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猜猜我是谁》
教材理解:
《猜猜我是谁》是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课程,教师引导学生们仔细观察,培养他们用线条进行造型的能力。这一课,通过人物头部背面的写生,发现背面人物头部的美感,进一步学习线描写生的方法,强化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学生在集体生活中,自己的同学是最熟悉的,但是大部分同学从来没有仔细地观察过其他同学的头发,更没有注意到它的美感,画人物的背面形象,既增加了学生之间的相互了解,同时也能培养他们细致观察事物的好习惯。
教学目标:
发现、表现背面人物头部的美感,进一步学习写生及线条造型的方法。
用自己喜欢的表现方式描绘同学的背面特征,培养用线造型以及组织画面的能力。
增加同学之间的相互了解,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以及认真观察事物的习惯。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抓住人物背面头部特征,能用线描写生的形式表现出来。
教学难点:如何用线来表现头部及发型的特征。
教学流程:
激趣导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我用“猜猜我是谁”的小游戏进行课前互动。我展示了班上两位老师的背面头部相片,让大家以抢答的形式猜猜分别是谁)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请来了两位老朋友,她们是谁呢?她们在哪里呢?现在我们请她们出来吧。(课件出示班主任王老师和美术王老师)。(学生猜老师)这个游戏好玩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猜猜我是谁》。(板书课题)
探究新课:
.师:是啊,人的背面虽然看不到五官,但是我们仍然可以通过人的背面刻画表现人物的神态和情感,大家来看看这幅作品(课件出示)。这是张晓明的油画《未来世界》,通过这幅画你感受到画中小朋友怎样的状态?(学生回答:认真、专注、聚精会神等)
.师:大家说的很好。看来人的背面描绘也是大有文章,今天我们好好的研究一下如何表现人的背面像。
师:刚才大家很准确的猜出了两位王老师,你们是怎么准确的猜到的呢?(学生回答)他们很快就能总结出“发型特征” “服饰特征” 和“体型特征”这三个方面来。你们观察的课真细致,许多小细节都被你们捕捉到了。确实,我们可以通过:(教师板贴这三个方面板书设计)。
.师:现在有个问题难住了老师,大家来帮我想个办法,人的头发这么多,怎么才可以画的“多而不乱”呢?(学生说说自己的看法)
师:大家的主意不错,我们可以把线条画的很密并且头发的走向要有秩序的排列。
.师:主意有了,我们现在请几位同学上来当模特,大家来观察、研究头发的走向和规律。(教师找几个发型有特点的学生上前:有的是短发,有的扎一个辫子,有的扎两个辫子等,教师通过给他们“梳辫子”的方法,引导学生观察、分析不同头发的走向,从而让大家了解背面人物特点,为后面创作做好铺垫。)
.大家分析的很好,现在我们来实际操练一下。(教师出示三张只有外形的人的背面像)请同学们上前来用简单的线条表现头发的走向。(三个学生上前板演)表扬画的好的,不准确的教师用红笔进行讲解改正。
.师:今天我带来了两张其他班同学的作业,大家来评一评,看看哪里出来问题,该怎么改正?(学生回答)大家说的非常好,你创作的时候不要出现类似的问题。
.课下老师为大家录制了一个微课,看看老师是怎么完整的表现人的背面像的(课件播放微视频)教师适时讲解画法。
.欣赏优秀学生范画接下来趁热打铁,播放各种各样线条创作的线描作品,边分析线条的种类及用法,边出示学生出错的作业,用强有力的对比将易错问题消灭在萌芽中。(板书线段,曲线---重复----疏密)
作业要求
师:大家已经迫不及待的想一展身手了,下面我们看看作业提示,1、2、3。画完之后大家可以选择自己喜欢“景点”上,和同学一起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图片贴在黑板上画本班同学背影,前排同学可以画课件里的学生照片。作业练习时间教师“座间讲解”,不影响其他同学的创作思路。
展示评价:展示环节是课堂的高潮,全体参与“猜猜我是谁”游戏,大家边观察边竞猜,猜出来的同学说说作品的优点。
拓展欣赏唐寅作品《孟蜀宫伎图》、怀思作品《克里斯蒂娜的世界》以及其他艺术形式的作品。让学生课下去了解背影后面不同的故事。让学生感知不同创作手法带给我们的不同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