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学》苏教版 七年级上册 第三章
《第一节 植物细胞的结构与功能(课时2)》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尝试用植物材料(洋葱鳞片叶)制作临时装片标本;
2.学会用显微镜观察自己制作的临时装片,掌握植物细胞的一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
(二)能力目标:
1. 初步学会制作临时装片的方法和步骤,进一步巩固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的技能等动手能力的提高;
2.初步学会绘制植物细胞结构简图;
3.学生提前预习并在指导老师指导下制作临时装片标本,并制作微课,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体会“胆大心细”是顺利进行实验的必备素质;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尝试改革实验,意识到生物学实验方法是发展变化的,增强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四)生物科的核心素养培养目标:
1、通过实验活动提高学生探究能力,养成理性思维的习惯,形成积极的科学态度,发展终身学习的能力,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
2、让学生用科学观点、知识、思路和方法,面对或解决问题,对观察到植物细胞的结构更好地形成生命观念,如结构与功能观。
教学重难点分析
(一)教学重点
1、尝试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标本的;
2、使用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结构;
3、绘制植物细胞的结构简图。
(二)教学难点
1、尝试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标本的;
2、形成相应的科学态度。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准备好洋葱鳞片叶、载玻片、盖玻片、清水、碘液、刀片、纱布、吸水纸、显微镜等实验材料及器具;
指导学生预习并完成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微课
上课课件
数码显微镜及电脑连接的数据线
学生准备:
准备好画图所需要的物品;
预习《生物实验册》并参与制作微课
四、教法与学法
1.采用传统的动手操作做实验的实验教学+微课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2.采用问题启发式实验教学,指导学生思考每一个实验步骤并大胆创新;
3.运用新的设备仪器助力教学:光学显微镜配备每位学生一台,同时教师配备数码显微镜利用数据线连通电脑投影多媒体辅助教学,及时反馈学生制作装片的效果。
五、教学过程
5.1问题激趣,引入新课
同学们,走进实验室闻到一股洋葱的芳香,大家想亲眼用显微镜看看植物的细胞吗?我们一起来学习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临时装片并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的结构。
5.2玻片标本的类型
切片:用从生物体上切取的薄片制成(如根尖切片)
涂片:用液体的生物材料经过涂抹制成(如人体血液涂片)
装片:用从生物体上撕下或挑取的少量材料制成(如洋葱表皮细胞装片)
注意:材料要薄而透明,可以做成永久的或临时的
5.3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
介绍材料及用具
(2)学生研学: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结构
阅读书本:P35--36思考如何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标本?
同学们观看微视频:由李影文老师指导的徐忠武同学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标本。
老师提示: 同学们学习的同时尝试总结实验步骤哦!
(3)教师引导同学们呢总结: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方法步骤:
步骤1、擦
提问:你知道擦拭的方向吗?
——用干净的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
步骤2、滴
提问:滴多了或滴少了会怎么样?
——把载玻片放在试验台上,用滴管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
步骤3、撕
提问:在哪里撕?怎么撕?撕多大?
——洋葱鳞片叶内表面
刀片---“井”字或小方块;镊子---轻轻撕内表皮;撕取的内表皮不宜过大,长、宽各约为0.5cm
步骤4、展
提问:如果不展开会怎么样?
——把撕取的薄膜放在载玻片中央的水滴中,轻轻地把它展平。
步骤5、盖
提问: 这样盖的目的是什么?
——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侧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放平。
步骤6、染、吸
提问: 染色的目的是什么?怎么染?为什么还要吸?
——把一滴稀碘液滴在盖玻片的一侧。在盖玻片的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重复2-3次
5.4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洋葱鳞片表皮细胞临时装片
5.4.1复习:显微镜使用八步
一取二放三安装
四转低倍五对光
六上玻片七下降
八升镜筒细观察
5.4.2制作好临时装片后,用显微镜进行观察
第一步:选低倍目镜(10×)、低倍物镜(10×)、较大光圈
第二步:对光:将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选平面反光镜,找明亮视野
第三步观察找物像:标本对准通光孔的中央,眼看物镜降镜筒,眼看目镜升镜筒,调细准焦螺旋
第四步:要求:
画图:把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植物细胞用铅笔画出来,选其中一个细胞的结构画完整,并注明结构名称。
5.4.3实验:观察与结果
(1)同学们每人配备一台显微镜及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器材,独立完成一个装片并使用显微镜观察。
(2)教师不断巡查,指导同学们的操作是否规范?方法与步骤是否正确?
