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9.1《念奴娇·赤壁怀古 》同课异构 教案:观眼前之景 思历史之事 述一己之怀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9.1《念奴娇·赤壁怀古 》同课异构 教案:观眼前之景 思历史之事 述一己之怀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1.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2-18 22:14: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 轼
教例简述 /
苏轼的 念奴娇赤壁怀古 是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七月,苏轼贬居黄州时游黄风城外的赤壁旧址时所作,被誉为“千古绝唱”,是宋词中影响最大、流传最广的作品。词作气象磅礴,格调雄浑,“自有横槊气概,固是英雄本色”,其境界之宏大,前所未有。
教例有一条清晰明了的教学线索,教者抓住怀古诗词的一般特点,引导学生“观眼前之景——思历史之事——述一己之怀”,通过对整首词的巧妙切分,既教出了古典诗词的文化韵味,又突出了怀古诗词的个性特征。
教例妙在引导学生找到词眼,设置问题,突破一字,带动全篇。课堂围绕一个“笑”字,结合全词内容,设置了“在哪里笑”“何时笑”“笑谁”“谁笑”“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笑”五个问题,随着问题的呈现及解决,师生逐步进入词作的情感及主旨深处,有效地达成了学习目标。
通过三个主问题(这是一个怎样的周瑜、这是一个怎样的赤壁、这是一个怎样的苏轼)来组织教学。实则是从“词中人”——“词中景”——“作词人”这三处形象入手,设置了精妙的课眼,引导学生三入三出,把握住了文字背后的情感脉络,领会到了苏轼的人生境界。
一、导入
中国著名作家林语堂曾经评价过一个人。今天学习他写的一首词,猜猜他是谁?
他是一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一个大书法家,一个创新的画家,一个造酒试验家,一个工程师,一个憎恨清教徒主义的人,一位瑜伽修行者佛教徒,一个巨儒政治家,一个皇帝的秘书,一个酒仙,一个厚道的法官,一个在政治上专唱反调的人,一个月夜徘徊者,一个诗人,一个小丑。
二、诵读
音乐随之而起,似有金戈铁马之声,老师激情吟诵。
三、切入
1. 念奴娇赤壁怀古 哪个是题目? 属于什么体裁的诗歌? (明确怀古诗)
2.怀古诗特点:
明确:观眼前之景——写历史之事——抒一己之怀(抓怀古诗写法特征)。
四、导读
(一)观眼前之景
1.词作起笔非凡。
“大江东去”,可见空间之阔大;“千古”,可见时间之渺远;“千古风流人物”可见人物之众多。如此起笔,世所罕见,但苏轼挥起如椽巨笔,只轻轻一句“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空间之阔大只聚焦于赤壁,时间之悠远只定格于三国,人物之众多只钟情于周郎。这样的开篇如长风出谷,大开大合,豪放雄浑。
2.学生用一个短语概括眼前之境:江山如画。
3.最具画面感的句子是什么?
明确: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4.鉴赏动词:穿、拍、卷等。(比较苏版的“惊涛拍岸”和黄版的“惊涛裂岸”;进一步体会苏轼的豪放词风)
5.景色特点:(板书)
眼前之景——壮美之景
(二)思历史之事
1.词中思的历史之事是赤壁之战,联想的历史人物是周瑜。周瑜有什么特点?
明确:英俊潇洒、文武双全、年轻有为、镇定自若。
2.“一时多少豪杰”的“一时”指哪一时?
明确:“三国时”。(学生一个个列举三国英雄人物)
3.当时有众多人物,如孙权、曹操。现代流行歌手还在唱 曹操 这首歌:(屏显)
不是英雄/不读三国/若是英雄/怎么能不懂寂寞/独自走下长坂坡/月光太温柔
4.为什么苏轼想到的却是周瑜?
5.老师列表说周瑜。
6.那么,苏轼和周瑜有哪些人生关联? (屏显苏轼生平)
  苏轼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反对推行新法,自请外任,出任杭州通判。 迁知密州,移知徐州。 元丰二年,罹“乌台诗案”。 责授黄州团练副使,本州安置,不得签署公文。 元祐八年哲宗亲政,被远贬惠州,再贬儋州。 徽宗即位,遇赦北归,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66,葬于汝州。
  苏轼晚年对自己一生总结为: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7.老师指导学生续表。
8.明确苏轼隐秘的内心世界:用周瑜之酒杯,浇自己之块垒。
9.老师拟对联强化二人人生况味的比照。(屏显)
周瑜:情场、官场、战场,场场得意
苏轼:黄州、惠州、儋州,州州潦倒
(板书)
风流之人
(三)述一己之怀
1.诵读“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一尊还酹江月”,研讨诗人情感。一般来说,与古人相比,总会有伤心与悲切,但苏轼呢?
明确:释怀,乐观,旷达。(板书)
旷达之心
2.引导探究:怎样鉴赏怀古诗?
(1)弄清“古”——古之人、古之事、古之景。
(2)明确“今”——借古伤今、借古怀今等。
——借古伤己:追念古人一般因古人身世际遇和自己身世际遇有相似之处,出发点在古人,落脚点在自己。一是对比失落:古人能一展抱负,建功立业,自己却因某种原因被冷落或不能才尽其用。二是同病相怜:自己与古人遭遇相同。
——借古叹今:借写古迹、古事表达对现实的关切、不满、警戒,尽管触点在古,实际是对现实的关注。一是昔盛今衰:物换星移,过去繁华随风远去,只留一片荒芜,让人顿生世事沧桑之感。二是物是人非:昔日风景依旧,只是朱颜已改。
——借古抒怀:前两类作者都身置其中,抒发一己感慨,这一类则完全跳出来,站在历史高度,审视历史,直论春秋,褒贬人物,理性表达对史实独特看法,以启迪、警示后人。
(3)常用手法:借古讽今、对比、反衬、用典等。
附:板书设计
观眼前之景——壮美之景
思历史之事——风流之人
述一己之怀——旷达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