,五官发生了哪些变化?”“眼睛变圆、变大,鼻子的形状变化,嘴巴变大,并且露出锋利的牙齿。”“耳朵也有变化,变小了,形状、位置都有变化。”
教师强调观察“除了面部的五官改变,在脸上也增加了很多的装饰图案”。板书;面具夸张变形教师出示人物图画,请同学来为他进行改造,添加装饰,使他变成一张“威严、威武的面具”。
学生直接在黑板上添画,教师进行修改。
接下来分析面具的色彩,请学生分析老师出示的面具,找出面具的主色调,搭配了哪些色彩。通过学生找一找,讨论,发现面具中色彩鲜艳,对比鲜明的特点,给人浓墨重彩的感受。板书:面具色彩鲜艳
面具可以通过五官的变化和色彩来表现人物的性格、表情。
教师展示给人不同感受的面具,如:威武、恐怖、喜悦、滑稽等。
实践活学
教师出示面具范画,学生欣赏,“校园艺术节”快到了,请大家也来制作独特威武的面具,参加“艺术作品展”。作品完成后进行展示,学生互评,教师点评。
拓展延伸
师:在中国面具的发展中,还有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京剧脸谱,它来源于我们中国的“国粹——京剧”,以它独特的表现形式,深受人们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