(3)教师及时发现学生制作较好的装片,并用数码显微镜呈现学生的完成装片,反馈给全体同学看,更好地指导学生纠正不正确的操作和提示观察的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真实的情况。
显微镜下的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让学生标注结构细胞膜壁、细胞质、细胞核等名称。细胞膜能分辨吗?
(图为数码显微镜下观察到陆安琪同学制作的装片)
5.4.4趁热打铁——堂上小测
(1)制作的玻片标本:撕取的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不宜,以长、宽约为 cm为宜。将撕下的洋葱鳞片叶外表皮放在预先滴有 的载玻片 ,制作临时玻片标本。
(2)染色:染色时,在 的一侧滴一滴 ,在另一侧用 吸引,并重复2-3次。
(3)观察:使用 观察制作好的临时玻片标本。
6.讨论与交流
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
(图为初一10班张君兰同学制作的装片)
(1)如果判断水泡?气泡
(上图:初一11班梁盈制作的装片)
请标注出哪个是细胞核
7. 讨论与交流:
(1)你在光学显微镜下能否观察到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叶绿体?为什么?
(2)你能够观察到线粒体吗?
(3)在取材观察时,你(或本组)选择洋葱鳞片页内表皮还是外表皮?哪一种取材更方便?如果不染色,哪一处的材料更容易观察到细胞核?
8. 总结与分享:
(1)本课你学到了什么?
(2)反思:与其他小组交流看,自己(或本组)在实验中遇到了哪些问题?
(3)评价:本实验是否成功?成功(或失败)的主要原因时什么?
(4)创新:本实验如果有所优化创新,那么创新之处体现在哪些方面?
9.结束:
温馨提示: 实验结束,请注意
1.请同学们填写桌面的登记表。
2.清洗玻片(不用擦干),晾在碟子上。将显微镜还原,套好塑料膜。
3.收拾桌面和摆好凳子,方可离开。
六、课后作业:完成《达标自测》
1.选择题
(1)在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玻片标本时,要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 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
清洗载玻片 B.防止实验材料移动 C.稀释碘液
D.为了保持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原状
(2)如果以无色洋葱为材料,做好临时玻片标本后要进行( )
A.观察 B.染色 C.盖盖玻片 D.画图
(3)在制作玻片标本的过程中,盖玻片的一侧要先接触水滴再放下的原因是( )
A.防止水溢出 B.防止观察材料受损害
C.防止出现气泡 D.防止盖玻片受损
(4)在观察临时玻片时,如在视野中央发亮,周边黑暗的圆圈,该圆圈是( )
A.污物 B.气泡 C.细胞 D.墨水
(5)各种植物细胞保持一定的形态主要是依靠( )
A.细胞壁的保护作用 B.细胞膜的保护作用
C.细胞壁的支持作用 D.细胞膜的支持作用
思维拓展
在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常常闻到了一股辛辣的气味,这些物质存在于细胞中的什么结构呢?
七、教后反思
1、目标与内容双重突破:本课的内容不仅是学生学习生物体结构层次知识的起点,还是学生学习细胞分化形成组织、生物体的组成等的基础,也是学生理解生物体的多种生命现象以及认识生物体的多项生命活动的基础。本节课重在指导学生自己制作临时装片标本,并使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不但培养了学生的实验技能,而且激发出学生对未知世界的强烈的探索欲望,同时配以挂图、模型和课件,将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为例的植物细胞的结构图以最鲜明的印象深深刻在学生的脑海中,满足学生揭秘的欲望和心理,培养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并初步形成科学实验的能力,养成严谨的科学实验态度,达到科学探究和理性思维的生物科的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
2、教法与学法的创新: (1)本课我采用了传统的实验教学法与微课慕课翻转课堂模式双结合,提前指导学生预习并制作微课视频,解决实验内容较多而教师示范占用较多的时间的矛盾,更好地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和信息素养;(2)实验课堂采用问题启发式教学,每一个实验步骤与方法都精心设计了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为什么这样操作?还有没有更好的实验方法,大胆创新,胆大心细,培养严谨的科学探究思维能力;(3)运用新的设备仪器助力教学:光学显微镜配备每位学生一台,同时教师配备数码显微镜利用数据线连通电脑投影多媒体辅助教学,及时反馈学生制作装片的效果,并利用各班同学制作的装片数码显微镜的拍摄功能,记录并生成课堂教学素材,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植物细胞的结构。